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与手提行李有关,具体有关专为盛放摄影器材,摄像机及相关的器材等的行李。这类行李一般称为摄影机套或摄像机箱,一般用提手手提,并/或用背带,一般背在肩上。这种摄影机套一般有一个主盛物膛,至少有另一个副盛物膛,与之盛物膛相邻而分隔,用于储藏诸如胶卷或录像带之类的附件。 摄影机套或摄像机箱带来的问题与其他手提行李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因盛放物品的性质和箱子的用途,使问题更加复杂。具体而言,摄影机套必须使盛放物品易于存取,使用人可操作摄影机作摄影,或将摄影器材作摄影准备。同时须易于将存放物品固定,不使落出,或他人无故接触。存放物品要求易于存取,而又需按要求固定,倾向使摄影机套的设计目标互相矛盾。这种矛盾常在牺牲两个功能之一的情况下解决。第三点,多数摄影机套可用一根背带背负,常称之为肩带。这样可使使用人腾空两手,对摄影机套中盛放的摄影器材作存取和操作。背带或肩带常常不是将摄影机套手提的最好装置。因此,许多设计中有一个分别的提手供将机套手提,或设一种装置供调节肩带,使之具提手的特点,通常是将肩带缩短,将带的环圈靠近摄影机套的顶部。有许多实例可以上面一般概述的在先的摄影机套专利作为代表。
物品易存取并易于携带的机套,有一个实际的解决方法是设一种大致为矩形的盖,和箱形的摄影机套的上部固定。这种箱形结构如美国专利第2,960,137号及设计专利第270,494号、217,414号及273,533号所示。这些专利的每一个中,也有一条肩带,在大致矩形的箱形结构的端片上固定,盖部位于这两端片之间。
因经常要求较经常在这种摄影机套地主空腔中作存取,于是产生一些构思,既可开盖而又可打开前片。这种有盖的开前片的箱匣,典型如设计专利第289,106号,210,646号,280,465号,281,463号及250,225号,以及发明专利第4,323,180号。这种设置的一个缺点,是在活动,疾行或跑步时,须将前片及盖在关闭位置上紧固,防止器材落出。否则,可设置隔板及背带的复杂组合,但这倾向于为存取方便而设置的宽开启片结构的优点。
取得固定性和易存取的两分法的另一措施,是设置许多分隔的盛物膛,对若干盛物膛可作分别的存取。这种设置如设计专利第268,711号,257,906号及发明专利第4,610,286号所示。然而这解决方法并非尽能令人满意,因为为保证收藏物品不致落出,若干盛物膛必须分别关闭。
因此,摄影机套的设计,以某种方式在每一摄影机套的基本功效或要求方面作折衷,要求包括易存取,迅速固定储藏物品,以及易于用肩带或提手携带。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存放摄影机,摄影机器材之类的手提行李,在其主盛物空膛中易存取物品,而可迅速将主盛物膛及主附属盛物膛关紧。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摄影机套,在用背带背负时,易于接触主盛物膛盖的锁扣装置。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出一种摄影机套,提手的位置便于在不用背带时,或在将背带挂在使用人的肩上,或绕在腰上时,手提摄影机套。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在摄影机套上设一个盖,在主盛物膛中存取方便,而同时在盖的下侧上配置一个附属盛物膛,当使用人将摄影机套背在肩上,或围在腰上时,使用人可即刻接触附属盛物膛。
因此,本文揭示一种装载摄影机器材之类的手提行李,有一个套有底片,上部有一个可开合的盖,供在主盛物膛中存取物品,有第一及第二端片,和一个前侧片,有装置供在套上固定背带。这上部有一个提手安装面,在该侧片的上方与体侧片连接。这提手面与体侧片及盖夹一角,因此当用背带背机套,体侧片靠在使用人身体上时,盖与使用人身体之间由提手片隔开。
