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草芦人工驯化栽培技术.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303842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2110014.0

申请日:

1992.08.18

公开号:

CN1082308A

公开日:

1994.02.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哲里木盟查金台牧场牧草科研所;

发明人:

王连生

地址:

028000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查金台牧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内蒙古哲里木盟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邹方德;聂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把野生草芦通过有性繁殖或无性繁殖两种方式引种到田间,并使其产草量及养分含量明显增长,从而为畜牧业提供一种新型优质牧草。

权利要求书

1: 本发明提出一种野生植物的人工种植技术,即野生草芦(PHAIARISARUNDINAOEAL)的人工驯化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采用有性繁殖或无性繁殖两种方式,把野生草芦引种到田间,进行人工大面积栽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草芦人工驯化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田间栽培,需要进行整地,播种或扦插、灌水、施肥、人工辅助授粉,收获等作业程序。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一种野生植物的人工栽培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野生草芦的人工驯化栽培技术。

    草芦(PHAIARIS        ARUNDINAOEAL),又名        草,属        草族(PHAIARIDEAE),草芦属(PHAIARISL)植物。多生长于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赤峰市以及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大青山等地区。其根茎粗壮,茎杆较高,叶面扁平,圆锥花序,靠种子和根茎繁衍。野生草芦一般株高可达90-130厘米,且营养丰富,再生力强,春季返青早,枝叶幼嫩,收割或放牧后,仍能较快地生长,干草或青草均为家畜喜食。在《内蒙古植物志》和东北师范大学祝延成教授编写的《科尔沁优良牧草图谱》中,对草芦均有描述。草芦虽属优良牧草,但在自然状态下,其生长受到过量放牧,草场沙化、碱化、退化等不利因素的威胁,而日渐消退,难以形成以草芦为主的植物群落。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草芦进行人工种植,以保护和利用这种优质牧草,为发展畜牧业服务。

    大量实验证明,要改变草芦的野生习性需要进行几代的人工驯化。其驯化工艺和栽培过程简述如下:

    1观察野生草芦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其生长繁殖的物候特点。

    2有性繁殖,采集草芦种子在保留原植被的情况下,进行种植,逐渐移种到田间。

    3无性繁殖,草芦种粒小,生长能力较弱,在土壤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可采用根茎扦插法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4田间管理:种前要进行整地,即翻、耙、修好浇灌工程,种植以后,要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同时还要设立种子田和牧草田,种子田要及时去掉其他杂草,在花期,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增加籽实产量。

    经过驯化的草芦,株高可由90厘米达到180厘米,生育期限明显缩短,野生草芦生育期为125-135天,经五年以上训化后,生育期为94期-103天。落粒率由41.5%降低到13.8%,瘪粒率经人工辅助授粉可降低14%,种子产量提高22%。每平方米的根茎可栽植40平方米,自行串根繁殖能力尤强。草质比野生草芦有明显的提高,粗蛋白含量在拔节期可占风干物的24.44%,盛花期12.81%,枯草期6.44%,秋季再生草可达10.61%。产草量明显提高,拔节期收割三次,亩产鲜草可达6000公斤以上。而且种植一次,可收获多年,确是一种驯化栽培价值很高地优质牧草。

    

野生草芦人工驯化栽培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野生草芦人工驯化栽培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野生草芦人工驯化栽培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野生草芦人工驯化栽培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生草芦人工驯化栽培技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把野生草芦通过有性繁殖或无性繁殖两种方式引种到田间,并使其产草量及养分含量明显增长,从而为畜牧业提供一种新型优质牧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