《卷接机组控胶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卷接机组控胶辊.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2932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5.02 CN 102429321 A *CN102429321A* (21)申请号 201110173231.9 (22)申请日 2011.06.25 A24C 5/47(2006.01) (71)申请人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农业东路 29 号 (72)发明人 栗勇伟 马少军 吴志强 乔建军 王宇希 韩冰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41104 代理人 时立新 (54) 发明名称 卷接机组控胶辊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卷接机组控胶。
2、辊, 包括辊 筒和穿设在辊筒中心的转轴, 辊筒的圆周表面设 有凹槽, 凹槽中央设有圆环形凸棱, 所述凹槽表面 由凸棱分别向两侧依次设有第一涂胶环形带、 第 二涂胶环形带和第三涂胶环形带。本发明根据搓 接工艺要求, 设计出适合搓接要求的水松纸涂胶 量, 中间部分涂胶薄, 可以减少切刀胶垢 ; 在烟支 和咀棒交接区域增加涂胶量, 增加粘贴强度, 避免 烟支漏气 ; 在水松纸边缘采用薄的涂胶量, 弥补 该部位胶量不足产生的水松纸翘边。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6 页 CN 102429322 A1/。
3、1 页 2 1. 卷接机组控胶辊, 包括辊筒和穿设在辊筒中心的转轴, 辊筒的圆周表面设有凹槽, 凹 槽中央设有圆环形凸棱,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凹槽表面由凸棱分别向两侧依次设有第一涂胶 环形带、 第二涂胶环形带和第三涂胶环形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接机组控胶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凹槽宽度为60mm, 凸棱宽 度为 1mm, 第一涂胶环形带宽度为 21.5mm、 深度为 0.025mm, 第二涂胶环形带宽度为 7mm、 深 度为 0.035mm, 第三涂胶环形带宽度为 1mm、 深度为 0.02mm。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卷接机组控胶辊,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涂。
4、胶环形带上 设有由至少两个长条形的凸块构成的涂胶环形间隔带。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429321 A CN 102429322 A1/3 页 3 卷接机组控胶辊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卷烟生产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卷接机组控胶辊。 背景技术 0002 水松纸供胶机构, 主要完成白乳胶在水松纸粘接面的涂抹, 目前, 卷接机组的水 松纸供胶机构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喷胶方式, 目前仅在 HAUNI 公司新型高速卷接机组 PROTOS-M5、 PROTOS-M8 上使用, 该涂胶方式可以根据所使用水松纸的特性或乳胶特性, 在水 松纸粘接面涂胶时实现胶膜厚度的动态调整的优点, 实。
5、现系统涂胶和水松纸特性的最佳结 合, 但该结构成本较高, 技术改造难度较大。另一种是目前普遍采用的胶辊涂胶方式, 国内 PROTOS-70、 PROTOS-90、 PASSIM、 SUPER9 卷接机组都是采用的该种方式。以 PROTOS-70 卷接 机组的供胶机构为例, 水松纸涂胶系统在卷接机组工作过程中完成给水松纸表面涂抹适量 均匀的乳胶。 机器运行时, 上胶辊和控胶辊对转后, 控胶辊上凹槽内的乳胶就涂在上胶辊的 外圆上, 再由上胶辊涂在水松纸粘接上, 因此, 水松纸表面的涂胶效果与控胶辊的凹槽有密 切关系。 0003 现有的控胶辊如图 1 所示, 包括辊筒 1 和转轴 2, 辊筒 1 圆。
