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19639 上传时间:2018-01-1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8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20784.3

申请日:

2015.05.04

公开号:

CN104778339A

公开日:

2015.07.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7/50申请日:20150504|||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7/50

主分类号:

G06F17/50

申请人:

东北农业大学

发明人:

姜博; 薛睿; 初楠臣

地址:

15003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木材街5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代理人:

史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其包括,步骤一、根据所述待研究区域的遥感图像、全球定位数据和各研究年份的交通地图信息融合生成待研究区域各年份的交通地理地图;步骤二、将待研究区域中各级行政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图层,确定研究对象图层为省级图层、市级图层、还是县级图层,确定所述研究对象图层中每两个研究节点之间的可达性值;步骤三、计算任一研究对象图层可达性值和待研究区域的综合可达性值;步骤四、在ArcGIS平台上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生成待研究区域各个年份的可达性等值线、高铁可达性等值线图和高铁可达性对比等值面。本发明为计算高铁可达性提供了一种空间数据的处理方法,反映空间格局和演化过程。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获取待研究区域的遥感图像(RS图像)、全球定位数据(GPS 数据)和待研究区域各研究年份的交通地图信息,并利用地理信息并行处理 模式将所述遥感图像、所述全球定位数据和各研究年份的所述交通地图信息 融合生成待研究区域各年份的交通地理地图;
步骤二、将待研究区域中各级行政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图层,并将所述研 究对象图层中的行政单元城市作为研究节点;确定所述研究对象图层中每两 个研究节点i、j之间的最短空间距离sij,并将所述最短空间距离sij的倒数1/sij作为两个研究节点之间的可达性值Sij
步骤三、将所述研究对象图层中研究节点i与所述研究对象图层中的其 他研究节点之间的可达性值求和得到本研究节点i的可达性值Si,并对本研 究节点i的可达性值进行线性归一处理得到本研究节点i的最终可达性值Mi
获取所述研究对象图层中所有n个研究节点的最终可达性值,计算所有 研究节点最终可达性值的权重,将所有研究节点的权重相乘并开n次方获得 所述研究对象图层可达性值AC;
将各个研究对象图层可达性值按照下述公式进行计算得到待研究区域综 合可达性值;
i与j表示研究节点;n表示所述研究对象图层中有n个研究节点;sij表 示i到j的最短空间距离;Sij表示两个所述研究节点间可达性值;Mi表示所 述研究节点i的最终可达性值;AC表示所述研究对象图层可达性值;AC综合表 示待研究区域综合可达性值;
步骤四、将所述研究区域的所有研究对象图层导入ArcGIS平台中,并 将所有研究节点的最终可达性值添加到对应年份的所述研究对象图层上;在 所述ArcGIS平台上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按照最终可达性值的大小生成各 个研究对象图层的可达性等值线,并将各个研究年份的所述可达性等值线进 行叠加生成待研究区域各个年份高铁可达性等值线图;
为待研究各个年份分配色谱中不同的色系,对任一年份的高铁可达性等 值线图的底色分配该年份所对应的色系中的一个颜色,同时,将所述高铁可 达性等值线图中每条可达性等值线分配该色系中的其他颜色,得到该年份的 可达性等值面;将各个年份的可达性等值面进行叠加生成待研究区域待研究 各年份的可达性对比等值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调取待研究区域的可达性对比等值面图,根据所述可达性值对不同年份 的可达性等值面深度线索提取并进行深度赋值,构建待研究区域的可达性3D 模拟图。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铁空间格局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
计算研究节点i和j间可达性值,计算公式为:
计算研究节点i的可达性值,计算公式为:
对所述研究节点i进行线性归一处理,计算公式为:

当研究县级研究对象图层时,则所述研究节点为县级市,则该县级研究 对象图层可达性值AC,计算公式为:

当研究市级研究对象图层时,则所述研究节点为地级市,则该市级研究 对象图层可达性值AC,计算公式为:

当研究省级研究对象图层时,则所述研究节点为省会城市,则该省级研 究对象图层可达性值AC,计算公式为:

