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加速踏板防误踩方法.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4962968 上传时间:2018-12-0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7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63172.4

申请日:

2011.08.24

公开号:

CN102358187A

公开日:

2012.02.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登录超时

IPC分类号:

B60K26/02

主分类号:

B60K26/02

申请人:

胡达广

发明人:

胡达广

地址:

523051 广东省东莞市万江区流涌尾汾溪三路南一巷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汽车加速踏板防误踩方法,属汽车安全技术方面的一个领域。所谓误踩就是司机的制动意识没有错,错误的是踩踏了加速踏板。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方案分别从硬件和软件上下功夫。硬件上首先想办法让加速踏板处于自由状态时由加速踏板锁定装置把它锁定,也就是在加速踏板与车体之间安装加速踏板锁定装置。软件方面的措施是,当司机初次踩下加速踏板时,先要求司机有意识地控制右脚前撑做一个开锁的动作,把加速踏板锁定装置打开,然后才能正常踩踏加速踏板。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加速踏板对右脚前撑的加速动作进行一步确认手续。通过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把加速踏板当作制动踏板踩下。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汽车加速踏板防误踩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汽车的加速踏板与车体之间安装加 速踏板锁定装置。

说明书


汽车加速踏板防误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汽车安全技术方面的一个领域。背景技术 耳边常常听到一些令人痛心的事件, 某某地方因为司机误踩加速踏板造成了汽车 撞断路边消防栓、 某某地方因为司机误踩加速踏板造成了汽车撞入商店、 某某地方因为司 机误踩加速踏板造成了汽车撞上等公共汽车的人群等等。 这些事件一次又一次地在人们身 边上寅, 一次又一次地造成令惋惜的结局。 人们不禁要问, 这类事件难到没有办法可以防止 的吗?
     本人也为此事访问过很多老司机, 他们之中有大部分是职业司机。根据他们的叙 述, 一个司机从学驾驶开始就发生过误踩踏加速踏板的事件, 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司机未 犯过这个错误。只不过大多数都能及时纠正而没有发生事故。领取驾照后随着驾驶技术的 日趋成熟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犯这个错误的概率相对越来越小, 但仍然无法完全避免。 先来 看一下误踩汽车加速踏板的原因。这里面有布局不合理的因素在内, 几乎所有的汽车都一 样, 制动踏板与加速踏板之间的距离非常小, 而且都不在司机的视线范围, 同由右脚控制。 更糟糕的是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的控制动作都是一样的, 同为右脚前撑向下踩踏。这样一 来只要司机的右脚前撑向下踩踏的位置发生错误, 那么就有可能发生事故。据统计误踩事 件大多发生在汽车将要接近停车点的时候, 这时候的汽车由正常行驶转为靠惯性向前溜 滑。司机的右脚前撑处在轻松自由状态, 没有对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施加任何压力。加速 踏板和制动踏板也处在自由复位状态。汽车以越来越低的速度继续向停车点驶去。