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蹦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叠式蹦床。
背景技术
用于家用和商用目的的折叠蹦床在本领域众所周知。折叠允许蹦床储存在比蹦床完全架设通常所需空间更小的空间内,并且还允许蹦床易于移动。然而,许多蹦床要求至少两个人在架设和折叠期间进行辅助工作。此外,当蹦床垫利用弹簧附接到蹦床框架上,在蹦床中存在非常大的张力,如果蹦床没有以正确方式架设或折叠的话,所述张力会对人构成危险。
US 2,600,572公开了一种可折叠蹦床,所述可折叠蹦床具有分成两半的框架并且通过首先将蹦床倾斜到一侧并打开另一侧而架设。由于蹦床垫中的高张力,对于一个人来说难以(并且有可能有危险)架设或折叠蹦床。
US 6,599,221涉及一种可折叠蹦床,所述可折叠蹦床具有包括周边框架构件的框架,所述框架构件彼此枢转连接,使得它可以定位在以形成蹦床的大致水平构造定向的第一位置和网的一部分相对于蹦床垫的其它部分以小于180度的角度定向以形成球类运动的挡网的位置之间。这种蹦床的展开机构是复杂的。
EP 1674135公开了一种蹦床,所述蹦床具有紧固到用于悬挂蹦床垫的周围框架上的蹦床垫,并且包括框架支撑件,其中,框架可折叠并且具有至少两个框架部分,所述框架部分具有用于储存和移动蹦床的第一收缩位置和框架部分为水平状态的第二展开位置。用于折叠这种蹦床的机构也是具有许多活动部件的复杂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折叠式蹦床,其能够由一个人以安全和可控的方式架设或折叠。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和操作简单的折叠式蹦床。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式蹦床,包括用于悬挂蹦床垫的框架,所述框架连接到用于支撑该框架的支撑件上并且所述框架形成有两个翼部,所述翼部可以枢转地在翼部大体上水平的展开位置和翼部朝向彼此合拢的收藏位置之间移动,每个翼部具有从所述翼部伸出的固定臂,所述固定臂形成杠杆并且将该翼部直接联接到用于控制该翼部在展开位置和收藏位置之间的运动的线性致动器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式蹦床,所述蹦床结构相对简单并且可以由一个人在展开位置和收藏位置之间移动。
就展开位置而言,术语″大体上水平″是指在与水平面成20°的范围内。
在收藏位置,翼部大体上竖立。这种竖立构造可以使翼部相对于彼此合拢或分离。可选地,翼部可以大体上彼此平行。
优选地,每个翼部独立联接到线性致动器。
此外,每个翼部可以共用位于蹦床框架相对侧面处的枢转运动点。
框架还可以包括中心部,翼部枢转安装到所述中心部上。每个翼部可以枢转安装到中心部的两侧中的一侧上。如果具有中心部的话,优选地,它在收藏和展开位置都保持大体上水平。优选地,翼部枢转连接到中心部的端部上。框架可以在中心部处连接到支撑件上。线性致动器可以位于框架中心部的下面并位于支撑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线性致动器可以选自下列线性致动器之一:蜗轮蜗杆装置、滑轮棘轮装置、气动活塞装置或液压泵装置。线性致动器可以通过例如曲柄或泵手动驱动。曲柄或泵可以方便地位于支架周围,例如位于中心位置或一侧。可选地,蹦床还可以包括用于驱动线性致动器的电力驱动机构。如果使用电力驱动机构,在必要的情况下,它可以进行密封以便使蹦床可以在户外使用。还可以包括适当的齿轮机构以确保线性致动器能够通过手动或电力装置驱动。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线性致动器可以包括偏压装置,所述偏压装置配置为将翼部向展开位置和/或收藏位置偏压。
优选地,偏压装置用来控制翼部在展开位置和收藏位置之间的运动。
同样优选地,偏压装置给枢转运动点施加对每个翼部来说沿相反方向的转矩。此外,偏压装置在翼部在展开位置和收藏位置之间运动时改变其偏压力。优选地,偏压装置在翼部处于或靠近展开位置时将翼部向展开位置偏压,当翼部处于或靠近收藏位置时将翼部向收藏位置偏压。
除了(必要时)在某些位置平衡框架的重力之外,偏压装置平衡通过蹦床垫施加到翼部上的作用力,因此能够使翼部在各位置之间容易且安全地移动。
应当理解的是,术语″蹦床垫″不仅包括垫子本身,而且包括用于将垫子附接到框架上的任何相关物品。这些物品的实例包括橡胶连接器或蹦床弹簧等。
偏压装置可以包括弹簧。优选地,偏压装置是气弹簧。
偏压装置可以包括两个弹簧,每个弹簧具有联接到翼部的杠杆上的第一端部和联接到所述支撑件上的第二端部。
