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颗粒剂及其制备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目前小儿常用的抗感冒药之一。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为感 冒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 曾用名 : 小儿新、 小儿速效感冒颗粒、 小儿速效感冒灵或小儿速效 伤风冲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一种复方制剂, 主要由对乙酰氨基酚 ( 扑热息痛 )、 马来 酸氯苯那敏 ( 扑尔敏 ) 和人工牛黄组成。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解热镇痛药, 它主要通过抑 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增加皮肤的血流、 出汗及热散失而起解热作用。 马来酸氯苯那敏为组胺 H1 受体拮抗剂, 能对抗过敏反应 ( 组胺 ) 所致的毛细血管扩张, 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与 对乙酰氨基酚配伍, 可增强其镇痛和缓解感冒所引起的鼻塞、 流涕、 打喷嚏等症状。人工牛 黄具有解热、 镇惊作用。 因而,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 引起的发热、 头痛、 四肢酸痛、 打喷嚏、 流鼻涕、 鼻塞、 咽痛等症状。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传统的制备方法为 : 将马来酸氯苯那敏、 对乙酰氨基酚、 人工 牛黄和辅料经一次混匀, 加入药用粘合剂制软材, 制粒, 干燥, 整粒, 总混, 分装即得。 传统的 制备方法在制粒过程中存在主药和辅料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造成成品中马来酸氯苯那敏鉴 别项不合格, 含量不均匀, 含量波动大, 产品质量不稳定 ; 另外原料未严格要求配比, 造成产 品的口感味苦, 特别是小儿用药困难等问题的出现。
如果能够开发一种能解决以上缺陷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以实现 低成本高品质, 将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本低、 质量好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工序简单、 质量可控且适于工业化生产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 粒的制备方法, 从根本上避免了现有制备方法制备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的马来酸氯苯那 敏鉴别项不合格、 含量不均匀、 味苦的现象, 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并改善了服用时的口 感。
一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以 5000g ~ 5600g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计, 由以下原料 通过湿法制粒而制成 :
对乙酰氨基酚 125g ~ 375g、 马来酸氯苯那敏 0.5g ~ 1.5g、 人工牛黄 5g ~ 15g、 填 充剂 4500g ~ 5200g、 粘合剂 3g ~ 6g、 香精适量和乙醇适量。
所述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以 5000g ~ 5600g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计, 可优选由 以下原料通过湿法制粒而制成 :
对乙酰氨基酚 125g、 马来酸氯苯那敏 0.5g、 人工牛黄 5g、 填充剂 4870g、 粘合剂 4g、 香精适量和乙醇适量。
所述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以 5000g ~ 5600g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计, 可优选由 以下原料通过湿法制粒而制成 :
对乙酰氨基酚 250g、 马来酸氯苯那敏 1g、 人工牛黄 10g、 填充剂 5000g、 粘合剂 3g、 香精适量和乙醇适量。
所述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以 5000g ~ 5600g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计, 还可优选 由以下原料通过湿法制粒而制成 :
对乙酰氨基酚 375g、 马来酸氯苯那敏 1.5g、 人工牛黄 15g、 填充剂 5200g、 粘合剂 6g、 香精适量和乙醇适量。
所述的填充剂为蔗糖、 乳糖、 甘露醇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粘合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Na)、 聚维酮 K30 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粘合剂可以水溶液的形式使用, 如羧甲基纤维素钠以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 液的形式使用, 所述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优选为 1%~ 3%, 进一步优 选为 1.5% ; 所述的聚维酮 K30 以聚维酮 K30 水溶液的形式使用, 所述的聚维酮 K30 水溶液 的质量百分浓度优选为 2%~ 4%, 进一步优选为 3%。
