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用挤扩装置及挤扩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桩基用挤扩装置及挤扩方法.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21905A43申请公布日20110420CN102021905ACN102021905A21申请号201010607154922申请日20101227E02D5/3420060171申请人李征地址710075陕西省西安市团结南路22号西北电力设计院土建结构室申请人龚晓南周建72发明人李征龚晓南周建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61211代理人商宇科54发明名称一种桩基用挤扩装置及挤扩方法57摘要本发明的一种桩基用挤扩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承接装置和与所述承接装置连接的挤扩臂;其中挤扩臂包括可伸缩扩臂;本发明的桩基用挤扩装置及方法克服了单缸单向挤扩装置及。
2、双缸双向挤扩装置的缺点,防止土体掉落到箱型截面臂内,而且伸缩挤扩臂始终与土体接触,土体得到充分压实,挤成盘腔水平投影面积较大,其挤扩桩承载力较大。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13页CN102021919A1/2页21一种桩基用挤扩装置,包括承接装置和与所述承接装置连接的挤扩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挤扩臂包括可伸缩扩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用挤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扩臂包括第一臂、第二臂以及液压缸;第二臂套接于第一臂内,第一臂和第二臂通过液压缸套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设置于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内腔;。
3、所述液压缸的缸筒一端与所述第一臂连接,其活塞杆一端与所述第二臂连接或者液压缸的缸筒一端与所述第二臂连接,其活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臂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桩基用挤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臂与承接装置铰接,第一臂可沿所述第二臂的外壁伸缩,或者第一臂与承接装置铰接,第二臂可沿所述第一臂的内壁伸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桩基用挤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与第二臂的截面为箱型截面,具体是多边形或者椭圆形或者矩形或者梯形的箱型截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桩基用挤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扩臂还包括不可伸缩扩臂;所述不可伸缩扩臂的一端与所述承接装置铰接,其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可伸缩扩臂铰接;所述可伸缩。
