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闸压床的长薄钣金零件边卷圆成形方法及模具.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4385195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90162.7

申请日:

2011.11.25

公开号:

CN102513427A

公开日:

2012.06.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1D 19/12申请日:20111125|||公开

IPC分类号:

B21D19/12; B21D37/10

主分类号:

B21D19/12

申请人:

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韦崇福; 陈卫平; 李婪; 肖斌; 刘招娣; 单俊杰; 袁邦亮; 刘明; 王克旺; 谢忠华

地址:

333002 江西省景德镇市109信箱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代理人:

杜永保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闸压床的长薄钣金零件边卷圆成形方法与专用模具。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专用模具在闸压床上实现特别长薄板零件边卷圆,该模具分为预折弯与最终成形两套模具。使用该两套模具,分四次加工实现卷圆。该方法和模具工作原理简单,可操作性强,成形效果好,生产效率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长薄钣金零件边卷圆成形的专用模具, 其特征是 : 所述专用模具包括预折 弯和最终成形两套模具 ; 预折弯模具主要由上模一 (1)、 下模一 (2) 和定位板 (3) 组成, 上 模一 (1) 顶端呈斜凸起形状, 其凸起面一 (7) 为约四分之一圆形且圆形直径等于成品工件 内径, 上模一 (1) 的斜面一 (8) 与凸起面一 (7) 相切且与水平面约呈 45°角, 下模一 (2) 设 有一横截面为约四分之一圆形的凹槽一 (9) 且圆形直径等于成品工件的外径, 定位板 (3) 通过螺钉 (4) 固定于下模一 (2) 上, 定位板侧边 (10) 与凹槽一 (9) 的侧边相平行 ; 最终成型 模具主要由上模二 (5) 和下模二 (6) 组成, 上模二 (5) 顶端呈斜凸起形状, 其凸起面二 (11) 的横截面为水平的长方形, 上模二 (5) 的斜面二 (13) 与凸起面二 (11) 相接的部分为横截 面接近半圆的凹槽二 (12), 斜面二 (13) 与水平面约呈 45°角, 下模二 (6) 设有一横截面为 长方形的凹槽三 (14) 且凹槽三 (14) 的宽度等于凸起面二 (11) 的横向宽度, 凹槽三 (14) 深度大于凸起面二 (11) 的高度, 下模二 (6) 另设有一近半圆的凹槽四 (15), 其侧边与凹槽 三 (14) 的侧边相平行, 凹槽四 (15) 的直径与凹槽二 (12) 的直径相等且等于成品工件的外 径, 凹槽四 (15) 与凹槽二 (12) 相连接且其横截面为不封闭的圆形。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专用模具, 其特征是 : 预折弯模具的下模一 (2) 与最终成形 模具的下模二 (6) 分别设置于一套模具的相邻的两个侧面。
3: 一种使用权利要求 1 所述专用模具的长薄钣金零件边卷圆成形方法, 其特征是包括 以下步骤 : 步骤一 : 将预折弯模具安装在闸压床上 ; 步骤二 : 将工件毛坯料放置于模具上, 毛坯料的边顶在定位板 (3) 的侧边 (10) 上 ; 步骤三 : 上模一 (1) 下行, 实现第一次折弯, 上模一 (1) 抬起 ; 步骤四 : 将第一次折弯好的工件继续往前送, 上模一 (1) 下行, 实现第二次折弯, 上模 一 (1) 抬起 ; 步骤五 : 将第二次折弯好的工件继续往前送, 上模一 (1) 下行, 实现第三次折弯, 上模 一 (1) 抬起 ; 步骤六 : 将最终成形模具安装在闸压床上 ; 步骤七 : 将通过步骤五折弯好的工件顶端靠于凸起面二 (11) 的侧面, 上模二 (5) 下行, 实现最终卷圆。

