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化合物.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2707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2.04 CN 104327076 A (21)申请号 201410536142.X (22)申请日 2014.10.11 C07D 471/04(2006.01) A61K 31/4985(2006.01) A61P 33/12(2006.01) (71)申请人 山东京蓬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65601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北沟镇 (72)发明人 孙德群 杨越 郑阳 张毅 曲衍成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372 代理人 吴大建 陈伟 (54) 发明名称 一种化合物 (57。
2、) 摘要 本发明涉及治疗血吸虫病的化合物领域, 尤 其涉及用于治疗血吸虫童虫引起的疾病的化合物 和 / 或血吸虫抗吡喹酮的成虫引起的疾病的化合 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 所 述化合物为如结构通式 I 的化合物, 其中, R 选自 结构式 II、 III 或 IV 中的一种。本发明还提供了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联合用药, 包括根据权利要上 述的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 以及任选的药学上可 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联合 用药物, 包括根据权利要上述的化合物的一种或 多种, 以及任选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1 页 (。
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327076 A CN 104327076 A 1/2 页 2 1. 一种化合物, 所述化合物为如结构通式 I 的化合物 ; 其中, R 选自结构式 II、 III 或 IV 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化合物选自如结构式Rac-1、 Rac-2 和 Rac-3 的化合物。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化合物选自如结构式 R-1、 S-1、 R-2、 S-2、 R-3 和 S-3 的化合物 ; 优选如结构式 R。
4、-1、 R-2 或 R-3 的化合物。 4. 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化合物在制造用于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吸虫病选自由血吸虫童虫引起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27076 A 2 2/2 页 3 疾病和 / 或由血吸虫成虫引起的疾病, 优选和 / 或由抗吡喹酮血吸虫成虫引起的疾病。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吸虫童虫选自曼氏血吸虫童虫, 埃 及血吸虫童虫和日本血吸虫童虫中的一种或多种 ; 所述血吸虫成虫选自曼氏血吸虫成虫, 埃及血吸虫成虫和日本血吸虫成虫中的一种或多种。 7. 一种。
5、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作为活性成分的如权利要求 1-3 任意一项所述的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和任选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吡喹酮。 9. 一种联合用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合用药物包括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化合 物的一种或多种, 以及任选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联合用药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合用药物还包括吡喹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327076 A 3 1/11 页 4 一种化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治疗血吸虫。
