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渣油中添加焦化馏分油供氢焦化的方法.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5329851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52634.X

申请日:

2012.05.15

公开号:

CN103421538A

公开日:

2013.12.0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10G 47/34申请公布日:2013120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0G 47/34申请日:20120515|||公开

IPC分类号:

C10G47/34

主分类号:

C10G47/34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发明人:

王宗贤; 蔺爱国; 邢颖春; 秦本记; 郭爱军; 谢崇亮; 付兴国; 杨普江; 陈坤; 王齐; 吴丽萍; 郭凯黎; 张蕾蕾; 高永

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中国石油大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代理人:

谢小延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渣油中添加焦化馏分油供氢焦化的方法;将焦化馏分油与焦化原料渣油按0.2-0.4的重量比混合后,先进入加热炉对流段预热,再进入缓冲罐,然后进入加热炉辐射段加热到焦化温度后,进入焦化塔焦化;反应塔入口温度480~520℃,压力为0.1~1.0MPa;焦化馏分油选自焦化柴油、焦化中段馏分、焦化轻蜡油、焦化重蜡油或它们的混合;本方法,由于焦化馏分油中富含苯并环烷环,因此可作为供氢剂,抑制炉管结焦以及弹丸焦的生成,降低焦炭产率,提高液体馏分油产物的收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渣油中添加焦化馏分油供氢焦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焦化馏分油与焦化原料渣油按0.2-0.4的重量比混合后,先进入加热炉对流段预热,再进入缓冲罐,然后进入加热炉辐射段加热到焦化温度后,进入焦化塔焦化;反应塔入口温度480~520℃,压力为0.1~1.0MPa。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油中添加焦化馏分油供氢焦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焦化馏分油为焦化柴油、焦化中段馏分、焦化轻蜡油、焦化重蜡油。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渣油中添加焦化馏分油供氢焦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渣油中添加焦化馏分油供氢焦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延迟焦化作为一种重要的重油轻质化手段,由于有对原料适应性强、技术成熟、投资较低等优点,一直是国内外各大炼厂广泛采用的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循环比和确定最佳循环物流,不仅对延迟焦化产物分布影响很大,而且影响加热炉中的物流的生焦趋势,由此造成许多问题:如出现弹丸焦,蒸馏塔负荷过重,蒸馏效果不佳,有时还造成加热炉管烧焦周期变短等等。
添加自由基抑制剂、供氢剂或者添加对沥青质自由基具有良好分散能力的添加剂都是抑制生焦的有效途径。在热裂化中生成的高芳烃石油馏分,由于其芳烃含量高、裂化性能差,不好加工处理,但因其本身含有大量的环烷基芳烃和多环芳烃,即可提供活泼氢,我们可以对此加以利用。因此添加循环馏分,可以提高液收并减少生焦,优化焦化工艺。
供氢剂起初是用在煤直接液化工艺中的,之后,人们开始探索在渣油加工中采用供氢剂,并提出一系列工艺过程。
环烷基芳烃化合物如四氢萘是文献中介绍较多的一种供氢剂,但其价格贵,需回收和再生处理才能继续使用;且沸点较低,需在高压下进行,不适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因此,后来开发其他物质来代替四氢萘。
直接采用热裂化馏分油来做供氢剂,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国外在这方做了不少工作。美国埃可森公司就利用FCC重馏分油作供氢剂进行 渣油减粘裂化,生产汽油和燃料油;而鲁奇公司则利用200~500℃的馏分油作供氢剂进行临氢减粘裂化,生产汽油和馏分油;加拿大海湾公司则利用FCC轻馏分油作供氢剂进行精制沥青。科诺科公司利用315~537℃的馏分油作供氢剂进行减粘裂化,日本石油公司利用FCC循环油作供氢剂进行渣油减粘裂化,美国DM国际公司也曾用焦化瓦斯油作供氢剂进行减粘裂化生产焦化原料。国内也有相关研究,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利用350~550℃的石油馏分作为供氢剂抑制加热炉结焦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采用多环芳香类化合物的石油馏分(炼厂副产品)作供氢剂,对辽河减渣供氢减粘裂化研究,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渣油中添加焦化馏分油循环供氢焦化的方法,筛选出合适的工业供氢剂馏分进行供氢焦化馏分,确定出最佳的供氢比例,以提高液收和降低生焦量,从而改善延迟焦化常见的炉管烧焦周期较短、石油焦质量不高(弹丸焦、粘焦、粉焦),液体产物收率偏低等问题。对加工性能极差的焦化蜡油有了很好的利用。
本发明所述的渣油中添加焦化馏分油循环供氢焦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焦化馏分油与渣油原料按0.2-0.4的重量比混合后,先进入加热炉对流段预热,再进入缓冲罐,然后进入加热炉辐射段加热到焦化温度后,进入焦化塔焦化;反应塔入口温度480~520℃,压力为0.1~1.0MPa。
焦化馏分油选自焦化柴油、焦化中段馏分、焦化轻蜡油、焦化重蜡油或它们的混合。
由于焦化馏分油中富含苯并环烷环,因此用作供氢剂,与减渣原料在进加热炉管之前进行均匀混合,混合均匀之后进焦炭塔进行焦化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典型供氢剂馏分性质见表1。
表1供氢剂焦化蜡油结构参数

