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A12A方块锻件的自由锻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TA12A方块锻件的自由锻方法。
背景技术
钛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
时也对钛合金的工作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TA12A合金为目前国产新材料,该合金可在
550℃温度下长时间工作,具有良好的室温强度、高温强度和热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工艺塑
性和超塑性。
在常规情况下,利用自由锻锤锻造方块类锻件采用工序是:镦粗→打四方→镦粗
→打8方(10面体)→滚圆→镦粗→打四方→打磨。以镦粗后的四方体的四个棱边为打击部
位,打成8方(即10面体,8方+2端面),TA12A方块类自由锻件在制造过程中极易产生微裂纹
以至于导致锻件表面较大的裂纹,至始锻件报废。
有超过80%以上的TA12A方块类自由锻件会在表面产生裂纹,尤其是在尖角部位
的裂纹严重,通常是在锻后采用打磨或初加工的方法去除表面裂纹,保证在锻造后续工序
中不继续开裂。为保证锻件留有足够的后续加工余量,只能在设计锻件时,加大零件的加工
余量和公差,留出打磨余量,用此办法来保证锻件最终尺寸。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原材
料浪费。例如:锻件设计以80mm方零件为例,需要设计成94±2mm方锻件,每边都要留出去除
表面裂纹的余量3mm。
常规的自由锻造方法,是通过改变棒料端面面积来对变形量进行控制,用于提高
零件的使用性能,金属流线只是在长度方向上有一定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TA12A方块锻件的自由锻方法,避免TA12A材料自由锻裂纹的产
生,提高锻造生产效率,节约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TA12A方块锻件的自由锻方法,包括下列工序:1)将经过加热的TA12A棒料镦
粗;2)将镦粗后的TA12A棒料打成四方体;3)将所述四方体镦粗;4)将镦粗后的四方体打成
14面体;5)将所述14面体镦粗;6)将镦粗后的14面体打成新的四方体,得到TA12A方块锻件。
所述的TA12A方块类锻件的自由锻方法,工序4)中以镦粗后的四方体的尖点为打
击部位,打成14面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以镦粗后的四方体的尖点为打击部位,打成14面体,
打破了以往在锻锤砧面上最小为线接触的锻造方法,变成点接触的锻造方法,在锻件成形
过程中,锻造方向由原来的5个方向,增加到7个方向,采用更多的锻造方向进行锻造,将金
属局部的聚集成束的流线打乱,使金属流线沿着锻件外形走向,并均匀分布,降低锻件受力
不均匀的可能,降低裂纹产生的几率,这样就避免了TA12A材料方块类锻件局部沿着金属流
线端头开裂的可能性。使锻件尺寸及公差范围减小,节省原材料17.8%,节约零件加工费
50%。减少常规的自由锻造方法中滚圆、打磨工序,节约锻件制造费25%,提高生产效率
3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镦粗后的四方体示意图;
图2为14面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TA12A方块的自由锻件金属流线分布图;
图4为常规的TA12A方块的自由锻件金属流线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TA12A方块锻件的自由锻方法,包括下列工序:1)将经过加热的
TA12A棒料镦粗;2)将镦粗后的TA12A棒料打成四方体;3)将所述四方体镦粗;4)以镦粗后的
四方体的尖点1为打击部位,将8个尖点1打成8个三角面2,再加上原有的四方体的6个面,将
镦粗后的四方体打成14面体;5)将所述14面体镦粗;6)将镦粗后的14面体打成新的四方体,
得到TA12A方块锻件。
由图3的上述方法得到的锻件金属流线分布图,可以看出金属流线沿着锻件外形
走向,并均匀分布,降低锻件受力不均匀的可能,这样就避免了局部沿着金属流线端头开裂
的可能性。
而图4的常规的自由锻件金属流线分布图中,可以看出金属流线只在锻件表面长
度方向上有一定变化,还是容易引起锻件表面沿金属流线的端部开始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