4、扩臂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承接装置铰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桩基用挤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扩臂包括上伸缩扩臂和下伸缩扩臂;所述上伸缩扩臂与下伸缩扩臂通过销轴铰接;所述上伸缩扩臂与下伸缩扩臂的另一端分别与承接装置的上端与下端铰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桩基用挤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伸缩扩臂数目相等,且数目为多个。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桩基用挤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挤扩臂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设置于第一臂内侧壁与第二臂连接的一端上;所述第二滑块设置于第二臂外侧壁与第一臂连接的一端上。10一种桩基用挤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5、步骤1形成桩身直孔;2将挤扩装置伸入直孔中,驱动挤扩装置使其可伸缩扩臂伸出并带动其与另一可伸缩扩臂或不可伸缩扩臂铰接处的铰接点外扩,使与可伸缩扩臂和/或不可伸缩扩臂接触的土体向外移动,形成一个承力岔腔;3缩回可伸缩扩臂,旋转挤扩装置的可伸缩扩臂和/或不可伸缩扩臂,使其在直孔内的同一标高处的其他位置挤扩;4重复步骤2至步骤3,完成一个承力盘腔的挤扩。11根据权利10所述的桩基用挤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由以下方法实现21将挤扩装置伸入直孔内;22驱动可伸缩扩臂的液压缸,当可伸缩扩臂的第一臂与承接装置相连,则伸出第二臂,则使其第二臂沿其与另一可伸缩扩臂或不可伸缩扩臂铰接处的铰接点外扩;当可。
6、伸缩扩臂的第二臂与承接装置相连,则伸出第一臂,则使其第一臂沿其与另一可伸缩扩臂或不可伸缩扩臂铰接处的铰接点水平外扩。权利要求书CN102021905ACN102021919A2/2页312根据权利11所述的桩基用挤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4之后还包括步骤5竖向移动挤扩装置,重复步骤2,形成另一个承力岔腔。13根据权利11所述的桩基用挤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4之后还包括步骤6竖向移动挤扩装置,重复步骤2至步骤4,形成另一个承力盘腔的挤扩。权利要求书CN102021905ACN102021919A1/7页4一种桩基用挤扩装置及挤扩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桩基用挤扩装置及挤扩。
7、方法,特别是一种液压伸缩式挤扩装置及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在基础工程施工中,通常是通过挤扩设备来形成带有承力盘、承力岔的桩;现有的挤扩装置的结构是由机头、液压站控制系统及车载系统等组成。其机头由液压油缸装置、挤扩臂、压力传感器等组成。挤扩臂由上挤扩臂、下挤扩臂组成。上挤扩臂与下挤扩臂一般是刚性构件,为不可伸缩结构。其中一种单缸单向挤扩的设备,参见图1,其上臂AB、及下臂BC,ABC运动轨迹如下0003A点,X0,Y;0004B点,X,Y;0005C点,X0,Y0;0006如附图所示,当其单向挤土时,挤土下臂下端不动,挤土上臂上端受作用力往下运动,使两挤土肢向外扩张挤压土体。显然,挤土下臂。
8、只有转动,而挤土上臂除了转动外还有平动。承力盘上部轮廓线为曲线,下部为直线。挤土上臂对桩周土体的挤压和双向挤土类似,即随着挤土臂肢与垂直方向的角度的增大,靠近桩身的挤土臂部分与土脱离,和土接触的臂长X逐渐减小。而挤土下臂工作时只发生转动,在整个挤土过程中都和土体保持接触XL,L为挤土下臂的长度,从而使盘底土被压缩的程度比盘上土大,这对于桩的竖向承载非常有利,在其臂长范围内,离桩身的距离越大,土体被压缩的程度越高。但是挤扩过程中挤扩臂上部产生“临空区”,0007则该处土体容易塌落,会增加沉渣。0008还有另一种是双缸双向的挤扩设备,参加图2,其上臂AB、及下臂BC,ABC运动轨迹如下0009A点。