说明书


一种基于闸压床的长薄钣金零件边卷圆成形方法及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闸压床的长钣金零件边卷圆成形方法及专用模具。背景技术
     在飞机上有一类长薄钣金零件, 这种零件为实现在飞机上安装, 一边设计成卷圆。 对于这种长薄钣金零件卷圆, 以往采用一根与卷圆内径一致的钢丝作为芯模, 手工敲打折 弯成形, 成形效果完全靠工人的个人经验、 熟练程度, 这种方法成型往往存在卷边不直, 表 面有锤印等质量缺陷, 产品合格率低。 对于料厚小于 0.5mm, 卷圆直径小于 2mm 的长薄钣金, 手工成形难度更大。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提供一种新的钣金成形方法, 并设计一套完整的 模具在闸压床成形, 卷圆效果好, 操作方便, 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用于长薄钣金零件边卷圆成形的专用模具, 其特征是 : 所述专用模具包括预折弯和最终成形两套模具 ; 预折弯模具主要由上模一、 下模一和定位 板组成, 上模一顶端呈斜凸起形状, 其凸起面一为约四分之一圆形且圆形直径等于成品工 件内径, 上模一的斜面一与凸起面一相切且与水平面约呈 45°角, 下模一设有一横截面为 约四分之一圆形的凹槽一且圆形直径等于成品工件的外径, 定位板通过螺钉固定于下模一 上, 定位板的侧边与凹槽一的侧边相平行 ; 最终成型模具主要由上模二和下模二组成, 上模 二顶端呈斜凸起形状, 其凸起面二的横截面为水平的长方形, 上模二的斜面二与凸起面二 相接的部分为横截面接近半圆的凹槽二, 斜面二与水平面约呈 45°角, 下模二设有一横截 面为长方形的凹槽三且凹槽三的宽度等于凸起面二的横向宽度, 凹槽三深度大于凸起面二 的高度, 下模二另设有一近半圆的凹槽四, 其侧边与凹槽三的侧边相平行, 凹槽四的直径与 凹槽二的直径相等且等于成品工件的外径, 凹槽四与凹槽二相连接且其横截面为不封闭的 圆形。
     本发明的专用模具可以为预折弯模具的下模一与最终成形模具的下模二分别设 置于一套模具的相邻的两个侧面。
     使用上述专用模具的长薄钣金零件边卷圆成形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一 : 将预折弯模具安装在闸压床上 ;
     步骤二 : 将工件毛坯料放置于模具上, 毛坯料的边顶在定位板的侧边上 ;
     步骤三 : 上模一下行, 实现第一次折弯, 上模一抬起 ;
     步骤四 : 将第一次折弯好的工件继续往前送, 上模下行, 实现第二次折弯, 上模一 抬起 ;
     步骤五 : 将第二次折弯好的工件继续往前送, 上模下行, 实现第三次折弯, 上模一 抬起 ;
     步骤六 : 将最终成形模具安装在闸压床上 ;步骤七 : 将通过步骤五折弯好的工件顶端靠于凸起面二的侧面, 上模二下行, 实现 最终卷圆。
     本发明采用四次成形卷圆法, 设计一套完整的工装在闸压床上成形, 卷圆效果好, 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 1 为预折弯模具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图 1 所示预折弯模具工作部分 I 放大示意图 ;
     图 3 为最终成形模具结构示意图 ;
     图 4 为图 3 所示最终成形模具工作部分 II 放大示意图 ;
     图 5 为最终卷圆成形工件截面效果图 ;
     其中, 1- 上模一、 2- 下模一、 3- 为定位板、 4- 螺钉、 5- 上模二、 6- 下模二、 7- 凸起面 一、 8- 斜面一、 9- 凹槽一、 10- 定位板侧边、 11- 凸起面二、 12- 凹槽二、 13- 斜面二、 14- 凹槽 三、 15- 凹槽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长薄钣金零件边卷圆成形的专用模具, 包括预折弯和最终成形两套模 具。参见图 1 和图 2, 预折弯模具主要由上模一 1、 下模一 2 和定位板 3 组成。上模一 1 顶 端呈斜凸起形状, 凸起面一 7 为约四分之一圆形且圆形直径等于成品工件内径。上模一 1 的斜面一 8 与凸起面一 7 相切且与水平面约呈 45°角, 这样既可以避免在折弯工件时出现 折痕, 又可以避免为第三次折弯工件弯边与上模一 1 的凸起面一 7 相干涉 ; 下模一 2 设有一 约四分之一圆形的凹槽一 9 且圆形直径等于成品工件的外径 ; 定位板 3 通过螺钉 4 固定于 下模一 1 上, 定位板的侧边 10 与下模一凹槽一 9 的侧边相平行, 这样就可以保证前三次折 弯工件弯边高度一致。
     参见图 3 和图 4, 最终成型模具主要由上模二 5 和下模二 6 组成。上模二 5 顶端呈 斜凸起形状, 凸起面二 11 的横截面为水平的长方形, 凸起面二 11 用于第四次完成最终卷圆 的工件定位 ; 定位斜面二 13 与凸起面二 11 相接的部分为接近半圆的凹槽二 12, 斜面二 13 与水平面约呈 45°角, 这样可以折弯时避免工件出现折痕。下模二 6 设有一横截面为长方 形的凹槽三 14, 凹槽三 14 的宽度等于凸起面二 11 的横向宽度, 凹槽三 14 深度大于凸起面 11 的高度。凹槽三 14 用于避让和限制上模二 5 的下行。下模二 6 另设有一近半圆的凹槽 四 15, 其侧边与凹槽三 14 的侧边相平行, 凹槽四 15 的直径与凹槽 12 二的直径相等且等于 成品工件的外径, 凹槽四与凹槽二相连接且其横截面为不封闭的圆形。
     本发明的专用模具可以将预折弯模具的下模一 1 与最终成形模具的下模二 5 分别 设置于一套模具的相邻的两个侧面。
     使用上述专用模具的长薄钣金零件边卷圆成形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一 : 将预折弯模具安装在闸压床上 ;
     步骤二 : 调节好定位板侧边 10 与凹槽一 9 侧边的距离, 将工件毛坯料放置于模具 上, 毛坯料的边顶在定位板侧边 10 上 ;步骤三 : 上模一 1 下行, 实现第一次折弯, 上模一 1 抬起 ;
     步骤四 : 将第一次折弯好的工件继续往前送, 上模一 1 下行, 实现第二次折弯, 上 模一 1 抬起 ;
     步骤五 : 将第二次折弯好的工件继续往前送, 上模一 1 下行, 实现第三次折弯, 上 模一 1 抬起 ;
     步骤六 : 卸下预折弯模具, 将最终成形模具安装在闸压床上 ;
     步骤七 : 将通过步骤五折弯好的工件顶端靠于凸起面二 11 的侧面, 上模二 5 下行, 实现最终卷圆。
     图 5 为最终卷圆成形工件截面效果图。
     使用本发明, 可以成形零件料厚在 0.2 ~ 2mm, 卷圆内径在 2 ~ 8mm 的钣金零件。