当弹簧作用力沿与枢转运动点以及弹簧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平行的方向作用时,可以限定位于展开位置和收藏位置之间的位置。
弹簧在翼部移至展开位置和收藏位置时处于伸展构造,在翼部处于展开位置和收藏位置之间地位置时处于压缩构造。
优选地,每个翼部还包括第二固定臂,所述第二固定臂延伸以形成联接到阻尼装置上的杠杆。翼部的第二固定臂通过阻尼装置联接到一起。优选地,阻尼装置包括注油阻尼器。
下列特征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两个实施例中。
臂可以从翼部向下伸出。优选地,臂从枢转运动点向下延伸。当翼部处于展开位置时,向下延伸的臂可以位于框架的中心部的下面。
蹦床还包括用于将翼部锁定在收藏位置和/或展开位置的锁定装置。锁定装置可以包括位于蹦床的不同部分或同一位置上的单个部件。设置锁定装置会增加蹦床的安全性,尤其是防止翼部在使用或收藏期间任何不希望的折叠或展开。锁定装置布置成邻近或位于翼部的枢转运动点处。
锁定装置可以利用弹簧加载销驱动。如果使用弹簧加载销机构的话,它可以被容纳在邻近或位于枢转运动点的位置。弹簧加载销可以定位在框架的一部分内并且能够延伸穿过框架内的孔。还可以设置管箍,所述管箍具有比框架的外径大的内径,使得管箍可以在框架上自由滑动。管箍可以移动到它覆盖框架中心部和翼部的端部的位置。弹簧加载销可以延伸穿过框架内的孔,从框架突伸到使管箍不能再在框架上自由滑动并且被有效地锁定在位于框架中心部和翼部端部上的适当位置的程度。为了允许翼部再次运动,可以在框架的孔内将销按下至与框架大体上齐平的位置,从而允许管箍在框架上自由滑动到它不再覆盖框架中心部和翼部端部的位置。
可选地,锁定装置可以包括铰接的圆柱形管箍,其整体形成为框架的一部分并且能够接收翼部或中心部邻近枢转运动点的部分。管箍可以铰接方式打开以允许翼部在不受阻碍的情况下在闭合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运动。然而,当翼部处于展开位置时,铰接管箍可以铰接方式闭合并且利用固定装置(例如,蝶形螺母)固定在一起,从而将翼部锁定在展开位置。
作为另一可选方式,锁定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将翼部固定到中心部上的螺栓。这种螺栓可以穿过在靠近枢转运动点的翼部的一部分上形成的孔和在框架和/或支架上形成的孔。当翼部处于展开位置并且孔彼此对准时,螺栓可以插入两个孔中并且将翼部固定到框架和/或支架上。
此外,锁定装置可以包括环形管箍,在翼部处于展开位置时,所述环形管箍可以在框架邻近或位于枢转运动点的部分上滑动,从而防止任何不希望的枢转运动。如果需要的话,环形管箍可以被紧固以防止环形管箍在处于适当位置时的任何运动。
为了方便蹦床的运动,支撑件可以设置有轮子。这种轮子优选地具有制动器,从而在蹦床收藏在特定位置时防止蹦床的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轮子只在翼部处于收藏位置时与地面接合,而当翼部处于展开位置时,轮子不与地面接合。在可选实施例中,轮子在翼部处于收藏和展开位置时均与地面接合。
蹦床还可以包括支腿,当翼部处于展开位置时,框架安置在所述支腿上。在蹦床使用时,连接到框架上的支腿给蹦床提供稳定性。优选地,支腿能够从当翼部处于展开位置时从框架向下伸出的位置移动到当翼部上升到收藏位置时与翼部大体上平行的位置。如果需要的话,当翼部处于展开或收藏位置时,支腿可以被可释放地锁定在适当位置。支腿可以由两个从框架向下伸出的构件形成,所述构件在基部处由连接柱连接在一起。
蹦床还可以包括外罩,所述外罩在翼部处于展开位置时适合于围绕框架向上延伸,以便防止人们在蹦床使用时从蹦床上掉下。外罩可以具有通路门,从而在需要时允许容易地触及垫子表面。优选地,外罩可释放地附接到蹦床支腿上。
外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可释放地附接到蹦床支腿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外罩包括细长的外罩支撑构件,所述外罩支撑构件在蹦床处于展开位置时可附接到蹦床支腿上,并且外罩网可以悬挂在外罩支撑构件上。每个支撑构件可以形成有上部和下部。下部可附接到蹦床支腿上,如果希望的话,它可以永久地在该处保持在适当位置。上部可释放地附接到下部上,使得它从蹦床框架向上延伸。当蹦床处于展开位置并且两个或更多个上部附接到下部上时,外罩网可以悬挂在上部和下部之间。
为了允许上下部彼此附接,优选地,使用弹簧加载销装置。上文已经连同锁定装置一起描述了弹簧加载销装置。所述下部的上端可以终止于圆柱段,所述圆柱部分具有略小于所述上部的内径的外径。弹簧加载销可以穿过下部的圆柱段上的孔。当按下销时,上部能够在下部的圆柱段上滑动,弹簧可以在两个孔对准时将销推过位于上部上的孔。为了从下部上取下上部,只需要使销下降到不再被接收在上部的孔中的位置,可以通过使上部滑动远离下部而使上部从下部上取下。