所述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的制备方法, 包括步骤 : (1) 将对乙酰氨基酚和人工牛黄充分混合均匀, 得到第一混合物 ;
(2) 将填充剂分 2 次加入步骤 (1) 制得的第一混合物中, 每次加入量为填充剂总重 量的 1/2, 每次加入后均需混合混匀, 得到第二混合物 ;
(3) 将马来酸氯苯那敏溶于乙醇, 配制马来酸氯苯那敏乙醇溶液, 向马来酸氯苯那 敏乙醇溶液中先加入粘合剂混匀后与步骤 (2) 制得的第二混合物混合制软材, 经制粒、 干 燥和整粒, 再加入香精总混, 制得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所述的对乙酰氨基酚、 人工牛黄、 马来酸氯苯那敏、 填充剂和粘合剂的颗粒度优选 为 60 目~ 80 目 ; 选用粒度较小的原料更利于物料的均匀混合, 以便制粒时能够得到均匀性 更好的混合物, 进一步提高物料混合物的稳定性及流动性。
所述的马来酸氯苯那敏乙醇溶液中马来酸氯苯那敏与乙醇的质量比优选为 1 ∶ 1 ~ 3。可将马来酸氯苯那敏溶于乙醇得到呈透明澄清的溶液。
所述的干燥的温度优选为 65℃~ 90℃ ( 进一步优选为 70℃~ 80℃ ), 干燥的时间 优选为 1 小时~ 3 小时。
所述的粘合剂在用之前需配制成相应浓度的粘合剂水溶液再使用。
本发明方法将马来酸氯苯那敏以马来酸氯苯那敏乙醇溶液的形式与粘合剂预先 混合, 再加入第二混合物中混合, 可以进一步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 利于得到质量合格的颗 粒剂。 同时, 在马来酸氯苯那敏乙醇溶液中加入粘合剂, 可以使马来酸氯苯那敏完全被粘合 剂粘附, 经湿法制粒机混合、 制粒后成马来酸氯苯那敏分布均匀, 能更好的保证最终产品小 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均匀分布, 从而更好的保证马来酸氯苯那敏鉴别项合 格。
本品规格为 5g/ 袋 ; 用法用量 : 温水冲服。12 岁以下用量见下表。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
因马来酸氯苯那敏在处方中用量少, 若直接与对乙酰氨基酚、 人工牛黄混合, 不容 易混和均匀, 本发明通过对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处理, 达到马来酸氯苯那敏鉴别项合格, 保证 了最终产品的质量 ; 本发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在保存一定时间后, 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 量未出现不合格的现象。
本发明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的含量均匀度、 稳定性等质量指标均符合要求, 产品 质量稳定可控。
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单, 易于控制, 成本低, 适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处方 1 :
对乙酰氨基酚 125g、 马来酸氯苯那敏 0.5g、 人工牛黄 5g、 蔗糖粉 4870g、 羧甲基纤 维素钠 4g、 香精适量和乙醇适量。
将上述粘合剂 4g 羧甲基纤维素钠溶入 262.67g 纯化水中, 搅匀溶解配制成 CMC-Na 质量百分浓度为 1.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
制备方法 :
(1) 将对乙酰氨基酚 125g 和人工牛黄 5g 充分混合均匀, 得到第一混合物, 备用 ;
(2) 将蔗糖粉 4870g 分 2 次加入步骤 (1) 制得的第一混合物, 每次加入量为 2435g, 每次加入后均需混合混匀, 得到第二混合物, 备用 ;
(3) 将马来酸氯苯那敏 0.5g 溶于 0.5g 乙醇, 配制马来酸氯苯那敏乙醇溶液, 向马 来酸氯苯那敏乙醇溶液中先加入 1.5% ( 质量百分浓度 ) 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 混匀后与 步骤 (2) 制得的第二混合物混合制软材, 经制粒后在 70℃干燥 1 小时, 整粒后加入香精总 混、 按 5g/ 袋分装, 制得 1000 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实施例 2
处方 2
对乙酰氨基酚 250g、 马来酸氯苯那敏 1g、 人工牛黄 10g、 乳糖 5000g、 聚维酮 K303g、 香精适量和乙醇适量。
将上述粘合剂 3g 聚维酮 K30 溶入 97g 纯化水中, 搅匀溶解配制成质量百分浓度为 3%的聚维酮 K30 水溶液。
制备方法 :(1) 将对乙酰氨基酚 250g 和人工牛黄 10g 充分混合均匀, 得到第一混合物, 备用 ;
(2) 将乳糖 5000g 分 2 次加入步骤 (1) 制得的第一混合物, 每次加入量为 2500g, 每次加入后均需混合混匀, 得到第二混合物, 备用 ;
(3) 将马来酸氯苯那敏 1g 溶于 1.5g 乙醇, 配制马来酸氯苯那敏乙醇溶液, 向马来 酸氯苯那敏乙醇溶液中先加入 3%聚维酮 K30 水溶液, 混匀后与步骤 (2) 制得的第二混合物 混合制软材, 经制粒后在 75℃干燥 2 小时, 整粒后加入香精总混、 按 5g/ 袋分装, 制得 1020 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实施例 3
处方 3
对乙酰氨基酚 375g、 马来酸氯苯那敏 1.5g、 人工牛黄 15g、 蔗糖 5200g、 羧甲基纤维 素钠 6g、 香精适量和乙醇适量。
将上述粘合剂 6g 羧甲基纤维素钠溶入 394g 纯化水中, 搅匀溶解配制成 CMC-Na 质 量百分浓度为 1.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
制备方法
(1) 将对乙酰氨基酚 375g 和人工牛黄 15g 充分混合均匀, 得到第一混合物, 备用 ;
