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组.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2234 上传时间:2018-01-1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6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57856.1

申请日:

2015.05.18

公开号:

CN104833073A

公开日:

2015.08.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F 13/20申请日:20150518|||公开

IPC分类号:

F24F13/20; F24F13/32

主分类号:

F24F13/20

申请人: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黎举辉; 谯愚; 程竑理

地址:

528311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蓬莱路工业大道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代理人:

黄德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机组,包括:机柜;风机部件,风机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机柜上,机柜内设有容纳风机部件的容纳区,风机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风机部件位于容纳区内,风机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风机部件位于机柜的底部的下方;加湿器,加湿器可活动地设在机柜内以在风机部件位于容纳区时避让风机部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机组,风机部件和加湿器可以同时位于机柜内,使加湿器可以与整个空调机组一起运输,而无需单独运输,运输更方便且成本降低;当风机部件移出机柜外时,加湿器可移动至原来的安装位置,避免工程安装时需要特定技能的安装人员,有效解决了加湿器在机柜内部的安装问题,降低产品的运输和安装成本。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柜;
风机部件,所述风机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所述机柜上,所述机柜内设有容纳所述风机部件的容纳区,所述风机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风机部件位于所述容纳区内,所述风机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风机部件位于所述机柜的底部的下方;
加湿器,所述加湿器可活动地设在所述机柜内以在所述风机部件位于所述容纳区时避让所述风机部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所述机柜内,所述加湿器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加湿器位于所述容纳区的上方,所述加湿器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加湿器位于所述容纳区内,
其中,所述风机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加湿器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所述风机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加湿器位于所述第四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在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之间可滑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在所述机柜内,所述加湿器可滑动地设在所述支撑板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导向部,所述加湿器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导向部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可以滑动地设在所述导向部上。

7.
  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在所述加湿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时将所述加湿器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形成为滑槽或导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形成为U形槽或两条平行的条形槽。

1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在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之间可翻转。