计算任一所述研究区域的综合可达性值,计算公式为:
i与j表示研究节点;n表示所述研究对象图层中有n个研究节点;sij表 示i到j的最短空间距离;Sij表示两个所述研究节点间可达性值;Mi表示所 述研究节点i的最终可达性值;AC表示省级研究对象图层可达性值,AC表 示市级研究对象图层可达性值,AC表示县级研究对象图层可达性值;AC表 示所述研究区域综合可达性值。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铁空间格局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短空间距离sij是指两个研究节点i、j之间最短的高铁路线路径长 度;
当所述每两个研究节点i、j之间未开通高铁路线时,最短空间距离sij为 ∞。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铁空间格局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全球 定位数据后,解析所述全球定位数据获得待研究区域任一研究节点的定位数 据,所述全球定位数据的解析过程为:
1)解析所述全球定位数据生成全球定位数据代码;
2)从所述全球定位数据代码中读取定位数据。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铁空间格局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 遥感图像后,还包括对所述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
所述预处理包括对所述遥感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处理,光谱校正处理,影 像增强处理,图像变换处理和影像分类处理。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 中获取待研究区域各研究年份的交通地图信息后,还包括:
统一各研究年份的所述交通地图信息的空间数据模型、空间坐标参数、 地图投影和要素编码,使得各研究年份的所述交通地图信息具有同一的矢量 特征。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骤一中所述地理信息并行处理模式为:
1)将具有同一的矢量特征、同一年份的所述交通地图信息按照行政区域 分成不同的处理单元,并将所有所述处理单元按照所述行政区域分类存储;
2)对同一行政区域分类中的所述处理单元进行边缘切割处理,使得所述 处理单元与所述行政区域完全吻合;
3)对同一行政区域中所有所述处理单元并行处理融合,获得包含任一所 述处理单元图像信息的融合单元;
4)依据全球定位数据,将所述待研究区域的遥感图像与所述融合单元进 行融合获得待研究区域任一年份的交通地理地图。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 中生成每个行政等级的可达性等值线时,当所述高铁站点的数量不能形成具 有确定方向的可达性等值线时,运用数据点插补技术的三角网内插加密,进 行空间数据内插增补高铁站点。

