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0235472.X
2015.05.11
CN104784250A
2015.07.22
实审
审中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484申请日:20150511|||公开
A61K36/484; A61P17/00; A61K33/06(2006.01)N; A61K33/12(2006.01)N; A61K33/36(2006.01)N; A61K31/045(2006.01)N
A61K36/484
李汶峰
不公告发明人
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汾江中路101号科学馆后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它是将枯矾、雄黄、滑石、煅石膏、甘草、冰片、香油按一定比例制成。本发明提供的中药通过采用纯中药调配,有清热解毒、祛风散瘀、燥湿止痒的作用,能有效治疗湿疹,且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
1.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份:枯矾20~40份,雄黄20~30份,滑石30~50份,煅石膏50~70份,甘草10~20份。2.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枯矾30份,雄黄25份,滑石40份,煅石膏60份,甘草15份。3.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冰片5~9份,香油50~70份。4. 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冰片7份,香油60份。5. 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份:枯矾20~40份,雄黄20~30份,滑石30~50份,煅石膏50~70份,甘草10~20份,冰片5~9份,香油50~70份,包括以下步骤:(a)将配比份数的枯矾、雄黄、滑石、煅石膏、甘草、冰片将其烘烤干脆;(b)将烘烤干脆的枯矾、雄黄、滑石、煅石膏、甘草、冰片研磨成药粉末;(c)将药粉末用瓦瓶收藏,用时调以配比分量的香油,涂抹至患处即可。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 背景技术 湿疹为皮肤科常见病,男女老少皆可罹患,而以过敏体质多见,系湿热素盛之体、复感风邪、内外相博于肌肤而成,以皮疹、瘙痒、糜烂、渗水为主要症状。使用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容易复发,副作用大。本发明通过采用纯中药调配,有清热解毒、祛风散瘀、燥湿止痒的作用,能有效治疗湿疹,且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通过采用纯中药调配,有清热解毒、祛风散瘀、燥湿止痒的作用,对症下药,有效治疗湿疹,且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配方: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包括以下组份:枯矾20~40份,雄黄20~30份,滑石30~50份,煅石膏50~70份,甘草10~20份。 进一步的,枯矾30份,雄黄25份,滑石40份,煅石膏60份,甘草15份。 进一步的,还包括冰片5~9份,香油50~70份。 进一步的,冰片7份,香油60份。 本发明通过以上配方制作出来的中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采用纯中药调配,有清热解毒、祛风散瘀、燥湿止痒的作用,能有效治疗湿疹,且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病例一: 王某,女,2岁,患者胸背起水泡已5个月,瘙痒流水,流脓,浸淫成疮,用本方调制的中药涂于患处,7天症状消失。 病例二: 陈某,男,33岁,患者二月前两足起水泡,用氧化锌软膏外敷,病情加重,某院皮肤科门诊,诊为敏感性皮炎,经服激素、苯海拉明、维生素、注射钙剂,外敷硼酸湿布均未获效,反而皮纹加深,暗红结痂,搔之落屑流水,灼热,瘙痒无度,用本方调制的中药涂于患处,十日治愈。 病例三: 蔡某,女,45岁,两足背皮肤增厚,暗红结痂,搔之流水流脓已有两年,近日加重,瘙痒无度,脓水齐流,用本方调制的中药涂于患处,15天治愈。 本发明通过以上配方制作出来的中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采用纯中药调配,有清热解毒、祛风散瘀、燥湿止痒的作用,能有效治疗湿疹,且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它是将枯矾、雄黄、滑石、煅石膏、甘草、冰片、香油按一定比例制成。本发明提供的中药通过采用纯中药调配,有清热解毒、祛风散瘀、燥湿止痒的作用,能有效治疗湿疹,且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