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及后置防潮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历史保护建筑中防潮层的修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非破损性修复防 潮层的方法及后置防潮层。
背景技术 建筑物的防潮层在长时间风化和挤压的作用下会遭到损坏,地下的毛细水就会 透过损坏的防潮层沿墙体上升,造成砖墙的强度降低、清水外墙效果污浊 ( 墙体表面泛 碱 ) 以及室内踢脚线翘曲开裂,为了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需要对旧建筑物的防潮层 进行修复。 另外,很多历史保护建筑在建造时未设防潮层,为了保护这些建筑,需要增 设防潮层。
常规的防潮层修复技术是将破旧的防潮层凿除,再绑扎钢筋、浇捣砼以形成新 的防潮层,具体来说,首先沿墙身两边开挖土方,坑的深度至少为 0.06m( 若室内标高 为 ±0.00,该坑的深度标高为 -0.06) ;其次沿墙的长度方向,按照一定长度 ( 如 1m)、 将 -0.06 标高以上 150mm 高度的墙砖凿除,并做好临时支撑 ;接着在凿出的带状缺口内 绑扎钢筋、支模、浇捣砼,形成一段新的防潮层 ;凿墙、筑墙的过程将反复进行,直至 整个防潮层修复完毕。
现有技术中的防潮层修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
1、仅能靠人工开挖沿墙体两侧的土方 ( 暴露修复位置 ),容易造成墙体破坏, 若开挖位置处存在地下管线,还必须预先采取迁移保护等措施,工作效率底下,工期 长,费用大。
2、老防潮层位置的墙体砖块凿除中及凿除后容易引起周围墙体开裂,对结构安 全、外墙防水形成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及后置防潮层,能防止 修复过程对墙体的破坏,且操作简单。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沿墙体的长度方向,每间隔一段距离钻一个注浆孔 ;通过所述注浆孔注入高效防 水浆料液 ;待所述高效防水浆料液充分扩散、固化后,采用封孔清浆封堵所述注浆孔。
上述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其中,每间隔 100 ~ 120mm 钻一个注浆孔。
上述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其中,所述注浆孔从所述墙体的内侧壁含水 率最大的位置沿所述墙体的厚度方向延伸,与水平地面相交,该注浆孔与所述墙体的外 侧壁间隔一段距离。
上述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其中,所述注浆孔与所述墙体的外侧壁之间 间隔 50mm。
上述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其中,通过所述注浆孔注入高效防水浆料液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注浆孔内安装注浆料斗 ;采用压力或无压力方式,将所述高 效防水浆料液通过所述注浆孔注入所述墙体。
上述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其中,当所述墙体损坏比较严重时,采用无 压力方式注入所述高效防水浆料液,当所述墙体呈点状损坏状态时,采用压力方式注入 所述高效防水浆料液。
上述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其中,所述高效防水浆料液采用有机硅复合 材料。
上述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其中,注入所述高效防水浆料液 24 小时后, 采用封孔清浆封堵所述注浆孔。
上述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其中,所述封孔清浆分多次注入所述注浆 孔,后一次注入需要等前一次注入的封孔清浆凝固后再进行。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后置防潮层,包括多个位于墙体与水平地面 之间、水平设置的防潮块,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防潮块相互连接或部分重叠,形成一体。
本发明的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及后置防潮层不需要对墙体进行凿除,因 此,不会对墙体造成破坏,不会对墙体结构安全、外墙防水带来隐患 ; 本发明的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及后置防潮层施工时只涉及墙体,不触及 墙体周边环境,因此,操作起来非常简单,施工效率高、工期短、花费低 ;
