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制剂及制备及应用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361305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2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31312.8

申请日:

2009.05.08

公开号:

CN101555175A

公开日:

2009.10.1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5G3/00; A01C1/00; C05D9/02(2006.01)N

主分类号:

C05G3/00

申请人:

王伟中

发明人:

王伟中; 吴传万; 钱新民; 吴雪芬; 杨文飞; 杜小凤

地址:

223001江苏省淮安市淮海北路104号淮安市农科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孙 鸥;吴 澄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制剂以及制备和使用方法。本发明主要由植物生长调节剂、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肥料及水组成。其制备方法是将微量元素肥料用水溶解,使其全部溶解为止,形成微肥水溶液,再将70%氯化胆碱水剂和微肥水溶液混和,再和乙烯利水剂混合,保持pH值1.5-3.0之间。使用的时间为叶龄余数为1至扬花期。本发明解决了存在的产量和品质下降、施用时间准确和抗倒与增产有矛盾的缺陷。本发明降低了禾本科作物重心,延长禾本科作物后期功能叶的功能期和提高其光合效率,增强作物后期根系活力,使作物后期的抗倒性大大提高,使用技术简便化,提出了在作物抽穗始期,即破口期,且不增加农民的操作次数,以降低操作成本。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制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植物生长调节剂、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肥料及水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制剂,其特征在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缩节胺或多效唑或矮壮素或乙烯利水剂或烯效唑S-3307或奈乙酸或比久或阿莫-1618、或醇草定或ACR-1222或调节膦或马来酰肼或二凯古拉酸或三碘苯甲酸或整形素或增甘膦或脱落酸的一种或几种组合;B族维生素是B6或B12或氯化胆碱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微量元素肥料为锌肥或铁肥或锰肥或镁肥或硼肥或钼肥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制剂,其特征在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优选乙烯利水剂,且优选40%乙烯利水剂;B族维生素优选氯化胆碱,且优选70%氯化胆碱水剂。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制剂,其特征在于乙烯利水剂20份至90份,氯化胆碱1份至20份,微量元素肥料5份至40份。

5.
  一种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制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1)将微量元素肥料用水溶解,使其全部溶解为止,形成微肥水溶液;
(2)再将70%氯化胆碱水剂和步骤(1)得到的微肥水溶液混和;
(3)然后将上述微肥水溶液、氯化胆碱水溶液和乙烯利水剂混合。

6.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PH值在1.5-3.0之间。

7.
  一种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制剂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施用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制剂的时间为叶龄余数为1至扬花期。

8.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制剂的应用方法,其施用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制剂的时间优选在:水稻、大麦、小麦作物为始穗期;玉米作物在玉米抽雄前3-10天,最佳在抽雄前7天。