蹦床可以制造成各种形状。例如,框架形状可以是下列形状之一:圆形、椭圆形、八角形、六角形或五角形。如果框架为八角形或五角形,可以通过如上所述的两个向下伸出的构件形成支腿,其中,第一构件定位在八角形或五角形的一个边上,第二构件定位在相邻边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将至少两个细长构件夹紧在一起的夹持件,使得两个细长构件在大体上彼此平行的位置被夹紧,夹持件包括两个彼此枢转附接的夹持构件,每个夹持构件具有夹紧面,所述夹紧面在所述夹持构件朝向彼此枢转运动时能够夹紧细长构件外部的至少一部分,至少一个夹紧面适于符合细长构件之一的至少一部分外部轮廓,并且夹持件还包括用于将夹持构件可释放地锁定在围绕细长构件的适当位置的装置。
优选地,夹紧面适于符合两个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外部轮廓。更为优选地,夹持构件适于符合一个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外部轮廓。最为优选地,两个夹持构件适于符合两个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外部轮廓。
夹持构件可以朝向夹持构件的一端彼此枢转附接。用于可释放地锁定夹持构件的装置可以包括螺钉和螺母装置。用于可释放地锁定夹持构件的装置可以包括螺钉,其杆部可以插入夹持构件之一上的孔中并且被可旋转地接收在定位在相对的夹持构件上或其内部的螺纹部分中。优选地,两个夹持构件适于符合两个细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外部轮廓,用于可释放地锁定夹持构件的装置在夹持件处于围绕两个细长构件的位置时能够定位在两个细长构件之间。
细长构件可以包括蹦床支腿和外罩支撑构件。优选地,夹持件用于将外罩支撑构件可释放地夹持到蹦床支腿上,如上所述。
根据本发明的仍然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折叠式蹦床的成套部件,包括:
a.蹦床垫;
b.用于悬挂蹦床垫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管状部分,所述管状部分连接在一起以形成所述蹦床的框架的两个位于侧边的翼部,每个翼部具有从所述翼部伸出以形成杠杆的固定臂;
c.用于允许所述蹦床的框架的两个位于侧边的翼部在所述翼部大体上水平的展开位置和所述翼部朝向彼此合拢的收藏位置之间枢转运动的枢轴;
d.用于支撑所述框架的支撑件;
e.联接到从所述翼部伸出的臂上的线性致动器,用于控制所述翼部在展开位置和收藏位置之间的运动;和
f.用于使所述蹦床垫悬挂在所述框架上的悬挂装置。
成套部件优选地用于形成如上所述的折叠式蹦床。显而易见的是,通常来讲,蹦床以″扁平包装″方式运输,其中,人们必须自己组装蹦床。优选地,本发明将以″扁平包装″方式运输,这需要人们进行组装。因此,蹦床可以供给或形成有衬垫以覆盖框架和防护罩等。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进以举例方式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其中:
图1是处于收藏构造的体现本发明的蹦床的透视图;
图2是处于展开构造的蹦床的透视图;
图3a是处于收藏构造的蹦床的侧视图;
图3b是应用于本发明且在图3a中以圆圈突出显示的线性致动器机构的放大侧视图;
图4是显示了收藏(以A表示)、展开(以B表示)和中间(以C表示)构造的线性致动器机构的侧视图;
图5a是处于展开构造的蹦床的透视图;
图5b是应用于本发明且在图5a中以圆圈突出显示的线性致动器机构的放大透视图;
图6a是蹦床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6b是在图6a中以圆圈突出显示的支腿锁定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7a是处于展开构造的蹦床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b是应用于第二实施例且在图7a中以圆圈突出显示的线性致动器机构的放大透视图;
图8是蹦床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9a是第二实施例的翼部锁定机构的放大透视图;
图9b是第二实施例的翼部锁定机构的放大透视图,其中,所述蹦床锁定在展开构造;
