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精氨酸酮洛芬的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340904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3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75318.2

申请日:

2010.09.03

公开号:

CN101935293A

公开日:

2011.01.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C 279/14申请日:20100903|||公开

IPC分类号:

C07C279/14; C07C59/84; C07C51/41; C07C277/08; A61K31/192; A61K9/14; A61P29/00

主分类号:

C07C279/14

申请人:

蚌埠丰原涂山制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侯飞; 李保琴; 薛世静; 汪洪湖

地址:

233010 安徽省蚌埠市涂山路20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加岭;张庆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精氨酸酮洛芬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无菌条件下,将酮洛芬溶解于乙醇溶液中,搅拌下,升温至50~70℃,然后加入精氨酸粉末,反应至溶液澄清;2)然后经无菌过滤、降温结晶、过滤,最后真空干燥。本发明制备方法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方法中精氨酸粉末无需溶解,直接加入到酮洛芬的乙醇溶液中即可,反应过程短;并且,酮洛芬与精氨酸为一步成盐反应,操作简单,反应温度不需太高,且收率较高,达到92%以上,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采用溶媒结晶法,该方法能除去母液中含有的大量杂质,因此与冻干结晶产品相比纯度更高、产品稳定性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制备精氨酸酮洛芬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1) 无菌条件下, 将酮洛芬溶解于乙醇溶液中, 搅拌下, 升温至 50 ~ 70℃, 然后加入精氨 酸粉末反应至溶液澄清 ; 2) 然后经无菌过滤、 降温结晶、 过滤, 最后真空干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中酮洛芬与乙醇溶液的质量 体积比 (g/mL) 为 1 ∶ 3 ~ 6 ; 所述乙醇溶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 95%~ 100%。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中精氨酸与酮洛芬的摩尔比 为 1 ∶ 1.0 ~ 2.0。
4: 根 据 权 利 要 求 3 所 述 的 制 备 方 法, 其 特 征 在 于, 精氨酸与酮洛芬的摩尔比为 1 ∶ 1.0 ~ 1.05。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 中所述降温结晶为 : 首先以 每小时 5 ~ 10℃的速度降温至 25 ~ 35℃后, 保温搅拌 1 ~ 3 小时 ; 然后再以每小时 5 ~ 10℃的速度降温至 10 ~ 15℃。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降温结晶为首先降温至 25 ~ 30℃。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 中所述真空干燥的真空度为 2 0.5 ~ 1.0kgf/cm , 干燥温度为 40 ~ 70℃, 干燥时间为 3 ~ 6 小时。
8: 根据权利要求 1-7 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精氨酸为 D- 精氨酸、 L- 精氨酸或 DL- 精氨酸 ; 所述酮洛芬为左旋酮洛芬、 右旋酮洛芬或消旋酮洛芬。
9: 根据权利要求 1-8 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 3) 将制备得到的精氨酸酮洛芬进行无菌分装, 制得注射用精氨酸酮洛芬粉针剂。