一种基于闸压床的长薄钣金零件边卷圆成形方法及模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基于闸压床的长薄钣金零件边卷圆成形方法及模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基于闸压床的长薄钣金零件边卷圆成形方法及模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基于闸压床的长薄钣金零件边卷圆成形方法及模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闸压床的长薄钣金零件边卷圆成形方法及模具.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1342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6.27 C N 1 0 2 5 1 3 4 2 7 A *CN102513427A* (21)申请号 201110390162.7 (22)申请日 2011.11.25 B21D 19/12(2006.01) B21D 37/10(2006.01) (71)申请人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333002 江西省景德镇市109信箱 (72)发明人韦崇福 陈卫平 李婪 肖斌 刘招娣 单俊杰 袁邦亮 刘明 王克旺 谢忠华 (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代理人杜永保 (54) 发明名称 。

2、一种基于闸压床的长薄钣金零件边卷圆成形 方法及模具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闸压床的长薄钣金零件 边卷圆成形方法与专用模具。本发明设计了一种 专用模具在闸压床上实现特别长薄板零件边卷 圆,该模具分为预折弯与最终成形两套模具。使用 该两套模具,分四次加工实现卷圆。该方法和模具 工作原理简单,可操作性强,成形效果好,生产效 率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1页 2 1.一种用于长薄钣金零件边卷圆成形的专用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专用模具包括预。

3、折 弯和最终成形两套模具;预折弯模具主要由上模一(1)、下模一(2)和定位板(3)组成,上 模一(1)顶端呈斜凸起形状,其凸起面一(7)为约四分之一圆形且圆形直径等于成品工件 内径,上模一(1)的斜面一(8)与凸起面一(7)相切且与水平面约呈45角,下模一(2)设 有一横截面为约四分之一圆形的凹槽一(9)且圆形直径等于成品工件的外径,定位板(3) 通过螺钉(4)固定于下模一(2)上,定位板侧边(10)与凹槽一(9)的侧边相平行;最终成型 模具主要由上模二(5)和下模二(6)组成,上模二(5)顶端呈斜凸起形状,其凸起面二(11) 的横截面为水平的长方形,上模二(5)的斜面二(13)与凸起面二(1。