当将要 到停车点时, 司机正确的动作是右脚前撑轻轻地踩下制动踏板, 让汽车慢慢地减速停车。 但 是这时司机由于经过前一时间的松懈很容易产生麻痹大意对自己右脚前撑所在的位置没 有搞清楚, 就向下踩。 由于先前司机的右脚前撑大多数就是停留在加速踏板的位置上方, 结 果司机很容易踩下的就是加速踏板。 而更多更可怕的另一种情况是司机在这些时候接到别 人打来的电话, 分散了注意力。在这种情形之下虽然司机的大脑准确地向他的右脚前撑发 出了踩踏制动踏板的指令, 他的右脚前撑也执行了此指令, 做出了向下踩踏的动作。 但是基 于上述的情况这个动作的对象可能会发生错误, 比如司机这时踩下的不是制动踏板而是加 速踏板, 那么危险就会即时发生。一般来说停车点都非常靠近建筑物、 人行道和汽车。只要 一踩下加速踏板那么汽车就会加速向前, 由于距离极短所以这时留给司机的反应时间很少 很少。很可能在司机来不及搞清楚问题时事故已经发生了。
     还有一种情形同样是很容易这类事件的, 例如汽车要泊位。泊位时为了把汽车停 入前后都有汽车的泊位内, 司机必须不断向前、 向后短距离开动汽车走之字路线, 务求把汽 车横向位移, 移入泊位内。 这时汽车要在极短距离内前后开动, 所以司机要不断地轻踩加速 踏板和制动踏板才能实现。由于右脚前撑不断变换踩踏的位置, 如果司机一不小心就会发 生错误, 踩错制动踏板还好如果踩错加速踏板后果可以是非常严重的。
     汽车在布局和设计方面运用了人体工程学原理, 考虑到驾驶时踩踏最多的是加速
     踏板所以为了减低司机驾驶时的疲劳程度而将加速踏板摆在更方便更容易踩踏的优先位 置, 因此如果司机在没有搞清楚自己右脚前撑的位置所在的情况下贸然向下踩踏, 踩到加 速踏板的机会率远远大于踩到制动踏板的机会率。 这就又是误加速踏板事故频发的原因所 在。
     对于误踩踏这个问题,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网站上可以找到很多专利技术的解决 方案, 在这些专利技术中几乎都用相同或相似的方法去分辩加速踏板的误踩与否。它们都 有相同的观点和结论, 就是认为在正常情况下踩下制动踏板的力度与踩下加速踏板的力度 是不同的, 说简单一些就是它们认为如果司机用大力度踩下加速踏板就可以认定是误踩, 如果不是大力度踩下加速踏板就可以认定是正常踩踏。这样显然是有些笼统。开过车的人 都知道, 开车时对车的制动分为减速性制动和紧急性制动。在有突发情况需要紧急停车时 才会大力度踩下制动踏板实施紧急制动, 否则紧急性制动一般情况下不会采用。而开车时 用得最多的是减速性制动。减速性制动都是轻踩制动踏板让汽车减速或慢慢地停下来。根 据上述分析发生误踩事件最多的是需要减速停车的时候, 在这些时候一般都只需要轻踩制 动踏板就能让汽车减速慢慢地停下来。 如果此时司机用轻踩制动踏板的力度错误踩下加速 踏板, 那么根据上述专利技术的原理, 由于力度较小机器将识别是正常踩踏。 防误踩踏装置 将不会动作, 汽车将按正常加速其后果可想而知。在此种情况下这些防误踩装置就起不到 应有的作用。相反如果司机因心急或其他原因需用大力度踩下加速踏板来提速, 这时那个 防误踩装置却因为踩下的力度大而识别为误踩而自动执行紧急制动或关闭发动机, 那么在 该车后面正常行驶的车就很容易发生追尾事故了。 发明内容 能不能找到一种更合理更有效的方法去减小或完全防止误踩事件的发生呢?答 案是肯定的。综上所述所谓误踩就是司机的制动意识没有错, 错误的是踩踏了加速踏板。 本方案从新的角度和新的观点去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一直以来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 几乎在同一位置而且都不在司机的视线范围, 司机对汽车的制动和加速的动作几乎完全相 同, 但作用却极端相反, 更大的问题是这两个功能截然相反的动作却由同一器官右脚前撑 去完成。司机大脑发出踩踏制动踏板或踩踏加速踏板的指令后, 右脚前撑在执行上的动作 完全一样, 只是两者在位置上稍有一点不同。在司机紧张或不慎的情况下就很容易把制动 踏板和加速踏板混肴, 或者在没有分辩清楚的情况下就贸然向下踩下。如果把加速踏板当 作制动踏板踩下, 那么就很容易引起意外事故。所有的这些都是引至错误踩踏事件发生的 主要原因。 为了防止误踩事件的发生本方案采取了两个措施, 分别从硬件和软件上下功夫。 硬件上首先想办法让加速踏板在右脚前撑没有对它踩下施加压力, 即加速踏板处于自由状 态时由加速踏板锁定装置把它锁定。也就是在加速踏板与车体 ( 车身 ) 之间安装加速踏板 锁定装置。 当汽车要加速, 司机初次踩下加速踏板时, 先要求司机的右脚前撑有意识地做一 个开锁的动作, 把加速踏板锁定装置打开, 解除锁定后才能把加速踏板踩下自由加速。 这样 做的目的在于加速踏板对右脚前撑的加速动作进行一步确认手续, 若右脚前撑没有进行开 锁的动作, 则加速踏板不能踩下。 当司机的右脚前撑脱离加速踏板时, 加速踏板重返自由状 态并被加速踏板锁定装置重新锁定, 不断如此重复循还。软件方面就是让右脚前撑踩下制 动踏板与踩下加速踏板的动作有所不同, 否则加速踏板不能踩下而拒绝加速。当司机要加