6、病的化合物领域, 尤其涉及用于治疗血吸虫童虫引起的疾 病的化合物和 / 或血吸虫抗吡喹酮的成虫引起的疾病的化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血 吸 虫 病 是 由 于 感 染 三 种 主 要 的 血 吸 虫 (Schistosoma)( 曼 氏 血 吸 虫 (S.mansoni)、 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和日本血吸虫(S.japonica)而引起的流行病, 该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最被忽视的重大传染病之一。40 年来, 吡喹酮仍然是广泛用于 防治人和动物各种血吸虫成虫感染的唯一有效药物。由于它的大量和长期使用, 目前已经 产生药物抗性, 而针对血吸虫幼虫感染的血吸虫病至今仍无有效。
7、药物。 换句话说, 患者感染 血吸虫后必须等待一个多月, 待幼虫在体内成长为成虫后方可治疗。期间患者无论在心理 上, 还是身体上所造成的伤害是无法想象的。另外, 由于吡喹酮无法杀灭幼虫, 病情经常反 复性发作, 因此, 必须反复多次连续用药。 0003 据世界卫生组织披露全球有2亿人感染血吸虫病, 有约6亿人受感染威胁, 血吸虫 病的高发病人数有 2 千万, 每年有至少 280, 000 人死于血吸虫病。而卫生部和国家发改委 下发的 “全国综合治理血吸虫病 十五 计划” 数据表明, 我国目前尚未控制血吸虫病传播 的 108 个县集中分布在湖沼地区和大山区, 动物宿主众多, 钉螺分布广泛, 受环。
8、境因素影响 很大, 防治工作特别困难, 重复感染依然十分严重, 疫情处于很不稳定状态。如此众多的血 吸虫病感染人群与仅吡喹酮一种用于治疗该病的化学药物很不相称。 0004 在血吸虫与人类已共同生活了几千甚至上万年, 在与人类长期共存、 共同进化的 过程中, 血吸虫发展出了一套抑制人体免疫系统, 适应人体环境的强大本领, 因此, 在新药 开发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很难筛选出高效低毒药物。 0005 由于吡喹酮杀灭血吸虫童虫活性非常弱, 导致血吸虫病多年来无法根治, 因此亟 需研究出一种新的抗血吸虫的药物来治疗血吸虫病。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合物, 所述化合物为如结构通式 I 。
9、的化合物 ; 0007 0008 其中, R 选自结构式 II、 III 或 IV 中的一种。 0009 说 明 书 CN 104327076 A 4 2/11 页 5 0010 术语 “通式 I 化合物” 是指还包括其所有立体化学异构体形式。具体而言, 立体中 心可具有 R- 或 S- 构型。 0011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化合物选自如结构式 Rac-1、 Rac-2 和 Rac-3 的化合 物。 0012 0013 其中, 结构式标号中的 Rac 表示该旋光异构体化合物不区分 R 构型和 S 构型, 即 Rac 表示为该化合物的 R 构型和 S 构型的混合物, 例如, 结构式为 R。
10、ac-1 的化合物为结构式 为 R-1 和 S-1 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这实际上已经通过不区分 Rac-1 中的显示出的 H 键所 处的空间位置表示出来。 0014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化合物选自如结构式 R-1、 S-1、 R-2、 S-2、 R-3 和 S-3 的化合物 ; 优选如结构式 R-1、 R-2 或 R-3 的化合物。 0015 0016 0017 本发明还提供了如结构式 I 的化合物在制造用于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说 明 书 CN 104327076 A 5 3/11 页 6 其中, R 选自结构式 II、 III 或 IV 中的一种。 0018 在一种具体的。
11、实施例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如结构式 Rac-1、 Rac-2 和 Rac-3 的化合 物在制造用于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0019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如结构式 R-1、 S-1、 R-2、 S-2、 R-3 和 S-3 的化合物在制造用于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中的用途。优选如结构式 R-1、 R-2 和 R-3 的化合 物在制造用于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0020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用途中的所述血吸虫病选自由血吸虫童虫引起的疾 病。 0021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用途中的所述血吸虫病由血吸虫成虫引起的疾病, 特别是抗吡喹酮血吸虫成虫引起的疾病。 0。