说明书


一种制备精氨酸酮洛芬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 具体的说, 涉及一种制备精氨酸酮洛芬的方法。背景技术 精氨酸酮洛芬为酮洛芬和精氨酸的复盐, 也称为酮洛芬精氨酸盐, 本品为一种酮 洛芬的新型药物组合, 具有强效的抗炎、 镇痛作用。 精氨酸酮洛芬不仅保持了酮洛芬的原有 药效, 而且改变了其不溶于水的性质, 使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使这一强效的抗炎、 镇痛药 物可制成粉针剂, 不仅减少了用量, 提高了速效, 而且更降低了酮洛芬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扩大了酮洛芬在临床上的使用范围。
     目前, 国内精氨酸酮洛芬的生产主要采用冻干结晶方法制备精氨酸酮洛芬, 例如, 中国专利公开号 CN1376670, 公开日 2002-10-30, 公开了一种精氨酸酮洛芬的制备方法, 其 为在反应瓶中依次加入酮洛芬、 L- 精氨酸和蒸馏水, 搅拌反应至澄清液, 自 -40℃起分段升 温真空冷冻干燥, 得到白色固体。但是, 上述方法的缺点在于 :
     1、 采用的反应温度过低, 对工业上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都带来了挑战, 一般设备 无法经受住 -40℃的低温, 这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 ;
     2、 反应物需要在 -40℃的温度下事先预冻 8 小时, 然后自 -40℃起分段升温, 一直 升温至 30℃, 升温共需要 30 小时, 反应所需时间过长, 进一步增加了生产成本, 降低了生产 效率 ;
     3. 采用冻干结晶法得到的产品, 产品杂质相对较高, 且产品多孔、 蓬松、 性质不稳 定。
     为了解决上述缺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溶媒结晶法制备精氨酸酮洛芬的方 法, 并将其制成粉针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精氨酸酮洛芬的方法, 该方法工艺简单、 生产周 期短、 成本低, 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制备精氨酸酮洛芬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1) 无菌条件下, 将酮洛芬溶解于乙醇溶液中, 搅拌下, 升温至 50 ~ 70℃, 然后加入 精氨酸粉末反应至溶液澄清 ;
     2) 然后经无菌过滤、 降温结晶、 过滤, 最后真空干燥。
     其中, 步骤 1) 中酮洛芬与乙醇溶液的质量体积比 (g/mL) 为 1 ∶ 3 ~ 6 ; 所述乙醇 溶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 95%~ 100%。
     精氨酸与酮洛芬的摩尔比为 1 ∶ 1.0 ~ 2.0, 优选为 1 ∶ 1.0 ~ 1.05。
     步骤 2) 中所述降温结晶为 : 首先以每小时 5 ~ 10℃的速度降温至 25 ~ 35℃后, 保温搅拌 1 ~ 3 小时 ; 然后再以每小时 5 ~ 10℃的速度降温至 10 ~ 15℃。优选的是, 首先 降温至 25 ~ 30℃后, 保温搅拌 1 ~ 3 小时 ; 然后再次降温。所述真空干燥的真空度为 0.5 ~ 1.0kgf/cm2, 干燥温度为 40 ~ 70℃, 干燥时间为 3 ~ 6 小时。
     本发明所述精氨酸为 D- 精氨酸、 L- 精氨酸或 DL- 精氨酸 ; 所述酮洛芬为左旋酮洛 芬、 右旋酮洛芬或消旋酮洛芬。
     本发明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 3) 将制备得到的精氨酸酮洛芬按规格进行无菌分 装, 无菌分装后的产品即为注射用精氨酸酮洛芬粉针剂。
     综上所述, 本发明的精氨酸酮洛芬的制备方法, 其是将酮洛芬溶于乙醇中, 然后在 常压下与精氨酸粉末进行反应, 反应温度为 50 ~ 70℃, 反应时间约为 30 ~ 60 分钟 ; 反应 完成后, 通过溶媒结晶法降温结晶。
     本发明的制备精氨酸酮洛芬粉针剂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
     1、 本发明中精氨酸粉末无需溶解, 直接加入到酮洛芬的乙醇溶液中即可, 操作简 便, 反应过程短 ;
     2、 本发明中酮洛芬与精氨酸为一步成盐反应, 操作简单, 反应温度不需太高 ; 收率 较高, 达到 92%以上, 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3、 本发明中采用溶媒结晶法使精氨酸酮洛芬结晶, 该方法能除去母液中含有的大 量杂质, 因此与冻干结晶产品相比纯度更高、 性质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的制备精氨酸酮洛芬粉针剂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 注 : 以 下实施例均为按图 1 所示的工艺流程制备 )。
     实施例 1
     在无菌条件下, 将 50.8g 酮洛芬 (0.2mol) 溶于 203.2ml 95%乙醇溶液中, 在搅拌 条件下, 升温至 50℃, 然后加入 34.8g 精氨酸 (0.2mol) 粉末反应至溶液澄清为止, 反应时间 为 40 分钟 ; 然后经无菌过滤后降温结晶, 首先以每小时 5℃的速度降温至 30℃, 保温搅拌 3 小时, 然后再以每小时 5℃的速度降温至 15℃, 抽滤 ; 然后在温度 50℃、 真空度 0.7kgf/cm2 的条件下真空干燥 5 小时, 得无菌精氨酸酮洛芬 80.5g, 总收率为 93.8%。
     最后将制得的无菌精氨酸酮洛芬按规格进行无菌分装, 即得注射用精氨酸酮洛芬 粉针剂。
     实施例 2