图10a是处于收藏构造的蹦床的第三实施例的翼部锁定机构的放大透视图;
图10b是如图10a所示的翼部锁定机构的放大透视图,其中,蹦床处于展开构造;
图11a是处于收藏构造的蹦床的第四实施例的翼部锁定机构的放大透视图;
图11b是如图11a所示的翼部锁定机构的放大透视图,其中,蹦床处于展开构造;
图12a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蹦床的中心部分的侧视图,其中,所述翼部处于展开位置;
图12b是如图12a所示蹦床的中心部分的侧视图,其中,所述翼部处于收藏位置;
图12c是如图12a和12b所示蹦床的中心部分的侧视图,其中,所述翼部处于展开位置和收藏位置之间的位置;
图13a是图12a所示蹦床的中心部分的相对侧的侧视图;
图13b是图12b所示蹦床的中心部分的相对侧的侧视图;
图13c是图12c所示蹦床的中心部分的相对侧的侧视图;
图14a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蹦床的一部分的侧视图,显示了用于将所述翼部锁定在展开位置的锁定机构;
图14b是图14a所示蹦床的一部分的侧视图,显示了所述翼部位于展开位置和收藏位置之间的位置;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蹦床的透视图,显示了蹦床具有围绕所述框架安装的外罩;
图16a是图15所示蹦床的支腿和外罩支撑件的放大侧视图,其中,所述外罩支撑件安装到所述支腿上;
图16b是图16a所示支腿和外罩支撑件的放大侧视图,其中,所述外罩支撑件的一部分显示为从所述支撑件上拆下;
图16c是图16a所示支腿和外罩支撑件的放大侧视图,其中,所述支腿从所述蹦床框架上拆下;
图17a是用于将外罩支撑件附接到蹦床支腿上的夹持件的透视图;
图17b是图17a所示夹持件的横截面侧视图;和
图17c是如图17a所示夹持件的横截面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6b显示了具有管子结构的折叠式蹦床10的第一实施例。蹦床10具有八角形框架12,所述八角形框架具有利用多个弹簧16悬挂在所述框架中的垫子14。框架12的下侧具有附接到其上的多个″U″形管状支腿18。
框架12还附接到位于框架的相对两侧处的两个支架20上。每个支架20具有大致矩形形状,带有两个具有脚制动器24的轮子22。支架之一容纳蜗杆26形式的线性致动器,所述蜗杆通过齿轮机构连接到手动曲柄28上。蜗杆26可旋转地安装到位于支架的每个端部处的轴承30中。蜗杆26具有顺时针螺纹段32和逆时针螺纹段34。在相应的螺纹段上跨装有顺时针往复移动装置36和逆时针往复移动装置38。
框架12分成第一翼部40和第二翼部42,每个翼部是成形为八角形一部分的管状部件。框架还具有两个中心部48,其形成相对的八角形边的一部分。每个翼部40、42的端部区域通过位于中心部48的两端处的轴44、46上的枢轴联接,并且中心部附接到支架20上。在翼部40、42围绕轴44、46枢转时,向下延伸的第一臂50和第二臂52从翼部相对于框架水平面以大约135度的角度以会聚方式伸出。
往复移动装置36、38跨装在蜗杆26上并且可枢转地安装在第一臂50和第二臂52内。当曲柄28转动时,它使带齿链轮54旋转,所述带齿链轮使蜗杆26在轴承30内旋转,往复移动装置36、38在蜗杆上横移,在这个过程中驱动臂50、52上的运动,使得翼部40、42在如图1所示的收藏位置和图2所示的展开位置之间移动。
应当注意,在图1中,翼部40、42处于竖直位置,并且轮子与地面接触。在图2中,翼部40、42展开为水平位置,支腿18具有比支架20高的高度,导致支架的轮子22以用″X″表示的高度抬离地面。
在图3a中,更加详细地显示了如图1和2所示的蹦床10。特别地,可以看见,框架12和支腿18由彼此连接的不同管状节组成。此外,图3a还显示出,当第一翼部40和第二翼部42处于展开的水平位置(以″B″表示)时,支腿18朝向地面向下延伸。相反,当第一翼部40和第二翼部42处于收藏竖直位置时,支腿18也处于收藏竖直位置。支腿18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相对于第一翼部40和第二翼部42在这两个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可以锁定在适当位置,如下所述。
图3b是如其它附图所示线性致动器的更加详细的视图。可以清楚的看出蜗杆26上的顺时针和逆时针螺纹32、34,带齿链轮54也是一样。当曲柄28沿某一方向旋转时,第一臂50和第二臂52受迫彼此远离,导致第一翼部40和第二翼部42围绕其相应的轴44、46枢转,并且翼部朝向以″A″表示的收藏位置合拢。