     速时, 他的大脑在意识上明确要踩下的是加速踏板, 大脑就会指挥右脚前撑先做一个开锁 动作然后踩下加速踏板, 完成加速动作。 当司机要减速制动或停车时, 他的大脑在意识上明 确要踩下的是制动踏板, 而无须开锁动作直接向下踩。 若此时右脚前撑误踩加速踏板, 则由 于加速踏板早被锁定, 所以不能用踩制动踏板的动作将它踩下。也就是说用踩制动踏板的 动作 ( 即不开锁 ) 去踩加速踏板, 由于这时司机没有解锁动作所以根本踩不下加速踏板。 用这两个不同的动作区别踩下制动踏板与踩下加速踏板的不同。 通过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 把加速踏板被当作制动踏板踩下。 综上所述使用本发明后只要司机不是大脑意识上判断错 误, 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这两个各走极端的汽车控制机构再发生误踩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甚至可以完全避免。
     开过车的人都知道司机的右脚前撑在开车的过程中就是不断地在制动踏板和加 速踏板之间轮流做踩下的动作, 由于加速踏板在制动踏板的右边 ( 从司机的角度看下同 ), 当司机从制动减速转为加速时, 司机的右脚前撑就要向加速踏板的方向移动, 即向右移动。 本方案就是把这个本来就有的动作的后段作为开锁动作。为此特别在加速踏板 3 的右边加 装开锁突耳 10, 当右脚前撑移动到碰到开锁突耳 10 的位置后, 由右脚前撑通过开锁突耳 10 带动加速踏板 3 移动一点点进行开锁或直接推开开锁突耳 10 进行开锁。开锁的动作就是 利用右脚前撑多移动的一点点距离进行。 这样做的好处是, 这个动作本身就有, 无须司机重 新学习, 而且只要司机的右脚前撑在制动踏板与加速踏板之间的任何位置上, 这个动作都 可以随时执行, 绝对不会影响正常驾驶。 开锁后可正常踩踏加速踏板和完成变速动作, 同时 只要司机的右脚前撑不离开加速踏板, 这个开锁动作将一直保持有效。这样的改变是极小 极小的, 小到几乎是看不出来的改变, 而且只是初次踩下加速踏板时才需要这样做, 之后就 可以如常操作。这样的改变从安全角度看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因为即使一时间忘记了做开 锁动作也不会因此带来任何危险, 而且可以立刻得到纠正。当加速完毕后右脚前撑取消对 加速踏板的施压, 加速踏板恢复自由状态后, 加速踏板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复位到重新锁定 的位置, 加速踏板又被重新锁定。 如果再要踩下加速踏板就必须开锁重复上述过程, 开锁后 加速踏板就可以自由上下运动和普通汽车加速踏板一样完成对汽车速度的控制任务。
     本发明的核心技术是在加速踏板与车体之间安装加速踏板锁定装置, 司机初踩加 速踏板时需要进行一个人工开锁的动作, 令司机的加速动作与制动动作有所不同。通过这 样来防止误踩加速踏板。锁定加速踏板只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 可以使用的锁定装置非常 多。 在这里首先要明确一点, 由于踏板杆是加速踏板的一部分两者是一个连在一起的整体, 所以本文所称的加速踏板包括踏板杆。 为了说明上的方便把它们分别称呼为加速踏板和踏 板杆, 踏板杆又可分为前踏板杆和后踏板杆两段。本申请文件所说的加速踏板锁定装置是 指用于对处在自由状态 ( 司机对它没有踩踏 ) 下的加速踏板实施锁定的机械机构和机械零 件, 其中包括加速踏板和踏板杆自身为此而产生的技术措施。 附图说明
     图 1、 锁杆式加速踏板锁定装置左前俯视图。
