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曳引机试验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电梯曳引机的试验台装置,用于电梯曳引机的扭转振动试验、无故障与温升试验、速度试验、噪声及整机效率试验等。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内容、要求与方法》及《GB/T13435-92电梯曳引机》关于电梯曳引机的试验内容,需要在试验台上对曳引机进行:扭转振动试验、无故障与温升试验、速度试验、噪声及整机效率试验等。目前,通常采用以下试验台装置完成曳引机的上述试验:
现有试验台装置一:试验台装置如图1所示。试验台装置仅采用直流电机作为被测曳引机的负载,其不足在于:
①.低速情况下,工作在发电状态下的直流电机不能向被测曳引机提供试验所要求的负载转矩;
②.试验台装置不具有重力加载功能,因此不能向被测曳引机提供试验所要求的重力负载。
现有试验台装置二:试验台装置如图2所示。试验台装置采用磁粉制动器作为被测曳引机的负载,其缺陷为:
①.试验台装置不具有重力加载功能,因此不能向被测曳引机提供试验所要求的重力负载;
②.磁粉制动器长时间工作会发热,致使磁粉烧结造成输出转矩不稳定,严重时会造成转子“卡死”。因此该装置不适宜于连续长时间工作。
现有试验台装置三:试验台装置如图3所示。试验台装置采用液压装置张紧钢丝绳,钢丝绳的张紧力经木块作用在被测曳引机曳引轮上,其缺点如下:
①.木块与曳引轮产生摩擦,摩擦所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被测曳引机上,将影响曳引机的温升试验;
②.木块经摩擦和磨损使得被测曳引机所承受的静压力与负载转矩减小,将影响曳引机的扭转振动试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给出一种可以模拟曳引机的实际工作状况,弥补现存众多检测方法的不足,达到了能源的最佳利用,可以适合多种曳引机的试验台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曳引机试验台,包含有被测曳引机、曳引轮,直流电机通过连接轴联结曳引轮,被测曳引机上设有被测曳引机曳引轮,阻力装置推动杆上联接张力导轮,闭合钢丝绳圈围被测曳引机曳引轮、曳引轮、张力导轮、第一导向轮与第二导向轮。
本发明采用闭合钢丝绳、阻力装置、张力导轮、飞轮与电力负荷加载控制器,设计出一种电梯曳引机试验台装置。该装置向被测曳引机所提供地负载特性与电梯曳引机在实际工作中所承受的状况相同,弥补了现有试验台装置的不足。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
①.阻力装置、张力导轮和闭合钢丝绳配合使用,向被测曳引机提供静压力。闭合钢丝绳与被测曳引机曳引轮之间的作用关系完全符合电梯系统中的钢丝绳与曳引机曳引轮之间的实际作用关系。
②.采用飞轮模拟电梯系统的转动惯量。飞轮惯量经增速器放大作用在曳引轮上,再经闭合钢丝绳传递到被测曳引机上,作为被测曳引机的负载转动惯量。
③.采用电力负荷加载控制器对直流电机施以恒转矩控制,向被测曳引机提供恒定负载转矩,并将直流电机工作在发电状态时所产生的电能返回电网。电力负荷加载控制器不仅使得直流电机在低速也能提供试验所要求的转矩,同时实现能源的最佳利用。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因此在该试验台装置上可以方便地进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电梯曳引机型式试验内容、要求与方法》及《GB/T13435-92电梯曳引机》中所规定的:扭转振动试验、无故障与温升试验、速度试验、噪声及整机效率试验等,并可节省能源、达到能源的最佳利用。不仅如此,由于该试验台装置向被测曳引机所提供的负载特性模拟了电梯曳引机在实际工作中所承受的状况,因此也为电梯曳引机电控系统的试验和检测提供了一种地面模拟试验台装置。
【附图说明】
图1现有试验台装置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现有试验台装置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现有试验台装置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电梯系统动力传递方式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现有试验台装置及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现有试验台装置一,如图1所示。试验台装置中,直流电机14联轴器15、扭矩传感器16和被测曳引机1依次联接。被测曳引机1拖动直流电机14旋转,直流电机14工作在发电状态向被测曳引机1提供阻力性转矩,由扭矩传感器16检测被测曳引机1的输出转矩与速度。
现有试验台装置二,如图2所示。试验台装置中,磁粉制动器20、联轴器15、扭矩传感器16、被测曳引机1依次联接。磁粉制动器20向被测曳引机1提供阻力性转矩,由扭矩传感器16检测被测曳引机1的输出转矩与速度。