本发明的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及后置防潮层根据墙体防潮层的损坏程 度,选择无压力或压力方式注入高效防水浆料液,能有效保障高效防水浆料液充分扩 散,另外,封堵注浆孔时,封孔清浆分多次注入,能有效保证封堵质量,从而保证了施 工质量。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及后置防潮层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 图 1 是实施本发明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的俯视图。 图 2 是实施本发明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的侧视图。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 1 ~图 2 对本发明的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及后置防潮层作进 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沿墙体的长度方向,每间隔一段距离钻一个注浆孔 ;
通过所述注浆孔注入高效防水浆料液 ;
待所述高效防水浆料液充分扩散、固化后,采用封孔清浆封堵所述注浆孔。
本发明的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无需对老墙体进行凿除,因此不会破坏老 墙体,不会给老墙体带来结构安全隐患 ;
本发明的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中各操作步骤只涉及墙体,不触及墙体周 边环境,因此,操作简单,且施工效率高、工期短、花费低 ;本发明的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操作简单,易保证工程质量。
本发明的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既适用于旧防潮层的修复,又适用于在未 设置防潮层的建筑物中增设防潮层。
现以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 :
本实施例的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1,沿墙体的长度方向,每间隔一段距离钻一个注浆孔 ;
参见图 1,沿墙体 10 的长度方向,每间隔 100 ~ 120mm 钻一个注浆孔 20 ;
参见图 2,根据试验数据找出墙体含水率最大的墙体高度位置 A,钻孔时,由所 述墙体 10 的内侧壁 11( 即室内 ) 向外钻,且开始钻孔的位置为含水率最大的墙体高度位 置A;
所述注浆孔 200 从所述墙体 10 的内侧壁 11 沿所述墙体 10 的厚度方向延伸,但 不穿透该墙体 10,即所述注浆孔 20 与所述墙体 10 的外侧壁 12( 即室外 ) 之间间隔一段距 离,该距离为 50mm 较宜 ;
所述注浆孔 20 与水平地面 B 相交,形成内高外低的斜孔,即所述注浆孔 20 与水 平地面 B 之间有一定夹角 ;
步骤 2,通过所述注浆孔 20 注入高效防水浆料液 ;
步骤 2.1,在所述注浆孔 20 内安装注浆料斗 ;
所述注浆料斗例如采用导管或者其他专业注浆料斗 ;
步骤 2.2,采用压力或无压力方式,将所述高效防水浆料液通过所述注浆孔 20 注 入所述墙体 10 ;
所述高效防水浆料液进入所述墙体 10 后开始扩散,在扩散的过程中沿孔洞渗进 砖块与砖块之间的灰缝 13 ;
当所述墙体 10 的旧防潮层损坏比较严重 ( 所述灰缝 13 损坏比较严重 ) 时,采用 无压力方式注入所述高效防水浆料液,即让所述高效防水浆料液自然经所述注浆孔 20 注 入所述墙体 10 ;
当所述墙体 10 的旧防潮层损坏比较轻 ( 所述灰缝 13 呈点状损坏状态 ) 时,采用 压力方式注入所述高效防水浆料液,即在注入所述高效防水浆料液的同时,使用增压泵 施压,这样有利于所述高效防水浆料液的扩散 ;
所述高效防水浆料液例如采用有机硅复合材料 ;
步骤 3,待所述高效防水浆料液充分扩散、固化后,采用封孔清浆封堵所述注浆 孔 20 ;
所述高效防水浆料液充分扩散、固化后,形成连续、封闭的水平防潮层 30,如 图 1 和图 2 所示,图 1 和图 2 中的虚线框均表示所述高效防水浆料液的作用范围 ;
注入所述高效防水浆料液 24 小时后,采用封孔清浆封堵所述注浆孔 20,为力防 止所述封孔清浆在固化过程中体积膨胀开裂,所述封孔清浆分多次注入所述注浆孔 20, 后一次注入需要等前一次注入的封孔清浆凝固后再进行 ;
例如将所述封孔清浆分三次注入所述注浆孔 20。
由图 1 可知,只要设计好相邻两个注浆孔 20 之间的间距,水平防潮层 30 就能覆 盖整个墙体 10 与水平地面 B 的接触面,形成有效的防水层。本实施例的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不需要对墙体进行凿除,因此,不会对 墙体造成破坏,不会对墙体结构安全、外墙防水带来隐患 ;
本实施例的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施工时只涉及墙体,不触及墙体周边环 境,因此,操作起来非常简单,施工效率高、工期短、花费低 ;
本实施例的非破损性修复防潮层的方法根据墙体防潮层的损坏程度,选择无压 力或压力方式注入高效防水浆料液,能有效保障高效防水浆料液充分扩散,另外,封堵 注浆孔时,封孔清浆分多次注入,能有效保证封堵质量,从而保证了施工质量。
继续参见图 1,采用上述方法形成的后置防潮层位于墙体与水平地面之间,包括 多个水平设置的防潮块 31,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防潮块 31 相互连接或部分重叠,形成一 体;
所述防潮块 31 由高效防水浆料液凝固而成,所述高效防水浆料液例如采用有机 硅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