     图 2、 锁板放大图。
     图 3、 锁杆式加速踏板锁定装置右前仰视图。
     图 4、 锁板式加速踏板锁定装置左前俯视图。图 5、 锁板式加速踏板锁定装置右前俯视图。
     图 6、 开锁突耳放大图。
     图中 : 1 离合器踏板、 2 制动踏板、 3 加速踏板、 4 锁板、 5 突台、 6 前踏板杆、 7 后踏板 杆、 8 铰轴、 9 弹簧、 10 开锁突耳、 11 支架、 12 锁销、 13 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例一、 本例是锁杆式加速踏板锁定装置。加速踏板 3 与前踏板杆 6 是一个整体, 通 过锁定前踏板杆 6 达到锁定加速踏实板 3 的目的。本例在前踏板杆 6 与车体 ( 车身 ) 之间 加装一锁板 4, 锁板 4 上有突台 5,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踏板杆分为前踏板杆 6 和后踏板杆 7, 两者通过铰轴 8 铰接在一起。在两者铰接的位置中间留有安装弹簧 9 的空间, 弹簧 9 安 装在铰轴上。前踏板杆 6、 加速踏板 3 和开锁突耳 10 焊接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在弹簧力的 作用下向锁板 4 一边压去。当前踏板杆 6、 加速踏板 3 和开锁突耳 10 处在自由状态时, 在弹 簧力的作用下前踏板杆 6 正好落在锁板 4 的台阶 5 上。前踏板杆 6、 加速踏板 3 等受锁板 4 和它上面的台阶 5 的限制不能向左和向下摆动。这时即使司机用大力踩向加速踏板 3 也不 能令它向下摆动, 也就是说加速踏板 3 被锁板 4 锁定了。后踏板杆 7 与汽车的油门连接, 这 一点和普通的汽车一样。 它的工作过程是当司机要加速初加速时, 他的右脚前撑从左边的制动踏板 2 移向 右边的加速踏板 3 的时候, 右脚前撑会碰到开锁突耳 10, 并通过它带动加速踏板 3 和前踏板 杆 6 一起向右移动一点点。又或者不管司机的右脚前撑在什么位置只要他在初踩加速踏前 能通过开锁突耳 10 带动加速踏板 3 和前踏板杆 6 一起向右移动一点点, 在前踏板杆 6 移离 突台 5 后, 前踏板杆 6 的锁定状态就被解除, 这就是所谓的开锁的动作。加速踏板 3 和前踏 板杆 6 等就可以自由踩踏, 正常调速。
     在司机完成加速后右脚前撑取消对加速踏板 3 的施压还加速踏板 3 自由状态。这 时加速踏板等向上复位, 前踏板杆 6 在弹簧 9 的作用下保持压向锁板 4, 当前踏板杆 6 复位 的高度高于突台 5 时前踏板杆 6 就会移向突台 5, 也就是说前踏板杆 6 等又被重新锁定。完 成一个工作周期。
     例二、 本例是锁板式加速踏板锁定装置。与上例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取消了锁板 4, 把开锁突耳 10 从加速踏板 3 上分离出来并向下延长到支架 11 处, 加速踏板 3 去掉开锁突 耳 10 的这个位置改装锁销 12, 如图 6 所示。在开锁突耳 10 的下端装上铰轴 8 与支架 11 铰 接在一起。支架 11 装在车体上, 铰轴 8 上装有弹簧 9, 它的作用是令开锁突耳 10 向加速踏 板 3 的方向压去。开锁突耳 10 的上端对准锁销 12 的位置开有一长孔 13。锁销 12 岗好穿 过长孔 13 被开锁突耳 10 锁定, 因此加速踏板 3 也被锁定, 如图 5、 图 6 所示。
     它的工作过程是当司机要加速初踩加速踏板时他的右脚前撑从左边的制动踏板 2 移向加速踏板 3 的时候, 右脚前撑岗好碰到开锁突耳 10, 并把它向右方推开一点点, 又或者 不管司机的右脚前撑在那个位置只要它在初踩下加速踏板 3 前先将开锁突耳 10 向右推开 一点点, 在开锁突耳 10 上的锁孔 13 脱离锁销 12 之后加速踏板 3 的锁定状态就被解除, 加 速踏板 3 就可以自由踩踏, 这就是所谓的开锁动作。开锁之后加速踏板 3 就可以自由上下 摆动控制车速。
     在司机完成加速后右脚前撑取消对加速踏板 3 的施压还加速踏板 3 自由状态。这
     时加速踏板等向上复位, 复位到锁销 12 岗好对准开锁突耳 10 上的长孔 13 时, 在弹簧 9 的 作用下长孔 13 岗好通过锁销 12 并把它锁住, 加速踏板 3 又一次被锁定。这时如果没有开 锁的动作加速踏板 3 是不能踩下的。