9、,X0,Y;0010B点,X,Y0;0011C点,X0,Y;0012双缸双向挤压时,随着挤土臂肢与垂直方向的角度的增大,靠近桩身的挤土上下臂与土体相脱开,不能起到挤压土体的作用;双向挤土设备挤压成盘后,盘上下部轮廓线基本对称,即靠近桩身为星形曲线远离桩身为直线段。盘上下土体的压缩情况也大体相同,其中远离桩身的土体被压缩的程度大,承载性能好;而靠近桩身的土体,被压缩的程度相对较小,承载性能相对较差,并且由于此处压实程度低容易掉土。对于承受竖向荷载的桩来说,盘下土体的性质是决定单桩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双向挤压时,随着角度的增大,靠近桩身的挤土上下臂与土体相脱开,挤压土体的效果相对较差。0013因此,。
10、现在的挤扩设备其对土体的挤压程度均不够理想,影响承力盘桩的承载能力,且容易使土体塌落产生沉渣。说明书CN102021905ACN102021919A2/7页5发明内容001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挤扩设备的挤扩臂脱离土体,其压实程度较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桩基用挤扩装置及挤扩方法。001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桩基用挤扩装置,包括承接装置和与所述承接装置连接的挤扩臂;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挤扩臂包括可伸缩扩臂。0016上述可伸缩扩臂包括第一臂、第二臂以及液压缸;第二臂套接于第一臂内,第一臂和第二臂通过液压缸套接。0017上述液压缸设置于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内腔;所述液压缸的缸筒一端与所述第一臂连接,其活。
11、塞杆一端与所述第二臂连接或者液压缸的缸筒一端与所述第二臂连接,其活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臂连接。0018上述第二臂与承接装置铰接,第一臂可沿所述第二臂的外壁伸缩,或者第一臂与承接装置铰接,第二臂可沿所述第一臂的内壁伸缩。0019上述第一臂与第二臂的截面为箱型截面,具体是多边形或者椭圆形或者矩形或者梯形的箱型截面。0020上述挤扩臂还包括不可伸缩扩臂;所述不可伸缩扩臂的一端与所述承接装置铰接,其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可伸缩扩臂铰接;所述可伸缩扩臂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承接装置铰接。0021上述挤扩臂包括上伸缩扩臂和下伸缩扩臂;所述上伸缩扩臂与下伸缩扩臂通过销轴铰接;所述上伸缩扩臂与下伸缩扩臂的另一端分别与。
12、承接装置的上端与下端铰接。0022上述上、下伸缩扩臂数目相等,且数目为多个。0023上述可伸缩挤扩臂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设置于第一臂内侧壁与第二臂连接的一端上;所述第二滑块设置于第二臂外侧壁与第一臂连接的一端上。002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桩基用挤扩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00251形成桩身直孔;00262将挤扩装置伸入直孔中,驱动挤扩装置使其可伸缩扩臂伸出并带动其与另一可伸缩扩臂或不可伸缩扩臂铰接处的铰接点外扩,使与可伸缩扩臂和/或不可伸缩扩臂接触的土体向外移动,形成一个承力岔腔;00273缩回可伸缩扩臂,旋转挤扩装置的可伸缩。
13、扩臂和/或不可伸缩扩臂,使其在直孔内的同一标高处的其他位置挤扩;00284重复步骤2至步骤3,完成一个承力盘腔的挤扩。0029上述步骤2具体由以下方法实现003021将挤扩装置伸入直孔内;003122驱动可伸缩扩臂的液压缸,当可伸缩扩臂的第一臂与承接装置相连,则伸出第二臂,则使其第二臂沿其与另一可伸缩扩臂或不可伸缩扩臂铰接处的铰接点外扩;当可伸缩扩臂的第二臂与承接装置相连,则伸出第一臂,则使其第一臂沿其与另一可伸缩扩臂或不可伸缩扩臂铰接处的铰接点水平外扩。说明书CN102021905ACN102021919A3/7页60032上述方法步骤4之后还包括步骤5竖向移动挤扩装置,重复步骤2,形成另一。