(2) 将蔗糖 5200g 分 2 次加入步骤 (1) 制得的第一混合物, 每次加入量为 2600g, 每次加入后均需混合混匀, 得到第二混合物, 备用 ; (3) 将马来酸氯苯那敏 1.5g 溶于 4.5g 乙醇, 配制马来酸氯苯那敏乙醇溶液, 向马 来酸氯苯那敏乙醇溶液中先加入 1.5%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 混匀后与步骤 (2) 制得的 第二混合物混合制软材、 经制粒后在 80℃干燥 3 小时、 整粒、 加入香精总混、 按 5g/ 袋分装, 制得 1080 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对比例 1
将对乙酰氨基酚 125g、 马来酸氯苯那敏 0.5g、 人工牛黄 5g 和蔗糖粉 4870g 经一次 混匀, 加入 1.5% ( 质量百分浓度 ) 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制软材, 制粒, 干燥, 整粒, 总混, 按 5g/ 袋分装, 制得 1000 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对比例 2
将对乙酰氨基酚 250g、 马来酸氯苯那敏 1g、 人工牛黄 10g 和乳糖粉 5000g 经一次 混匀, 加入 3% ( 质量百分浓度 ) 聚维酮 K30 水溶液制软材, 制粒, 干燥, 整粒, 总混, 按 5g/ 袋分装, 制得 996 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对比例 3
将对乙酰氨基酚 375g、 马来酸氯苯那敏 1.5g、 人工牛黄 15g 和蔗糖粉 5200g 经一 次混匀, 加入 1.5% ( 质量百分浓度 ) 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制软材, 制粒, 干燥, 整粒, 总 混, 按 5g/ 袋分装, 制得 1012 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按照国家药品标准 WS-10001-(HD-0214)-2002 及中国药典 2005 年版二部附录 I N 颗粒剂的检测方法进行各项指标检测, 检验结果如下表 :
注: 含量均匀度计算方法: 每 组 样 品 各 取 10 袋, 分别以国家药品标准 WS-10001-(HD-0214)-2002 及中国药典 2005 年版二部附录 I N 颗粒剂的检测方法含量 ( 以 对乙酰氨基酚计 ), 含量结果为 x, 并分别求的每组含量的平均值 ; 用每组中的最大值 ( 或最 小值 ) 减去每组的平均值, 得极差值 ; 用每组的极差值除以该组的平均值乘以 100%, 既得 含量均匀度。
6101982179 A CN 101982181
说明书鉴别及其它 合格 合格 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结论 合格 合格 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5/5 页含量均匀度 ( 以对乙酰氨基酚计 ) 实施例 1 实施例 2 实施例 3 对比例 1 对比例 2 对比例 3
±3.6 ±3.4 ±3.2 ±7.7 ±6.5 ±5.2结论 : 传统制备方法较本发明方法费时、 颗粒含量及质量不可控。
有以上的检验结果可知, 实施例 1 ~ 3 采用的本发明处方和方法制备的小儿氨酚 黄那敏颗粒, 成品中含量均匀, 含量均匀度波动小, 产品质量稳定可控 ; 而对比例 1 ~ 3 采用 传统的处方和方法, 制得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含量均匀度波动大, 且混合时间长, 费时, 生产周期长, 可见本发明处方和方法优于传统处方和制备方法。 将实施例 1 ~ 3 制备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以及对比例 1 ~ 3 制备的小儿氨酚黄 那敏颗粒分别进行马来酸氯苯那敏项鉴别检测, 将各实施例及对比例制备的小儿氨酚黄那 敏颗粒均分别取三份, 每份 3 包, 做平行试验, 方法如下 :
取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3 包, 研细, 加三氯甲烷 20ml, 使溶解, 滤过, 取续滤液作为 供试品溶液 ; 另取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与马来酸氯苯那敏对照品, 加三氯甲烷制成 1ml 含 对乙酰氨基酚 10mg, 马来酸氯苯那敏 0.15mg 的溶液 ( 必要时滤过 ) 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 层色谱法 ( 中国药典 2005 年版二部附录 V B) 试验, 吸取上述两种溶液 25μl 点于同一硅 胶 G 薄层板上, 以甲醇 - 浓氨溶液 ( 二者体积比为 20 ∶ 0.15) 为展开剂, 展开后, 晾干, 熏 以碘蒸汽, 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颜色与位置应与对照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相同。
结果如下 : 实施例 1 ~ 3 制备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马来酸氯苯那敏鉴别均为在 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 表明 : 本发明实施例 1 ~ 3 制备的小儿氨 酚黄那敏颗粒马来酸氯苯那敏鉴别项符合要求。
对比例 1 ~ 3 制备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马来酸氯苯那敏鉴别均没有在与对照品 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 表明 : 对比例 1 ~ 3 制备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马 来酸氯苯那敏鉴别项不符合要求。可见本发明处方和方法优于传统处方和制备方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