汽车加速踏板防误踩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汽车加速踏板防误踩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汽车加速踏板防误踩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加速踏板防误踩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加速踏板防误踩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5818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2.22 CN 102358187 A *CN102358187A* (21)申请号 201110263172.4 (22)申请日 2011.08.24 B60K 26/02(2006.01) (71)申请人 胡达广 地址 523051 广东省东莞市万江区流涌尾汾 溪三路南一巷 6 号 (72)发明人 胡达广 (54) 发明名称 汽车加速踏板防误踩方法 (57) 摘要 一种汽车加速踏板防误踩方法, 属汽车安全 技术方面的一个领域。所谓误踩就是司机的制动 意识没有错, 错误的是踩踏了加速踏板。 为解决这 个问题本方。

2、案分别从硬件和软件上下功夫。硬件 上首先想办法让加速踏板处于自由状态时由加速 踏板锁定装置把它锁定, 也就是在加速踏板与车 体之间安装加速踏板锁定装置。软件方面的措施 是, 当司机初次踩下加速踏板时, 先要求司机有意 识地控制右脚前撑做一个开锁的动作, 把加速踏 板锁定装置打开, 然后才能正常踩踏加速踏板。 这 样做的目的在于加速踏板对右脚前撑的加速动作 进行一步确认手续。通过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把 加速踏板当作制动踏板踩下。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4 页 CN 102358198 A1/1 。

3、页 2 1. 一种汽车加速踏板防误踩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汽车的加速踏板与车体之间安装加 速踏板锁定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58187 A CN 102358198 A1/5 页 3 汽车加速踏板防误踩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汽车安全技术方面的一个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耳边常常听到一些令人痛心的事件, 某某地方因为司机误踩加速踏板造成了汽车 撞断路边消防栓、 某某地方因为司机误踩加速踏板造成了汽车撞入商店、 某某地方因为司 机误踩加速踏板造成了汽车撞上等公共汽车的人群等等。 这些事件一次又一次地在人们身 边上寅, 一次又一次地造成令惋惜的结局。 人们不禁要问。

4、, 这类事件难到没有办法可以防止 的吗? 0003 本人也为此事访问过很多老司机, 他们之中有大部分是职业司机。根据他们的叙 述, 一个司机从学驾驶开始就发生过误踩踏加速踏板的事件, 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司机未 犯过这个错误。只不过大多数都能及时纠正而没有发生事故。领取驾照后随着驾驶技术的 日趋成熟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犯这个错误的概率相对越来越小, 但仍然无法完全避免。 先来 看一下误踩汽车加速踏板的原因。这里面有布局不合理的因素在内, 几乎所有的汽车都一 样, 制动踏板与加速踏板之间的距离非常小, 而且都不在司机的视线范围, 同由右脚控制。 更糟糕的是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的控制动作都是一样的, 。

5、同为右脚前撑向下踩踏。这样一 来只要司机的右脚前撑向下踩踏的位置发生错误, 那么就有可能发生事故。据统计误踩事 件大多发生在汽车将要接近停车点的时候, 这时候的汽车由正常行驶转为靠惯性向前溜 滑。司机的右脚前撑处在轻松自由状态, 没有对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施加任何压力。加速 踏板和制动踏板也处在自由复位状态。汽车以越来越低的速度继续向停车点驶去。当将要 到停车点时, 司机正确的动作是右脚前撑轻轻地踩下制动踏板, 让汽车慢慢地减速停车。 但 是这时司机由于经过前一时间的松懈很容易产生麻痹大意对自己右脚前撑所在的位置没 有搞清楚, 就向下踩。 由于先前司机的右脚前撑大多数就是停留在加速踏板的位置上方。

6、, 结 果司机很容易踩下的就是加速踏板。 而更多更可怕的另一种情况是司机在这些时候接到别 人打来的电话, 分散了注意力。在这种情形之下虽然司机的大脑准确地向他的右脚前撑发 出了踩踏制动踏板的指令, 他的右脚前撑也执行了此指令, 做出了向下踩踏的动作。 但是基 于上述的情况这个动作的对象可能会发生错误, 比如司机这时踩下的不是制动踏板而是加 速踏板, 那么危险就会即时发生。一般来说停车点都非常靠近建筑物、 人行道和汽车。只要 一踩下加速踏板那么汽车就会加速向前, 由于距离极短所以这时留给司机的反应时间很少 很少。很可能在司机来不及搞清楚问题时事故已经发生了。 0004 还有一种情形同样是很容易这。

7、类事件的, 例如汽车要泊位。泊位时为了把汽车停 入前后都有汽车的泊位内, 司机必须不断向前、 向后短距离开动汽车走之字路线, 务求把汽 车横向位移, 移入泊位内。 这时汽车要在极短距离内前后开动, 所以司机要不断地轻踩加速 踏板和制动踏板才能实现。由于右脚前撑不断变换踩踏的位置, 如果司机一不小心就会发 生错误, 踩错制动踏板还好如果踩错加速踏板后果可以是非常严重的。 0005 汽车在布局和设计方面运用了人体工程学原理, 考虑到驾驶时踩踏最多的是加速 说 明 书 CN 102358187 A CN 102358198 A2/5 页 4 踏板所以为了减低司机驾驶时的疲劳程度而将加速踏板摆在更方便。

