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力作用计算模型的输电线路融冰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0415 上传时间:2018-01-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8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91765.2

申请日:

2015.04.22

公开号:

CN104779571A

公开日:

2015.07.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H02G 7/16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陆佳政 郭俊 张红先 方针 李波 谭艳军变更后:方逸飞 陆佳政 郭俊 张红先 方针 李波 谭艳军|||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G 7/16申请日:20150422|||公开

IPC分类号:

H02G7/16

主分类号:

H02G7/16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防灾减灾中心

发明人:

陆佳政; 郭俊; 张红先; 方针; 李波; 谭艳军

地址:

100017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3

代理人:

何湘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重力作用计算模型的输电线路融冰方法,包括获取与融冰的相关的气象因素和导线因素,按照融冰计算公式计算出融冰电流和融冰时间的关系,确定相应的融冰电流和融冰时间对输电线路进行融冰的步骤。本发明充分考虑了融冰过程中重力作用的影响,以热平衡和热交换原理为基础推导出输电线路融冰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更符合输电线路融冰工作实际,为线路抗冰提供更为准确的数量依据,该方法的思路清晰,计算方便,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于重力作用计算模型的输电线路融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与输电线路融冰相关的气象因素和导线因素,其中气象因素包括空气温度、空 气粘度和风速,导线因素包括导线直径、导线电阻和导线覆冰厚度;
(2)按照融冰计算公式计算出融冰电流和融冰时间的关系,融冰计算公式为:
I = η 8 T · 1 R 0 · K · ρ ice · ( πΦ 2 - Φ 2 · arccos φ Φ + 2 φ Φ 2 - φ 2 - πφ 2 ) - π R 0 λ θ a [ 0.64 ( v ) 0.2 + 0.2 ( v ) 0.61 ] ]]>
式中,I为融冰电流;T为融冰时间;η为修正系数,η的取值范围为(0,1.5];R0为导 线电阻;K为冰的融化热,K=3.35×105J/kg;ρice为覆冰的密度;Φ为导线覆冰后的直径;φ 为导线直径;λ为空气导热系数;θa为空气温度;U为风速;ν为空气粘度;
(3)依据步骤(2)计算出的融冰电流和融冰时间的关系,确定相应的融冰电流和融冰 时间对输电线路进行融冰。

