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味中药原生药成药.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316934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07391.0

申请日:

1997.03.12

公开号:

CN1168283A

公开日:

1997.12.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7.12.24|||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0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0

申请人:

蒋荣昌;

发明人:

蒋荣昌

地址: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西南民族学院学院编辑部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江晓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味中药原生药成药,其特征是将单味中草药原生药按其原生药的本来生物、化学形态同时也按传统中药炮制要求炮制或不炮制加工成的丸剂或片剂或胶囊或可以泡饮的粉剂或膨化颗粒冲剂单味成药。以方便临床辨证施治并使配伍用药成品化。避免了煎药麻烦及煎药导致的剂量损失和服用困难,特别是患者旅途携带服用困难,易于保存和服用,成本低,疗效高。

权利要求书

1: 1,单味中药原生药成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味中药原生药成药是将单味 中草药原生药按其原生药的本来生物、化学形态同时也按传统中药要求炮制或不 炮制加工成的丸剂或片剂或胶囊或可以泡饮的粉剂或膨化颗粒冲剂单味成药。

说明书


单味中药原生药成药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成药,特别涉及的是一种单味中药原生药成药。

    传统的方法是患者自行按中药配方所得的中药加工成汤剂,易导致中药有效剂量的额外损失和有效剂量的不确定性,带来减效和无效的弊端。而为了保证最低剂量便额外增加了保险剂量,提高了成本;且放置困难,煎制麻烦,服用困难,尤不便于旅途服用。而复方中成药又难以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随证加减,因而难免影响疗效,耽误病程。

    公开号CN1073862A公开了一种“单味中成药”,其特征是该成药中“含有且仅含有某一味中草药的有效成份,该有效成份是采用适当的工艺从该味中草药物中提取的…”。该方法以西医药理论的学术观点为指导原则,将某一味中草药分解(以提取为手段)成“有效成份”和“无效成分”两部分,然后将提取所得的“有效成份”制备成成药。这些方法实际上就是制药工业沿用已久的从黄连、黄芩等原生药物中提取黄连素和黄芩甙等的方法。从单味中草药中提取的“有效成份”仅仅是对某个或局部疾病及其症侯有效的“有效成分”(如黄连素对于胃、肠道感染)而不再是中药及其施治理论所强调的对病患者机体的整体调整和治疗(纠正偏盛偏衰,达致“阴平阳秘”)。也就是说,经“提取有效成份”而制成的“单味中成药”实际上已经不是传统中医药理论意义上的“中成药”,而是以中草药原生药物为原料制成的“西药”。以西医药理论观点为指导思想,把单味中草药分解为“有效成份”和无效成份,忽略其整体“性味”、“归经”、“升降沉浮”等功能系统对病患者整个机体的调节治疗作用,从而使这种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药成为对局部病症“有效”的西药。如果中药按照提取其“有效成份”的方式成药化,这种西药化的“成药”,实际上已经不可能按照中医药理论的基本原则配伍用药(正如黄连素不能按中医的“治”则进入配伍处方),同时也已经不能以中医药理论“辨证施治”地观点去使用这种“中成药”来为医疗实践和病患者服务。

    鉴于以上原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用于按中医理论体系临床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组方,并且可避免煎药的剂量损失、煎制麻烦和服用困难,成本低,疗效高的单味中药原生药成药。

    本发明单味中药原生药成药是将单味中草药原生药按其原生药的本来生物、化学形态同时也按传统中药炮制要求炮制或不炮制加工而成的丸剂或片剂或胶囊或用以泡饮的粉剂或膨化而成的颗粒冲剂单味成药,以方便临床辨证施治并使配伍用药成品化。

    本发明是按照中医理论的要求成药化,即将单味中草药原生药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独立药用单位制备成成药,保全了该味中草药原生药的整体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等功能体系,同时具有与现代生活和现代工业化生产相适应的成药形态,是中医中药在保持自身自成体系的理论和疗效的同时,使自身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有效途径。单味原生药成药省去了由患者将中药加工为可供服用的成品这一中间环节,不仅为患者服用和保存药品提供了方便,而且使患者服用的药品具有标准剂型和剂量,确保了中医中药的疗效,消除了由传统的中药饮片熬制服用的方式带来的减效甚至失效的弊端。由于本发明所获得的配方药品可制成标准剂型并有确定不移的含量避免了原来由患者自行加工汤剂所导致的有效含量的额外损失和有效含量的不确定性,原来为保证最低含量而额外增加的保险含量便不再是必要的用量。按照复方中成药与相应汤剂的普遍换算比例,由此节省的中草药资源可以达到50~90%。单味中药原生药成药所具有的标准剂型和标准含量,既方便诊疗者按中医理论原则处方配伍,临床按患者服用次数分别按次配药包装,患者按诊疗者分次包装的成药服用,又便于生产者、经营者、患者包装、运输、保存、携带和服用方便。

    本发明单味中草药原生药是在不改变单味中草药原生药生物化学形态的前提下,将该味中草药原生药半成品(饮片)或原料状态的生药的原始物理形态改制成为具有标准剂量和现代工业化制剂形态,患者勿须再加工即可直接服用的原生药成药。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将净选后的生甘草500kg,分为两等份。按不同药用要求,其中一部分炮制加工为炙甘草饮片,另一部分则加工为生甘草饮片。将上述两部分分别粉碎,过筛后,得到合乎制剂要求的炙甘草粉和生甘草粉,分别加上适量并且适当的附型剂后,经压片机或压丸机分别压制成型,即得单味原生药成药,生甘草片(丸),和炙甘草片(丸)。其片(丸)型按其临床配方单味药常规用量(按复方中成药与汤剂的折算标准折算)和服用方便的要求,确定为100毫克至500毫克等多种片(丸)型。

    实施例2:

    将不便粉碎为粉末的熟地饮片500kg,粉碎成泥或用机器切制为极细的颗粒。然后将上述药泥或颗粒装入标准胶囊,即成按该单味药临床常规配伍用量(按复方中成药与汤剂的折算标准折算)和服用方便制备成型的单味原生药成药熟地胶囊。

    实施例3:

    将经净选后的大青叶生药500kg,粉碎过筛后,得到合乎制剂要求的粉末,然后按临床配伍该味中药的常规用量(按复方中成药与汤剂的折算标准折算),袋装后,即成为直接泡饮的单味原生药成药——大青叶泡饮粉剂。

    实施例4:

    将经净选后的杜仲生药500kg,粉碎过筛后,得到合乎制剂要求的粉末,加上适量和适当的附型剂后,经膨化机制为便于冲服的颗粒,按临床配伍中该味中药的常规用量(按复方中成药与汤剂的折算标准折算)分别装袋,即得单味中药原生药成药——杜仲膨化颗粒冲剂。

单味中药原生药成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单味中药原生药成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单味中药原生药成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味中药原生药成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味中药原生药成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味中药原生药成药,其特征是将单味中草药原生药按其原生药的本来生物、化学形态同时也按传统中药炮制要求炮制或不炮制加工成的丸剂或片剂或胶囊或可以泡饮的粉剂或膨化颗粒冲剂单味成药。以方便临床辨证施治并使配伍用药成品化。避免了煎药麻烦及煎药导致的剂量损失和服用困难,特别是患者旅途携带服用困难,易于保存和服用,成本低,疗效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