又揭示一种盛放摄影机器材之类的摄影机套,有一个大致矩形的下部包括一个底片,第一及第二端片,体侧片及前片;一个上部包括一个提手面和大致平坦的盖,该盖包括该上部的多数向上的部分。盖与提手面及端片连接处,有可松解的锁扣件,因此在开盖时,可将盖在与前侧连接处翻转。将盖关闭时,盖与体侧片基本形成锐角,将该盖在与该前片连接处翻转,打开盖时,盖基本与该前片平行。盖有一个盖袋,位于盖的内侧表面上,因此盖在关闭位置上时,盖袋关在摄影机套的主盛物膛内,当盖袋在打开的位置上时,盖袋处在基本垂直的可接触的状态。
还揭示了一种摄影机套之类的新颖结构,包括一个第一片材,其中包括提手面部,第一端片部及第二端片部。这第一片材有一个基本连贯的迭层。结构中还有一个基本平面的体侧片和与之一体形成的底片,互相垂直,有一个前片有大致矩形的平面形状。体侧片与底片沿第一片材的连续边缘连接,前片与该第一片材的端部连接。因此,在组装后,套的主盛物膛形成,由基本互相平行的第一及第二端片,基本与该第一及第二端片垂直,和与该前片平行而有间距的体侧片圈围。提手面与该体侧片形成一个钝角。
图1 示本发明摄影机套,套盖关闭。
图2 示摄影机套的另一角度,套盖开启。
图3 示摄影机套主要部分的分解。
图4 示将背带作腰带用的摄影机套。
图5示将背带在使用人肩上悬挂的摄影机套。
首先参看图1,示将摄影机套1的体侧片20朝向左方,端片30朝向图中右方。“体侧片”一词,指的是当将摄影机套用肩带S围绕使用人的腰部(图4),或挂在使用人肩上(图5)时,或用提手62手提时,一般靠在人体(通常为髋部,腹,或臀部)上的片块。机套的底由底片50形成。机套的上部包括两个片块,即与体侧片20相切的提手面60和盖10,盖用拉链12与提手面60的上缘作可松卸的连接,又用拉链12与端片30及31的上缘连接。又示装置将背带S作可拆卸的安装,装置有锁扣82(图1仅示其一),作肩带时用以固定背带,有锁扣84,84,作腰带时固定背带S。最好有管形件27,沿体侧片及从体侧片伸出的底片,和端片及提手面下缘之间形成的接缝布置。盖10的闭合拉链12用一对拉链头13操作,图示拉链头在盖10的上缘中点上。
提手面60上安装提手62,用以手提机套。提手62有一个平片环64和似皮革材料66的薄裹覆层。制成的提手相当柔软而紧凑,不用时可折靠提手面60,避免妨碍。平片环64最好与长条片70连贯,条片70在提手面60的全部纵向长度中伸展,并围绕端片30及31的上部。体侧片20上设垂直条片72,上面安装锁扣84。
盖10在和提手面及端片的连接处,作可拆卸的安装,通过如号14所示的布料铰接件之类,与前片40的上缘作铰接(图2)。
图2示盖的开启状态。图中拉链12的拉链头13滑到铰接件14的下面,故不能看见。盖10在铰接件14处折迭,现基本垂直靠在前片40的外侧。盖10的内侧表面上放置一个袋90,有可控制的闭合件,最好用拉链92,至少沿袋的上缘(上缘的定义为当盖如图2所示打开时的上缘)布置。注意当盖关闭,这“上缘”变为袋90的最下缘。因此,闭合件92应能防止内藏物品落入主盛物膛内。
在图2中,将套的内部或主盛物膛展示。最好有一个内拉链袋94,沿体侧片20的内表面放置。另端片31的内表面,图示基本无装饰。可在这些端盖的内表面上,设用橡筋封口的小袋,但并非必须。
现对袋1主要部分的结构,参照图3详细说明。端片30及31和提手面60,最好用一块织物或乙烯材料制造,材料摊平时有哑铃形状。条片70沿两端片30及31的上缘,和提手面60的纵向长度缝合,如图示。体侧片70与底50最好为一体结构。图示一系列大致矩形的组件,构成这一体结构的若干层。最外层为用与制造端片及提手面相同类型的织物制成的织物层22。图示有一个加强件,最好为聚丙烯的薄片24,作为弹性泡沫材料。三层材料用一个里衬28完成,里衬最好有一个小弹性袋94,缝在里衬28的的内表面上。将三层材料的每层弯折,形成与体侧片20垂直的底片50。主存物膛的最后层壁,通过将前片40与端片30及31的相对边缘缝合而完成。
虽然大部分的盛物膛都在主盛物膛内,但发现在块片40的外表面上设袋形囊有利,图示为补片袋42。据发肿詈媒?2的厚度保持最小,从而当将盖10打开时,可将盖袋90放出,垂直挂在前片40上。
