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植物温度偶联植生网.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39908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1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76667.6

申请日:

2010.09.09

公开号:

CN101982034A

公开日:

2011.03.0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01C 7/00申请公布日:201103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C 7/00申请日:20100909|||公开

IPC分类号:

A01C7/00; A01C1/04; A01G1/00

主分类号:

A01C7/00

申请人:

四川省励自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绍才; 杨涛; 孙海龙; 余璐璐

地址:

610061 四川省成都市东大街紫东楼段111号东方广场A座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代理人:

游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分-植物-温度偶联植生网,由智能微孔透气地膜,固定在智能微孔透气地膜下面且相间排列的弹性支撑体,以及垂直镶嵌在智能微孔透气地膜组成;或由智能微孔透气地膜,固定在智能微孔透气地膜下面且相间排列的弹性支撑体,固定在弹性支撑体下端的秸杆网层以及垂直镶嵌在智能微孔透气地膜与秸秆网层间的种子带组成。能平衡调控水、热通量,实现种子的均匀分布,适用性高,且运输、施工方便,综合成本低。主要用于园林绿化及植被恢复领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水分 - 植物 - 温度偶联植生网, 包括网体及种子带, 其特征在于网体是智能微孔 透气地膜及固定在智能微孔透气地膜下面且相间排列的弹性支撑体, 种子带垂直镶嵌在智 能微孔透气地膜上。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智能微孔透气地膜, 其特征在于弹性支撑体下面固定有秸杆网 层, 种子带垂直镶嵌在智能微孔透气地膜及秸杆网层之间。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智能微孔透气地膜, 其特征在于弹性支撑体为半球形, 高度 10 ~ 50mm, 直径 10 ~ 30mm, 排列间距为 30 ~ 100mm。
4: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智能微孔透气地膜, 其特征在于弹性支撑体是凹槽塑料网, 网孔 5×5mm, 凹槽深度 10 ~ 30mm, 凹槽间距 20 ~ 50mm。
5: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智能微孔透气地膜, 其特征在于种子带由外层水溶性膜及 包裹在外层水溶性膜内种子混合物构成, 其长为 5 ~ 15mm, 宽为 3 ~ 8mm, 高为 8 ~ 50mm。