说明书

一种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制剂及制备及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禾本科作物调控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制剂以及制备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禾本科作物极易发生倒伏,如水稻、小麦、大麦、玉米、牧草(收种子)、小米、高粱等在生产中经常发生倒伏,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一般可使产量下降20%,严重者可达60%,而且增加收获成本,同时对品质有较大影响。
禾本科作物的抗倒伏性与茎秆的高度和解剖结构特点(茎壁厚度、机械组织、维管束数目等)及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等)、栽培措施(种植密度、播种时期、肥水运筹)等有关。禾本科作物的倒伏主要有茎倒(茎秆基部节间被折断)和根倒。因此,降低株高,特别是缩短茎秆基部两个节间长度,增大节间直径(茎粗)和茎壁厚度,提高根系后期活力就能有效地增强茎秆的抗倒伏能力。
在本发明之前,抗倒伏的技术措施都是以缩短基部节间长度来达到抗倒伏的目的,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抗倒伏技术措施,如水稻的烤田,施肥时期及用量的综合考虑,种植密度的调整及生化制剂的应用。但是,由于禾本科作物水稻、小麦、大麦、玉米等其茎杆基部节间的生长发育和穗部性状的生长发育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抑制基部节间长度,势必严重影响其穗部性状的发育。另外,因为倒伏是一个随机性事件,使用化控抗倒伏是必须提前在倒伏发生前使用,严重影响产量的正常发挥,在没有发生倒伏下则会形成减产(一般减产10%以上),从而形成抗倒伏与增产不统一。所以到目前为止没有形成一个被广大农民认可并接受的且在大面积生产上被广泛使用的抗倒伏调控剂和其配套的技术。
具体而言,以往的抗倒伏存在着如下缺陷:
1.根据禾本科作物生长发育的规律,缩短其基部节间长度,势必要影响到穗部性状的发挥。缩短基部节间则严重影响到禾本科作物穗部性状的最佳发挥,从而使作物虽然达到了抗倒的目的,但是产量和品质下降。
2.为了控制基部节间,施药时间必须在作物拔节初期实施化控手段。由于农民很难从外观上识别最佳的使用时间,所以往往形成化控剂的使用失误而造成严重后果。
3.在拔节初期使用调控剂,对作物后期的养根,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调控剂都有一定的药效期),对防止后期倒伏作用不大。所以以前研究的抗倒伏措施,都使得高产与稳产有矛盾,抗倒与增产有矛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研制出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新方法,即使在不发生倒伏情况下,也能使作物增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制剂,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主要由植物生长调节剂、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肥料及水组成。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制剂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技术步骤为:
(1)将微量元素肥料用水溶解,使其全部溶解为止,形成微肥水溶液;
(2)再将70%氯化胆碱水剂和步骤(1)得到的微肥水溶液混和;
(3)然后将上述微肥水溶液、氯化胆碱水溶液和乙烯利水剂混合,保持pH值1.5-3.0之间。
本发明的又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制剂的使用方法,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施用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制剂的时间为叶龄余数为1至扬花期。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在于第一是降低了禾本科作物重心,即通过调控穗茎节的长度同样达到降低作物重心的目的,且不但不影响穗部性状而且有优化其性状(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的效果。第二是延长禾本科作物后期功能叶的功能期和提高其光合效率,使作物的“源”大量增加,从而减少茎秆基部贮藏物质被调动,使作物茎杆基部的充实度增强,茎杆粗壮,从而提高抗折力。第三是增强作物后期根系活力,使作物后期的抗倒性大大提高;增强作物后期吸收养分能力,防止早衰。第四是使用技术简便化,提出了在作物抽穗始期,即破口期,玉米在抽雄前7天使用,使广大农民能够很好地掌握使用时期。另外不增加农民的操作次数,因为在生产上,作物始穗期(破口期)的防病治虫用药是必须的,这样可以合并在一起使用,降低操作成本。
具体而言,表现在:
该产品和其配套使用技术主要有以下作用与特点:
1、可以明显降低作物植株的高度,一般可使水稻、小麦植株下降5-10cm,大麦株高下降6-15cm,玉米株高下降15-30cm。从而使作物植株重心下降,抗倒伏能力得到增强。
2、增强作物后期根系活力,可以使作物后期根系的活力提高20-30%以上,从而提高作物的抗倒伏能力,增强作物吸收养分能力,防止早衰。
3、延长作物后期功能叶的功能期,促进功能叶的光合作用,使光合产物向籽粒中运送,从而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可以使作物在没有发生倒伏的情况下使产品产量增加8-20%之间(不同作物的增产幅度有差异),从而使得作物的高产与稳产性达到统一。
4、改善作物基部茎秆的组织结构。由于功能叶光合作用的增强及光合产物向籽粒的大量运送,减少了从作物基部抽调有机物的量,从而使其茎秆粗壮、壁厚增加,膨压增强,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作物茎秆的抗倒性。
5、使用技术方便、简单。在小麦、大麦、水稻作物的始穗期(玉米在抽雄前7天)使用,极易被广大农户掌握。
6、无公害,无残留,在作物生产上无风险。既可抗倒又可增加产量。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效果将在下面继续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不同实施例配方药剂在始穗期应用对大麦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示意图。
图2——不同时期应用实施例3配方药剂对大麦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示意图。