8、更容易踩踏的优先位 置, 因此如果司机在没有搞清楚自己右脚前撑的位置所在的情况下贸然向下踩踏, 踩到加 速踏板的机会率远远大于踩到制动踏板的机会率。 这就又是误加速踏板事故频发的原因所 在。 0006 对于误踩踏这个问题,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网站上可以找到很多专利技术的解决 方案, 在这些专利技术中几乎都用相同或相似的方法去分辩加速踏板的误踩与否。它们都 有相同的观点和结论, 就是认为在正常情况下踩下制动踏板的力度与踩下加速踏板的力度 是不同的, 说简单一些就是它们认为如果司机用大力度踩下加速踏板就可以认定是误踩, 如果不是大力度踩下加速踏板就可以认定是正常踩踏。这样显然是有些笼统。开过车的人。

9、 都知道, 开车时对车的制动分为减速性制动和紧急性制动。在有突发情况需要紧急停车时 才会大力度踩下制动踏板实施紧急制动, 否则紧急性制动一般情况下不会采用。而开车时 用得最多的是减速性制动。减速性制动都是轻踩制动踏板让汽车减速或慢慢地停下来。根 据上述分析发生误踩事件最多的是需要减速停车的时候, 在这些时候一般都只需要轻踩制 动踏板就能让汽车减速慢慢地停下来。 如果此时司机用轻踩制动踏板的力度错误踩下加速 踏板, 那么根据上述专利技术的原理, 由于力度较小机器将识别是正常踩踏。 防误踩踏装置 将不会动作, 汽车将按正常加速其后果可想而知。在此种情况下这些防误踩装置就起不到 应有的作用。相反如果。

10、司机因心急或其他原因需用大力度踩下加速踏板来提速, 这时那个 防误踩装置却因为踩下的力度大而识别为误踩而自动执行紧急制动或关闭发动机, 那么在 该车后面正常行驶的车就很容易发生追尾事故了。 发明内容 0007 能不能找到一种更合理更有效的方法去减小或完全防止误踩事件的发生呢?答 案是肯定的。综上所述所谓误踩就是司机的制动意识没有错, 错误的是踩踏了加速踏板。 本方案从新的角度和新的观点去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一直以来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 几乎在同一位置而且都不在司机的视线范围, 司机对汽车的制动和加速的动作几乎完全相 同, 但作用却极端相反, 更大的问题是这两个功能截然相反的动作却由同一器官。

11、右脚前撑 去完成。司机大脑发出踩踏制动踏板或踩踏加速踏板的指令后, 右脚前撑在执行上的动作 完全一样, 只是两者在位置上稍有一点不同。在司机紧张或不慎的情况下就很容易把制动 踏板和加速踏板混肴, 或者在没有分辩清楚的情况下就贸然向下踩下。如果把加速踏板当 作制动踏板踩下, 那么就很容易引起意外事故。所有的这些都是引至错误踩踏事件发生的 主要原因。 为了防止误踩事件的发生本方案采取了两个措施, 分别从硬件和软件上下功夫。 硬件上首先想办法让加速踏板在右脚前撑没有对它踩下施加压力, 即加速踏板处于自由状 态时由加速踏板锁定装置把它锁定。也就是在加速踏板与车体 ( 车身 ) 之间安装加速踏板 锁定装。

12、置。 当汽车要加速, 司机初次踩下加速踏板时, 先要求司机的右脚前撑有意识地做一 个开锁的动作, 把加速踏板锁定装置打开, 解除锁定后才能把加速踏板踩下自由加速。 这样 做的目的在于加速踏板对右脚前撑的加速动作进行一步确认手续, 若右脚前撑没有进行开 锁的动作, 则加速踏板不能踩下。 当司机的右脚前撑脱离加速踏板时, 加速踏板重返自由状 态并被加速踏板锁定装置重新锁定, 不断如此重复循还。软件方面就是让右脚前撑踩下制 动踏板与踩下加速踏板的动作有所不同, 否则加速踏板不能踩下而拒绝加速。当司机要加 说 明 书 CN 102358187 A CN 102358198 A3/5 页 5 速时, 他。