图4大致显示了第一翼部40和第二翼部42被展开和收藏。特别地,图4显示了沿顺时针方向56转动曲柄28,通过带齿链轮54使蜗杆26沿逆时针方向58旋转。蜗杆26的逆时针旋转使第一臂50和第二臂52沿方向56彼此远离,导致第一翼部40和第二翼部42从以″B″表示的水平展开位置移动到以″A″表示的竖直收藏位置。还以虚线显示了以″C″表示的中间位置。
图5a显示了如前所述蹦床的更加详细的透视图。图5b显示了如前所述线性致动器的详细透视图。
图6a显示了如前所述蹦床的分解透视图。特别地,图6b显示了在第二翼部44处于水平展开位置时将支腿锁定在向下位置的机构60。支腿18形成为管状构件,其通过位于框架内的第一连接构件62和第二连接构件64连接到框架12上。连接构件62、64为圆柱形,并且成形为使它们可以容纳在形成于管状支腿18的端部处的第一孔66和第二孔68中。连接构件62、64形成圆柱形管箍(collar)70,其可以围绕框架72的圆柱形部分旋转,所述框架72的圆柱形部分具有比管箍70的直径更小的直径。弹簧销74位于框架72的圆柱形部分内,所述弹簧销突出通过框架72的圆柱形部分上的孔76和穿过管箍70设置的孔78。弹簧销74在两个孔76和78对准时将支腿18锁定在适当位置上。然而,通过穿过孔78将弹簧销74按下,管箍70可以围绕框架72的圆柱形部分自由旋转。
图7a-9b(包括与图1-6b相应的附图标记)显示了与图1-6b所示实施例类似的第二实施例,只是具有许多小改变。
第一,曲柄摇手28定位成朝向蜗杆26的端部和邻近轴承30之一。本实施例中的曲柄摇手28形成为蜗杆的一部分,从而不需要带齿链轮54。
第二,框架12具有向下延伸的支腿100,由通过连接柱106在基部处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柱102和第二柱104形成。第一柱102附接到八角形框架12的一条边上,同时第二柱104附接到八角形框架的相邻边上,从而在蹦床处于展开构造时给其提供附加的稳定性。第一支腿102和第二支腿104可以在需要时附接到框架12上,只需要通过将支腿的相应端部103、105插入设置在八角形框架12的相邻边上的圆柱形连接构件108、109中即可完成。
第三,如图9a和9b更加详细显示的那样,圆柱形锁定管箍110设置在支架20上,其内径略大于框架12的外径。锁定管箍110分成下部112和上部114并且具有铰链115,所述铰链允许上部枢转打开以使形成翼部40、42的框架部分从展开构造移动到收藏构造。锁定管箍还具有上部平坦部分116,其与设置在下部112上的下部平坦部分118接触。下部平坦部分118具有两个直立的螺钉120,蝶形螺母122可以螺纹连接到所述螺钉上。上部平坦部分116具有两个切口124,其允许螺钉120在两个部分116、118彼此接触时穿过。当翼部40、42处于收藏构造时,上部114和下部112可以合在一起,使得下部平坦部分118和上部平坦部分116彼此邻接。螺钉120穿过切口124,蝶形螺母122可以螺纹连接到螺钉120上以将上部平坦部分116和下部平坦部分118固定在一起,从而将翼部40、42锁定在展开位置(如图9b所示)。如果蹦床要处于收藏位置时,只需要取下蝶形螺母122,使得上部114可以围绕铰链115沿方向126旋转,并且不妨碍翼部40、42(图9a所示),使得翼板40、42可以沿方向128从展开构造移动到收藏构造(以虚线130表示)。
图10a和10b(包括与在先附图对应的附图标记)显示了蹦床的第三实施例,该蹦床具有用于将翼部锁定在展开位置的不同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中心部48终止于U形通道150,其接收翼部的互补楔形端部152。U形通道150容纳轴44,端部152可以围绕所述轴枢转。第一孔154朝向U形通道150的底部。翼部152的端部还具有第二孔156,螺栓158穿过所述第二孔设置。当翼部围绕轴44沿方向160旋转时(以便呈现由虚线162表示的位置),第一孔154和第二孔156对准并且螺栓158的杆可以穿过这两个孔。螺母164可以螺纹连接到螺栓杆上,从而将螺栓固定在适当位置并且将翼部锁定在适当位置,如图10b所示。为了松开翼部,只需要旋开螺母164和从第一孔154和第二孔156中取出螺栓158。
图11a和11b(包括与在先附图对应的附图标记)显示了蹦床的第四实施例,该蹦床具有用于将翼部锁定在展开位置的机构的另一变形。所示机构与图10a和10b所示类似,只是用滑动套筒200代替螺栓。当翼部152的端部围绕轴44沿方向160旋转时(以便呈现由虚线162表示的位置),滑动套筒200可以沿平面202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套在中心部48的端部的外表面204上。当套筒200处于覆盖外表面204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时,可以防止翼部围绕轴44枢转,从而将翼部锁定在展开位置。如果需要的话,套筒200的内径可以调节,从而在处于适当位置时,可以限制该内径以便夹紧外表面204。可以使用各种方式调节套筒内径,例如简单的软管环等。为了松开翼部,只需要将套筒200移动到离开外表面204的位置。