图3——不同实施例配方药剂在始穗期应用对小麦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示意图。
图4——不同实施例配方药剂在玉米抽雄前7天应用对玉米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思路是:
影响禾本科作物倒伏的因素有以下几条:一是植株的重心和茎杆的结构。重心低、茎秆结构合理、弹性强的则抗倒伏。二是茎秆内容物的严重流失,使茎秆基部的膨压下降而抗倒能力下降。禾本科作物产量的15-30%是靠其茎秆储存物质向穗部转移而获得(大穗型品种尤为突出),还有病虫害的侵害使茎秆内的有机物质大量流失,从而茎秆的茎壁变薄蔬松,进而使茎杆的韧性下降。三是后期根系早衰。四是后期光合产物的积累速度和分配的不合理性。
因此,本发明根据上述思路,提出了本发明。
1.突破传统控制禾本科作物倒伏的技术框架,改控制降低禾本科作物基部节间长度为降低穗下节间长度,同样达到降低株高,使其重心下降的目的;并且延长后期功能叶光合作用时间,提高其光合效率,减少茎杆基部养分向穗部调出,提高其基部节间的充实度与膨压。
2.在始穗期应用,既能抑制禾本科作物穗下节间长度,又不影响穗子的生长发育,克服了在不倒伏情况下使用化控剂引起减产的弊端,从而达到抗倒与增产的有机统一。
3.明显降低禾本科作物穗下一、二两节间长度,一般可以使株高降低3~30cm(不同作物降低高度不同),从而使禾本科作物植株重心下移,增强稻麦抗倒伏能力。
4.增强禾本科作物后期根系活力,可使后期根系活力提高30%以上,抗倒防早衰。
5.延长禾本科作物功能叶的功能期,促进光合作用,增加光合产物积累,提高产量,增产10%以上。
6.改善禾本科作物基部茎秆的组织结构,使其茎秆粗壮,壁厚增加,膨压增强,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茎秆的抗倒性。
7.由于功能叶光合作用的增强以及光合产物向籽粒的大量运送,减少了基部内含物向穗部的调运,从而提高基部茎杆的充实度,大大提高抗倒性。
8.无公害,无残留,使用无风险,即使在不发生倒伏的情况下使用本品,也可大幅增加产量。
该禾本科作物抗倒伏制剂制备方法:
先将不同微量元素肥料用水溶解,再将氯化胆碱用水溶解,然后将微量元素肥料水溶液、氯化胆碱溶液和40%乙烯利水剂混合即可,调节PH值在1.5-3.0之间;亦可在上述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渗透剂,以促进药效;加入微量元素,以促进禾本科作物后期功能叶光合作用及根系活力,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
微量元素肥料为锌肥或铁肥或锰肥或镁肥或硼肥或钼肥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下面举例说明制剂成份。
实施例1:
按下述份数配比称取各组分原料:
40%乙烯利水剂            40份
70%氯化胆碱水剂          8份
锌肥                      20份
水                        32份
将上述称取的各组分原料按上述制备方法制成水剂包装至成品。
其中,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以采用缩节胺或多效唑或矮壮素或烯效唑S-3307或奈乙酸或比久或阿莫-1618或醇草定或ACR-1222或调节膦或马来酰肼或二凯古拉酸或三碘苯甲酸或整形素或增甘膦或脱落酸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本例中采用的是40%乙烯利水剂。
其中,B族维生素还可以采用B6或B12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本例中采用的是70%氯化胆碱水剂。
其中,微量元素肥料还可以采用铁肥或锰肥或镁肥或硼肥或钼肥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本例中采用的是锌肥。
实施例2:
按下述份数配比称取各组分原料:
40%乙烯利水剂            60份
70%氯化胆碱水剂          8份
微量元素肥料              20份
水                        12份
将上述称取的各组分原料按上述制备方法制成水剂包装至成品。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按下述份数配比称取各组分原料:
40%乙烯利水剂            80份
70%氯化胆碱水剂          12份
微量元素肥料              5份
水                        3份
将上述称取的各组分原料按上述制备方法制成水剂包装至成品。其余同实施例1。
本发明的使用技术要点:
该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制剂的使用时期为叶龄余数为1至扬花期,且其优选的使用技术要点为在禾本科作物的始穗期(水稻、小麦、大麦作物的“破口期”,玉米作物的雄穗抽出前7天)。使用时间是本发明的重要核心内容之一。因为前人的使用时间是在拔节初期施用,虽然对禾本科作物的抗倒伏具有一定的功效,但易引起后期减产的副作用,特别是在作物不发生倒伏的情况下,减产幅度更大。本发明保证了达到抗倒伏和增产两大目标要求的双重目的。
本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凡在本发明启迪下对本发明进行适应性改变均被认为是本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

一种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制剂及制备及应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制剂及制备及应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制剂及制备及应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制剂及制备及应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制剂及制备及应用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禾本科作物增产抗倒伏制剂以及制备和使用方法。本发明主要由植物生长调节剂、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肥料及水组成。其制备方法是将微量元素肥料用水溶解,使其全部溶解为止,形成微肥水溶液,再将70氯化胆碱水剂和微肥水溶液混和,再和乙烯利水剂混合,保持pH值1.5-3.0之间。使用的时间为叶龄余数为1至扬花期。本发明解决了存在的产量和品质下降、施用时间准确和抗倒与增产有矛盾的缺陷。本发明降低了禾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