说明书


水分 - 植物 - 温度偶联植生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园林绿化及植被恢复工程领域的植生网, 特别是涉及一种 水分 - 植物 - 温度偶联植生网。
     背景技术 利用植物材料进行园林绿化与生态恢复已成为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措施, 而确保 植物种子安全萌发与健康发育的基本条件就是水分、 温度、 土壤。 虽然近年来相继出现了植 生带、 植生毯、 绿化网、 生态网等各种新型产品,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 101775793A 公开了一种植生网构造, 包括上层主加筋层、 中层 水分生态有效层及下层次加筋层, 以及垂直镶嵌在主加筋层、 水分生态有效层及次加筋层 内的条状种子堆或水平镶嵌在水分生态有效层内的条状种子堆。其中, 主加筋层是聚乙烯 网、 聚丙烯网及玻璃纤维网中的一种, 次加筋层是麻质网或棉质网, 水分生态有效层是秸杆 纤维与椰纤维或麻纤维的复合材料。 该专利虽然从结构上采用了植物纤维网提高了水分保 持能力, 同时以种子堆镶嵌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加筋网对植物种子萌发影响, 并兼顾了调控 植物密度与生长竞争功能, 但未能解决降雨入渗与水分蒸发调控的问题。
     此外,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 101773044A 专利公开了一种无纺水溶植生网, 包括其上 布置有纬向开孔单元的无纺节水布, 覆盖在开孔单元上、 下面的水溶性膜, 以及包裹在上、 下水溶性膜之间的种子混合物。该结构优点在于采用无纺布调控水分入渗与控制水分蒸 发, 同时利用水溶膜包裹种子混合物调控种子萌发与生长密度, 但其对环境的自适应性不 高, 效应也并不显著, 而且无法实现水热通量平衡调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 提供一种智能调控降雨入渗, 有效控制水分蒸发, 并具有优良水、 热通量调控效应, 能促进种子快速萌发, 充分保障植被绿化与生态恢复效 果, 且施工简单、 建植成本低的水分 - 植物 - 温度偶联植生网。
     本发明水分 - 植物 - 温度偶联植生网由智能微孔透气地膜, 固定在智能微孔透气 地膜下面且相间排列的弹性支撑体, 以及垂直镶嵌在智能微孔透气地膜上的种子带组成 ; 或者由智能微孔透气地膜, 固定在智能微孔透气地膜下面且相间排列的弹性支撑体, 固定 在弹性支撑体下端的秸杆网层以及垂直镶嵌在智能微孔透气地膜与秸杆网层间的种子带 组成。其中, 智能微孔透气地膜为专利产品。弹性支撑体可以是半球形, 高度 8 ~ 50mm, 直 径 2.5 ~ 10mm, 排列间距为 30 ~ 100mm ; 也可以是凹槽塑料网, 网孔 5×5mm, 凹槽深度 10 ~ 30mm, 凹槽间距 20 ~ 50mm。 种子带由外层水溶性膜及包裹在外层水溶性膜内种子混合物构 成, 其长为 5 ~ 15mm, 宽为 3 ~ 8mm, 高为 8 ~ 50mm, 种子混合物是植物种子、 有机质、 肥料、 保水剂等混合物。秸杆网层为机编稻草、 麦草等纤维网。
     本发明水分 - 植物 - 温度偶联植生网工作原理是 : 使用时将其覆盖于土壤或人工 基质表面, 并用锚固构件固定, 浇水管理即可。水分经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进入种子带,种子带水溶膜溶解后水分进入种子带内, 种子混合物吸水饱和后水分再进入秸秆网, 或直 接进入土壤或人工基质中储存起来, 供给种子带种子萌发与生长。 当种子带物料缺水时, 土 壤或基质中储存的水可通过秸秆网或直接传输给种子种子混合物, 满足植物的水分需求。 同时, 上层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可控制植生网下的土壤或人工基质层的水分蒸发, 并借 助于弹性支撑体, 在土壤或人工基质与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中间形成一定空间, 发挥调 控水分、 温度的作用, 有效保障了植物种子萌发与生长的水分、 温度及土壤条件。
     本发明水分 - 植物 - 温度偶联植生网的优点在于 : 其一, 该植生网可压缩包装, 能 高效运输, 且施工、 搬运方便, 有利于商业化推广。 其二, 产品应用时, 弹性支撑自然回弹, 由 弹性支撑连接地膜形成水热调节悬空层, 创新解决了水热通量平衡调控的关键技术问题。 其三, 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可提高水分入渗能力, 同时有效控制土壤或人工基质的水分 蒸发。其四, 可根据工程类型选用不同构造的植生网, 针对性强, 适用性高。其五, 能实现种 子的均匀布置, 从而控制植株密度, 促进植物种间与种内竞争平衡, 有利于人工植被结构及 功能的长期稳定。 其六, 由于植生网具有较高的水分效应, 不仅大大减少了下垫面土壤及人 工基质的覆土量, 而且有效降低后期的水分管理水平, 综合成本低。 主要用于园林绿化及植 被恢复领域。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实施例 1 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发明实施例 2 结构示意图 图3: 本发明实施例 3 结构示意图 图4: 本发明实施例 4 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 本发明水分 - 植物 - 温度偶联植生网由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 1、 固定 在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 1 下面且相间排列的弹性支撑 2 以及垂直镶嵌在智能微孔控温透 气地膜 1 中的种子带 3 组成。其中, 弹性支撑 2 是半球形。
     实施例 2 : 本发明水分 - 植物 - 温度偶联植生网由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 1, 固定 在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下面的弹性支撑 2, 固定在弹性支撑 2 下面的秸杆网层 4, 以及垂 直镶嵌在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 1 和秸杆网层 4 中的种子带 3 组成。其中, 弹性支撑 2 是 半球形。
     实施例 3 : 本发明水分 - 植物 - 温度偶联植生网由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 1、 固定 在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 1 下面且相间排列的弹性支撑 2 以及垂直镶嵌在智能微孔控温透 气地膜 1 中的种子带 3 组成。其中, 弹性支撑 2 是凹槽塑料网。
     实施例 4 : 本发明水分 - 植物 - 温度偶联植生网由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 1, 固定 在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下面的弹性支撑 2, 固定在弹性支撑 2 下面的秸杆网层 4, 以及垂 直镶嵌在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 1 和秸杆网层 4 中的种子带 3 组成。其中, 弹性支撑 2 是 凹槽塑料网。