说明书

基于重力作用计算模型的输电线路融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重力作用计算模型的输电线路融冰方 法。
背景技术
冰灾是电网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了严重的冰灾,电网损 失惨重。并且受近年来极端气候不断频发的影响,仍然有可能爆发类似于2008年的特别严重 冰灾。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网覆冰后需要及时开展线路融冰工作,因此需要开展输 电线路融冰计算模型研究。传统的导线覆冰融冰计算模型一般根据导线覆冰总量计算,然而, 这种计算方法未充分考虑融冰过程中重力作用的影响,融冰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 差异,导致准确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重力作用计算模型 的输电线路融冰方法,充分考虑融了冰过程中重力作用的影响,以热平衡和热交换原理为基 础推导出输电线路融冰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更符合输电线路融冰工作实际,为线路抗冰提 供更为准确的数量依据。该方法的思路清晰,计算方便,实用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重力作用计算模型的输电线路融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与融冰的相关的气象因素和导线因素,其中气象因素包括空气温度、空气粘度 和风速,导线因素包括导线直径、导线电阻和导线覆冰厚度;
(2)按照融冰计算公式计算出融冰电流和融冰时间的关系,融冰计算公式为:
I = η 8 T · 1 R 0 · K · ρ ice · ( π Φ 2 - Φ 2 · arccos φ Φ + 2 φ Φ 2 - φ 2 - π φ 2 ) - π R 0 λ θ a [ 0.64 ( ν ) 0.2 + 0.5 ( ν ) 0.61 ] ]]>
式中,I为融冰电流;T为融冰时间;η为修正系数,η的取值范围为(0,1.5];R0为导 线电阻;K为冰的融化热,K=3.35×105J/kg;ρice为覆冰的密度;Φ为导线覆冰后的直径;φ 为导线直径;λ为空气导热系数;θa为空气温度;U为风速;ν为空气粘度;
(3)依据步骤(2)计算出的融冰电流和融冰时间的关系,确定相应的融冰电流和融冰 时间对输电线路进行融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针对传统的导线覆冰融冰计算模型未充分 考虑融冰过程中重力作用影响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力作用计算模型的输电线路融冰方 法,充分考虑融了冰过程中重力作用的影响,以热平衡和热交换原理为基础推导出输电线路 融冰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更符合输电线路融冰工作实际,为线路抗冰提供更为准确的数量 依据。该方法的思路清晰,计算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输电线路融冰方法中导线覆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输电线路融冰方法中导线融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输电线路融冰方法中导线融冰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导线;2、覆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基于重力作用计算模型的输电线路融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与融冰的相关的气象因素和导线因素,其中气象因素包括空气温度、空气粘度 和风速,导线因素包括导线直径、导线电阻和导线覆冰厚度;
(2)按照融冰计算公式计算出融冰电流和融冰时间的关系,融冰计算公式为:
I = η 8 T · 1 R 0 · K · ρ ice · ( π Φ 2 - Φ 2 · arccos φ Φ + 2 φ Φ 2 - φ 2 - π φ 2 ) - π R 0 λ θ a [ 0.64 ( ν ) 0.2 + 0.5 ( ν ) 0.61 ] ]]>
式中,I为融冰电流;T为融冰时间;η为修正系数,η的取值范围为(0,1.5];R0为导 线电阻;K为冰的融化热,K=3.35×105J/kg;ρice为覆冰的密度;Φ为导线覆冰后的直径;φ 为导线直径;λ为空气导热系数;θa为空气温度;U为风速;ν为空气粘度;上述修正系数 通过反复试验获得,每一种导线对应一种修正系数;
(3)依据步骤(2)计算出的融冰电流和融冰时间的关系,确定相应的融冰电流和融冰 时间对输电线路进行融冰。
上述融冰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如下:
(1)导线与空气的热交换量计算
假设空气温度为θa(℃),导线温度为θb(℃),导线直径为φ(m),覆冰后直径为Φ(m), 当导线发生覆冰时,导线可以近似为光滑圆柱体。在此条件下,单位长度导线与空气间的热 交换量ΔQ(W/m)可通过下式计算:
ΔQ=πh(θba)Φ  (1)
式中,h为导热交换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h = λ Nu Φ - - - ( 2 ) ]]>
式中,λ(W/m℃)为空气导热系数;Nu为努塞尔特系数,可表示为圆柱体周围湍气流的雷 诺兹数Re的函数,如下式:
Nu=0.64Re0.2+0.2Re0.61  (3)
Re = ν - - - ( 4 ) ]]>
式中,U(m/s)为风速,ν(m2/s)为空气粘度。
将式(2)-(4)代入式(1),可得到单位长度导线与空气间的热交换量的一般计算公式 为:
ΔQ = πλ ( θ b - θ a ) [ 0.64 ( ν ) 0.2 + 0.2 ( ν ) 0.61 ] - - - ( 5 ) ]]>
由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当导线发生覆冰时,θb=0,式(5)可简化为:
ΔQ = - πλ θ a [ 0.64 ( ν ) 0.2 + 0.2 ( ν ) 0.61 ] - - - ( 6 ) ]]>
由式(6)可知,导线与空气间的热交换量主要受空气温度、风速、导线直径、空气导热 系数和空气粘度的影响。
(2)、导线覆冰融化脱落所需的热量计算
传统的导线覆冰融化所需的热量根据导线覆冰总量计算,也即图1中阴影部分覆冰总量 融化所需的热量。然而,由于重力作用的影响,导线覆冰融化脱落只需要将导线上部的覆冰 融化,也即图2中斜线阴影部分的导线覆冰。
因此,单位长度导线覆冰融化脱落所需热能总量QW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QW=Qice+ΔQ  (7)
式中,ΔQ为导线与空气的热量交换,也即热能的损失量;Qice为图2中斜线阴影部分的 覆冰融化所需热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Qice=K·ρice·Vice/T  (8)
式中,ρice为覆冰的密度;K为冰的融化热,K=3.35×105J/kg;T(s)为融冰时长。
单位长度导线的斜线阴影部分覆冰体积Vice计算公式如下:
V ice = 1 8 π Φ 2 - 1 8 Φ 2 · arccos φ Φ + φ 4 Φ 2 - φ 2 - 1 8 π φ 2 - - - ( 9 ) ]]>
将式(8)、(9)和(6)代入式(7),可得导线融冰所需的热能总量计算公式为:
Q W = 1 T · K · ρ ice · ( 1 8 π Φ 2 - 1 8 Φ 2 · arccos φ Φ + φ 4 Φ 2 - φ 2 - 1 8 π φ 2 ) - πλ θ a [ 0.64 ( ν ) 0.2 + 0.2 ( ν ) 0.61 ] - - - ( 10 ) ]]>
(3)、输电线路融冰计算公式推导
导线融冰热能主要来源于导线电流产生,单位长度导线在通过电流强度为I时释放的热 能Qm为:
Qm=I2R0  (11)
式中,R0为导线电阻。
为满足输电线路融冰需求,则有Qm=QW。据此,可计算得到输电线路融冰电流I为:
I = η 8 T · 1 R 0 · K · ρ ice · ( π Φ 2 - Φ 2 · arccos φ Φ + 2 φ Φ 2 - φ 2 - π φ 2 ) - π R 0 λ θ a [ 0.64 ( ν ) 0.2 + 0.5 ( ν ) 0.61 ] - - - ( 12 ) ]]>
实际融冰过程中,随着融冰的持续,融冰后的空间增大,由于空气的导热性,与导线不 直接接触的冰面也会逐渐融化,覆冰的融化区域如图3中斜线阴影区域所示。
因此,融冰计算公式需要增加修正系数η进行修正。修正后的融冰计算公式为:
I = η 8 T · 1 R 0 · K · ρ ice · ( π Φ 2 - Φ 2 · arccos φ Φ + 2 φ Φ 2 - φ 2 - π φ 2 ) - π R 0 λ θ a [ 0.64 ( ν ) 0.2 + 0.5 ( ν ) 0.61 ] ]]>

基于重力作用计算模型的输电线路融冰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重力作用计算模型的输电线路融冰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重力作用计算模型的输电线路融冰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重力作用计算模型的输电线路融冰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重力作用计算模型的输电线路融冰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重力作用计算模型的输电线路融冰方法,包括获取与融冰的相关的气象因素和导线因素,按照融冰计算公式计算出融冰电流和融冰时间的关系,确定相应的融冰电流和融冰时间对输电线路进行融冰的步骤。本发明充分考虑了融冰过程中重力作用的影响,以热平衡和热交换原理为基础推导出输电线路融冰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更符合输电线路融冰工作实际,为线路抗冰提供更为准确的数量依据,该方法的思路清晰,计算方便,实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