14、个承力岔腔。0033上述方法步骤4之后还包括步骤6竖向移动挤扩装置,重复步骤2至步骤4,形成另一个承力盘腔的挤扩。0034本发明提供的桩基用挤扩装置及挤扩方法,具有以下特点00351、本发明的桩基用挤扩装置克服了单缸单向挤扩装置及双缸双向挤扩装置的缺点,又吸收了他们的优点。采用液压缸实现挤扩臂的伸缩而且上下伸缩扩臂截面臂铰接端封闭,防止土体掉落到箱型截面臂内,另外将挤扩臂第一臂其让第二臂伸出端做成坡状,便于土体挤扩过程中时盘腔的成型。00362、本发明的液压液压缸的伸出带动伸缩挤扩臂的伸出的运动形式,工作时,使上下挤扩臂所接触的土体均受挤压,可保证在砂层或其他土层在挤扩后不掉或少掉土,而且伸缩。
15、挤扩臂始终与土体接触,土体得到充分压实。若上下挤扩臂均为可伸缩臂,可使上下挤扩臂铰点只作水平运动而无上下运动。00373、本发明的桩基用挤扩方法靠近桩身的岔腔、盘腔土体得到加强,对桩基承载力提高有利,也有利于防止扩臂与土体脱离处土体的掉落。本发明方法吸收了单缸单向挤扩时优点,其挤土下臂始终与土体保持接触,因此盘下土体能得到充分挤压的优点,也弥补了单缸单向挤扩中上挤扩臂与土体脱离接触的问题导致存在临空区的问题,减小了土体坍塌的问题。00384、若上下承接装置分别与双缸双向装置中内外活塞杆相连,即该装置与普通双缸双向装置结合,与单纯的普通双缸双向装置相比若双向油缸及内外活塞杆长度相等,本发明的挤扩。
16、方法挤成盘腔水平投影面积较大,其挤扩桩承载力较大。附图说明0039图1、2为现有技术中挤扩臂运动轨迹;0040图3为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示意图;0041图4144为本发明的挤扩臂结构示意图;0042图5155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0043图6A、6B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0044图7为本发明挤扩臂运动轨迹。0045图中1承接装置;2挤扩臂;3第一臂;4第二臂;5液压缸;6滑块;7第一滑块;8第二滑块;9上伸缩扩臂;10下伸缩扩臂;11上承接盘;12下承接盘;13竖向液压缸;14液压缸内活塞杆;15液压缸外活塞杆;16不可伸缩扩臂;17可伸缩扩臂;18销轴。具体实施方式00。
17、46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桩基用挤扩装置,其较佳的实施例如下0047第一种实施方式0048参见图3以及图4144,该装置包括承接装置1和连接在承接装置1上的挤扩臂2;本发明的承接装置1可以采用现有的承接装置1结构;而本发明的挤扩臂2包括说明书CN102021905ACN102021919A4/7页7可伸缩扩臂17;其中可伸缩扩臂17包括第一臂3和第二臂4;第二臂套接于第一臂内且第一臂3与第二臂4通过液压缸套接,由液压缸驱动其实现伸缩,当第二臂4与承接装置1铰接时,第一臂3可沿第二臂4的外壁伸缩;或者当第一臂3与承接装置1铰接时,第二臂4可沿第一臂3的内壁伸缩。另外,液压缸5可以设置于第一臂3和第二。
18、臂4的内腔,其缸筒一端与第二臂4连接,其活塞杆一端与第一臂3连接,如图41、42所示,也可以将液压缸5倒接,即其缸筒一端与第一臂3连接,其活塞杆一端与第二臂4连接,如图43与图44所示。本发明的伸缩腔内设置为密封的,即第一臂3或第二臂4与承接装置1连接的一端封闭,且在第一臂3与第二臂4上设置滑块6,具体是在第一臂3的内侧壁与第二臂4连接的一端设置第一滑块7,在第二臂4的外侧壁上与第一臂连接的一端设置第二滑块8;这样伸缩臂工作时,靠滑块作用及挤压来传递作用力。液压缸可以是一般的普通的油缸,也可以是带增力机构的油缸或者是多级式油缸。0049本发明的挤扩装置可以设置多个挤扩臂2,即设置多个上伸缩扩臂。
19、9和下伸缩扩臂10,上伸缩扩臂9与下伸缩扩臂10通过销轴18连接;上伸缩扩臂9与下伸缩扩臂10的另一端分别与承接装置1的上端与下端连接。上伸缩扩臂9与下伸缩扩臂10分别与承接装置连接的一端封闭,防止土体掉落到臂内。上伸缩扩臂9与下伸缩扩臂10连接端其第一臂让第二臂伸出端做成坡状,便于土体挤扩过程中时盘腔的成型。0050本发明的第一臂3与第二臂4的截面可以设置为箱型截面,具体是六边形、椭圆形、八边形、矩形、大圆角矩形、梯形或者U形等的箱型截面均可,也可以将其设计为与土体接触侧截面为圆弧形状,把土体挤成拱状,更有利于土体稳定。0051本发明的承接装置1包括下承接盘12和上承接盘11,即上伸缩扩臂9。