12、022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用途中的所述血吸虫病选自由血吸虫童虫引起的疾 病和所述血吸虫病由血吸虫成虫引起的疾病, 特别是和抗吡喹酮血吸虫成虫引起的疾病。 0023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用途中的所述血吸虫童虫选自曼氏血吸虫童虫, 埃 及血吸虫童虫和日本血吸虫童虫中的一种或多种 ; 所述血吸虫成虫选自曼氏血吸虫成虫, 埃及血吸虫成虫和日本血吸虫成虫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4 本发明提供了通式I的化合物的药学上接受的消旋体和/或立体化学异构形式用 做药物组合物。 0025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 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吡喹酮。 0026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 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作为活性。
13、成分的如结构式 I 的化合物 的一种或多种和任选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 其中, R 选自结构式 II、 III 或 IV 中 的一种。 0027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例中, 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所述活性成分选自包括如结构式 Rac-1、 Rac-2 和 Rac-3 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8 在一种更加优选地实施例中, 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所述活性成分选自包括如结构式 R-1、 S-1、 R-2、 S-2、 R-3 和 S-3 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如结构式 R-1、 R-2 和 R-3 的 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 0029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联合用药物, 所述联合用药物包括如结构式。
14、 I 的化合物中的 一种或多种, 和吡喹酮以及任选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 其中, R 选自结构式 II、 III 或 IV 中的一种。 0030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联合用药物还包括吡喹酮。 0031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例中, 所述联合用药物包括如结构式 Rac-1、 Rac-2 和 Rac-3 的 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和吡喹酮以及任选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 0032 在一种更优选地实施例中, 所述联合用药物包括如结构式 R-1、 S-1、 R-2、 S-2、 R-3 和 S-3 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如结构式 R-1、 R-2 和 R-3 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
15、多种, 和吡喹酮以及任选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 0033 本发明的化合物出乎意料地显示适于治疗血吸虫、 包括成虫和童虫引起的人畜共 患性疾病, 以及用于杀灭人体或动物体内对现有药物具有抗性的血吸虫。本发明也涉及上 文定义的通式 I 的化合物, 将其药学上接受的消旋体, 立体化学异构形式用做药, 以及下述 任何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血吸虫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说 明 书 CN 104327076 A 6 4/11 页 7 0034 本案所涉及的化合物与专利申请 201110154047.X、 201110315800.9 的化合物结 构完全不同, 与前述两个专利所涉及的发明内容也有所不。
