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层帐篷房.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253608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4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009119.5

申请日:

2007.06.18

公开号:

CN101109240A

公开日:

2008.01.2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H 15/18申请日:20070618授权公告日:20100609终止日期:2013061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H15/18

主分类号:

E04H15/18

申请人:

温志文

发明人:

温志文

地址:

361000福建省厦门市海沧未来海岸滨湖花园2期2号楼27层2701单元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方传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二层帐篷房,包括骨架和顶篷,骨架包括至少三根上立柱及对应数量的下立柱、上横梁、下横梁及三通连接头和四通连接头;每一个三通连接头的两个水平连接座将两上横梁连接在一起,每一个四通连接头的两个水平连接座将两下横梁连接在一起,各上立柱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于各三通连接头的下连接座和各四通连接头的上连接座之间,各下立柱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于各四通连接头的下连接座和地面之间;各三通连接头之间连接有呈放射状分布的拉绳;顶篷包括与各上横梁一一对应连接的边,以及一向上凸起的中心点,该中心点与所述放射状分布的拉绳的中心之间通过一支撑杆撑开。本发明创造性地设计了二层结构的帐篷房,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二层帐篷房,包括: 骨架,该骨架包括至少三根上立柱及对应数量的下立柱、上横梁、下横梁及三通 连接头和四通连接头;各三通连接头分别包括两个水平方向的水平连接座和一个竖直 向下的下连接座,各四通连接头分别包括两个水平方向的水平连接座、一个竖直向上 的上连接座和一个竖直向下的下连接座;每一个三通连接头的两个水平连接座将两上 横梁连接在一起,每一个四通连接头的两个水平连接座将两下横梁连接在一起,各上 横梁和各下横梁分别围成一个多边形,各上立柱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于各三通连接头的 下连接座和各四通连接头的上连接座之间,各下立柱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于各四通连接 头的下连接座和地面之间;各三通连接头之间连接有呈放射状分布的拉绳;各下横梁 之间架设有层板; 顶篷,由柔性布制成,包括与各上横梁一一对应连接的边,以及一向上凸起的中 心点,该中心点与所述放射状分布的拉绳的中心之间通过一支撑杆撑开。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层帐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连接头、四通连接头的 各连接座均为一柱形插槽,其所连接的横梁、立柱通过插设于该柱形槽中而与其连接。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层帐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连接头的下连接座两侧 设有用于安装隔墙的装配槽;所述四通连接头的上连接座两侧及下连接座两侧均设有 用于安装隔墙的装配槽;所述各下立柱的底端设有底座,该底座通过地钉固定于地面 上,该底座于对应的下立柱的两侧也设有用于安装隔墙的装配槽。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层帐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和与其相邻的上立柱 之间、下横梁和与其相邻的下立柱之间设有加强件,该加强件包括两个卡爪和一体连 接于两卡爪之间的连接臂,两卡爪分别卡扣于对应的横梁、立柱上。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层帐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立柱、下立柱与另一帐 篷的相靠近的上立柱、下立柱之间设有定位连接件,该定位连接件包括两个卡爪和一 体连接于两卡爪之间的连接臂,两卡爪分别卡扣于相邻的两立柱上。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层帐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篷的各边向下延伸,分别 形成一侧盖,各侧盖的底边设有穿绳套,两端设有拉环,各底边的穿绳套、拉环通过 一扁平状PVC编织带穿设在一起,所述扁平状PVC编织带在拉环与穿绳套之间的部分 通过一拉钩向下拉紧,以使各侧盖的底边被拉紧于两上立柱之间,该拉钩连接有一定 位绳,该定位绳的另一端向下绑固于所述四通连接头上,或绑固于底座上。

说明书


一种二层帐篷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临时性房屋,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用于临时居住的二层帐篷房。

    背景技术

    由于搭建、拆卸及运输方便,成本相对较低,帐篷被广泛应用于野外休闲、建筑工地、安排难民等各种需要临时居住的场合。从其结构和使用场合来分类,帐篷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对简易、移动也相对便捷的帐篷,这种帐篷通常用于野外休闲活动,其安装时间通常只需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其一次使用时间通常在一天之内;另一类是结构相对较为复杂、移动也相对困难的帐篷,类似于活动房,可称之为帐逢房,这种帐篷房通常可用作建筑工地、安排难民等的临时性住房,其搭建时间可能需要几个小时,甚至一天以上,其使用时间通常在几个月以上。