20、连接在上承接盘11上,下伸缩扩臂连接在下承接盘12上。0052本发明的上、下伸缩扩臂9、10的挤扩轨迹如附图7中的第一阶段,上臂AB、及下臂BC,ABC运动轨迹如下0053第一阶段,伸缩扩臂中液压缸伸出0054A点,X0,Y0;0055B点,X,Y0;0056C点,X0,Y0;0057可见在挤扩轨迹的第一阶段,A、C点不动,由于高压油输入可伸缩扩臂17的液压缸,缸筒或活塞杆伸出,同时带动可伸缩扩臂17的可伸缩的箱型截面臂伸长,由于上伸缩扩臂9与下伸缩扩臂10同时伸缩,B点沿水平向直线运动,当液压油缸的伸长达到极限,可伸缩扩臂17的伸长也达到极限,B点达到B点,由于可伸缩扩臂17始终与土体接触,。
21、土体得到充分压实。伸缩挤扩臂中液压缸其油口设置于设备形心侧。0058在挤扩过程中,可伸缩扩臂17中,可伸缩箱型截面臂受弯,而其内部设置的液压缸受压。本挤扩装置克服了单缸单向挤扩装置及双缸双向挤扩装置的缺点,又吸收了他们的优点。液压液压缸的伸出带动可伸缩扩臂17的伸出的运动形式,工作时,上、下伸缩扩臂9、10铰点只作水平运动而无上下运动,使上、下伸缩扩臂9、10所接触的土体均受挤压,可保证在砂层或其他土层在挤扩后不掉或少掉土。0059第二种实施方式0060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仅在于承接装置1的不同,本实施例中的承接装置1包说明书CN102021905ACN102021919A5/7页8括上承接。
22、盘11和下承接盘12以及竖向液压缸13;参见图51至图53,竖向液压缸13有包括液压缸内活塞杆14与液压缸外活塞杆15;上承接盘11与液压缸外活塞杆15相连,下承接盘12与液压缸内活塞杆14相连;液压缸内、外活塞杆14、15靠近缸筒侧均设置在挤扩臂2的上方,液压缸内活塞杆14与液压缸外活塞杆15的驱动方向相对,实现上伸缩扩臂9和下伸缩扩臂10的进一步的挤扩动作。0061参见图54A、图54B,承接装置包括壳体、上下两个竖向液压缸13。上下两个竖向液压缸13通过壳体相连,即一个设置在挤扩臂2上方,另一个设置在挤扩臂2的下方,其与挤扩臂2的连接方式与上述的相类似。参见图54A,当可伸缩扩臂17充分。
23、伸长达到极限后,竖向液压缸13带动承接装置1的上承接盘11与下承接盘12做相向运动,于是挤扩臂2的运动轨迹由AB变成AB,由CB变成CB,此部分与当前技术中的双向挤扩相同,岔腔形成。当液压油缸回缩,同时带动可伸缩扩臂17的回缩,竖向液压缸13做相反的运动,挤扩装置挤扩完毕。挤扩装置经过旋转,重复往复的流程,形成盘腔。0062图54B,上伸缩扩臂9与下伸缩扩臂10与上下竖向液压缸13铰接,壳体上设置有可让挤扩臂2伸出的孔。当伸缩扩臂伸长长度达到极限时,上下竖向液压缸13作用,驱使挤扩臂2与承接装置1连接的点相向运动,使其进一步挤扩。亦可以伸缩扩臂中液压缸的伸缩与两个竖向液压缸13的伸缩动作交替或。
24、同步进行,形成承力岔腔与上述工作原理相同,挤扩装置经过旋转,重复往复的流程,形成盘腔。0063参见图55,承接装置1还可以是壳体、竖向液压缸13,其壳体上带有可供挤扩臂伸出的孔。上伸缩扩臂9与设置于壳体内液压缸直接相连,下伸缩扩臂10与壳体底端相连。当可伸缩扩臂中液压缸的伸出达到极限时,此时竖向液压缸13开始伸缩,实现上伸缩扩臂9和下伸缩扩臂10的进一步的挤扩动作。亦可以使伸缩扩臂中液压缸的伸缩与竖向液压缸13的伸缩动作交替或同步进行。0064本发明的上、下伸缩扩臂9、10轨的挤扩轨迹如附图7,上臂AB、及下臂BC,ABC运动轨迹如下0065第一阶段,伸缩扩臂中液压缸伸出,0066A点,X0,。
25、Y0;0067B点,X,Y0;0068C点,X0,Y0;0069第二阶段竖向2个液压缸同步伸出,0070A点,X0,Y;0071B点,X,Y0;0072C点,X0,Y;0073第一阶段动作可以第二阶段动作可交替或同步进行。0074第三种实施方式0075参见图6A、6B,本发明的挤扩臂2还可以设置为不可伸缩扩臂16与可伸缩扩臂17上下连接来实现,具体是不可伸缩扩臂16的一端与承接装置1铰接,其另一端通过销轴18与可伸缩扩臂17铰接;可伸缩扩臂17的另一端通过销轴18与承接装置1铰接,可以将不可伸缩扩臂16与承接装置1的上承接盘11通过销轴18铰接,可伸缩扩臂17与说明书CN102021905AC。