     在无菌条件下, 将 50.8g 酮洛芬 (0.2mol) 溶于 304.8ml 99 %乙醇溶液中, 在搅 拌条件下, 升温至 65℃, 然后加入 33.5g 精氨酸 (0.192mol) 粉末反应至溶液澄清为止, 反 应时间为 35 分钟 ; 然后经无菌过滤后降温结晶, 首先以每小时 10℃的速度降温至 25℃, 保 温搅拌 1 小时, 然后再以每小时 10℃的速度降温至 10℃, 抽滤 ; 然后在温度 50℃、 真空度 2 0.8kgf/cm 的条件下真空干燥 6 小时, 得无菌精氨酸酮洛芬 81.8g, 总收率约为 97.0%。
     最后将制得的无菌精氨酸酮洛芬按规格进行无菌分装, 即得注射用精氨酸酮洛芬 粉针剂。实施例 3
     在无菌条件下, 将 99.1g 酮洛芬 (0.39mol) 溶于 297.2ml 无水乙醇中, 在搅拌条件 下, 升温至 70℃, 然后加入 34.0g 精氨酸 (0.195mol) 粉末反应至溶液澄清为止, 反应时间为 36 分钟 ; 然后经无菌过滤后降温结晶, 首先以每小时 5℃的速度降温至 35℃, 保温搅拌 2.5 小时, 然后再次以每小时 5℃的速度降温至 12℃, 抽滤 ; 然后在温度 50℃、 真空度 0.9kgf/ 2 cm 的条件下真空干燥 3 小时, 得无菌精氨酸酮洛芬 78.5g, 总收率约为 92.6%。
     最后将制得的无菌精氨酸酮洛芬按规格进行无菌分装, 即得注射用精氨酸酮洛芬 粉针剂。
     下面, 通过对本发明的精氨酸酮洛芬的家兔和豚鼠耳缘静脉刺激性实验、 股四头 肌刺激实验及过敏性实验, 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试验例 1 家兔耳缘静脉刺激性实验
     1 实验方法
     1.1 动物的分组
     取体重 2.0 ~ 3.0kg 家兔 8 只, 雌雄兼用, 适应性饲养 5 天后, 随机均分为两组, 即 对照组和药物组。
     1.2 给药的剂量
     以成人临床最大日用量 0.4g/d 计, 按照体表面积折算, 则家兔用量为 0.18g/kg。
     1.3 药液的配制
     取 0.4g 实施例 2 的注射用精氨酸酮洛芬粉针剂用 4mL 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 将溶液立即从瓶中抽尽, 再用 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 250mL, 按照体表面积折算, 则家 兔的给药容积为 11.66mL/kg。
     1.4 给药方法
     试验前观察家兔耳缘血管正常情况。药物组从左耳缘静脉血管匀速注射药液 11.66mL/kg, 约 8 分钟注射完毕 ; 对照组注射等量 0.9%氯化钠注射液, 每天注射给药 1 次, 连续给药 3 天。
     1.5 动物的处理方法
     于末次给药后 96 小时, 各组家兔又随机均分为 A、 B 两组, 各组分别处死 A 组中 2 只家兔, 剪下耳片, 用 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 做病理组织学检查。B 组家兔继续正常饲养 14 天, 留作恢复期观察, 然后再处死, 剪下耳片, 用 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 做病理组织学 检查。
     1.6 观察指标
     肉眼观察 : 在给药前、 用药后、 停药后 96 小时及恢复期对家兔血管注射部位进行 肉眼观察。
     2 实验结果
     2.1 肉眼观察 : 用药后, 各组家兔耳缘血管除有注射针眼外, 血管其他外部没有红 肿、 充血等现象, 停药后观察注射局部也无异常反应, 结果如表 1 所示。
     表 1 血管刺激性试验肉眼观察结果
     2.2 镜下观察 : 各组家兔耳缘血管不产生炎症、 也不形成瘀血和血管损伤 ; 血管周 围组织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 也无充血和局部组织坏死, 说明注射用精氨酸酮洛芬对家兔 耳缘静脉血管无病理性刺激损伤, 用药安全。结果如表 2 ~ 3 所示。
     表 2 停药 96 小时血管刺激性试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由表 2 可以看出 : 对照组和药物组家兔耳缘静脉血管无管壁损伤, 无血栓形成, 血 管周围无局部组织变性坏死、 充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 仅在少数血管周围有灶性或散在炎 细胞浸润。表 3 恢复期血管刺激性试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由表 3 可以看出, 对照组和药物组家兔耳缘静脉血管无管壁损伤, 无血栓形成, 血 管周围无局部组织变性坏死、 充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 仅在少数血管周围有灶性或散在炎 细胞浸润。
     3 结论
     通过上述对家兔的刺激试验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精氨酸酮洛芬对家兔的血管、 皮 下组织无明显刺激反应, 说明注射用精氨酸酮洛芬临床应用安全。
     试验例 2 家兔股四头肌刺激实验
     1 实验方法
     1.1 药液的配制
     取 0.4g 实施例 2 的注射用精氨酸酮洛芬粉针剂, 用 4mL 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 后备用。
     1.2 给药方法
     取体重 2.0 ~ 3.0kg 家兔 4 只, 雌雄兼用, 适应性饲养 5 天。试验前先将家兔左右 两侧股四头肌毛剪去约 4×3cm2, 观察家兔股四头肌外部正常情况。给药 : 于各家兔左股四 头肌内注射上述药液 1.0mL/ 只 ; 右股四头肌内注射 1.0mL/ 只 0.9%氯化钠注射液。每天 注射给药 1 次, 连续给药 3 天。
     1.3 动物的处理方法
     于末次给药后 96 小时, 将家兔随机均分为 A、 B 两组, 处死 A 组中 2 只家兔, 剪下注 射部位肌肉, 用 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 做病理学检查。B 组家兔继续正常饲养 14 天, 留作 恢复期观察, 然后再处死, 剪下注射部位肌肉, 用 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 做病理学检查。