16、同, 即本案包括了大量的成虫和 童虫期体内杀虫结果, 成虫和童虫体内联合用药结果, 制剂制备等。众所周知, 血吸虫的体 内实验非常繁琐, 但其结果是非常可靠的。更重要的是本案所涉及的化合物通过体内实验 表明, 具有优异的抗血吸虫效果,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 筛选出能够对血吸虫童虫和 / 或 抗性成虫有效的化合物是发展血吸虫药物的瓶颈, 能够开发出对血吸虫童虫或抗性成虫更 优的化合物更是不易, 而本发明中的所述化合物恰恰对杀灭血吸虫的效果有着出乎意料的 结果, 这为血吸虫药物的多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035 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 我国血吸虫病疫情回升明显, 防治血吸虫的工作形势严峻。 所属。
17、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知道对于疾病的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最佳的选择方案, 但是如果 虽然能发现疾病, 却没有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 ; 或者任由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再进行治疗, 这 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与担忧, 而且增加了病情危险。 本发明无疑解决了这一重大课题, 使 得该化合物的应用不仅可以更好的服务公众, 而且其也蕴含了巨大的商机, 其无疑在应用 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因而显然产生了相应的技术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以下详细说明。 0037 实施例 1 0038 本实施例为由吡喹胺制备 R- 吡喹胺产品。 0039 将1克(0.00495mol)消旋吡喹胺溶于2-丁酮。
18、中, 并在55搅拌。 向该溶液中加入 1.772克(0.0495摩尔)商购的二苯甲酰基-L-酒石酸的24mL 2-丁酮溶液, 并进一步搅拌 10分钟。 加入0.005克(R)-吡喹胺-半-二苯甲酰基-L-酒石酸盐(0.00359mmol,99.5 d.e.), 并在室温下搅拌该溶液过夜, 过滤固体, 收集, 用 5 毫升 2- 丁酮洗涤, 在 50真空干 燥过夜, 获得 1.385 克 (R)- 吡喹胺 - 半 - 二苯甲酰基 -L- 酒石酸盐, 收率 50, 82 d.e.。 取 0.5g(82 d.e.,3.59mmol)(R)- 吡喹胺 - 半 - 二苯甲酰基 -L- 酒石酸盐溶于乙醇 。
19、: 异丙 醇 : 水 1 : 1 : 2(6ml) 的混合溶液中, 加热至 76半小时, 放入 10冰箱 12 小时, 过滤干燥得 到白色晶体 0.41g(d.e.99.0 )。 0040 取 2.725 克 (4.89mmol) 制备的 (R)- 吡喹胺 - 半 - 二苯甲酰基 -L- 酒石酸盐溶于 10 毫升二氯甲烷和 30 毫升 2N NaOH 水溶液的混合物中, 并搅拌 30 分钟。将得到的有机层 分离, 并用水洗涤一次。真空蒸发出二氯甲烷, 并加入己烷, 获得浆液。滤出固体并收集, 在 50真空干燥过夜, 获得 1.513 克 R- 吡喹胺产品, 熔点 115-117, 收率 97,。
20、 99 e.e.。 0041 实施例 2 0042 本实施例为由消旋吡喹胺制备 S- 吡喹胺产品。 0043 将 1 克 (0.00495mol) 消旋吡喹胺溶于 24L 2- 丁酮中, 并在 55搅拌。向该溶液 中加入 1.772 克 (0.00495 摩尔 ) 二苯甲酰基 -D- 酒石酸的 5mL 2- 丁酮, 并进一步搅拌 10 分钟。加入 0.005 克 (S)- 吡喹胺 - 半 - 二苯甲酰基 -D- 酒石 (99.5 d.e.), 并在室温下 搅拌该溶液过夜, 过滤固体, 收集, 用 5 毫升乙腈 / 异丙醇 (1/9,v/v) 混合物洗涤, 在 25 真空干燥过夜, 获得 1.2。
21、10 克 (S)- 吡喹胺 - 半 - 二苯甲酰基 -D- 酒石酸盐, 收率 48.7 ), 94d.e.。 取0.5g(94d.e., 3.59mmol)(S)-吡喹胺-半-二苯甲酰基-D-酒石酸盐溶于 说 明 书 CN 104327076 A 7 5/11 页 8 乙醇 : 异丙醇 : 水 1 : 1 : 2(6ml) 的混合溶液中, 加热至 76半小时, 放入 10冰箱 12 小时, 过滤干燥得到白色晶体 0.41g(d.e.99.0 )。 0044 取 2.725 克 (4.89mmol) 制备的 (S)- 吡喹胺 - 半 - 二苯甲酰基 -D- 酒石酸盐溶于 10 毫升二氯甲烷和 3。
22、0 毫升 2N NaOH 水溶液的混合物中, 并搅拌 30 分钟。将得到的有机层 分离, 并用水洗涤一次。真空蒸发出二氯甲烷, 并加入己烷, 获得浆液。滤出固体并收集, 在 50真空干燥过夜, 获得 1.513 克 S- 吡喹胺产品, 熔点 116-118, 收率 97, 99 e.e.。 0045 实施例 3 0046 Rac-1 化合物的制备 0047 常温下, 向消旋吡喹胺 (101mg, 也就是 0.5mmol) 的二氯甲烷溶液 (10ml) 中加入 EDCI(1- 乙基 -3-(3- 二甲胺丙基 ) 碳二亚胺盐酸盐, 105mg, 也就是 0.55mmol), DMAP(4- 二 甲。