13、的大脑在意识上明确要踩下的是加速踏板, 大脑就会指挥右脚前撑先做一个开锁 动作然后踩下加速踏板, 完成加速动作。 当司机要减速制动或停车时, 他的大脑在意识上明 确要踩下的是制动踏板, 而无须开锁动作直接向下踩。 若此时右脚前撑误踩加速踏板, 则由 于加速踏板早被锁定, 所以不能用踩制动踏板的动作将它踩下。也就是说用踩制动踏板的 动作 ( 即不开锁 ) 去踩加速踏板, 由于这时司机没有解锁动作所以根本踩不下加速踏板。 用这两个不同的动作区别踩下制动踏板与踩下加速踏板的不同。 通过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 把加速踏板被当作制动踏板踩下。 综上所述使用本发明后只要司机不是大脑意识上判断错 误, 制动踏板。

14、和加速踏板这两个各走极端的汽车控制机构再发生误踩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甚至可以完全避免。 0008 开过车的人都知道司机的右脚前撑在开车的过程中就是不断地在制动踏板和加 速踏板之间轮流做踩下的动作, 由于加速踏板在制动踏板的右边 ( 从司机的角度看下同 ), 当司机从制动减速转为加速时, 司机的右脚前撑就要向加速踏板的方向移动, 即向右移动。 本方案就是把这个本来就有的动作的后段作为开锁动作。为此特别在加速踏板 3 的右边加 装开锁突耳10, 当右脚前撑移动到碰到开锁突耳10的位置后, 由右脚前撑通过开锁突耳10 带动加速踏板 3 移动一点点进行开锁或直接推开开锁突耳 10 进行开锁。开锁的动作。

15、就是 利用右脚前撑多移动的一点点距离进行。 这样做的好处是, 这个动作本身就有, 无须司机重 新学习, 而且只要司机的右脚前撑在制动踏板与加速踏板之间的任何位置上, 这个动作都 可以随时执行, 绝对不会影响正常驾驶。 开锁后可正常踩踏加速踏板和完成变速动作, 同时 只要司机的右脚前撑不离开加速踏板, 这个开锁动作将一直保持有效。这样的改变是极小 极小的, 小到几乎是看不出来的改变, 而且只是初次踩下加速踏板时才需要这样做, 之后就 可以如常操作。这样的改变从安全角度看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因为即使一时间忘记了做开 锁动作也不会因此带来任何危险, 而且可以立刻得到纠正。当加速完毕后右脚前撑取消对 。

16、加速踏板的施压, 加速踏板恢复自由状态后, 加速踏板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复位到重新锁定 的位置, 加速踏板又被重新锁定。 如果再要踩下加速踏板就必须开锁重复上述过程, 开锁后 加速踏板就可以自由上下运动和普通汽车加速踏板一样完成对汽车速度的控制任务。 0009 本发明的核心技术是在加速踏板与车体之间安装加速踏板锁定装置, 司机初踩加 速踏板时需要进行一个人工开锁的动作, 令司机的加速动作与制动动作有所不同。通过这 样来防止误踩加速踏板。锁定加速踏板只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 可以使用的锁定装置非常 多。 在这里首先要明确一点, 由于踏板杆是加速踏板的一部分两者是一个连在一起的整体, 所以本文所称的加速。

17、踏板包括踏板杆。 为了说明上的方便把它们分别称呼为加速踏板和踏 板杆, 踏板杆又可分为前踏板杆和后踏板杆两段。本申请文件所说的加速踏板锁定装置是 指用于对处在自由状态(司机对它没有踩踏)下的加速踏板实施锁定的机械机构和机械零 件, 其中包括加速踏板和踏板杆自身为此而产生的技术措施。 附图说明 0010 图 1、 锁杆式加速踏板锁定装置左前俯视图。 0011 图 2、 锁板放大图。 0012 图 3、 锁杆式加速踏板锁定装置右前仰视图。 0013 图 4、 锁板式加速踏板锁定装置左前俯视图。 说 明 书 CN 102358187 A CN 102358198 A4/5 页 6 0014 图 5、。

18、 锁板式加速踏板锁定装置右前俯视图。 0015 图 6、 开锁突耳放大图。 0016 图中 : 1 离合器踏板、 2 制动踏板、 3 加速踏板、 4 锁板、 5 突台、 6 前踏板杆、 7 后踏板 杆、 8 铰轴、 9 弹簧、 10 开锁突耳、 11 支架、 12 锁销、 13 锁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例一、 本例是锁杆式加速踏板锁定装置。加速踏板 3 与前踏板杆 6 是一个整体, 通 过锁定前踏板杆 6 达到锁定加速踏实板 3 的目的。本例在前踏板杆 6 与车体 ( 车身 ) 之间 加装一锁板 4, 锁板 4 上有突台 5,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踏板杆分为前踏板杆 6 和后踏板。