说明书

空调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为保证机房、实验室等场合保持合理的湿度要求,一般机房会配备有带加湿功能的精密机房空调。机房空调的加湿器一般安装在机柜内部,但对于风机部件位于机身底部的下方的机房空调,为方便整机的包装运输,风机部件一般在工程安装前会固定在机身底座和蒸发器之间,到工程安装时再沉出机身底部。这样就会在包装运输时占用加湿器的安装空间。
为解决这个问题,传统的做法是把加湿器单独包装运输,在工程安装时再安装和接线。这样不仅增加运输成本,而且增加工程安装的工作量。同时,对于加湿器的现场安装和电源线体的连接还需要安装人员具备电气专业技能。对于一些空间狭窄的场所,单独安装加湿器会更加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的运输成本和安装成本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机组,包括:机柜;风机部件,所述风机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所述机柜上,所述机柜内设有容纳所述风机部件的容纳区,所述风机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风机部件位于所述容纳区内,所述风机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风机部件位于所述机柜的底部的下方;加湿器,所述加湿器可活动地设在所述机柜内以在所述风机部件位于所述容纳区时避让所述风机部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机组,风机部件和加湿器可以同时位于机柜内,使加湿器可以设置在机柜内与整个空调机组一起运输,而无需将加湿器单独运输,运输更方便且成本降低;同时,当风机部件移出机柜外时,加湿器可以移动至原来的安装位置,避免工程安装时需要特定技能的安装人员,有效解决了加湿器在机柜内部的安装问题,可以降低产品的运输和安装成本。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机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湿器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所述机柜内,所述加湿器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加湿器位于所述容纳区的上方,所述加湿器位于第四位置时,所述加湿器位于所述容纳区内,其中,所述风机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加湿器位于第三位置,所述风机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加湿器位于第四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湿器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可滑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空调机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在所述机柜内,所述加湿器可滑动地设在所述支撑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导向部,所述加湿器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导向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湿器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可以滑动地设在所述导向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空调机组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在所述加湿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时将所述加湿器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向部形成为滑槽或导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滑槽形成为U形槽或两条平行的条形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加湿器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可翻转。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风机部件处于第一位置;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风机部件处于第二位置;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机组的支撑板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机组100;
机柜10;容纳区11;风机部件20;加湿器30;支撑板40;导向部41;连接板50;固定件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 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机组100。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机组100包括机柜10、风机部件20和加湿器30,机柜10内设有容纳风机部件20的容纳区11。
风机部件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机柜10上。当风机部件20位于第一位置时,风机部件20位于容纳区11内;当风机部件20位于第二位置时,风机部件20位于机柜10的底部的下方。加湿器30可活动地设在机柜10内,以在风机部件20位于容纳区11内时避让风机部件2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机组100,通过将加湿器30可活动地设在机柜10内并使加湿器30在风机部件20位于容纳区11时可以避让风机部件20,由此,风机部件20和加湿器30可以同时位于机柜10内,使加湿器30可以设置在机柜10内与整个空调机组100一起运输,而无需将加湿器30单独进行运送,运输更方便且成本降低;同时,当风机部件20移出机柜10外时,加湿器30可以移动至原来的安装位置,避免工程安装时需要特定技能的安装人员,有效解决了加湿器30在机柜10内部的安装问题,可以降低产品的运输和安装成本。
具体而言,加湿器30可以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机柜10内。也就是说,加湿器30位于机柜10内时,加湿器30可以分别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实现固定,同时加湿器30还可以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活动,从而使加湿器30在机柜10内实现位置切换。其中,加湿器30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上均已完成接线等装配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当加湿器30位于第三位置时,加湿器30位于容纳区11的上方;当加湿器30位于第四位置时,加湿器30位于容纳区11内。当风机部件20位于第一位置时,加湿器30位于第三位置,当风机部件20位于第二位置时,加湿器30位于第四位置。
其中,风机部件20的第一位置以及加湿器30的第三位置分别为各自的运输位置,风机部件20的第二位置和加湿器30的第四位置分别为各自的安装位置。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容纳区11为机柜10内原本用于安装加湿器30的安装区域,即容纳区11可以不是单独额外设置的区域,特别是在机柜10体积较小时,容纳风机部件20的容纳区11可以不是单独设置的区域,而是机柜10内的其他部件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加湿器30移出其对应的安装区域后所形成的。