6、周表面设置的凹槽 3 总 宽度 X= 水松纸宽度 1mm, A=1mm, 控胶辊的凹槽 3 深度 H=0.25-0.03mm, 凹槽 3 中央设有一 道圆环形的凸棱 4, 乳胶就设置在凹槽 3 内的区域, 为图 2 是控胶辊在水松纸表面的涂胶后 的示意图 (以 60mm 宽水松纸为例) , 剖面线为涂胶区域, 凸棱 4 上没有乳胶。图 2 中所示水 松纸中间有 1mm 宽的长条 5 为不涂胶部分, 长条 5 与凸棱 4 对应, 长条 5 用于切刀分切, 避 免乳胶垢粘浮切刀, 使切刀变钝, 造成烟支切口毛茬, 水松纸两边各有 0.5mm 的长条 6 也是 不涂胶部分, 避免乳胶溢流在接装机上的。
7、传送辊、 切纸辊、 综合轮、 搓烟板等机构的表面上, 产生胶垢, 影响设备运行。水松纸涂胶区域的胶膜厚度与控胶辊的凹槽 3 深度有关, 凹槽 3 越深, 水松纸粘接面胶膜越厚。 0004 乳胶在水松纸表面的浸润有两方面的因素, 一是控胶辊凹槽深度, 凹槽越深, 胶膜 越厚, 传递到水松纸上的乳胶越多。二是与水松纸原纸结构有关, 水松纸的原纸分正反两 面, 正面为光面, 是水松纸的印刷面, 印有商标、 图案, 反面为粗糙面, 也是卷制过程中的粘 结面。水松纸粘结面的粗糙度, 以及纤维结构与吸胶性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吸胶性好, 则水 松纸上胶均匀, 施胶量大, 反之, 则上胶不均匀, 施胶量小。 。
8、0005 根据以上控胶辊与水松纸涂胶效果的对应关系、 白乳胶对水松纸的浸润效果, 由 于近年来水松纸工艺多样化, 有烫金、 镭射覆膜等, 同时水松纸供应商众多, 不同的供应商 加工水松纸时采用不同的原纸, 同时原纸吸胶性差异较大, 但是涂胶辊涂胶存在着胶膜厚 度固定, 不能够适应水松纸原料的变化, 给搓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 由于乳胶种 类较多, 不利于搓接工艺, 易造成烟支粘贴不牢, 漏气。 再加上市场竞争加剧, 产品质量要求 越来越高, 烟支水松纸翘边影响产品形象。 发明内容 说 明 书 CN 102429321 A CN 102429322 A2/3 页 4 0006 本发明为了。
9、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提供了一种可以满足不同水松纸涂胶后 搓接工艺要求、 提高产品质量的卷接机组控胶辊。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卷接机组控胶辊, 包括辊筒和穿 设在辊筒中心的转轴, 辊筒的圆周表面设有凹槽, 凹槽中央设有圆环形凸棱, 所述凹槽表面 由凸棱分别向两侧依次设有第一涂胶环形带、 第二涂胶环形带和第三涂胶环形带。 0008 所述凹槽宽度为 60mm, 凸棱宽度为 1mm, 第一涂胶环形带宽度为 21.5mm、 深度为 0.025mm, 第二涂胶环形带宽度为 7mm、 深度为 0.035mm, 第三涂胶环形带宽度为 1mm、 深度为 0.02m。
10、m。 0009 所述第一涂胶环形带上设有由至少两个长条形的凸块构成的涂胶环形间隔带。 001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充分满足烟支搓接工艺要求下, 控胶辊的凹槽采用多台阶凹 槽形式, 烟支的搓接任务是上胶后的水松纸片把 “组烟” 包含的咀棒和无咀烟支粘接在一 起。改进的供胶辊根据搓接工艺要求, 控胶辊凹槽由原来的一个深度变为三种深度, 对应 水松纸的不同部位施加不同的涂胶量。第三涂胶环形带在水松纸边缘涂上约有 1mm 宽、 0.02mm 厚度的胶膜, 该胶膜基本浸润在水松纸内, 又不会溢流出来粘在设备上, 也达到了是 避免该部位水松纸由于没有上胶而产生翘边。第二涂胶环形带在水松纸涂上宽度为 7m。
11、m、 厚度为 0.035mm 的胶膜, 该区域位于咀棒和烟支之间, 也是在搓接后最容易产生漏气的部 位, 0.035mm 厚度的胶膜加大对水松纸的浸润, 搓接后增加该部分的粘接强度, 避免烟支漏 气。 第一涂胶环形带在水松纸上涂上宽度为21.5mm、 厚度为0.025mm的胶膜, 该胶膜主要完 成水松纸和咀棒的粘接, 胶量适合, 完成粘接即可。 涂胶环形间隔带的设置不仅使涂胶后的 水松纸在不影响搓接工艺的基础上可以节省涂胶量, 相应地节约成本。本发明根据搓接工 艺要求, 设计出适合搓接要求的水松纸涂胶量, 中间部分涂胶薄, 可以减少切刀胶垢 ; 在烟 支和咀棒交接区域增加涂胶量, 增加粘贴强度。