19、杆 7, 两者通过铰轴 8 铰接在一起。在两者铰接的位置中间留有安装弹簧 9 的空间, 弹簧 9 安 装在铰轴上。前踏板杆 6、 加速踏板 3 和开锁突耳 10 焊接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在弹簧力的 作用下向锁板 4 一边压去。当前踏板杆 6、 加速踏板 3 和开锁突耳 10 处在自由状态时, 在弹 簧力的作用下前踏板杆 6 正好落在锁板 4 的台阶 5 上。前踏板杆 6、 加速踏板 3 等受锁板 4 和它上面的台阶 5 的限制不能向左和向下摆动。这时即使司机用大力踩向加速踏板 3 也不 能令它向下摆动, 也就是说加速踏板 3 被锁板 4 锁定了。后踏板杆 7 与汽车的油门连接, 这 一点和普通的。

20、汽车一样。 0018 它的工作过程是当司机要加速初加速时, 他的右脚前撑从左边的制动踏板 2 移向 右边的加速踏板3的时候, 右脚前撑会碰到开锁突耳10, 并通过它带动加速踏板3和前踏板 杆 6 一起向右移动一点点。又或者不管司机的右脚前撑在什么位置只要他在初踩加速踏前 能通过开锁突耳 10 带动加速踏板 3 和前踏板杆 6 一起向右移动一点点, 在前踏板杆 6 移离 突台 5 后, 前踏板杆 6 的锁定状态就被解除, 这就是所谓的开锁的动作。加速踏板 3 和前踏 板杆 6 等就可以自由踩踏, 正常调速。 0019 在司机完成加速后右脚前撑取消对加速踏板 3 的施压还加速踏板 3 自由状态。这。

21、 时加速踏板等向上复位, 前踏板杆 6 在弹簧 9 的作用下保持压向锁板 4, 当前踏板杆 6 复位 的高度高于突台 5 时前踏板杆 6 就会移向突台 5, 也就是说前踏板杆 6 等又被重新锁定。完 成一个工作周期。 0020 例二、 本例是锁板式加速踏板锁定装置。与上例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取消了锁板 4, 把开锁突耳 10 从加速踏板 3 上分离出来并向下延长到支架 11 处, 加速踏板 3 去掉开锁突 耳 10 的这个位置改装锁销 12, 如图 6 所示。在开锁突耳 10 的下端装上铰轴 8 与支架 11 铰 接在一起。支架 11 装在车体上, 铰轴 8 上装有弹簧 9, 它的作用是令开锁突耳。

22、 10 向加速踏 板 3 的方向压去。开锁突耳 10 的上端对准锁销 12 的位置开有一长孔 13。锁销 12 岗好穿 过长孔 13 被开锁突耳 10 锁定, 因此加速踏板 3 也被锁定, 如图 5、 图 6 所示。 0021 它的工作过程是当司机要加速初踩加速踏板时他的右脚前撑从左边的制动踏板 2 移向加速踏板 3 的时候, 右脚前撑岗好碰到开锁突耳 10, 并把它向右方推开一点点, 又或者 不管司机的右脚前撑在那个位置只要它在初踩下加速踏板 3 前先将开锁突耳 10 向右推开 一点点, 在开锁突耳 10 上的锁孔 13 脱离锁销 12 之后加速踏板 3 的锁定状态就被解除, 加 速踏板 3。

23、 就可以自由踩踏, 这就是所谓的开锁动作。开锁之后加速踏板 3 就可以自由上下 摆动控制车速。 0022 在司机完成加速后右脚前撑取消对加速踏板 3 的施压还加速踏板 3 自由状态。这 说 明 书 CN 102358187 A CN 102358198 A5/5 页 7 时加速踏板等向上复位, 复位到锁销 12 岗好对准开锁突耳 10 上的长孔 13 时, 在弹簧 9 的 作用下长孔 13 岗好通过锁销 12 并把它锁住, 加速踏板 3 又一次被锁定。这时如果没有开 锁的动作加速踏板 3 是不能踩下的。 说 明 书 CN 102358187 A CN 102358198 A1/4 页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58187 A CN 102358198 A2/4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58187 A CN 102358198 A3/4 页 10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58187 A CN 102358198 A4/4 页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58187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