现有试验台装置三,如图3所示。试验台装置中,钢丝绳22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液压装置21,钢丝绳22经木块23压在被测曳引机曳引轮12上。液压装置21对钢丝绳22施加的张紧力经木块23作用在被测曳引机曳引轮12上,在此基础上进行被测曳引机1的扭转振动试验。
在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之前,结合图4所示的电梯系统动力传递方式,说明本发明试验台装置是如何模拟电梯曳引机所承受的负载特性。
1、模拟电梯曳引机负载转动惯量:
图4所示的电梯系统中,轿厢24、对重25等重物吊挂在电梯曳引机曳引轮26的两侧,这些移动部件的转动惯量作用在电梯曳引机曳引轮26上,成为电梯曳引机的负载转动惯量。在图5所示的试验台装置中,飞轮13的惯量经增速器17放大后,再经曳引轮2和闭合钢丝绳11传递到被测曳引机曳引轮12上,模拟电梯系统的负载转动惯量。
2、模拟轿厢侧重量大于对重侧重量:
①.图4所示的电梯系统中,轿厢24上行。由于轿厢24的重量大于对重25的重量,这时电梯曳引机受到静压力和阻力性力矩。在图5所示的试验台装置中,阻力装置5经其推动杆4上联结的张力导轮3和闭合钢丝绳11向被测曳引机1施加静压力;被测曳引机1通过闭合钢丝绳11拖动直流电机14,工作在发电状态下的直流电机14向被测曳引机1提供阻力性转矩。
②.图4所示的电梯系统中,轿厢24下行。由于轿厢24的重量大于对重25的重量,这时电梯曳引机受到静压力和动力性力矩。在图5所示的试验台装置中,阻力装置5经其推动杆4上联结的张力导轮3和闭合钢丝绳11向被测曳引机1施加静压力;直流电机14通过闭合钢丝绳11拖动被测曳引机1,工作在电动状态下的直流电机14向被测曳引机1提供动力性转矩。
3、模拟轿厢侧重量小于对重侧重量:
①.在图4所示的电梯系统中,轿厢24上行。由于轿厢24的重量小于对重25的重量,这时电梯曳引机受到静压力和动力性力矩。图5所示的试验台装置工作情况与模拟轿厢侧重量大于对重侧重量时,轿厢下行状态下的试验台装置工作情况相同。
②.在图4所示的电梯系统中,轿厢24下行。由于轿厢24的重量小于对重25的重量,这时电梯曳引机受到静压力和阻力性力矩。图5所示的试验台装置工作情况与模拟轿厢侧重量大于对重侧重量时,轿厢上行状态下的试验台装置工作情况相同。
4、模拟轿厢侧重量等于对重侧重量的情况:
在图4所示的电梯系统中,由于轿厢24侧重量等于对重25侧重量,因此无论轿厢24上行或下行,这时电梯曳引机不受负载静力矩作用。在图5所示的试验台装置中,直流电机14不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一设计的试验台装置如图5所示。本发明电梯曳引机试验台装置包含:被测曳引机1、被测曳引机曳引轮12、曳引轮2、张力导轮3、阻力装置5、第一导向轮6、第二导向轮7、滑槽8、电力负荷加载控制器9、机械构架10、闭合钢丝绳11、飞轮13、直流电机14、联轴器15、扭矩传感器16、增速器17、轴承座18与连接轴19。其中,闭合钢丝绳11圈围被测曳引机曳引轮12、曳引轮2、张力导轮3、第一导向轮6与第二导向轮7;直流电机14一端设有飞轮13,另一端联结扭矩传感器16,扭矩传感器16、联轴器15、增速器17、连接轴19和曳引轮2依次联结,其中连接轴19安装在轴承座18上;第二导向轮7的中心轴置于滑槽8内,中心轴在滑槽8内移动以略微调整闭合钢丝绳11;电力负荷加载控制器9对直流电机14施加恒转矩控制,使得直流电机14向被测曳引机1提供的负载转矩恒定,并将直流电机14工作在发电状态时所产生的电能返回电网;阻力装置5为液压装置21,液压装置21推动与其推动杆4上联结的张力导轮3使闭合钢丝绳11张紧,向被测曳引机施加静压力;飞轮13的惯量经增速器17放大后作用在曳引轮2上,再经闭合钢丝绳11将该惯量传递到被测曳引机曳引轮12上,作为被测曳引机1的负载转动惯量。
本发明实施例二设计的试验台装置如图6所示。发明实施例一中的阻力系统与负载系统互换。被测曳引机1上设有被测曳引机曳引轮12,曳引轮2置于被测曳引机曳引轮12与张力导轮3之间,张力导轮3反向绷紧闭合钢丝绳11。阻力系统包含:阻力装置5和与其推动杆4上联结的张力导轮3,负载系统包含:飞轮13、直流电机14、联轴器15、扭矩传感器16、增速器17、连接轴19、轴承座18和曳引轮3。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差别在于试验台的高度偏高。
本发明实施例三设计的试验台装置如图7所示。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直流电机14与飞轮13用磁粉制动器20代替。磁粉制动器20、联轴器15、扭矩传感器16、连接轴19和曳引轮2依次联结,其中曳引轮2安装在轴承座18上。本实施例中的磁粉制动器20只能提供阻力性转矩,其余部件的作用与发明实施例一相同。
上述例举了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案,本发明的实施并不限于以上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