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的背景
扣眼缝纫机本身为人所共知。例如,扣眼缝纫机当前可从缅因州Gorha
m的Reece公司得到,并且其销售名称为“扣眼缝纫机104~100系列”
。该104~100系列扣眼缝纫机的维修手册和零部件表以参考的方式包括在
本发明中。
该扣眼缝纫机由单一电机驱动。因为只使用一个电机,所以需要复杂的机械
以驱动底板和机针棒机构。例如,Reece 104~100扣眼缝纫机采用2
个连轴器以使电机同底板或机针棒机构相连接。另外,还需要制动器以使缝纫头
可维持在预定的固定位置上。
由于Reece 104~100扣眼缝纫机采用复杂的机构,所以它在相当
高的噪音水平上运行并且当需要维修时需承受很长的停工时间。像连轴器和制动
器这样的部件将随时间磨损并且必须定期更换。但是,由于采用复杂的机械,普
通合格的机械师不具备所需的必要技能以在满意的时间内更换该扣眼缝纫机中的
连轴器和制动器。所以,需要熟悉Reece 104~100机器的特别熟练的
机械师来更换Reece 104~100机器中的连轴器、制动器或其它部件。
很明显,在该技术领域有必要提供一种承受较短停工时间并在较安静的噪音
水平上运行的扣眼缝纫机。为满足这个需要,Reece公司曾经试图修改他们
的扣眼缝纫机以克服某些问题。一个企图包括采用可反转电机,该电机包括一对
附着于其上的单向联轴器。一个单向联轴器用于驱动底板而另一个单向联轴器用
于驱动机针棒机构。但是为使该机器适当运行,需要有制动器以在3度精确度之
内停止电机运行。不幸的是,在使用了仅仅很短一段时间后,制动器便不能在3
度精确度之内停止电机运行。因此,这种修改的Reece 104~100机器
需要更多的维修并具有甚至更长的停工时间。
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现参见图1,图中展示了具有壳体12的扣眼缝纫机。该扣眼缝纫机是Re
ece 104~100系列扣眼缝纫机的修改和改进。因此,本发明中与Ree
ce机器功能相近的许多部件及其说明为简化起见被略去。
底板14可滑动地安装于壳体12上。壳体12包括扣眼缝纫机的固定框架。
切割杆16可枢转地安装于壳体12上。因为切割杆16以传统的方式安装,并
且为清楚起见,在其余的附图中不再展示切割杆16。机针棒机构18(见图1
4)安装于壳体12上,其安装方式使得它可以以往复方式相对于壳体12上下
移动。
第二直流无刷电机24安装于壳体12上。第二电机24通过皮带26直接
驱动机针棒机构18。如图3所示,第二电机24转动固定连接于滑轮30的轴
28。皮带26将旋转力从电机轴28传至机针棒机构的传动轴32。轴32固
定地连接于滑轮34,该滑轮由皮带26旋转驱动。凸轮36固定地连接于轴3
2。凸轮36与底板14滑动配合以使底板在要缝纫的扣眼周围移动。因此,轴
32的旋转使机针棒机构18驱动并同时使底板14移动大致一针的长度以使机
针棒机构在扣眼的周围缝纫。滑轮34的另一轴端设有滚花的外圆柱体44。滚
花外圆柱体44使用户维修时可以手动转动轴32。
现参见图4,为调节皮带26的张紧度,电机24绕支点38可枢转地安装
于壳体12上。螺纹杆40接受安装于电机24的内螺纹安装架42。因此,通
过转动安装支架42内的螺母,电机24可朝向或背离壳体12旋转以改变皮带
26的张紧度使其达到适当的水平。
第一直流无刷电机20安装于台面46下并安装于壳体12上。电机20转
动固定安装于滑轮50的轴48。皮带22直接将旋转力从电机轴48传至滑轮
52,该没轮固定安装于轴54上。轴54的旋转驱动某机构(未示出)以在原
位和缝纫位置之间移动底板14。另外,手轮56固定地附着于轴54以允许用
户手动旋转该轴以便维修。参见图4,电机20包括一个皮带张紧调节机构,该