23、氨基吡啶 67mg, 也就是 0.55mmol), 反应物 RCOOH 为 3- 氧代环丁烷羧酸 (0.5mmol), 搅拌 反应 1.5 小时。反应液用 1mol/L 盐酸水溶液、 饱和碳酸钠溶液交替洗 3 遍后, 水洗, 干燥, 浓缩, 硅胶柱层析 (200-300 目 )( 重结晶 ) 得白色固体 (Rac-1), 产率 73.4。 0048 0049 实施例 4 0050 R-1 化合物的制备 0051 将实施例 3 中的反应物消旋吡喹胺替换为 R- 吡喹胺, 且反应物 RCOOH 为 3- 氧代 环丁烷羧酸 , 最后得到白色固体 (R-1), 产率 76.2。 0052 0053 实。
24、施例 5 0054 S-1 化合物的制备 0055 将实施例 3 中的反应物消旋吡喹胺替换为 S- 吡喹胺, 且反应物 RCOOH 为 3- 氧代 环丁烷羧酸 , 最后得到白色固体 (S-1), 产率 74.9。 0056 说 明 书 CN 104327076 A 8 6/11 页 9 0057 实施例 6 0058 Rac-2 化合物的制备 0059 将实施例3中的反应物为消旋吡喹胺, 且反应物RCOOH为3-氧代-1-环戊烷羧酸, 最后得到白色固体 (Rac-2), 产率 83.7。 0060 0061 实施例 7 0062 R-2 化合物的制备 0063 将实施例 3 中的反应物消旋吡喹。
25、胺替换为 R- 吡喹胺, 且反应物 RCOOH 为 3- 氧 代 -1- 环戊烷羧酸, 最后得到白色固体 (R-2), 产率 80.3。 0064 0065 实施例 8 0066 S-2 化合物的制备 0067 将实施例 3 中的反应物消旋吡喹胺替换为 S- 吡喹胺, 且反应物 RCOOH 为 3- 氧 代 -1- 环戊烷羧酸, 最后得到白色固体 (S-2), 产率 79.6。 0068 说 明 书 CN 104327076 A 9 7/11 页 10 0069 实施例 9 0070 Rac-3 化合物的制备 0071 将实施例 3 中的反应物为消旋吡喹胺, 且反应物 RCOOH 为 4- 环。
26、己酮羧酸, 最后得 到白色固体 (Rac-3), 产率 76.8。 0072 0073 实施例 10 0074 R-3 化合物的制备 0075 将实施例 3 中的反应物消旋吡喹胺替换为 R- 吡喹胺, 且反应物 RCOOH 为 4- 环己 酮羧酸, 最后得到白色固体 (R-3), 产率 82.5。 0076 0077 实施例 11 0078 S-3 化合物的制备 0079 将实施例 3 中的反应物消旋吡喹胺替换为 S- 吡喹胺, 且反应物 RCOOH 为 4- 环己 酮羧酸, 最后得到白色固体 (S-3), 产率 83.1。 0080 0081 实施例 12 0082 对吡喹酮敏感的日本血吸虫。
27、的童虫的杀虫效果 0083 寄生虫为吡喹酮敏感的日本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为阳性钉螺 ( 购于江 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用于感染实验中用到的血吸虫宿主。), 其终宿主为 ICR 小鼠 (18-20 克, 6-8 周龄, 雌性, 清洁级 )。 说 明 书 CN 104327076 A 10 8/11 页 11 0084 药物 : 0085 称取一定量吡喹酮 (PZQ) 粉剂 ( 购自 (Sigma 公司 Lot 20091201)、 及本发明中制 备的化合物溶解于 DMSO 中, 将配置好的 DMSO 溶液溶于调和油, 配制工作浓度为 50mmol/L, 配后溶液置 -20保存备用。。
28、 0086 将双性感染(雄性和雌性, 60只)吡喹酮敏感的日本血吸虫的小鼠随机分为6组, 每组 10 只小鼠, 每只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 602 只。于小鼠感染后童虫期 (14d) 分别经灌 胃给予 PZQ 及本发明中制备的化合物连续给药 5d, 并设立吡喹酮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 ( 同 剂量调和油), 给药剂量均为200mg/kg/只, 结束给药后21d解剖小鼠, 记录检活虫数并计算 减虫率 ( 表 1)。 0087 表 1 小鼠体内的吡喹酮敏感的日本血吸虫的童虫数量的结果 0088 0089 从表 3 可以看出, 吡喹酮在 50mmol/L 的浓度下, 对在小鼠体内的吡喹酮敏感的 日本血吸虫童。
29、虫的减虫数为 19.9。而在本发明制备的化合物中, R-3 的活性最好, 在 50mmol/L 的浓度下其减虫数达到了 90.0, 是吡喹酮的杀虫活性的 4.5 倍。然后杀虫活性 从高到低依次为 R-2、 R-1、 Rac-3、 Rac-2、 S-2、 Rac-1、 S-1、 S-3, 在本发明的 9 种化合物中, 只有 S-1 和 S-3 的杀虫活性与吡喹酮的杀虫活性相当, 其他的化合物的杀虫活性均高于吡 喹酮的杀虫活性。 0090 实施例 13 0091 对吡喹酮敏感的日本血吸虫的成虫的杀虫效果 0092 寄生虫为吡喹酮敏感的日本血吸虫, 其中间宿主和终宿主同实施例 12。 0093 药品。