     1.4 观察指标
     肉眼观察 : 在给药前、 给药后、 末次给药后 96 小时及恢复期对家兔股四头肌注射 部位外部进行肉眼观察。按表 4 所示的肌肉刺激反应分级标准进行评分。
     表 4 肌肉刺激反应分级标准
     2 实验结果
     2.1 肉眼观察结果 : 用药后, 各组家兔股四头肌的外部除有注射针眼外, 其他外部 没有红肿、 充血等现象, 停药后观察注射局部也无异常反应, 注射部位深部肌肉未见充血、 水肿、 变性、 坏死等任何异样反应。结果见表 5 ~ 6 所示。
     表 5 股四头肌刺激性试验肉眼观察结果
     表 6 肌肉刺激性试验肉眼观察结果积分
     2.2 镜下观察结果如表 7 ~ 8 所示。 表 7 停药 96 小时后对肌肉刺激病理学检查结果由表 7 可以看出, 实施例 2 的精氨酸酮洛芬对家兔股四头肌不产生炎症、 充血、 变 性、 坏死, 肌肉组织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 也无充血和局部组织坏死, 说明本发明的精氨酸 酮洛芬对家兔股四头肌无病理性刺激损伤, 用药安全。
     表 8 恢复期对肌肉刺激试验病理学检查结果
     由表 8 可以看出, 实施例 2 的精氨酸酮洛芬对家兔股四头肌不产生炎症、 充血、 变 性、 坏死, 肌肉组织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 也无充血和局部组织坏死, 说明本发明的精氨酸 酮洛芬对家兔股四头肌无病理性刺激损伤, 用药安全。
     3 结论
     通过上述对家兔的刺激试验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精氨酸酮洛芬对家兔股四头肌无 明显刺激反应, 说明本发明的精氨酸酮洛芬临床应用安全。
     试验例 3 精氨酸酮洛芬溶血试验
     1 实验方法
     1.1 血球悬浮液的制备
     取体重 2.5kg 家兔 1 只, 从心脏取血, 放入加有玻璃球珠的洁净干燥小烧杯中, 搅 拌去除纤维蛋白原, 使成脱纤血液, 再加氯化钠注射液约 10 倍量, 摇匀, 于离心机 1500r/ min 离心 15min, 倾去上清液, 沉淀的红细胞再用氯化钠注射液按上述方法洗涤 3 次, 至上清 液不显现红色为止。量取血球, 用氯化钠注射液配成 2%血球悬浮液备用。
     1.2 药液的配制
     取 0.4g 实施例 1 的注射用精氨酸酮洛芬粉针剂先各用 4mL 0.9%氯化钠注射液溶 解, 将溶液立即从瓶中抽尽, 再用 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 250mL 备用。
     1.3 测试方法
     取试管 7 只, 进行编号, 1 ~ 5 号管为供试品管, 6 号管为阴性对照管, 7 号管为阳性 对照管。按表 9 所示的配比量依次加入 2%红细胞混悬液和氯化钠注射液或蒸馏水, 混匀 后, 立即置 37℃恒温箱中进行温育, 开始每隔 15 分钟观察 1 次, 1 小时后, 每隔 1 小时观察 一次, 共观察 3 小时。
     表 9 各试管中的配比量
     2 实验结果结果如表 10 所示。 表 10 实施例 1 的精氨酸酮洛芬溶血试验结果由表 10 可知 : 1 ~ 6 号管血球逐渐下沉, 3h 后血球分层很明显, 各管之间无明显差 异, 而 7 号管约 1min 出现澄明的均匀红色溶液, 产生溶血现象 ; 各组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均 没有红血球聚集现象。 说明本发明的精氨酸酮洛芬对血球没有破坏作用, 不引起溶血现象, 也不引起聚集反应。
     3 结论
     通过溶血试验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精氨酸酮洛芬不产生溶血现象, 说明本发明的 精氨酸酮洛芬临床应用安全。
     综上所述, 注射用精氨酸酮洛芬临床用药安全且性质稳定。
     虽然, 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 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 但在 本发明基础上, 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 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 此, 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 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一种制备精氨酸酮洛芬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制备精氨酸酮洛芬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制备精氨酸酮洛芬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制备精氨酸酮洛芬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制备精氨酸酮洛芬的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35293A43申请公布日20110105CN101935293ACN101935293A21申请号201010275318222申请日20100903C07C279/14200601C07C59/84200601C07C51/41200601C07C277/08200601A61K31/192200601A61K9/14200601A61P29/0020060171申请人蚌埠丰原涂山制药有限公司地址233010安徽省蚌埠市涂山路2001号72发明人侯飞李保琴薛世静汪洪湖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代理人王加岭张庆敏54发明名称一种制备精氨酸。