机构类似于调节第一电机24的皮带26所用的机构。
电机20可绕支点58枢转地安装于壳体12上。螺纹杆60接受安装于电
机20上的内螺纹安装架62。因此,通过旋转安装架62中的螺母,电机20
可朝向或背离台面46旋转以改变皮带22的张紧度。
控制单元64通过一对支架66安装于电机20下方。控制单元64的另一
部分,如图1所示,可直接安装于台面46的下面。控制单元64具有安装于第
一电机24顶上的的显示器68。控制单元64用于程序化控制第一电机20和
第二电机24的启动。因为底板14在原位、缝纫位置和切割位置之间的运动与
机针棒机构的驱动无关,所以在某一时间,控制单元最好控制仅仅一个电机的驱
动。换句话说,在操作次序中,假设底板处于原位,控制单元64将驱动电机2
0以使底板移动至缝纫位置。然后控制单元将不再启动电机20并将开始控制第
二电机24的启动以开始缝纫操作。一旦缝纫操作完成,即一旦扣眼的周围完全
缝纫完,则控制单元64会停止电机24的驱动。然后,控制单元将再启动电机
20以将底板移至切割位置。一旦底板14位于切割位置,切割杆16被驱动以
在织物上切割扣眼。然后控制单元64再一次启动电机20以将底板返回至原位。
应注意的是,同传统的扣眼缝纫机一样,切割步骤可以在缝纫过程之前或缝纫过
程之后。
操作者可以通过显示单元68输入一个满周期、一个单独步骤(只移动台面)
、或维修周期来控制扣眼缝纫机的操作。扣眼缝纫机的满周期是正常操作顺序并
且上面已有描述。当检修机器时,单一步骤可以帮助机械师,即允许机器每次只
前进一个操作步骤。维修周期允许操作者以各种速度移动第二电机24。例如,
电机24的速度可以控制在80~200rpm范围内,其正常运行速度为12
50~1500rpm。但是,通过以非常低的80rpm操纵第二电机,操作
者可将机针定位于扣眼周围的精确位置。因此,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缝纫周期被中
断,则操作者可关闭机器、校正缝纫机的误操作,然后利用维修周期将机针重新
定位于必要的精确位置以确保扣眼在其整个周围被适当地缝纫。因此,一旦到达
扣眼的精确位置,则操作者会将控制单元显示器重新设定于满周期状态以允许扣
眼以正常的方式被缝纫和切割。
参见图2和4~7,一对夹持臂70、72各具有夹脚74、76安装于其
末端。夹持机构绕支点78可枢转地安装于壳体12,如图7所示。螺旋弹簧8
0安装于壳体12和夹持架82的末端之间。弹簧80处于张紧状态因而绕支点
78向夹持机构施加逆时针(如图7所示)的力。因此,弹簧80将夹脚74、
76保持在上位。气缸86连接于夹持架82,如图5和6所示。通过启动气动
开关84,操作者将使空气压力通过压力管线88从外部空气压力源(未示出)
进人气缸86。气缸86的启动使夹持架82顶着弹簧80施加的力向下移动。
因此,夹持臂机构将绕支点78顺时针方向旋转以使脚74、76向下压在底板
14的顶面上。因而夹脚74、76将底板上表面的织和牢牢保持在夹脚74、
76和底板14的顶面之间。在操作中的任意时刻,如操作者希望调节织物的位
置,则他或她可简单地轻柔启动开关84以使脚74、76间断地释放和重新施
加作用于织物上的力。以这种方式,用户可将织物重新定位于要求的位置而不完
全释放织物上的夹持力。一旦织物处于正确位置,则用户停止轻触开关84并允
许脚74、76将织物牢牢地置于脚74、76和底板14的顶面之间。
上面描述了符合本发明的新的和改进的扣眼缝纫机的最佳实施例,我们认为
对于本领域技术入员在此基础上可建议其它的修改、变化和改变。因此,需要理
解的是,所有这种改进、修改和改变均被认为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本发
明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