30、的配制同实施例 12。 0094 将双性感染 ( 雄性和雌性, 60 只 ) 感染抗吡喹酮的日本血吸虫的小鼠随机分为 6 组, 每组 10 只小鼠, 每只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 602 只。于小鼠感染后成虫期 (28d) 分别 经灌胃给予 PZQ 及本发明的化合物连续给药 5d, 并设立吡喹酮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 ( 同剂 说 明 书 CN 104327076 A 11 9/11 页 12 量调和油), 给药剂量均为200mg/kg/只, 结束给药后40d解剖小鼠, 记录检活虫数并计算减 虫率 ( 见表 2)。 0095 表 2 小鼠体内的吡喹酮敏感的日本血吸虫的成虫数量的结果 0096 0097 。
31、从表 4 可以看出, 吡喹酮在 50mmol/L 的浓度下, 对在小鼠体内的吡喹酮敏感的日 本血吸虫的减虫数为 60.6。而在本发明制备的化合物中, R-3 的活性最好, 在 50mmol/L 的浓度下其减虫数达到了 92.0, 是吡喹酮的杀虫活性的 1.5 倍。然后杀虫活性从高到低 依次为 R-2、 R-1、 Rac-3、 Rac-1, Rac-2、 S-2、 , S-1、 S-1, 在本发明的 9 种化合物中, 化合物 R-2、 R-1 和 Rac-3 的杀虫活性高于吡喹酮的杀虫活性, Rac-1 和 Rac-2 的杀虫活性与吡喹酮 的杀虫活性相当, 而 S-2、 S-1 和 S-1 低于。
32、吡喹酮的杀虫活性。 0098 实施例 14 0099 对被吡喹酮抗性血吸虫感染的小鼠在血吸虫的成虫期的联合用药 0100 药品的配制同实施例 13, 其中, 在 R-3 的工作浓度为 50mmol/L ; 在 PZQ+R-3 中, PZQ:R-3 的摩尔比为 1:1, 总浓度为 50mmol/L ; PZQ 的工作浓度为 50mmol/L。 0101 将双性 ( 雄性和雌性, 60 只 ) 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鼠随机分为 6 组, 每组 10 只小 鼠, 每只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 602 只。于小鼠感染后成虫期 (28d) 分别经灌胃给予 PZQ, R-3,及PZQ+R-3连续给药5d, 并设立吡。
33、喹酮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同剂量调和油), 给药剂 量均为 200mg/kg/ 只, 结束给药后 40d 解剖小鼠, 记录检活虫数并计算减虫率。 0102 小鼠口服给药 R-3 对照组 (200mg/kg/ 只 ), 连续 5 天 ; 吡喹酮对照组的小鼠口服 给药吡喹酮 (200mg/kg/ 只 ), 连续 5 天 ; 吡喹酮与 R-3 联合使用 ( 用量为各 100mg/kg), 连 续 5 天 ; 用药后第 40 天剖杀小鼠, 无菌灌注肝门静脉, 取虫计数。结果发现, 空白对照组中 的血吸虫没有死亡, R-3 对照组中发现血吸虫死亡, 减虫率为 91.8 ; 吡喹酮对照组的减虫 率 60.3。
34、。吡喹酮与 R-3 联合使用组减虫率 80.3。 0103 实施例 15 说 明 书 CN 104327076 A 12 10/11 页 13 0104 对被吡喹酮抗性血吸虫感染的小鼠在血吸虫的童虫期的联合用药 0105 药品的配制同实施例 12, 其中, 在 R-3 的工作浓度为 50mmol/L ; 在 PZQ+R-3 中, PZQ:R-3 的摩尔比为 1:1, 总浓度为 50mmol/L ; PZQ 的工作浓度为 50mmol/L。 0106 将双性 ( 雄性和雌性, 60 只 ) 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鼠随机分为 6 组, 每组 10 只小 鼠, 每只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 602 只。于小鼠。
35、感染后童虫期 (14d) 分别经灌胃给予 PZQ, R-3,及PZQ+R-3连续给药5d, 并设立吡喹酮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同剂量调和油), 给药剂 量均为 200mg/kg/ 只, 结束给药后 40d 解剖小鼠, 记录检活虫数并计算减虫率。 0107 小鼠口服给药 R-3 对照组 (200mg/kg/ 只 ), 连续 5 天 ; 吡喹酮对照组的小鼠口服 给药吡喹酮 (200mg/kg/ 只 ), 连续 5 天 ; 吡喹酮与 R-3 联合使用 ( 用量为各 100mg/kg), 连 续 5 天 ; 用药后第 40 天剖杀小鼠, 无菌灌注肝门静脉, 取虫计数。结果发现, 空白对照组中 的血吸虫没。
