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轮的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托轮的生产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3680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2.11 CN 103436804 A *CN103436804A* (21)申请号 201310423433.3 (22)申请日 2013.09.17 C22C 38/46(2006.01) C22C 33/04(2006.01) (71)申请人 徐宏亮 地址 225231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焦 庄村扬州金硕球墨铸铁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徐宏亮 (74)专利代理机构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代理人 杨秀达 (54) 发明名称 一种托轮的生产方法 (57) 摘要 一种托轮的生产方法, 涉及金属。
2、部件水 渣处理系统中转鼓所使用的托轮的生产技术领 域。将各种金属料混合后于熔池内冶炼, 再经扒 渣, 然后进行预脱氧, 经调整钢水中的各元素含 量后, 再进行终脱氧, 最后出钢浇注、 热处理 ; 其 特征在于预脱氧时向熔池中加入常温的铝和硅钙 铁, 终脱氧时向熔池中加入经过 200、 2 小时的 烘烤的铝和硅钙铁。 本发明可大大减少铸造缺陷、 热处理缺陷的出现几率, 从而提了托轮的强度, 使 托轮的使用寿命较以往产品延长两倍以上, 超过 了进口托轮的质量水平。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3、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36804 A CN 103436804 A *CN103436804A* 1/1 页 2 1. 一种托轮的生产方法, 将各种金属料混合后于熔池内冶炼, 再经扒渣, 然后进行预脱 氧, 经调整钢水中的各元素含量后, 再进行终脱氧, 最后出钢浇注、 热处理 ; 其特征在于预脱 氧时向熔池中加入常温的铝和硅钙铁, 终脱氧时向熔池中加入经过 200、 2 小时的烘烤的 铝和硅钙铁 ; 终脱氧后钢水中除铁外, 其它各元素占总质量分数为 : C : 0.32 0.38%, Si : 0.150.3, Mn : 0.40.6, Cr : 1.22.0, Mo。
4、 : 0.20.6, Ni : 3.05.0, V : 0.050.15%, P0.035, S0.035。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托轮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出钢温度为 1550 1570。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托轮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预脱氧时向熔池内加入的铝与 熔池内钢水的质量比为 0.75 1000, 向熔池内加入的硅钙铁与熔池内钢水的质量比为 0.75 1000。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托轮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终脱氧时向熔池内加入的铝与 熔池内钢水的质量比为 0.75 1000, 向熔池内加入的硅钙铁与熔池内钢水的质量比为 0.75 1000。 5. 根据权。
5、利要求 1 所述托轮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调整钢水中的各元素时, 在熔 池内钢水温度为 1560 1580的条件下加入钒铁。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36804 A 2 1/2 页 3 一种托轮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金属部件水渣处理系统中转鼓所使用的托轮的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水渣处理系统中转鼓采用了金属铸造件托轮, 转鼓安置在托轮之上。在实际应 用中, 转鼓直径最大处达5m, 运行时总重超过100吨。 由于设备大, 运转负荷高, 托轮受到巨 大的应力作用, 所以对托轮的要求也比较高。 0003 由于托轮所受的应力较大, 当托轮强度不够, 且常。