水分植物温度偶联植生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分植物温度偶联植生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分植物温度偶联植生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分植物温度偶联植生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分植物温度偶联植生网.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82034A43申请公布日20110302CN101982034ACN101982034A21申请号201010276667622申请日20100909A01C7/00200601A01C1/04200601A01G1/0020060171申请人四川省励自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地址610061四川省成都市东大街紫东楼段111号东方广场A座72发明人李绍才杨涛孙海龙余璐璐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51100代理人游兰54发明名称水分植物温度偶联植生网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分植物温度偶联植生网,由智能微孔透气地膜,固定在智能微孔透气地膜下面且相间排列的弹性支撑。

2、体,以及垂直镶嵌在智能微孔透气地膜组成;或由智能微孔透气地膜,固定在智能微孔透气地膜下面且相间排列的弹性支撑体,固定在弹性支撑体下端的秸杆网层以及垂直镶嵌在智能微孔透气地膜与秸秆网层间的种子带组成。能平衡调控水、热通量,实现种子的均匀分布,适用性高,且运输、施工方便,综合成本低。主要用于园林绿化及植被恢复领域。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1982036A1/1页21一种水分植物温度偶联植生网,包括网体及种子带,其特征在于网体是智能微孔透气地膜及固定在智能微孔透气地膜下面且相间排列的弹性支撑体,种子带垂直镶嵌在智能微孔透气。

3、地膜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微孔透气地膜,其特征在于弹性支撑体下面固定有秸杆网层,种子带垂直镶嵌在智能微孔透气地膜及秸杆网层之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微孔透气地膜,其特征在于弹性支撑体为半球形,高度1050MM,直径1030MM,排列间距为30100MM。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微孔透气地膜,其特征在于弹性支撑体是凹槽塑料网,网孔55MM,凹槽深度1030MM,凹槽间距2050MM。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微孔透气地膜,其特征在于种子带由外层水溶性膜及包裹在外层水溶性膜内种子混合物构成,其长为515MM,宽为38MM,高为850MM。权利要求书CN101982034ACN1。

4、01982036A1/2页3水分植物温度偶联植生网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园林绿化及植被恢复工程领域的植生网,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分植物温度偶联植生网。背景技术0002利用植物材料进行园林绿化与生态恢复已成为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措施,而确保植物种子安全萌发与健康发育的基本条件就是水分、温度、土壤。虽然近年来相继出现了植生带、植生毯、绿化网、生态网等各种新型产品,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为101775793A公开了一种植生网构造,包括上层主加筋层、中层水分生态有效层及下层次加筋层,以及垂直镶嵌在主加筋层、水分生态有效层及次加筋层内的条状种子堆或水平镶嵌在水分生态有效层内的条状种子堆。其中,主。

5、加筋层是聚乙烯网、聚丙烯网及玻璃纤维网中的一种,次加筋层是麻质网或棉质网,水分生态有效层是秸杆纤维与椰纤维或麻纤维的复合材料。该专利虽然从结构上采用了植物纤维网提高了水分保持能力,同时以种子堆镶嵌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加筋网对植物种子萌发影响,并兼顾了调控植物密度与生长竞争功能,但未能解决降雨入渗与水分蒸发调控的问题。0004此外,中国专利公开号为101773044A专利公开了一种无纺水溶植生网,包括其上布置有纬向开孔单元的无纺节水布,覆盖在开孔单元上、下面的水溶性膜,以及包裹在上、下水溶性膜之间的种子混合物。该结构优点在于采用无纺布调控水分入渗与控制水分蒸发,同时利用水溶膜包裹种子混合物调控种子萌。