可以看到的是,这部分焦化馏分油的环烷碳分率较高,因此在受热时所能向其它易缩合生焦的大芳香性自由基传递出的活泼氢原子浓度越高,因此在延迟焦化工艺中用这部分馏分进行循环,势必可以抑制炉管结焦以及弹丸焦的生成、降低焦炭产率、提高液体馏分油产物的收率。该供氢蜡油组分的烷基碳分率较低的,说明受热时由这部分烷基碳生成自由基的数量最小,因而消耗自身潜在供氢能力的几率最低,这样一来,该供氢馏分蜡油的相对供氢能力可能是最强的(即供氢指数最大)。从表2中看到,添加供氢剂焦化蜡油后,液体收率和生焦量都有了改善。
表2液收和生焦量的变化

实施例2:
一种典型供氢剂馏分性质见表1。
表3供氢剂焦化蜡油结构参数

表4液收和生焦量的变化

可以看到的是,这部分焦化馏分油的环烷碳分率较低,且该供氢蜡油组分的烷基碳分率较高的,所以其添加后的效果没有馏分油D好,生焦量和液收效果不佳。

一种渣油中添加焦化馏分油供氢焦化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渣油中添加焦化馏分油供氢焦化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渣油中添加焦化馏分油供氢焦化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渣油中添加焦化馏分油供氢焦化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渣油中添加焦化馏分油供氢焦化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2153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2.04 CN 103421538 A *CN103421538A* (21)申请号 201210152634.X (22)申请日 2012.05.15 C10G 47/34(2006.01) (71)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 9 号中国石油大厦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72)发明人 王宗贤 蔺爱国 邢颖春 秦本记 郭爱军 谢崇亮 付兴国 杨普江 陈坤 王齐 吴丽萍 郭凯黎 张蕾蕾 高永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2、 11013 代理人 谢小延 (54) 发明名称 一种渣油中添加焦化馏分油供氢焦化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渣油中添加焦化馏分油供 氢焦化的方法 ; 将焦化馏分油与焦化原料渣油按 0.2-0.4 的重量比混合后, 先进入加热炉对流段 预热, 再进入缓冲罐, 然后进入加热炉辐射段加热 到焦化温度后, 进入焦化塔焦化 ; 反应塔入口温 度 480 520, 压力为 0.1 1.0MPa ; 焦化馏分 油选自焦化柴油、 焦化中段馏分、 焦化轻蜡油、 焦 化重蜡油或它们的混合 ; 本方法, 由于焦化馏分 油中富含苯并环烷环, 因此可作为供氢剂, 抑制炉 管结焦以及弹丸焦的生成, 降低焦炭产。

3、率, 提高液 体馏分油产物的收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21538 A CN 103421538 A *CN103421538A* 1/1 页 2 1. 一种渣油中添加焦化馏分油供氢焦化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将焦化馏分油与焦化原 料渣油按 0.2-0.4 的重量比混合后, 先进入加热炉对流段预热, 再进入缓冲罐, 然后进入 加热炉辐射段加热到焦化温度后, 进入焦化塔焦化 ; 反应塔入口温度 480 520, 压力为 0.1 1.0。

4、MPa。 2.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渣油中添加焦化馏分油供氢焦化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的焦化馏分油为焦化柴油、 焦化中段馏分、 焦化轻蜡油、 焦化重蜡油。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21538 A 2 1/3 页 3 一种渣油中添加焦化馏分油供氢焦化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渣油中添加焦化馏分油供氢焦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延迟焦化作为一种重要的重油轻质化手段, 由于有对原料适应性强、 技术成熟、 投 资较低等优点, 一直是国内外各大炼厂广泛采用的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循环比和确定最 佳循环物流, 不仅对延迟焦化产物分布影响很大, 而且影响加热炉中的。