4、1)相接的部分为横截 面接近半圆的凹槽二(12),斜面二(13)与水平面约呈45角,下模二(6)设有一横截面为 长方形的凹槽三(14)且凹槽三(14)的宽度等于凸起面二(11)的横向宽度,凹槽三(14) 深度大于凸起面二(11)的高度,下模二(6)另设有一近半圆的凹槽四(15),其侧边与凹槽 三(14)的侧边相平行,凹槽四(15)的直径与凹槽二(12)的直径相等且等于成品工件的外 径,凹槽四(15)与凹槽二(12)相连接且其横截面为不封闭的圆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模具,其特征是:预折弯模具的下模一(2)与最终成形 模具的下模二(6)分别设置于一套模具的相邻的两个侧面。 3.一种使用。

5、权利要求1所述专用模具的长薄钣金零件边卷圆成形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预折弯模具安装在闸压床上; 步骤二:将工件毛坯料放置于模具上,毛坯料的边顶在定位板(3)的侧边(10)上; 步骤三:上模一(1)下行,实现第一次折弯,上模一(1)抬起; 步骤四:将第一次折弯好的工件继续往前送,上模一(1)下行,实现第二次折弯,上模 一(1)抬起; 步骤五:将第二次折弯好的工件继续往前送,上模一(1)下行,实现第三次折弯,上模 一(1)抬起; 步骤六:将最终成形模具安装在闸压床上; 步骤七:将通过步骤五折弯好的工件顶端靠于凸起面二(11)的侧面,上模二(5)下行, 实现最终卷圆。 权 利 要。

6、 求 书CN 102513427 A 1/3页 3 一种基于闸压床的长薄钣金零件边卷圆成形方法及模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闸压床的长钣金零件边卷圆成形方法及专用模具。 背景技术 0002 在飞机上有一类长薄钣金零件,这种零件为实现在飞机上安装,一边设计成卷圆。 对于这种长薄钣金零件卷圆,以往采用一根与卷圆内径一致的钢丝作为芯模,手工敲打折 弯成形,成形效果完全靠工人的个人经验、熟练程度,这种方法成型往往存在卷边不直,表 面有锤印等质量缺陷,产品合格率低。对于料厚小于0.5mm,卷圆直径小于2mm的长薄钣金, 手工成形难度更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7、提供一种新的钣金成形方法,并设计一套完整的 模具在闸压床成形,卷圆效果好,操作方便,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长薄钣金零件边卷圆成形的专用模具,其特征是: 所述专用模具包括预折弯和最终成形两套模具;预折弯模具主要由上模一、下模一和定位 板组成,上模一顶端呈斜凸起形状,其凸起面一为约四分之一圆形且圆形直径等于成品工 件内径,上模一的斜面一与凸起面一相切且与水平面约呈45角,下模一设有一横截面为 约四分之一圆形的凹槽一且圆形直径等于成品工件的外径,定位板通过螺钉固定于下模一 上,定位板的侧边与凹槽一的侧边相平行;最终成型模具主要由上模二和下模二组成,上模 二顶端呈。

8、斜凸起形状,其凸起面二的横截面为水平的长方形,上模二的斜面二与凸起面二 相接的部分为横截面接近半圆的凹槽二,斜面二与水平面约呈45角,下模二设有一横截 面为长方形的凹槽三且凹槽三的宽度等于凸起面二的横向宽度,凹槽三深度大于凸起面二 的高度,下模二另设有一近半圆的凹槽四,其侧边与凹槽三的侧边相平行,凹槽四的直径与 凹槽二的直径相等且等于成品工件的外径,凹槽四与凹槽二相连接且其横截面为不封闭的 圆形。 0005 本发明的专用模具可以为预折弯模具的下模一与最终成形模具的下模二分别设 置于一套模具的相邻的两个侧面。 0006 使用上述专用模具的长薄钣金零件边卷圆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步骤。