2、酮洛芬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精氨酸酮洛芬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无菌条件下,将酮洛芬溶解于乙醇溶液中,搅拌下,升温至5070,然后加入精氨酸粉末,反应至溶液澄清;2然后经无菌过滤、降温结晶、过滤,最后真空干燥。本发明制备方法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方法中精氨酸粉末无需溶解,直接加入到酮洛芬的乙醇溶液中即可,反应过程短;并且,酮洛芬与精氨酸为一步成盐反应,操作简单,反应温度不需太高,且收率较高,达到92以上,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采用溶媒结晶法,该方法能除去母液中含有的大量杂质,因此与冻干结晶产品相比纯度更高、产品稳定性好。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

3、要求书1页说明书9页附图1页CN101935293A1/1页21一种制备精氨酸酮洛芬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无菌条件下,将酮洛芬溶解于乙醇溶液中,搅拌下,升温至5070,然后加入精氨酸粉末反应至溶液澄清;2然后经无菌过滤、降温结晶、过滤,最后真空干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酮洛芬与乙醇溶液的质量体积比G/ML为136;所述乙醇溶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51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精氨酸与酮洛芬的摩尔比为110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精氨酸与酮洛芬的摩尔比为11010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4、于,步骤2中所述降温结晶为首先以每小时510的速度降温至2535后,保温搅拌13小时;然后再以每小时510的速度降温至101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结晶为首先降温至253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真空干燥的真空度为0510KGF/CM2,干燥温度为4070,干燥时间为36小时。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氨酸为D精氨酸、L精氨酸或DL精氨酸;所述酮洛芬为左旋酮洛芬、右旋酮洛芬或消旋酮洛芬。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3将制备得到的精氨酸酮洛芬进行无菌分装。