5、物流的生焦趋势, 由 此造成许多问题 : 如出现弹丸焦, 蒸馏塔负荷过重, 蒸馏效果不佳, 有时还造成加热炉管烧 焦周期变短等等。 0003 添加自由基抑制剂、 供氢剂或者添加对沥青质自由基具有良好分散能力的添加剂 都是抑制生焦的有效途径。 在热裂化中生成的高芳烃石油馏分, 由于其芳烃含量高、 裂化性 能差, 不好加工处理, 但因其本身含有大量的环烷基芳烃和多环芳烃, 即可提供活泼氢, 我 们可以对此加以利用。因此添加循环馏分, 可以提高液收并减少生焦, 优化焦化工艺。 0004 供氢剂起初是用在煤直接液化工艺中的, 之后, 人们开始探索在渣油加工中采用 供氢剂, 并提出一系列工艺过程。 00。

6、05 环烷基芳烃化合物如四氢萘是文献中介绍较多的一种供氢剂, 但其价格贵, 需回 收和再生处理才能继续使用 ; 且沸点较低, 需在高压下进行, 不适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因 此, 后来开发其他物质来代替四氢萘。 0006 直接采用热裂化馏分油来做供氢剂, 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国外在这方做了不少 工作。美国埃可森公司就利用 FCC 重馏分油作供氢剂进行渣油减粘裂化, 生产汽油和燃料 油 ; 而鲁奇公司则利用 200 500的馏分油作供氢剂进行临氢减粘裂化, 生产汽油和馏分 油 ; 加拿大海湾公司则利用 FCC 轻馏分油作供氢剂进行精制沥青。科诺科公司利用 315 537的馏分油作供氢剂进行减粘裂。

7、化, 日本石油公司利用 FCC 循环油作供氢剂进行渣油 减粘裂化, 美国 DM 国际公司也曾用焦化瓦斯油作供氢剂进行减粘裂化生产焦化原料。国内 也有相关研究, 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利用 350 550的石油馏分作为供氢剂抑制加热 炉结焦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采用多环芳香类化合物的石油馏分 (炼厂副产品) 作供氢剂, 对辽河减渣供氢减粘裂化研究, 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渣油中添加焦化馏分油循环供氢焦化的方法, 筛选出合 适的工业供氢剂馏分进行供氢焦化馏分, 确定出最佳的供氢比例, 以提高液收和降低生焦 量, 从而改善延迟焦化常见的炉管烧焦周期较短、 石油。

8、焦质量不高 (弹丸焦、 粘焦、 粉焦) , 液 体产物收率偏低等问题。对加工性能极差的焦化蜡油有了很好的利用。 0008 本发明所述的渣油中添加焦化馏分油循环供氢焦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0009 将焦化馏分油与渣油原料按 0.2-0.4 的重量比混合后, 先进入加热炉对流段预 热, 再进入缓冲罐, 然后进入加热炉辐射段加热到焦化温度后, 进入焦化塔焦化 ; 反应塔入 说 明 书 CN 103421538 A 3 2/3 页 4 口温度 480 520, 压力为 0.1 1.0MPa。 0010 焦化馏分油选自焦化柴油、 焦化中段馏分、 焦化轻蜡油、 焦化重蜡油或它们的混 合。 0011 由。

9、于焦化馏分油中富含苯并环烷环, 因此用作供氢剂, 与减渣原料在进加热炉管 之前进行均匀混合, 混合均匀之后进焦炭塔进行焦化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实施例 1 : 0013 一种典型供氢剂馏分性质见表 1。 0014 表 1 供氢剂焦化蜡油结构参数 0015 0016 可以看到的是, 这部分焦化馏分油的环烷碳分率较高, 因此在受热时所能向其它 易缩合生焦的大芳香性自由基传递出的活泼氢原子浓度越高, 因此在延迟焦化工艺中用这 部分馏分进行循环, 势必可以抑制炉管结焦以及弹丸焦的生成、 降低焦炭产率、 提高液体馏 分油产物的收率。该供氢蜡油组分的烷基碳分率较低的, 说明受热时由这部分烷基碳生。

10、成 自由基的数量最小, 因而消耗自身潜在供氢能力的几率最低, 这样一来, 该供氢馏分蜡油的 相对供氢能力可能是最强的 (即供氢指数最大) 。从表 2 中看到, 添加供氢剂焦化蜡油后, 液 体收率和生焦量都有了改善。 0017 表 2 液收和生焦量的变化 0018 说 明 书 CN 103421538 A 4 3/3 页 5 0019 实施例 2 : 0020 一种典型供氢剂馏分性质见表 1。 0021 表 3 供氢剂焦化蜡油结构参数 0022 0023 表 4 液收和生焦量的变化 0024 0025 可以看到的是, 这部分焦化馏分油的环烷碳分率较低, 且该供氢蜡油组分的烷基 碳分率较高的, 所以其添加后的效果没有馏分油 D 好, 生焦量和液收效果不佳。 说 明 书 CN 103421538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石油、煤气及炼焦工业;含一氧化碳的工业气体;燃料;润滑剂;泥煤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