    前述的帐篷房,其结构通常包括骨架和顶篷。骨架由若干立柱和连接于立柱顶端之间的横梁构成,立柱底端通过一底座固定于地面,立柱和横梁通过二通、三通连接头连接,骨架整体为一多棱柱形。顶篷由柔性布制成,撑开状态呈多棱锥形,其底部周缘各角部分别与各立柱连接,每两相对的立柱顶端之间连接有一拉绳,各拉绳的交点与顶篷的中心点之间通过一支撑杆连接,以使顶篷处于撑开状态。

    上述帐篷房的缺点在于:一,仅为单层结构,类似于平房,因而占地较大,土地使用效率较低;二,立柱和横梁之间仅通常连接头连接,结构不稳,可靠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层帐篷房,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单层帐篷房占地较大、空间使用率低、结构不稳等缺点。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层帐篷房,包括:

    骨架,该骨架包括至少三根上立柱及对应数量的下立柱、上横梁、下横梁及三通连接头和四通连接头;各三通连接头分别包括两个水平方向的水平连接座和一个竖直向下的下连接座,各四通连接头分别包括两个水平方向的水平连接座、一个竖直向上的上连接座和一个竖直向下的下连接座;每一个三通连接头的两个水平连接座将两上横梁连接在一起,每一个四通连接头的两个水平连接座将两下横梁连接在一起,各上横梁和各下横梁分别围成一个多边形,各上立柱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于各三通连接头的下连接座和各四通连接头的上连接座之间,各下立柱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于各四通连接头的下连接座和地面之间;各三通连接头之间连接有呈放射状分布的拉绳;各下横梁之间架设有层板;

    顶篷,由柔性布制成,包括与各上横梁一一对应连接的边,以及一向上凸起的中心点,该中心点与所述放射状分布的拉绳的中心之间通过一支撑杆撑开。

    前述一种二层帐篷房,其三通连接头、四通连接头的各连接座均为一柱形插槽,其所连接的横梁、立柱通过插设于该柱形槽中而与其连接。

    前述一种二层帐篷房,其三通连接头的下连接座两侧设有用于安装隔墙的装配槽;所述四通连接头的上连接座两侧及下连接座两侧均设有用于安装隔墙的装配槽;所述各下立柱的底端设有底座,该底座通过地钉固定于地面上,该底座于对应的下立柱的两侧也设有用于安装隔墙的装配槽。

    前述一种二层帐篷房,其上横梁和与其相邻的上立柱之间、下横梁和与其相邻的下立柱之间设有加强件,该加强件包括两个卡爪和一体连接于两卡爪之间的连接臂,两卡爪分别卡扣于对应的横梁、立柱上。

    前述一种二层帐篷房,其上立柱、下立柱与另一帐篷的相靠近的上立柱、下立柱之间设有定位连接件,该定位连接件包括两个卡爪和一体连接于两卡爪之间的连接臂,两卡爪分别卡扣于相邻的两立柱上。

    前述一种二层帐篷房,其顶篷的各边向下延伸,分别形成一侧盖,各侧盖的底边设有穿绳套,两端设有拉环,各底边的穿绳套、拉环通过一扁平状PVC编织带穿设在一起,所述扁平状PVC编织带在拉环与穿绳套之间的部分通过一拉钩向下拉紧,以使各侧盖的底边被拉紧于两上立柱之间,该拉钩连接有一定位绳,该定位绳的另一端向下绑固于所述四通连接头上,或绑固于底座上。

    由上述对本发明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一,创造性地设计了二层结构的帐篷房,克服了以往帐篷房只能为单层结构的偏见,从而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在居住空间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了占地面积;二,各横梁和立柱之间采用三通连接头、四通连接头连接,横梁与立柱之间通过加强件连接,相邻帐逢的立柱之间采用定位连接件连件,不但安装简便,而且结构稳固可靠;三,整个帐篷的装配和连接均不需要镙钉,顶篷与骨架之间的连接安装简便,并且稳固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底座部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四通连接头部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两相邻帐篷立柱间的定位连接件部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四通连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三通连接头部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用于支撑顶篷的拉绳和支撑杆连接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顶篷角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8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为一种二层帐篷房,参照图1,该二层帐篷的结构包括骨架1和顶逢2。