图示盖的结构包括一个活片93,上面有橡筋口型内袋94。袋94的上缘有织物的长连接片14,起盖10的铰接件的作用。袋90用一体形成的突片91,与盖10的内表面固定。全部这些沿拉链12缝在盖10的边缘上。完成后,将这总结构有前片40的上缘,缝在铰接片14上。
将各种锁扣件,诸如锁扣82,在组装完成前或其后,在机套的外表面上固定。每一锁扣82及84最后通过一个带铆钉等的旋转片安装,因此在不使用时,可将锁扣件在铆钉上旋转转到不妨碍的地方,或为承受机套重量将背带S抽紧时,调整锁扣的正确角度。
因为有谨慎布置各种特点,所用机套的使用非常简单合理。例如在图4中,背带S固定在体侧片20的锁扣84上。具体而言,提手62由使用人手提(如图4),而在锁扣84上安装背带,将背带S的长度调节,适合将套1靠在使用人的髋部或臀部。于是提手面60为使用人提供一个双重的优点。首先,由于在套的最高点上(即与盛物箱的重心有最大的垂直距离),手提时为很大的稳定构形。其次,由于提手面向体侧片的外侧倾斜(与不倾斜比较),无论在使用人用背带S时或用提手手提时,都易于接触提手。
提手面还有助于使主盛物膛存取方便。具体而言,为使盖10可向外翻折,将诸如盖袋90的另一盛物膛呈现,闭合装置必须沿离使用人身体最近的上盖缘操作。提手面将闭合装置与使用人的体侧离开,使操作方便。当手在这些闭合件上操作时,使用人不必将摄影机套与身体离开。
在图5中,将背带S扣在锁扣件82上。最好将背带S从使用人头上越过,放在与摄影机套相对身体侧的肩上。当然背带S有调节装置,可将背带伸长,达到使用人身体另侧的肩上。这又有便于与提手接触(由于提手面60的倾斜性质),当将肩带S放到另肩上时,可用手提机套。此外,由于设提手面,便容易触及诸如盖10上的拉链12之类的闭合装置。
盖袋90便利存取,如图4及5所示。使用时,在拍摄期间,可任盖及盖袋90敞开,除在极端情况下,存物不会漏出。
盖和盖提供的开口向使用人身体外侧倾斜。这倾斜性质使手和主盛物膛及盖袋90的接触非常方便。
请注意盖10及其拉链12,和体侧片20形成一个锐角。因此,当按图4或图5所示方式用背带提机套时,体侧片20在大致垂直的方向上。这使拉链12,至少在端片30及31上端的部分中,与水平线有很大的斜度。操作拉链头13时,这构形提供很大的便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操作拉链头用的力,主要,或至少基本上与背带套在使用人肩或腰上产生的阻力平行,而方向相反(指将拉链沿端片30及31上部拉动,打开盖时),(拉动拉链将盖关闭时)则与重力相反。这与先有的某些摄影机套,如美国专利第2,960,137号所示不同。这套的盖用拉链装置关闭时,拉链头活动方向基本与肩带的阻力垂直。这样,当用拉链头将盖开合时,必须用某种方式将套夹紧,通常用另一只手。这种烦琐的操作基本可用本发明解决。
当套用提手62手提时,倾斜的拉链也有利操作。当用提手62手提时,如不用肩带,则不需将体侧片20放在垂直平面中。但是在这情况下,将提手面60与盖10相邻,倾斜放置,当操作拉链,将盖10关闭时,使拉链可抵抗提手62产生的阻力和重力工作。
另外还考虑了与权利要求界定的发明精神一致的其他构形。例如,说明中的机套为总的矩形。但也可作适当的仿形,例如采用一种与使用人腰部相仿的形状。事实上理想结构包括用相对软的材料,使体侧片20在一段时间中,与使用人身体的形状相符。
并且,虽然说明盖10与体侧片20形成一个锐角,但机套结构可使盖与该片形成直角,而仍能取得使用提手面60的优点,相对提高提手的位置,并将闭合件12与使用人的身体离开,便利其操作。虽已说明可选择方法,用各种锁扣将肩带S安装在机套上,但显然消除任一锁扣组或两锁扣组有利,仅需能将背带S固定在相当高的一个安装点上,便可将带S在端片上或体侧片上,或在提手面上永久固定,提供背机套时的稳定性和阻力,使上述的闭盖拉链操作方便。虽然上面已说明细节结构,但发明的范围仅以文后的权利要求书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