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16421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48483.1

申请日:

2015.05.17

公开号:

CN104784328A

公开日:

2015.07.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78申请日:20150517|||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78; A61P11/02

主分类号:

A61K36/78

申请人:

淄博夸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高忠青

地址:

255086山东省淄博市开发区万杰路121号(院内1幢204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苍耳子15份、荆芥穗30份、辛夷15份、白芷20份、川芎15份、葛根15份、鱼腥草20份、防风10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慢性鼻窦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苍耳子15份、荆芥穗30份、辛夷15份、白芷20份、川芎15份、葛根15份、鱼腥草20份、防风10份。

说明书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的黏膜发炎统称为鼻窦炎。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非特异性炎症。常反复发作迁延而致慢性鼻窦炎,以多脓涕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轻重不一的鼻塞、头痛及嗅觉障碍。在祖国医学常归为“鼻渊”范畴,是指鼻流浊涕,如泉下渗,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常伴头痛、鼻塞、嗅觉减退,鼻窦区疼痛,久则虚眩不已。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亦有“脑漏”、“脑砂”、“脑崩”、“脑渊”之称。本病大多因初发时治疗不彻底,余邪未消,迁延曰久脏腑虚损,气血失和,卫表不固,不能抵御外邪即肺气虚弱,脾运失健、气血精微不足,鼻窦失养,均而使邪毒滞留鼻窍,腐蚀鼻窦肌膜而发为本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原因是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感染细菌、病毒、变应反映,环境因素等使患者黏膜组织厚韧,可致窦口阻塞。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苍耳子【别名】 苍耳、老苍子、苍子、葈耳、苍刺头、毛苍子、痴头猛、羊带归。【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梗、叶等杂质。全草亦可入药。【性味】辛、苦,温;【归经】 归肺、肝经。【功能主治】散风除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意】 血虚之头痛、痹痛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荆芥穗【别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 【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性味】 辛,微温。【归经】 归肺、肝经。【功能主治】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注意】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辛夷【别名】 木笔花、望春花、春花、木兰、紫玉兰、白玉兰、二月花、广玉兰。【 来源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冬末春初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枝梗,阴干。【性味】辛,温。【归经】 归肺、胃经。【功能主治】 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意】芎藭为之使。恶五石脂。畏菖蒲、蒲黄、黄连、石膏、黄环。气虚人忌,头脑痛属血虚火炽者忌,齿痛属胃火者忌。【摘录】《中华本草》。
     白芷【别名】 薛、芷,芳香,苻蓠、泽芬,白茝,香白芷。 【来源 】本品为伞型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夏、秋间叶黄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性味】辛,温。【归经】归胃、大肠、肺经。【功能主治】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意】 阴虚血热者忌服。当归为之使。恶旋覆花。【摘录】《中华本草》。
    川芎【别名】芎藭、小叶川芎。【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着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炕干,再去须根。【性味】辛,温。【归经】 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25g。【注意】 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葛根【别名】 葛藤、粉葛、干葛、葛麻藤。【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葛藤习称“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黄熏后,稍干,截段或再纵切两半,干燥。【性味】甘、辛,凉。【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注意】不可多服,恐损胃气。夏日表虚汗多尤忌。【摘录】《中华本草》。
     鱼腥草【别名】侧耳根、猪鼻孔、臭草、鱼鳞草。【来源】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性味】辛,微寒。【归经】归肺经。【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5g,不宜久煎。【注意】 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防风【别名】 铜芸,茴芸、茴草、百枝、闾根、百蜚,屏风,风肉。【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性味】辛、甘,温。【归经】归膀胱、肝、脾经。【功能主治】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10g。【注意】大便清泄及有湿痰者不宜。【摘录】《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慢性鼻窦炎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苍耳子15份、荆芥穗30份、辛夷15份、白芷20份、川芎15份、葛根15份、鱼腥草20份、防风10份。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共收集门诊及住院慢性鼻窦炎患者2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与对照组110例,治疗组男52例,女68例,年龄20~75岁,病程3~20年;对照组男64例,女46例,年龄19~70岁,病程3~20年。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依据全国临床专业会议慢性鼻窦炎的诊断标准:(1)流涕:多为脓性,黄、绿色或灰绿色,病程长者鼻涕可有息气,脓涕常可经后鼻孔流至咽喉,病人自觉咽部有痰,并常经咽部抽吸后吐出。(2)鼻塞:因鼻粘膜充血,鼻甲肥大或鼻息肉所引起,有时亦可因脓涕太多,于擤出鼻涕后鼻堵减轻。(3)嗅觉下降:多为两种原因所致,一为鼻粘膜肿胀、鼻塞,气流不能进入嗅觉区域,二为嗅区粘膜受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嗅觉功能减退或消失。(4)头昏、头痛:慢性鼻窦炎多表现为头沉重感,急性发作时可有头痛,均为鼻窦内引流不畅所致。(5)全身症状:精神不振、易倦、头昏、记忆力减退。
2、试验方法
2.1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3制得的胶囊剂,每日3次。疗程12天。
对照组口服鼻渊丸,14粒/次,3次/天,疗程12天。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12d内症状减轻,3个疗程内症状体征消失;鼻窦X 线摄片提示:鼻窦透光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强;
有效:2周内症状减轻,3个疗程内症状体征部分消失;鼻窦X 线摄片提示:鼻窦透光度较治疗前有所增强。
无效:3个疗程内症状体征无改善者。
3.2 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可见,本发明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慢性鼻窦炎,具有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称取:苍耳子15克、荆芥穗30克、辛夷15克、白芷20克、川芎15克、葛根15克、鱼腥草20克、防风10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120克,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煎剂。
    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口服,每日分早午晚三次服用。
实施例2
称取:苍耳子15克、荆芥穗30克、辛夷15克、白芷20克、川芎15克、葛根15克、鱼腥草20克、防风10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剂。
    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口服,每日分早午晚三次服用。
实施例3
称取:苍耳子15克、荆芥穗30克、辛夷15克、白芷20克、川芎15克、葛根15克、鱼腥草20克、防风10克;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煮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胶囊剂。
    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口服,每日分早午晚三次服用。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苍耳子15份、荆芥穗30份、辛夷15份、白芷20份、川芎15份、葛根15份、鱼腥草20份、防风10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慢性鼻窦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