12、, 避免烟支漏气 ; 在水松纸边缘采用薄的涂胶 量, 弥补该部位胶量不足产生的水松纸翘边。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是现有控胶辊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水松纸经现有控胶辊涂胶后的示意图 ; 图 3 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 图 4 是水松纸经图 3 所示控胶辊涂胶后的示意图 ; 图 5 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 图 6 是水松纸经图 5 所示控胶辊涂胶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实施例一 : 如图 3 所示, 本发明的卷接机组控胶辊为普通平胶辊, 包括辊筒 1 和穿 设在辊筒 1 中心的转轴 2, 辊筒 1 的圆周表面设有凹槽 3, 凹槽 3 中央设有圆环形凸。
13、棱 4, 凹 槽3表面由凸棱4分别向两侧依次设有第一涂胶环形带7、 第二涂胶环形带8和第三涂胶环 形带 9。凹槽 3 宽度为 60mm, 凸棱 4 宽度为 1mm, 第一涂胶环形带 7 宽度为 21.5mm、 深度为 0.025mm, 第二涂胶环形带 8 宽度为 7mm、 深度为 0.035mm, 第三涂胶环形带 9 宽度为 1mm、 深 度为 0.02mm。 说 明 书 CN 102429321 A CN 102429322 A3/3 页 5 0013 水松纸使用如图 3 所示的控胶辊涂胶如图 4 所示, 第三涂胶环形带 9 在水松纸边 缘涂上约有 1mm 宽、 0.02mm 厚度的胶膜 1。
14、0, 胶膜 10 基本浸润在水松纸内, 又不会溢流出来 粘在设备上, 也达到了是避免该部位水松纸由于没有上胶而产生翘边。第二涂胶环形带 8 在水松纸涂上宽度为 7mm、 厚度为 0.035mm 的胶膜 11, 该区域位于咀棒和烟支之间, 也是在 搓接后最容易产生漏气的部位, 0.035mm 厚度的胶膜 11 加大对水松纸的浸润, 搓接后增加 该部分的粘接强度, 避免烟支漏气。 第一涂胶环形带7在水松纸上涂上宽度为21.5mm、 厚度 为 0.025mm 的胶膜 12, 该胶膜 12 主要完成水松纸和咀棒的粘接, 胶量适合, 完成粘接即可。 由于凸棱 4 上没有乳胶, 对应水松纸的中央具有一道宽。
15、 1mm 的未涂胶的长条 5。 0014 实施例二 : 如图 5 所示,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涂胶环形带 7 上设有由 至少两个长条形的凸块 13 构成的涂胶环形间隔带。涂胶环形间隔带的设置不仅使涂胶后 的水松纸在不影响搓接工艺的基础上可以节省涂胶量, 相应地节约成本。 0015 水松纸使用如图 5 所示的控胶辊涂胶如图 6 所示, 与图 4 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涂胶 环形带 7 上的由至少两个长条形的凸块 13 构成的涂胶环形间隔带在水松纸上的对应部分 14 没有胶膜。 0016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由于原辅材料差异和烟支规格的不 同, 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
16、择更合适的凹槽 3 宽度分布和深度尺寸, 更好的满足搓接要求。 上述变换同样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2429321 A CN 102429322 A1/6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429321 A CN 102429322 A2/6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429321 A CN 102429322 A3/6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429321 A CN 102429322 A4/6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429321 A CN 102429322 A5/6 页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429321 A CN 102429322 A6/6 页 11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429321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