6、存有铸造缺陷, 或者热处理缺陷 等时, 很容易就会造成托轮失效报废。因此, 该托轮采用高强度合金钢铸造, 不得有影响强 度的铸造缺陷, 需要超声探伤以避免内部缺陷。 现行国内大都采用进口件以满足使用要求, 这就加大了水渣处理系统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目的是提出一种可提高托轮强度的托轮生产方法。 0005 本发明将各种金属料混合后于熔池内冶炼, 再经扒渣, 然后进行预脱氧, 经调整 钢水中的各元素含量后, 再进行终脱氧, 最后出钢浇注、 热处理 ; 其特征在于预脱氧时向熔 池中加入常温的铝和硅钙铁, 终脱氧时向熔池中加入经过 200、 2 小时的烘烤的铝和硅 钙铁 ; 终脱氧后。
7、钢水中除铁外, 其它各元素占总质量分数为 : C : 0.32 0.38%, Si : 0.15 0.3, Mn : 0.4 0.6, Cr : 1.2 2.0, Mo : 0.2 0.6, Ni : 3.0 5.0, V : 0.05 0.15%, P0.035, S0.035。 0006 本发明优化了托轮的各组分, 改进了铸造工艺, 消除容易造成铸造缺陷的影响因 素。 需要进行探伤的铸件通常不会选用内冷铁, 因为控制不佳反而容易造成探伤不合格。 本 发明通过适当缩减内冷铁尺寸, 控制操作工艺执行, 成功解决了铸造缺陷的同时消除了内 冷铁的弊端。 0007 本发明采用以上工艺可大大减少铸造缺。
8、陷、 热处理缺陷的出现几率, 从而提了托 轮的强度, 使托轮的使用寿命较以往产品延长两倍以上, 超过了进口托轮的质量水平。 0008 另外, 可结合材质的凝固点和铸件尺寸, 设定本发明出钢温度为 1550 1570。 0009 预脱氧时向熔池内加入的铝与熔池内钢水的质量比为 0.75 1000, 向熔池内加 入的硅钙铁与熔池内钢水的质量比为 0.75 1000。 0010 终脱氧时向熔池内加入的铝与熔池内钢水的质量比为 0.75 1000, 向熔池内加 入的硅钙铁与熔池内钢水的质量比为 0.75 1000。 0011 为了提高合金的收得率, 在调整钢水中的各元素时, 在熔池内钢水温度为 156。
9、0 1580的条件下加入钒铁。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一、 冶炼设备 : 采用容量 0.75 吨酸性中频电炉熔炼。 说 明 书 CN 103436804 A 3 2/2 页 4 0013 二、 冶炼工艺控制 : 各种金属料需无锈蚀、 无杂质。 冶炼必须在炉体良好的状态下进行, 炉内不得有残留的 钢和渣。 0014 1、 冶炼 : 将各种金属料混合后于熔池内冶炼。 0015 2、 扒渣。 0016 3、 预脱氧 : 向熔池内加入常温的铝和硅钙铁。 0017 加入的铝与熔池内钢水的质量比为 0.75 1000, 加入的硅钙铁与熔池内钢水的 质量比为 0.75 1000。 0018 4、 调整钢水。
10、元素 : 补足未能达到成分范围的合金元素。 0019 特别是在熔池内钢水温度为 1560 1580的条件下加入钒铁块。 0020 5、 终脱氧 : 向熔池内加入经过 200、 2 小时的烘烤的铝和硅钙铁。 0021 加入的铝与熔池内钢水的质量比为 0.75 1000, 加入的硅钙铁与熔池内钢水的 质量比为 0.75 1000。 0022 6、 成分分析 : 终脱氧后钢水中除铁外, 其它各元素占总质量分数为 : C : 0.32 0.38%, Si : 0.15 0.3, Mn : 0.4 0.6, Cr : 1.2 2.0, Mo : 0.2 0.6, Ni : 3.0 5.0, V : 0.05 0.15%, P0.035, S0.035。 0023 7、 出钢 : 出钢温度控制在 1550 1570。 0024 8、 造型 : 采用水玻璃砂造型, 确保型砂紧实度均匀, 表面光洁, 尺寸精确。 表面使用锆英粉涂料。 浇注系统采用陶瓷管。内冷铁保持表面清洁无锈。合箱前将型腔烘烤干燥, 且确保型腔内 无碎砂。 0025 9、 浇注 : 钢水浇注温度 1520, 浇注速度 25kg/ 秒。钢水液面达到冒口高度一半时点浇冒口。 0026 10、 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工艺依次为 : 830正火、 850油淬和 600回火。 说 明 书 CN 103436804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