在使用中,为了方便运输,蹦床通常被扁平打包,并且由于蹦床具有管子结构,所以可以迅速和方便地架设所述蹦床。
在架设之后,仅通过沿顺时针方向56转动曲柄28,就可以使蹦床从如图2所示的展开位置移动到图1所示的收藏位置。在曲柄转动之前,两个翼部40、42必须解除锁定。在第一实施例中,通过按下按钮以释放位于轴44、46上的设置用于防止翼部不希望地枢转的锁定装置来使翼部解除锁定。可选择地,锁定装置可以是需要解开搭钩的钩子。在第二实施例中,锁定管箍110的上部116移动到图9a所示位置。在第三实施例中,螺栓158从孔156和154中取出,如图10a所示。在第四实施例中,套筒200远离中心部48的端部的外表面204,如图11a所示。
当曲柄28沿顺时针方向56旋转时,蜗杆28通过带齿链轮54沿逆时针方向58旋转。在第二实施例中,蜗杆28在无需带齿链轮的情况下旋转。蜗杆26的逆时针旋转向顺时针和逆时针往复移动装置36、38施加线性运动,继而使第一臂50和第二臂52沿方向56彼此远离,使第一翼部40和第二翼部42围绕轴44、46从由″B″表示的水平展开位置经过由″C″表示的中间位置枢转移动到由″A″表示的竖直收藏位置。
当翼部处于大体上竖直位置时,由于支腿18不再与地面接触而使轮子与地面接合,并且蹦床框架12安置在支架20上。在第一实施例中,通过将弹簧销按入管箍的孔78中而使支腿从其位置(与翼部平面垂直的位置)解除锁定,使得弹簧销能够安放在管箍70内,并且支腿围绕框架自由转动,定位在在竖直翼部旁边的竖直位置。在第二实施例中,可以在需要时仅通过将端部103、104从圆柱形连接构件108、109中取出而将支腿18从框架上去除。翼部40、42在需要时可以通过锁定机构锁定在竖直位置。
盖可以放置在收藏的蹦床上,蹦床利用轮子滚动到其收藏位置。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安装脚制动器24以防止支架移动。
使用上述步骤的反向操作来展开蹦床。如果翼部40、42已经锁定在适当位置,锁定装置首先将不得不脱离接合以允许运动。在第一实施例中,支腿18将不得不通过使管箍70相对于框架72的圆柱形部分旋转而展开和锁定在适当位置。当弹簧销与框架72的圆柱形部分的孔76和连接构件62的管箍70的孔78对准时,支腿18锁定在与框架垂直的位置。在第二实施例中,端部103、104仅插入围绕框架定位的圆柱形连接构件108、109中,使得它们与框架垂直。曲柄随后可以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以将翼部40、42下降到水平展开位置。
尽管蜗杆显示为用于使蹦床在展开位置和收藏位置之间移动的线性致动器,但还可以使用其它致动器。例如,线性致动器可以是滑轮棘轮装置(pulley and ratchet arrangement),气动活塞装置或液压泵装置。显而易见的是,当使用气动活塞或液压泵时,曲柄28将由泵控制器和相关的压力阀代替。此外,可以使用电力驱动系统给线性致动器供电。这种电力驱动系统尤其适用于更大的蹦床,并且可以在必要时改装成手动驱动的变型。
图12a到12c显示了蹦床的第五实施例,其与先前所述的蹦床不同。
蹦床框架安放在矩形支撑件300上,所述矩形支撑件安放在轮子302上。框架具有中心部304,其旁边为第一翼部306和第二翼部308。第一翼部306和第二翼部308通过轴310、312枢转附接到中心部的端部上。中心部304通过支柱315安放在支撑件300上。第一翼部306和第二翼部308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臂314和第二臂316。当翼部306、308处于展开位置(如图12a所示)时,第一臂314和第二臂316从邻近于轴310、312的点朝向中心部304的下侧沿对角延伸。第一气弹簧318和第二气弹簧320将第一臂314和第二臂316的端部连接到支撑件300的相应底角上。气弹簧318、320为伸缩式并且构造为沿由箭头322所示方向给臂314、316施加作用力。气弹簧318、320附接到臂端部和支撑件角部上的方式允许进行旋转运动。例如,气弹簧318、320的端部可以通过球形接头附接到臂或支撑件上。在蹦床的相对侧(如图13a到13c所示)上形成类似的臂结构,只是取代第一气弹簧318和第二气弹簧320将臂连接到支撑件的每个角部上,两个臂通过注油阻尼器彼此连接,所述注油阻尼器有助于翼部的受控运动。