5、,制得注射用精氨酸酮洛芬粉针剂。权利要求书CN101935293A1/9页3一种制备精氨酸酮洛芬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制备精氨酸酮洛芬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精氨酸酮洛芬为酮洛芬和精氨酸的复盐,也称为酮洛芬精氨酸盐,本品为一种酮洛芬的新型药物组合,具有强效的抗炎、镇痛作用。精氨酸酮洛芬不仅保持了酮洛芬的原有药效,而且改变了其不溶于水的性质,使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使这一强效的抗炎、镇痛药物可制成粉针剂,不仅减少了用量,提高了速效,而且更降低了酮洛芬对胃肠道的刺激性,扩大了酮洛芬在临床上的使用范围。0003目前,国内精氨酸酮洛芬的生产主要采用冻干结晶方法制。

6、备精氨酸酮洛芬,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376670,公开日20021030,公开了一种精氨酸酮洛芬的制备方法,其为在反应瓶中依次加入酮洛芬、L精氨酸和蒸馏水,搅拌反应至澄清液,自40起分段升温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白色固体。但是,上述方法的缺点在于00041、采用的反应温度过低,对工业上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都带来了挑战,一般设备无法经受住40的低温,这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00052、反应物需要在40的温度下事先预冻8小时,然后自40起分段升温,一直升温至30,升温共需要30小时,反应所需时间过长,进一步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00063采用冻干结晶法得到的产品,产品杂质相对较高,且产品多。

7、孔、蓬松、性质不稳定。0007为了解决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溶媒结晶法制备精氨酸酮洛芬的方法,并将其制成粉针剂。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精氨酸酮洛芬的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0009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制备精氨酸酮洛芬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101无菌条件下,将酮洛芬溶解于乙醇溶液中,搅拌下,升温至5070,然后加入精氨酸粉末反应至溶液澄清;00112然后经无菌过滤、降温结晶、过滤,最后真空干燥。0012其中,步骤1中酮洛芬与乙醇溶液的质量体积比G/ML为136;所述乙醇溶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5100。0013精氨酸与。

8、酮洛芬的摩尔比为11020,优选为110105。0014步骤2中所述降温结晶为首先以每小时510的速度降温至2535后,保温搅拌13小时;然后再以每小时510的速度降温至1015。优选的是,首先降温至2530后,保温搅拌13小时;然后再次降温。说明书CN101935293A2/9页40015所述真空干燥的真空度为0510KGF/CM2,干燥温度为4070,干燥时间为36小时。0016本发明所述精氨酸为D精氨酸、L精氨酸或DL精氨酸;所述酮洛芬为左旋酮洛芬、右旋酮洛芬或消旋酮洛芬。0017本发明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3将制备得到的精氨酸酮洛芬按规格进行无菌分装,无菌分装后的产品即为注射用精氨酸酮洛芬。

9、粉针剂。0018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精氨酸酮洛芬的制备方法,其是将酮洛芬溶于乙醇中,然后在常压下与精氨酸粉末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5070,反应时间约为3060分钟;反应完成后,通过溶媒结晶法降温结晶。0019本发明的制备精氨酸酮洛芬粉针剂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00201、本发明中精氨酸粉末无需溶解,直接加入到酮洛芬的乙醇溶液中即可,操作简便,反应过程短;00212、本发明中酮洛芬与精氨酸为一步成盐反应,操作简单,反应温度不需太高;收率较高,达到92以上,适合于工业化生产;00223、本发明中采用溶媒结晶法使精氨酸酮洛芬结晶,该方法能除去母液中含有的大量杂质,因此与冻干结晶产品相比纯度更高、性质更加稳。

10、定。附图说明0023图1为本发明的制备精氨酸酮洛芬粉针剂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0024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注以下实施例均为按图1所示的工艺流程制备。0025实施例10026在无菌条件下,将508G酮洛芬02MOL溶于2032ML95乙醇溶液中,在搅拌条件下,升温至50,然后加入348G精氨酸02MOL粉末反应至溶液澄清为止,反应时间为40分钟;然后经无菌过滤后降温结晶,首先以每小时5的速度降温至30,保温搅拌3小时,然后再以每小时5的速度降温至15,抽滤;然后在温度50、真空度07KGF/CM2的条件下真空干燥5小时,得无菌精氨酸酮洛芬805G,总。

