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氨挥发的氮肥增效剂以及 对氮肥进行增效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氨挥发的氮肥增效剂以及对氮肥进行增效的方法。
现有氮肥增效剂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在氮肥生产时加入一些特殊物质以改变氮肥的化学、物理特性,使氮肥施入土壤后缓慢释放;另一类是在氮肥施用时加入一些物质,控制氮肥施入土壤后氮的形态转变和吸附以达到控制氮素缓慢释放的目的。
氮肥增效剂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长期以来,在氮肥中按比例添加一种或几种物质与氮肥混合,控制氮素释放和转化或吸附氮素避遭过快淋失或挥发,是一种比较经济和易于接受的延长氮肥肥效期的技术。所添加的核心物质称为氮肥增效剂,并主要以人工化合物为主。目前国内代表性的产品是将氮肥增效剂(如双氰铵)加入到载体之中(如风化煤),用户在使用中将它们的混合物与氮肥(如尿素)按比例混合而达到延长氮肥肥效期的目的。
市面上有一种以风化煤为主要载体成分的氮肥缓施剂,但由于风化煤的比重较小,呈黑色,易于吸附于物体表面。此类增效剂在使用中常常容易与氮肥分层,造成施用不均,遇到风天难以施入到指定位置,增加劳动强度;如果用户直接用手施用肥料,作为载体的风化煤极易吸附在手上而弄脏物品或污染人体器官。该类增效剂在施用上的不便将限制其推广普及;以人工化合物为主体的氮肥增效剂成本偏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氨挥发地氮肥增效剂。从而提供一种简单实用、成本低廉、无污染和无毒性的液体氮肥增效剂,适合于复合肥厂生产长效复合肥和作为特种经济作物氮肥增效剂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氮肥进行增效的方法。
沸石作为天然氮肥增效剂载体的主要原理是能够吸附氮肥添加剂,使氮肥添加剂混合均匀,并容易与氮肥混合;作为氮肥增效剂的作用原理是能够吸附铵离子(NH4+-N)而使其免遭过快的硝化作用、淋失和挥发。沸石是天然矿物,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经磨细到100目以上后形成沸石粉,沸石粉具有多孔性,内、外比表面积比较大,具有强烈的吸附功能。比重较风化煤大,易于与肥料混合,施用时方便,污染少。FA是风化煤利用酸提取的腐植酸,除其他特性外,具有使氮肥缓慢释放的功能。FA具有增强微生物活性和提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双氰铵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增效剂。对此,我们对这些天然物质作为氮肥增效剂载体进行了筛选和防止氨挥发的实验研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氨挥发的氮肥增效剂,含有腐植酸,沸石粉,双氰铵,其重量比例为腐植酸∶沸石粉∶双氰铵=0.25~0.45∶0.08~0.5∶0.02~0.3。在本发明的氮肥增效剂中,沸石粉的粒度优选为80~100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对氮肥进行增效的方法,包括在氮肥施用前将本发明的氮肥增效剂与氮肥进行混合的步骤,其中,氮肥增效剂与氮肥中纯氮量的重量百分比为1∶5~35。
本发明的方法中所述的氮肥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任何一种氮肥,也可以是含有磷肥等其它肥料的复合肥。其中,腐植酸(本说明书中以FA表示)为采用常规硝酸提取法提取的腐植酸,腐植酸是利用酸碱浸提风化煤或泥炭而得到的提取物。
本发明液体增效剂可通过以下方法生产:
1.FA(腐植酸)原液的提取:采用风化煤加入硝酸方法提取。
2.沸石粉生产方法:采用机械方法磨细到80目以上。
3.使用时,首先将适量的双氰铵与适量沸石粉混合后,再与适量的FA原液混合,充分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的水即成液体氮肥增效剂。
本发明的增效剂在农业生产中可提高氮肥利用率10~20%。实施例实施例1
本实验设9个处理,1.尿素,2.尿素+风化煤,3.尿素+双氰铵,4.尿素+FA,5.尿素+沸石,6.尿素+沸石+FA+双氰铵,7.尿素+沸石+双氰铵,8.尿素+FA+双氰铵,9.对照,其中,尿素用量为2克,沸石用量为纯氮量的10%,FA用量为40ml,双氰铵用量为纯氮量的10%,风化煤用量为纯氮量的10%。
操作步骤:取过20目的风干土400克,按以上9个处理分别加入尿素、沸石、FA、双氰铵和风化煤,全部与土混匀后装入2000ml烧杯中,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70%,用通气但不透水薄膜封闭烧杯口即可。每个处理重复4次,定期取样测定氨挥发量。实验结果:
通过连续90天的室内培养模拟氨挥发的实验中,从表1中可以看出,各处理在氨挥发的累积总量和释放速率依次为:对照<尿素+沸石+FA+双氰铵<尿素+沸石+双氰铵<尿素+FA+双氰铵<尿素+沸石<尿素+FA<尿素+双氰铵<尿素+风化煤<尿素。以上结果说明,沸石作为载体比风化煤优越,作为增效剂好于双氰铵;具有增效剂和载体的双重功能;FA作为增效剂具有很好的效果。
表1不同氮肥增效剂载体处理下氨挥发数量(mg/kg) 处理 10(累积天 数) 20(累积天 数) 30(累积天 数) 50(累积天 数) 90(累积天 数) 对照 0.02 0.03 0.03 0.04 0.04 尿素 12.57 29.48 36.15 43.94 48.95 尿素+双氰铵 16.33 26.00 32.82 37.87 43.65 尿素+FA 15.33 24.72 31.48 36.26 41.99 尿素+风化煤 11.34 26.84 33.17 40.57 45.36 尿素+沸石 10.53 22.39 26.61 31.61 35.30 尿素+FA+双氰铵 8.14 20.10 24.33 29.25 32.96 尿素+沸石+双氰铵 2.12 9.65 17.07 22.22 28.01 尿素+沸石+FA+双 氰铵 3.12 10.47 17.25 21.97 27.47结论:
由以上氨挥发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液体氮肥增效剂的适宜用量范围为与氮肥纯氮量的重量百分比为5%~35%。
其中:
FA原液作为氮肥增效剂,其适宜用量范围为氮肥纯氮量重量百分比的5%~45%;
双氰铵作为氮肥增效剂,其适宜用量范围为氮肥纯氮量重量百分比的2%~30%;
沸石粉作为氮肥增效剂,其适宜用量范围为氮肥纯氮量重量百分比的10%~50%;
即:FA原液∶双氰铵∶沸石粉重量百分比为:5%~45%∶2%~30%∶10%~50%;参考文献
1.关连珠、梁成华、金耀青、张继宏:天然沸石保氮供氮能力及其机制的研究。土壤通报,1992,23(5):71-75
2.张继宏、颜丽、关连珠、梁成华:沸石的增产效果及对土壤淋溶水离子的影响。土壤通报,1994,25(3):123-125
3.李录久、张琳、王瑞芳、吴兰云:交换性NH4+-沸石提高土壤磷肥力研究。土壤通报,1996,27(3):139-140
4.高荣繁:含沸石长效复合化肥。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专利号:CN:1045765A
5.崔桂荣、毕庶春、李欣、张志明、张得生:一种新型氮肥长增效剂。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专利号:CN:1109038A
6.王福聚、祁功叙:高效多元素固氮剂。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专利号:CN:105322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