蹦床垫(未显示)还通过蹦床弹簧附接到框架内部。如果不设置第一气弹簧318和第二气弹簧320的话,垫子内的张力(由蹦床弹簧和垫子内的弹性产生的张力)将使第一翼部306和第二翼部308从展开位置(如图12a所示)突然且相当危险地移动到收藏位置(如图12b所示)。此外,当翼部处于收藏位置时,在垫子内几乎没有张力,翼部在这个位置变得不稳定。然而,第一气弹簧318和第二气弹簧320平衡由蹦床垫(和翼部重量)施加在翼部上的作用力,并且允许翼部以受控和安全的方式下降和上升。第一气弹簧318和第二气弹簧320还能够将第一和第二翼部保持在收藏位置,使得它们可以在需要时锁定在一起。
在图12a中,气弹簧318、320给第一臂314和第二臂316施加作用力,产生顺时针转矩(由箭头324表示),其使第一翼部306和第二翼部308保持在展开位置。蹦床垫弹簧(未显示)的张力试图将第一翼部306和第二翼部308拉动到收藏位置,产生逆时针转矩(由箭头326表示),然而,由第一气弹簧318和第二气弹簧320施加的作用力大于由蹦床垫弹簧的张力施加的作用力,蹦床保持在展开状态,并且翼部可以通过适当的锁定机构(未显示)安全地锁定在适当位置。
在图12b中,第一翼部306和第二翼部308位于收藏位置。第二气弹簧320给第二臂316施加作用力,在轴312上产生逆时针转矩(由箭头326表示)。来自蹦床垫弹簧的张力在所述蹦床垫弹簧全部松弛时不再存在,由气弹簧施加给臂的作用力大于将翼部重量支撑在这个位置上所需的作用力。因此,翼部保持在收藏位置。
在图12c中,第一翼部306和第二翼部308位于展开位置和收藏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第一气弹簧318和第二气弹簧320给第一臂314和第二臂316施加作用力,但是作用力与轴310、312,第一臂314和第二臂316的端部以及框架的相应角部在一条直线上,从而不会产生转矩。来自蹦床垫弹簧的张力现在非常小。来自气弹簧的作用力与轴310、312成一条直线,第一气弹簧318和第二气弹簧320不产生转矩,翼部保持在中间位置,直到它们朝向展开或收藏位置移动为止。
显而易见的是,如果希望的话,气弹簧318、320可以如此构造,即,使得当翼部306、308从收藏位置移开时,可以使翼部抵抗气弹簧的作用而缓慢下落,直到已到达中间位置(其中,轴与位于臂端部和框架角部处的气弹簧的端部的附接点成一条直线)为止。当来自气弹簧318、320的作用力与轴310、312成一条直线时,弹簧不会施加转矩。翼部可以轻柔地向下推动经过中间位置,弹簧作用力将帮助人们将翼部向下拉动到展开位置并克服蹦床垫的张力。
图13a到13c显示了如图12a到12c所示蹦床的中心部的相对侧。显示了相对的中心部330,第一翼部306和第二翼部308通过轴336、338附接到所述相对的中心部330上。第一翼部306和第二翼部308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三臂332和第四臂334,其对应于图12a到12c所示的第一臂314和第二臂316。当翼部306、308处于展开位置(如图13a所示)时,第三臂332和第四臂334从邻近于轴336、338的点朝向中心部304的下侧沿对角延伸。充气阻尼器340附接在每个臂332、334的端部之间。使用充气阻尼器340以在翼部在展开位置和收藏位置之间移动时确保翼部306、308的平稳受控运动。
在图13a中,翼部306、308处于展开位置,阻尼器340处于压缩构造。在图13b中,翼部314、316处于收藏位置,阻尼器340处于伸展构造。在图13c中,翼部306、308处于展开位置和收藏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阻尼器340处于压缩和伸出构造之间的中间构造。
图14a和14b显示了第六实施例。蹦床具有与前述蹦床类似的结构,但是在用于将翼部锁定在展开位置的锁定机构方面存在不同。
蹦床框架安放在矩形支撑件400上,所述矩形支撑件安放在轮子402上。框架以与前述实施例类似的方式构成,具有圆柱形中心部404,所述圆柱形中心部的旁边是圆柱形第一翼部(未显示)和圆柱形第二翼部408。第二翼部408通过轴412枢转附接到中心部上。中心部404通过支柱415安装在支撑件400上。中心部具有从其表面伸出的突起部418。翼部408还具有弹簧加载按钮420,其同样从所述翼部的表面伸出。还设置有管箍422,所述管箍具有略大于中心部404和翼部408的外径的内径。图14a显示出管箍422位于轴412上并且桥接中心部404和翼部408的端部。在这个位置,翼部408不能围绕枢轴转动并且锁定在适当位置。管箍422在突起部418和按钮420伸出足以阻挡管箍422的运动时不能从这个位置移开。然而,如果将弹簧加载按钮420抵抗位于翼部408内部的弹簧424按下的话,管箍422能够跨过按钮并且移动到翼部408上经过按钮的位置,如图14b所示。当按钮420松开时,可以防止管箍位于轴412上,翼部408围绕轴412自由转动。