26、N102021919A6/7页9下承接盘12通过销轴18铰接;也可以反之,将可伸缩扩臂17通过销轴18与上承接盘11铰接,不可伸缩扩臂16与销轴18的下承接盘12铰接;而可伸缩扩臂17与不可伸缩扩臂16也通过销轴18铰接,可以相对旋转。0076本实施例的可伸缩扩臂17与第一、二种实施方式中的可伸缩扩臂17的结构完全相同。0077如附图6A所示,如果上挤扩臂为可伸缩挤扩臂,下挤扩臂为不可伸缩的挤扩壁,上挤扩臂与承接装置的连接点由液压缸驱动以及下挤扩臂与承接装置的连接点由液压缸驱动,两连接点以相同的速率做相向运动的情况,上臂AB、及下臂BC,ABC运动轨迹如下0078第一阶段,伸缩扩臂中液压缸伸出。
27、,0079A点,X0,Y0;0080B点,X,Y;0081C点,X0,Y0;0082第二阶段,竖向2个液压缸同步伸出,0083A点,X0,Y;0084B点,X,Y0;0085C点,X0,Y;0086亦可以伸缩扩臂中液压缸的伸缩与竖向液压缸的伸缩动作交替或同步进行。即第一阶段动作可以第二阶段动作可交替或同步进行。0087如附图6B所示,如果下挤扩臂为可伸缩挤扩臂,上挤扩臂为不可伸缩的挤扩臂,上挤扩臂与承接装置的连接点由液压缸驱动以一定的速率向下运动,下挤扩臂与承接装置中壳体连接,而连接点相对静止不动,上臂AB、及下臂BC,ABC运动轨迹如下0088第一阶段,伸缩扩臂中液压缸伸出,0089A点,X。
28、0,Y0;0090B点,X,Y;0091C点,X0,Y0;0092第二阶段,竖向液压缸伸出,0093A点,X0,Y;0094B点,X,Y;0095C点,X0,Y0;0096亦可以伸缩扩臂中液压缸的伸缩与竖向液压缸的伸缩动作交替或同步进行。即第一阶段动作可以第二阶段动作可交替或同步进行。009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桩基用挤扩方法,其主要由以下步骤实现0098步骤1形成桩身直孔;0099步骤2将挤扩装置伸入直孔中,驱动挤扩装置使其可伸缩扩臂伸出并带动其与另一可伸缩扩臂或不可伸缩扩臂铰接处的铰接点外扩,使与可伸缩扩臂和/或不可伸缩扩臂接触的土体向外移动,形成一个承力岔腔。具体包括010021将挤扩装置。
29、伸入孔内;说明书CN102021905ACN102021919A7/7页10010122驱动可伸缩扩臂的液压缸,当可伸缩扩臂的第一臂与承接装置相连,则伸出第二臂,则使其第二臂沿其与另一可伸缩扩臂或不可伸缩扩臂铰接处的铰接点水平外扩;当可伸缩扩臂的第二臂与承接装置相连,则伸出第一臂,则使其第一臂沿其与另一可伸缩扩臂或不可伸缩扩臂铰接处的铰接点水平外扩。0102步骤3缩回可伸缩扩臂,旋转挤扩装置的可伸缩扩臂和/或不可伸缩扩臂,使其在直孔内的同一标高处的其他位置挤扩;01034重复步骤2至步骤3,完成一个承力盘腔的挤扩。0104如果同一桩孔需要设置多个承力盘腔,和多个岔腔时,在步骤4之后还有步骤5和。
30、步骤6,即0105步骤5竖向移动挤扩装置,重复步骤2,形成另一个承力岔腔。0106步骤6竖向移动挤扩装置,重复步骤2至步骤4,形成另一个承力盘腔的挤扩。0107对于需要设置有多个承力岔腔和盘腔的桩孔,可以组合以上的步骤实现。说明书CN102021905ACN102021919A1/13页11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21905ACN102021919A2/13页12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21905ACN102021919A3/13页13图3图41说明书附图CN102021905ACN102021919A4/13页14图42图43图44说明书附图CN102021905ACN102021919。
31、A5/13页15图51说明书附图CN102021905ACN102021919A6/13页16图52说明书附图CN102021905ACN102021919A7/13页17图53说明书附图CN102021905ACN102021919A8/13页18图54A说明书附图CN102021905ACN102021919A9/13页19图54B说明书附图CN102021905ACN102021919A10/13页20图55说明书附图CN102021905ACN102021919A11/13页21图6A说明书附图CN102021905ACN102021919A12/13页22图6B说明书附图CN102021905ACN102021919A13/13页23图7说明书附图CN10202190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