由此,当风机部件30位于容纳区11内时,即空调机组100处于运输状态时,加湿器30可以位于容纳区11的上方;当风机部件20位于机柜10底部的下方时,即空调机组100运至安装地且完成装配后,加湿器30可以位于容纳区11内。由此,加湿器30可以在空调 机组100运输时有效的避让风机部件20,同时在风机部件20移出机柜10之外后再安装在容纳区11内。
可以理解的是,加湿器30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的活动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加湿器30在包装运输前直接固定于机柜10的内壁面上并且位于风机部件20的上方,在工程安装时,可以手动下移加湿器30到指定位置后再进行固定。
又例如,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加湿器30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可以翻转。也就是说,加湿器30可以通过翻转的方式实现位置的改变。此时,加湿器30上可以设置翻转机构,使加湿器30可以翻转,以便于进行实际操作,使操作更方便。
再例如,加湿器30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可以滑动。也就是说,加湿器30可以通过滑动的方式实现位置的改变。该种方案更简单,加湿器30更便于操作,并且操作省力,加湿器30的位置改变也更准确。
可选地,加湿器30可以直接固定在机柜10的内壁面上,并且可以在机柜10的内壁面上滑动。如图1至图3所示,空调机组100还可以包括支撑板40,支撑板40设在机柜10内,加湿器30可滑动地设在支撑板40上。也就是说,加湿器30不是直接设在机柜10的内壁面上,而是通过支撑板40间接设置在机柜10上。该种安装方式安装更方便且无需改变机柜10原有的结构,即可实现加湿器30的安装。同时,加湿器30在滑动时也不会伤到机柜10的内壁面,有效避免机柜10受到损坏。
可选地,支撑板40上设有导向部41,加湿器30可滑动地设在导向部41上。导向部41可以对加湿器30的滑动起到导向和定位作用,使加湿器30的滑动更顺畅且位置更准确。在实际设计时,当加湿器30位于第三位置时,可以使加湿器30位于导向部41的一端,当加湿器30位于第四位置时,可以使加湿器30位于导向部41的另一端,从而使加湿器30在滑动时无需定位即可准确地滑动到指定位置。
其中,加湿器30可以直接设在导向部41上,也可以不直接设在导向部41上。例如,加湿器30上可以设置连接板50,连接板50可以滑动地设在导向部41上,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加湿器30可以通过连接板50设在导向部41上,在滑动时,连接板50在支撑板40的导向部41上滑动,从而使加湿器30可以相对于支撑板40实现滑动。由此,可以尽量的保护加湿器30,避免加湿器30受到滑动损坏,同时,连接板50更易于装配在支撑板40上,使加湿器30在机柜10内的装配更方便。如图3所示,连接板50可以包括两个,两个连接板50可以使加湿器30的安装更平稳且牢固,安全性提高。
导向部41的结构可形成为多种,例如,导向部41可以形成为导轨,连接板50或加湿器30可以设在导轨上滑动,滑动性能好。再例如,如图3所示,导向部41形成为滑槽。具体而言,该滑槽由支撑板40上的凹槽形成。连接板50或加湿器30的一部分可以伸入到 滑槽内并且沿滑槽滑动。该种结构滑动性能好且空调机组100的质量更轻,成本更低。
其中,连接板50或加湿器30上可以设置滑轮,滑轮可以滚动地设在滑槽内,从而可以减小连接板50或加湿器30与支撑板40之间的摩擦,在移动加湿器30时更省力,操作更方便。
当导向部41形成为滑槽时,滑槽可以形成为U形槽或者两个平行的条形槽。也就是说,滑槽可以由两个条形槽构成,两个条形槽平行设置,并且两个条形槽的一端可以连接在一起构成U型,也可以不连接在一起。连接板50或加湿器30可以在两个条形槽内滑动,滑动性好。
如图3所示,滑槽可以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也就是说,两个条形槽可以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由此,加湿器30在机柜10内可以沿竖直方向滑动,当去除固定件60后,加湿器30可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操作更省力,更便于加湿器30的安装。
为了使加湿器30能够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上分别实现固定,如图3所示,空调机组100还包括固定件60,固定件60在加湿器30处于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时分别将加湿器30固定在支撑板40上。也就是说,固定件60可以在加湿器30滑动到指定位置后将加湿器30固定在支撑板40上,从而实现加湿器30的牢固固定。可选地,固定件60可以为螺栓或螺钉等。
其中,对于具有连接板50的结构,即加湿器30通过连接板50设在支撑板40上的结构,固定件60可以直接将连接板50和支撑板40相连,使连接板50可以被固定在支撑板40上,从而使加湿器30可以实现固定。对于没有连接板50的结构,即加湿器30直接设在支撑板40上时,固定件60则直接连接加湿器30和支撑板40,使加湿器30可以直接固定在支撑板40上。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机组100具有一种新型且简易的加湿器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可以包括加湿器30、支撑板40以及连接板50等。在空调机组100包装运输前,加湿器30可以固定在风机部件20的上方。到现场安装时,在把风机部件20下沉后,可以将加湿器30与支撑板40的固定件60去掉,加湿器30可以通过支撑板40上的导向部41向下滑动,到达指定位置后可以用固定件60再次固定,如图2所示。
当风机部件20位于机柜10内时,加湿器30可以移动至风机部件20的上方,使加湿器30和风机部件20可以同时位于机柜10内,运输更方便;当风机部件20下沉出机柜10底座后,加湿器30可以移动到指定的安装位置,并实现固定,无需在对加湿器30进行接线等操作,解决了加湿器30在机器内部的安装问题,安装更方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机组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可知的,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空调机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空调机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空调机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调机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机组.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机组,包括:机柜;风机部件,风机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活动地设在机柜上,机柜内设有容纳风机部件的容纳区,风机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风机部件位于容纳区内,风机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风机部件位于机柜的底部的下方;加湿器,加湿器可活动地设在机柜内以在风机部件位于容纳区时避让风机部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机组,风机部件和加湿器可以同时位于机柜内,使加湿器可以与整个空调机组一起运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