6、发与生长密度,但其对环境的自适应性不高,效应也并不显著,而且无法实现水热通量平衡调控。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智能调控降雨入渗,有效控制水分蒸发,并具有优良水、热通量调控效应,能促进种子快速萌发,充分保障植被绿化与生态恢复效果,且施工简单、建植成本低的水分植物温度偶联植生网。0006本发明水分植物温度偶联植生网由智能微孔透气地膜,固定在智能微孔透气地膜下面且相间排列的弹性支撑体,以及垂直镶嵌在智能微孔透气地膜上的种子带组成;或者由智能微孔透气地膜,固定在智能微孔透气地膜下面且相间排列的弹性支撑体,固定在弹性支撑体下端的秸杆网层以及垂直镶嵌在智能微孔透气地膜与秸杆网层。

7、间的种子带组成。其中,智能微孔透气地膜为专利产品。弹性支撑体可以是半球形,高度850MM,直径2510MM,排列间距为30100MM;也可以是凹槽塑料网,网孔55MM,凹槽深度1030MM,凹槽间距2050MM。种子带由外层水溶性膜及包裹在外层水溶性膜内种子混合物构成,其长为515MM,宽为38MM,高为850MM,种子混合物是植物种子、有机质、肥料、保水剂等混合物。秸杆网层为机编稻草、麦草等纤维网。0007本发明水分植物温度偶联植生网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其覆盖于土壤或人工基质表面,并用锚固构件固定,浇水管理即可。水分经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进入种子带,说明书CN101982034ACN10198。

8、2036A2/2页4种子带水溶膜溶解后水分进入种子带内,种子混合物吸水饱和后水分再进入秸秆网,或直接进入土壤或人工基质中储存起来,供给种子带种子萌发与生长。当种子带物料缺水时,土壤或基质中储存的水可通过秸秆网或直接传输给种子种子混合物,满足植物的水分需求。同时,上层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可控制植生网下的土壤或人工基质层的水分蒸发,并借助于弹性支撑体,在土壤或人工基质与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中间形成一定空间,发挥调控水分、温度的作用,有效保障了植物种子萌发与生长的水分、温度及土壤条件。0008本发明水分植物温度偶联植生网的优点在于其一,该植生网可压缩包装,能高效运输,且施工、搬运方便,有利于商业化推。

9、广。其二,产品应用时,弹性支撑自然回弹,由弹性支撑连接地膜形成水热调节悬空层,创新解决了水热通量平衡调控的关键技术问题。其三,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可提高水分入渗能力,同时有效控制土壤或人工基质的水分蒸发。其四,可根据工程类型选用不同构造的植生网,针对性强,适用性高。其五,能实现种子的均匀布置,从而控制植株密度,促进植物种间与种内竞争平衡,有利于人工植被结构及功能的长期稳定。其六,由于植生网具有较高的水分效应,不仅大大减少了下垫面土壤及人工基质的覆土量,而且有效降低后期的水分管理水平,综合成本低。主要用于园林绿化及植被恢复领域。附图说明0009图1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0010图2本发明实施例。

10、2结构示意图0011图3本发明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0012图4本发明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实施例1本发明水分植物温度偶联植生网由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1、固定在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1下面且相间排列的弹性支撑2以及垂直镶嵌在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1中的种子带3组成。其中,弹性支撑2是半球形。0014实施例2本发明水分植物温度偶联植生网由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1,固定在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下面的弹性支撑2,固定在弹性支撑2下面的秸杆网层4,以及垂直镶嵌在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1和秸杆网层4中的种子带3组成。其中,弹性支撑2是半球形。0015实施例3本发明水分植物温度偶联植生网由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1、固定在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1下面且相间排列的弹性支撑2以及垂直镶嵌在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1中的种子带3组成。其中,弹性支撑2是凹槽塑料网。0016实施例4本发明水分植物温度偶联植生网由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1,固定在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下面的弹性支撑2,固定在弹性支撑2下面的秸杆网层4,以及垂直镶嵌在智能微孔控温透气地膜1和秸杆网层4中的种子带3组成。其中,弹性支撑2是凹槽塑料网。说明书CN101982034ACN101982036A1/1页5图1图2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8203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