图15和图16a到16c显示了第七实施例。图14所示蹦床500具有与前述蹦床类似的总体结构。然而,它还具有由网状材料制成的外罩502,其围绕处于竖立状态的蹦床的角部,从而在使用时防止人们从蹦床上掉下。通过在网上设置孔而形成门504,所述孔可以通过拉开网的面板的拉链而打开。外罩由许多矩形面板506形成,所述矩形面板在每一侧由位于蹦床每个角部处的细长支撑构件508支撑。支撑构件508具有上部510和下部512。下部512终止于橡胶止动件514并且通过夹持件518(其在图17a至17c中更为详细地显示)可释放地附接到蹦床500的支腿516上。蹦床支腿516附接到容纳蹦床垫522的蹦床框架520上。网由支撑构件508的上部508支撑。
图16a显示了附接到蹦床支腿516上的圆柱形支撑构件508。还可以看到,支腿516上的弹簧加载按钮522延伸穿过支腿上的孔(未显示)。同样地,可以看到,弹簧加载按钮524延伸穿过支撑构件508的上部510上的孔(未显示)。
图16显示了与图16a所示相同的结构,但是通过将弹簧加载按钮524按下以使按钮从孔526中释放,使得上部可以从下部512的端部滑出,而将支撑构件508的上部510从下部512上拆下。为了确保上部510和下部512之间的适贴配合(snug fit),下部512具有从其上端部刚刚延伸经过弹簧加载按钮524的外部轮廓528,该外部轮廓具有小于上部510内径的直径。
图16c显示了与图16a和16b所示相同的结构,但是没有上部510,并且支腿516已从框架520上拆下。框架具有向下伸出的短柱534,该短柱具有可以接收位于支腿516上的弹簧加载按钮522的孔530。支腿516的外部轮廓532(从支腿上端部刚刚延伸经过弹簧加载按钮524)具有小于向下伸出的支腿534内径的外径。
图17a到17c详细显示了用于将支撑构件508的下部512附接到蹦床500的支腿516上的夹持件518。夹持件518形成为具有上部夹持构件600和下部夹持构件602,它们形状大体上彼此类似。上部和下部夹持构件600、602通过位于夹持构件一端的枢轴604彼此枢转附接。上部夹持构件600和下部夹持构件602均由压制钢制成,并且每个构件具有两个相对边缘,所述相对边缘向下弯曲以便形成钳状结构。上部夹持构件600具有平坦外表面606,面向下方的边缘形成有波浪形内表面608,所述波浪形内表面包括第一部分圆形轮廓610和第二部分圆形轮廓612。第一轮廓610形成圆形的一部分,其直径略小于第二轮廓612的直径。下部夹持构件602具有与上部夹持构件600类似的特征,其中,它具有平坦外表面614,并且面向下方的边缘形成有波浪形内表面616,所述波浪形内表面具有第一部分圆形轮廓618和第二部分圆形轮廓620。第一轮廓618具有构成圆形一部分的轮廓,其直径略小于第二轮廓620的直径。
当内表面608、616围绕枢轴604朝向彼此转动时,第一轮廓610、618和第二轮廓612、620限定了第一空间622和第二空间624,所述空间可以分别容纳支腿516和支撑构件508的下部512的外部。
为了将夹持件锁定在某个位置,使用螺栓526将上部夹持构件600和下部夹持构件602连接在一起。螺栓526的杆能够穿过平坦外表面606上的孔628,但是螺栓626的头部630大于所述孔,从而邻接围绕所述孔的外表面606的一部分。螺栓626的相反端部可接收在穿过下部夹持构件602的平坦表面614定位的螺纹部分632中。
为了将外罩502附接到蹦床上,将支腿516的弹簧加载按钮522按下,使得它与支腿的外部轮廓524平齐,并且所述端部滑入向下伸出的短柱534的内部。支腿可以旋转或调整,使得弹簧加载按钮522穿过框架上的孔530并将支腿516锁定在适当位置。当下部512附接到支腿516上时,安装外罩支撑构件全部所需要的只是在弹簧加载按钮524按下时将端部轮廓528滑动到上部510内部。上部510可以旋转或调整,使得弹簧加载按钮524穿过上部中的孔526伸出并且将支撑构件508锁定在适当位置。外罩网502可以悬挂在围绕蹦床框架520的多个支撑构件之间,从而形成完整的外罩。为了拆卸外罩支撑构件,可以反向执行上述步骤。如果需要的话,支撑构件508不必与蹦床一起使用,下部512可以通过拆卸夹持件518而从支腿上拆下。为了拆卸夹持件518,螺母626旋转到它不再被接收于螺纹部分632中的位置。当上部夹持构件600和下部夹持构件602不再锁定在适当位置时,所述构件可以通过围绕枢轴604旋转而彼此远离,夹持件可以从支撑构件的下部512和支腿516上拆下。使用上述步骤的反向操作来更换夹持件518。
上文以举例而非限制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想到各种可能改型和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