36、有死亡, R-3 对照组中发现血吸虫死亡, 减虫率为 89.2 ; 吡喹酮对照组的减虫 率 18.3。吡喹酮与 R-3 联合使用组减虫率 80.6。从结果可以看出, 吡喹酮与 R-3 联合 用药实际上达到了对抗性血吸虫的用药的效果, 其几乎与 R-3 单独用药的效果相当。 0108 由于 R 构型的化合物的成本高于相应的外消旋体的成本, 因此, 如果将其联合用 药能够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前提下, 不但解决了吡喹酮对童虫无效的缺点, 而且可以达到良 好的血吸虫病的治疗效果。 0109 实施例 16 0110 R-2 速溶片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 0111 R2速溶片剂的制备(参考吡喹酮片剂制法, 文献 。
37、: 吡喹酮驱虫速溶片剂的研制 西 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9(6) : 95-98)。 0112 准确称取P965g、 羟丙纤维素5g、 微晶纤维素2.25g、 淀粉3g, 混合均匀, 过筛, 加入 1 PVP, 制成软材, 过 20 目筛制粒, 每片 150mg, 压制 50 片。 0113 质量检查 0114 1) 片重差异检查 0115 结果 : 147mg、 148mg、 144mg、 147mg、 146mg、 144mg、 149mg、 144mg、 145mg、 151mg、 144mg、 147mg、 145mg、 147mg、 148mg、 147mg、 149m。
38、g、 144mg、 147mg、 148mg。 0116 平均片重 146.55mg, 重量差异为 2.3, 结果符合药典规定的 5的标准。 0117 2) 脆碎度检查 0118 取 R2 片剂 40 片, 用吹分机吹去脱落的粉末, 精密称重, 共重 5.792g, 置圆筒中, 转 动 100 次, 取出, 同法除去粉末, 精密称重 5.745g, 减失重为 0.811, 小于规定的 1, 未检 出断裂、 龟裂及粉碎的片。 0119 3) 崩解时间检查 0120 将吊篮通过上端的不锈钢轴悬挂与金属支架上, 浸入 1000ml 的烧杯中, 并调节吊 篮位置使其下降时筛网距烧杯底部 25mm, 烧。
39、杯内盛有温度为 371的水, 调节水位高度 使吊篮上升时筛网在水下面 15mm 处。取药片 6 片, 分别置上述吊篮的玻璃管中, 加挡板, 启 动崩解仪进行检查, 崩解时间分别为 18s、 19s、 19s、 19s、 18s、 19s, 平均崩解时间为 18.67s。 0121 4)R-2 速溶片的含量测定 0122 I) 波长选择 0123 精密称量 R-212.5mg 用无水乙醇溶解并制成含 P96 约 0.5mg/ml 的溶液, 于 说 明 书 CN 104327076 A 13 11/11 页 14 200-400nm的波长下扫描, 在波长264nm处有最大吸收。 另取辅料适量用无水。
40、乙醇溶解稀释 成适当的浓度同法扫描, 结果表明片剂的辅料在此处对测定无干扰。 0124 II) 标准曲线方程的建立 0125 精密称量干燥至恒重的 R-2 粉末, 用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含 R-2 为 0.100mol/ L, 吸取此溶液 1.0、 2.0、 3.0、 4.0、 5.0ml 并分别用无水乙醇定容至 25ml。以无水乙醇为空 白对照预 264nm 波长处测定透光度 T 和浓度 C( 见表 3) 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为 T -10.450C+1.0284(R2 0.9989), 该回归方程为进行含量测定的有效准确方法。 0126 表 3 0127 12345 浓度 (mol/L。
41、) 0.0040.0080.0120.0160.020 透光度 ( )98.894.290.386.481.8 0128 III) 样品含量测定 0129 每批样品随机 10 片, 研细精密称取适量, 置于 50ml 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 放 置、 过滤、 弃去初滤液, 取续滤液于 264nm 处测量透光度, 代入回归方程即得样品含量。测定 三批, 计算平均含量。 97.89、 98.23、 98.47, 平均含量98.19。 从而确定了片剂中药 量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 0130 5) 溶出度检查 0131 溶出介质 : 0.1mol/L 0132 取 R-2 片剂, 以盐酸溶液 (9 1000)1000ml 为溶出介质, 转速为每分钟 50 转, 依 法操作, 经 1、 5、 10、 15、 20、 25 分钟时, 取溶液 10ml,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 5ml, 置 100ml 量 瓶中, 加盐酸溶液 (9 1000) 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为供试品溶液, 在 264nm 处分别测定透 光度 ( 见表 4)。 0133 该实验模拟了体内药物崩解溶出情况, 从而为人体实验提供参考。 0134 表 4 0135 时间 (min)1510152025 溶出度 ( ) 7893989999101 说 明 书 CN 104327076 A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