    骨架1包括四根上立柱11、四根下立柱12、四根上横梁13和四根下横梁14。四根上横梁13和四根下横梁14分别组成两个四边形,两个四边形的角部对应通过一上立柱11连接,下横梁14组成的四边形的四个角部分别通过四根下立柱12连接于地面。每一根下立柱12的底端通过一底座17定位于地面。各下横梁14上方架设有层板,该层板形成帐篷房上层的地板,下层的天花板。各相邻上立柱11之间设有隔墙,图1中所示隔墙由杆体组成网状结构,且其高度并未延伸至上立柱11的顶端,但隔板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而可由板体构成,并且其高度也可延伸至上立柱11的顶端,从而使帐篷房的上层形成一相对密闭的房间。图1中所示各下立柱12之间未设置隔墙,但也可在各相邻下立柱12之间设置隔墙,以使帐篷房的下层也形成一相对密闭的房间。另外,在其中的一根下横梁14与地面之间架设有楼梯3,以供人们上到帐篷房的上层时使用。

    参照图1,还可设置额外的起加固作用的下立柱120。

    参照图3、图5和图6,三通连接头15包括两个水平方向的水平连接座151、152和一个竖直向下的下连接座153,四通连接头16包括两个水平方向的水平连接座163和164、一个竖直向上的上连接座161和一个竖直向下的下连接座162。每一个三通连接头15的两个水平连接座151、152将两上横梁13连接在一起,每一个四通连接头16的两个水平连接座163、164将两下横梁14连接在一起,各上立柱11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于各三通连接头15的下连接座153和各四通连接头16的上连接座161之间,各下立柱12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于各四通连接头16的下连接座162和底座17之间。

    上述三通连接头15、四通连接头16的各连接座均为一柱形插槽,其所连接的横梁、立柱通过插设于该柱形槽中而与其连接。

    参照图6,三通连接头15的下连接153座两侧设有用于安装隔墙的装配槽154、155,隔墙可通过凸杆插设于该装配槽154、155内。参照图3及图5,四通连接头16的上连接座161两侧及下连接座162两侧均设有用于安装隔墙的装配槽165、166、167,因为视角的原因,仅能看见其中三个,有一个在图中未示。参照图2,底座17可通过地钉固定于地面上,该底座17设有地钉孔173,并且该底座17于对应的下立柱12的两侧也设有用于安装隔墙的装配槽171、172。由此可见,各相邻上立柱11、相邻下立柱12之间均可安装隔墙。

    参照图3,下横梁14和与其相邻的下立柱12之间设有加强件4,该加强件4包括两个卡爪41、42和一体连接于两卡爪41、42之间的连接臂43,两卡爪41、42分别卡扣于对应的下横梁14、下立柱12上。上横梁13和与其相邻的上立柱11之间也有同样的加强结构。参照图4,下立柱12与另一帐篷的相靠近的下立柱之间设有定位连接件5,该定位连接件5包括两个卡爪51、52和一体连接于两卡爪51、52之间的连接臂53,两卡爪51、52分别卡扣于相邻的两下立柱12上。上立柱11与另一帐篷的相靠近的上立柱之间也具有相同的加强结构。

    参照图1及图7,各三通连接头15之间连接有呈放射状分布的拉绳22。

    参照图1及图8,顶篷2由柔性布制成,包括与各上横梁13一一对应连接的边201,以及一向上凸起的中心点202,该中心点202与前述放射状分布的拉绳22的中心之间通过一支撑杆23撑开。顶篷2的各边201向下延伸,分别形成一侧盖21,各侧盖21的底边设有穿绳套210,两端设有拉环27,各底边的穿绳套210、拉环27通过一扁平状PVC编织带24穿设在一起,该扁平状PVC编织带24在拉环27与穿绳套210之间的部分通过一拉钩25向下拉紧,以使各侧盖21的底边被拉紧于两上立柱11之间,该拉钩25连接有一定位绳26,该定位绳26的另一端向下绑固于所述四通连接头16上,或绑固于底座17上。定位绳26和拉钩25之间通过一调节装置28连接,该调节装置28可调节定位绳26的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该二层帐篷房的上立柱11、下立柱12的数量并不局限为四根,也可为五根、六根或更多,相应地,所形成的帐篷房就是五棱柱形、六棱柱形等。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一种二层帐篷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二层帐篷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二层帐篷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二层帐篷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二层帐篷房.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二层帐篷房,包括骨架和顶篷,骨架包括至少三根上立柱及对应数量的下立柱、上横梁、下横梁及三通连接头和四通连接头;每一个三通连接头的两个水平连接座将两上横梁连接在一起,每一个四通连接头的两个水平连接座将两下横梁连接在一起,各上立柱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于各三通连接头的下连接座和各四通连接头的上连接座之间,各下立柱分别一一对应连接于各四通连接头的下连接座和地面之间;各三通连接头之间连接有呈放射状分布的拉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