9、一:将预折弯模具安装在闸压床上; 0008 步骤二:将工件毛坯料放置于模具上,毛坯料的边顶在定位板的侧边上; 0009 步骤三:上模一下行,实现第一次折弯,上模一抬起; 0010 步骤四:将第一次折弯好的工件继续往前送,上模下行,实现第二次折弯,上模一 抬起; 0011 步骤五:将第二次折弯好的工件继续往前送,上模下行,实现第三次折弯,上模一 抬起; 0012 步骤六:将最终成形模具安装在闸压床上; 说 明 书CN 102513427 A 2/3页 4 0013 步骤七:将通过步骤五折弯好的工件顶端靠于凸起面二的侧面,上模二下行,实现 最终卷圆。 0014 本发明采用四次成形卷圆法,设计一套完。

10、整的工装在闸压床上成形,卷圆效果好,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预折弯模具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所示预折弯模具工作部分I放大示意图; 0017 图3为最终成形模具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图3所示最终成形模具工作部分II放大示意图; 0019 图5为最终卷圆成形工件截面效果图; 0020 其中,1-上模一、2-下模一、3-为定位板、4-螺钉、5-上模二、6-下模二、7-凸起面 一、8-斜面一、9-凹槽一、10-定位板侧边、11-凸起面二、12-凹槽二、13-斜面二、14-凹槽 三、15-凹槽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

11、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 一种用于长薄钣金零件边卷圆成形的专用模具,包括预折弯和最终成形两套模 具。参见图1和图2,预折弯模具主要由上模一1、下模一2和定位板3组成。上模一1顶 端呈斜凸起形状,凸起面一7为约四分之一圆形且圆形直径等于成品工件内径。上模一1 的斜面一8与凸起面一7相切且与水平面约呈45角,这样既可以避免在折弯工件时出现 折痕,又可以避免为第三次折弯工件弯边与上模一1的凸起面一7相干涉;下模一2设有一 约四分之一圆形的凹槽一9且圆形直径等于成品工件的外径;定位板3通过螺钉4固定于 下模一1上,定位板的侧边10与下模一凹槽一9的侧边相平行,这样就可以保证前三次折 弯工件弯边高。

12、度一致。 0023 参见图3和图4,最终成型模具主要由上模二5和下模二6组成。上模二5顶端呈 斜凸起形状,凸起面二11的横截面为水平的长方形,凸起面二11用于第四次完成最终卷圆 的工件定位;定位斜面二13与凸起面二11相接的部分为接近半圆的凹槽二12,斜面二13 与水平面约呈45角,这样可以折弯时避免工件出现折痕。下模二6设有一横截面为长方 形的凹槽三14,凹槽三14的宽度等于凸起面二11的横向宽度,凹槽三14深度大于凸起面 11的高度。凹槽三14用于避让和限制上模二5的下行。下模二6另设有一近半圆的凹槽 四15,其侧边与凹槽三14的侧边相平行,凹槽四15的直径与凹槽12二的直径相等且等于 成。

13、品工件的外径,凹槽四与凹槽二相连接且其横截面为不封闭的圆形。 0024 本发明的专用模具可以将预折弯模具的下模一1与最终成形模具的下模二5分别 设置于一套模具的相邻的两个侧面。 0025 使用上述专用模具的长薄钣金零件边卷圆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 步骤一:将预折弯模具安装在闸压床上; 0027 步骤二:调节好定位板侧边10与凹槽一9侧边的距离,将工件毛坯料放置于模具 上,毛坯料的边顶在定位板侧边10上; 说 明 书CN 102513427 A 3/3页 5 0028 步骤三:上模一1下行,实现第一次折弯,上模一1抬起; 0029 步骤四:将第一次折弯好的工件继续往前送,上模一1下行。

14、,实现第二次折弯,上 模一1抬起; 0030 步骤五:将第二次折弯好的工件继续往前送,上模一1下行,实现第三次折弯,上 模一1抬起; 0031 步骤六:卸下预折弯模具,将最终成形模具安装在闸压床上; 0032 步骤七:将通过步骤五折弯好的工件顶端靠于凸起面二11的侧面,上模二5下行, 实现最终卷圆。 0033 图5为最终卷圆成形工件截面效果图。 0034 使用本发明,可以成形零件料厚在0.22mm,卷圆内径在28mm的钣金零件。 说 明 书CN 102513427 A 1/2页 6 图1 图2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13427 A 2/2页 7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513427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基本上无切削的金属机械加工;金属冲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