11、收率为938。0027最后将制得的无菌精氨酸酮洛芬按规格进行无菌分装,即得注射用精氨酸酮洛芬粉针剂。0028实施例20029在无菌条件下,将508G酮洛芬02MOL溶于3048ML99乙醇溶液中,在搅拌条件下,升温至65,然后加入335G精氨酸0192MOL粉末反应至溶液澄清为止,反应时间为35分钟;然后经无菌过滤后降温结晶,首先以每小时10的速度降温至25,保温搅拌1小时,然后再以每小时10的速度降温至10,抽滤;然后在温度50、真空度08KGF/CM2的条件下真空干燥6小时,得无菌精氨酸酮洛芬818G,总收率约为970。0030最后将制得的无菌精氨酸酮洛芬按规格进行无菌分装,即得注射用精氨。

12、酸酮洛芬粉针剂。说明书CN101935293A3/9页50031实施例30032在无菌条件下,将991G酮洛芬039MOL溶于2972ML无水乙醇中,在搅拌条件下,升温至70,然后加入340G精氨酸0195MOL粉末反应至溶液澄清为止,反应时间为36分钟;然后经无菌过滤后降温结晶,首先以每小时5的速度降温至35,保温搅拌25小时,然后再次以每小时5的速度降温至12,抽滤;然后在温度50、真空度09KGF/CM2的条件下真空干燥3小时,得无菌精氨酸酮洛芬785G,总收率约为926。0033最后将制得的无菌精氨酸酮洛芬按规格进行无菌分装,即得注射用精氨酸酮洛芬粉针剂。0034下面,通过对本发明的精。

13、氨酸酮洛芬的家兔和豚鼠耳缘静脉刺激性实验、股四头肌刺激实验及过敏性实验,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0035试验例1家兔耳缘静脉刺激性实验00361实验方法003711动物的分组0038取体重2030KG家兔8只,雌雄兼用,适应性饲养5天后,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药物组。003912给药的剂量0040以成人临床最大日用量04G/D计,按照体表面积折算,则家兔用量为018G/KG。004113药液的配制0042取04G实施例2的注射用精氨酸酮洛芬粉针剂用4ML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将溶液立即从瓶中抽尽,再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250ML,按照体表面积折算,则家兔的给药容积为1166ML/KG。00。

14、4314给药方法0044试验前观察家兔耳缘血管正常情况。药物组从左耳缘静脉血管匀速注射药液1166ML/KG,约8分钟注射完毕;对照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每天注射给药1次,连续给药3天。004515动物的处理方法0046于末次给药后96小时,各组家兔又随机均分为A、B两组,各组分别处死A组中2只家兔,剪下耳片,用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做病理组织学检查。B组家兔继续正常饲养14天,留作恢复期观察,然后再处死,剪下耳片,用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做病理组织学检查。004716观察指标0048肉眼观察在给药前、用药后、停药后96小时及恢复期对家兔血管注射部位进行肉眼观察。00492实验结果005。

15、021肉眼观察用药后,各组家兔耳缘血管除有注射针眼外,血管其他外部没有红肿、充血等现象,停药后观察注射局部也无异常反应,结果如表1所示。0051表1血管刺激性试验肉眼观察结果0052说明书CN101935293A4/9页6005322镜下观察各组家兔耳缘血管不产生炎症、也不形成瘀血和血管损伤;血管周围组织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也无充血和局部组织坏死,说明注射用精氨酸酮洛芬对家兔耳缘静脉血管无病理性刺激损伤,用药安全。结果如表23所示。0054表2停药96小时血管刺激性试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00550056由表2可以看出对照组和药物组家兔耳缘静脉血管无管壁损伤,无血栓形成,血管周围无局部组织变性坏。

16、死、充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仅在少数血管周围有灶性或散在炎细胞浸润。说明书CN101935293A5/9页70057表3恢复期血管刺激性试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005800590060由表3可以看出,对照组和药物组家兔耳缘静脉血管无管壁损伤,无血栓形成,血管周围无局部组织变性坏死、充血水肿及炎细胞浸润,仅在少数血管周围有灶性或散在炎细胞浸润。00613结论0062通过上述对家兔的刺激试验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精氨酸酮洛芬对家兔的血管、皮下组织无明显刺激反应,说明注射用精氨酸酮洛芬临床应用安全。0063试验例2家兔股四头肌刺激实验00641实验方法006511药液的配制0066取04G实施例2的注射用精。

17、氨酸酮洛芬粉针剂,用4ML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备用。006712给药方法0068取体重2030KG家兔4只,雌雄兼用,适应性饲养5天。试验前先将家兔左右两侧股四头肌毛剪去约43CM2,观察家兔股四头肌外部正常情况。给药于各家兔左股四头肌内注射上述药液10ML/只;右股四头肌内注射10ML/只09氯化钠注射液。每天注射给药1次,连续给药3天。说明书CN101935293A6/9页8006913动物的处理方法0070于末次给药后96小时,将家兔随机均分为A、B两组,处死A组中2只家兔,剪下注射部位肌肉,用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做病理学检查。B组家兔继续正常饲养14天,留作恢复期观察,然后再处死,。

18、剪下注射部位肌肉,用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做病理学检查。007114观察指标0072肉眼观察在给药前、给药后、末次给药后96小时及恢复期对家兔股四头肌注射部位外部进行肉眼观察。按表4所示的肌肉刺激反应分级标准进行评分。0073表4肌肉刺激反应分级标准007400752实验结果007621肉眼观察结果用药后,各组家兔股四头肌的外部除有注射针眼外,其他外部没有红肿、充血等现象,停药后观察注射局部也无异常反应,注射部位深部肌肉未见充血、水肿、变性、坏死等任何异样反应。结果见表56所示。0077表5股四头肌刺激性试验肉眼观察结果00780079表6肌肉刺激性试验肉眼观察结果积分0080说明书CN101。

19、935293A7/9页9008122镜下观察结果如表78所示。0082表7停药96小时后对肌肉刺激病理学检查结果00830084由表7可以看出,实施例2的精氨酸酮洛芬对家兔股四头肌不产生炎症、充血、变性、坏死,肌肉组织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也无充血和局部组织坏死,说明本发明的精氨酸酮洛芬对家兔股四头肌无病理性刺激损伤,用药安全。0085表8恢复期对肌肉刺激试验病理学检查结果00860087由表8可以看出,实施例2的精氨酸酮洛芬对家兔股四头肌不产生炎症、充血、变性、坏死,肌肉组织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也无充血和局部组织坏死,说明本发明的精氨酸酮洛芬对家兔股四头肌无病理性刺激损伤,用药安全。00883。

20、结论0089通过上述对家兔的刺激试验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精氨酸酮洛芬对家兔股四头肌无明显刺激反应,说明本发明的精氨酸酮洛芬临床应用安全。0090试验例3精氨酸酮洛芬溶血试验说明书CN101935293A8/9页1000911实验方法009211血球悬浮液的制备0093取体重25KG家兔1只,从心脏取血,放入加有玻璃球珠的洁净干燥小烧杯中,搅拌去除纤维蛋白原,使成脱纤血液,再加氯化钠注射液约10倍量,摇匀,于离心机1500R/MIN离心15MIN,倾去上清液,沉淀的红细胞再用氯化钠注射液按上述方法洗涤3次,至上清液不显现红色为止。量取血球,用氯化钠注射液配成2血球悬浮液备用。009412药液的配制。

21、0095取04G实施例1的注射用精氨酸酮洛芬粉针剂先各用4ML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将溶液立即从瓶中抽尽,再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250ML备用。009613测试方法0097取试管7只,进行编号,15号管为供试品管,6号管为阴性对照管,7号管为阳性对照管。按表9所示的配比量依次加入2红细胞混悬液和氯化钠注射液或蒸馏水,混匀后,立即置37恒温箱中进行温育,开始每隔15分钟观察1次,1小时后,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共观察3小时。0098表9各试管中的配比量009901002实验结果结果如表10所示。0101表10实施例1的精氨酸酮洛芬溶血试验结果01020103由表10可知16号管血球逐渐下沉,3。

22、H后血球分层很明显,各管之间无明显差异,而7号管约1MIN出现澄明的均匀红色溶液,产生溶血现象;各组溶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均没有红血球聚集现象。说明本发明的精氨酸酮洛芬对血球没有破坏作用,不引起溶血现象,也不引起聚集反应。01043结论0105通过溶血试验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精氨酸酮洛芬不产生溶血现象,说明本发明的精氨酸酮洛芬临床应用安全。说明书CN101935293A9/9页110106综上所述,注射用精氨酸酮洛芬临床用药安全且性质稳定。0107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说明书CN101935293A1/1页12图1说明书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