说明书

一种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铁可达性测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 模拟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是运行于专用铁路系统的一种客运铁路运输形式,其运行速度 和运输能力要比常规铁路运输提升很多。
在我国,高铁的建设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新建专用轨道线,另外一 种就是升级现有轨道线使其能容纳高速列车的运行。而通过这两种方式建设 所形成的高速铁路网又包含有两种主要类型的线路:一是跨区域的高速客运 专线的国家网络,二是在区域内的高速城际铁路线。相对于常规铁路,两类 高铁都能显著缩短城际出行的时间,从而改善城市的外部可达性。
可达性是指特定交通模式赋予个人的在特定时间内抵达特定地点以获取 机会的能力。基于该定义.高铁的可达性实际上指的是个人在特定时间内通 过特定交通模式抵达特定高铁站享用高铁服务的能力。高铁的可达性也相应 地包含两个主要的部分:高铁站在高铁网络中的通达性.以及高铁站在城市 交通网络中的通达性。
目前,关于高铁可达性的研究其可达性数值的计算较为复杂,且较为单 一与片面化仅侧重具体的省际、城际、县际的单独一个方面的高铁可达性研 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 本发明通过两个研究节点的高铁路径的最短空间距离计算两个研究节点的可 达性值和任一研究节点的可达性值,简化所述可达性值的计算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研究待研究区域不同行政区域内部及不同行政 区域之间综合可达性值,综合、全面地分析待研究区域的可达性值。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融合待研究区域不同年份的可达性值面层,分析 待研究区域不同年份可达性值的变化趋势。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其包括:
步骤一、获取待研究区域的遥感图像(RS图像)、全球定位数据(GPS 数据)和待研究区域各研究年份的交通地图信息,并利用地理信息并行处理 模式将所述遥感图像、所述全球定位数据和各研究年份的所述交通地图信息 融合生成待研究区域各年份的交通地理地图;
步骤二、将待研究区域中各级行政区域分别作为研究对象图层,并将所 述研究对象图层中的行政单元城市作为研究节点;确定所述研究对象图层中 每两个研究节点i、j之间的最短空间距离sij,并将所述最短空间距离sij的倒 数1/sij作为两个研究节点之间的可达性值Sij
步骤三、将所述研究对象图层中研究节点i与所述研究对象图层中的其 他研究节点之间的可达性值求和得到本研究节点i的可达性值Si,并对本研 究节点的可达性值进行线性归一处理得到本研究节点i的最终可达性值Mi
获取所述研究对象图层中n个研究节点的最终可达性值,计算所有研究 节点最终可达性值的权重,将所有研究节点的权重相乘并开n次方获得所述 研究对象图层可达性值AC;
将各个研究对象图层可达性值按照下述公式进行计算得到待研究区域的 所有研究对象图层综合可达性值;
i与j表示研究节点;n表示所述研究对象图层中有n个研究节点;sij表 示i到j的最短空间距离;Sij表示两个所述研究节点间可达性值;Mi表示所 述研究节点i的最终可达性值;AC表示所述研究对象图层可达性值;AC综合表 示待研究区域综合可达性值;
步骤四、将所述研究区域的所有研究对象图层导入ArcGIS平台中,并将 所有研究节点的最终可达性值添加到对应年份的所述研究对象图层上;在所 述ArcGIS平台上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按照最终可达性值的大小生成各个 研究对象图层的可达性等值线,并将各个研究年份的所述可达性等值线进行 叠加生成待研究区域各个年份的高铁可达性等值线图;即在ArcGIS平台中, 将所有研究节点的最终可达性值与对应的年份输入到该节点所在的研究对象 图层的属性表中,然后利用所述ArcGIS平台上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即可生成研 究对象图层的可达性等值线。
为待研究各个年份分配色谱中不同的色系,对任一年份的高铁可达性等 值线图的底色分配该年份所对应的色系中的一个颜色,同时,将所述高铁可 达性等值线图中每条可达性等值线分配该色系中的其他颜色,得到该年份的 可达性等值面,将各个年份的可达性等值面进行叠加生成待研究区域待研究 各年份的可达性对比等值面。
构建能同时体现不同年份高铁可达性等值面的对比等值面,研究待研究 区域的不同年份等值面呈现的差别之处,省去多次生成等值面的麻烦,效率 高且交互性强。
优选的是,所述的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中,还包括:
调取待研究区域的可达性对比等值面图,根据所述可达性值对不同年份 的可达性等值面深度线索提取并进行深度赋值,构建待研究区域的可达性3D 模拟图。以不同年份可达性值作为视觉深度值,对不同年份的可达性等值面 赋予与可达性值相等的视觉深度,完成待研究区域的可达性3D模拟图的构 建。构建待研究区域的可达性3D模拟图,在动态交互过程下实行查询跟踪、 多视角多窗口模拟与影像快速编辑与生成,通过变换位置,在可视化窗下从 侧视、俯视和平视等多个角度观察空间格局变化情况并进行动态的编辑与合 成,对画面进行任意缩放与查看细节,暂停运行过程观察某一个时间快照或 在空间上变化观察视点等,把所需信息用符号的色相、亮度、纹理的变化来 突出描述空间定位动态可视化的变化情况,并与实际地理位置电子专题地图 叠加,从而判断模型的3D模拟效果与现实场景的拟合程度,最后通过设置 目标图层的属性,采用不同渲染方法即生成高铁可达性专题图,真实模拟再 现不同年份的基于高铁的区域与城市空间格局变化真实效果。
优选的是,所述的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中,
计算研究节点i和j间可达性值,计算公式为:
计算研究节点i的可达性值,计算公式为:
对所述研究节点i进行线性归一处理,计算公式为:
M i = S i - S i ( min ) S i ( max ) - S i ( min ) * 100 ]]>
包含所有研究节点的所述研究对象图层可达性值AC,计算公式为:
当研究县级研究对象图层时,则所述研究节点为县级市,则该县级研究 对象图层可达性值AC,计算公式为:

当研究市级研究对象图层时,则所述研究节点为地级市,则该市级研究 对象图层可达性值AC,计算公式为:

当研究省级研究对象图层时,则所述研究节点为省会城市,则该省级研 究对象图层可达性值AC,计算公式为:

计算任一所述研究区域的综合可达性值,计算公式为:
i与j表示研究节点;n表示所述研究对象图层中有n个研究节点;sij表 示i到j的最短空间距离;Sij表示两个所述研究节点间可达性值;Mi表示所 述研究节点i的最终可达性值;AC表示省级研究对象图层可达性值,AC表 示市级研究对象图层可达性值,AC表示县级研究对象图层可达性值;AC表 示所述研究对象图层综合可达性值;
定量计算的可达性值按照省际可达性(任意两个省级城市节点之间的可 达性)、城际可达性(任意两个地级城市节点之间的可达性)、县际可达性 (任意两个县级城市节点之间的可达性)进行汇总,得到待研究区域范围内 省会城市之间的综合可达性、地级市之间的综合可达性、县级市之间的综合 可达性,综合省、市、县级图层的综合可达性值作为一个区域的可达性,这 样不仅算出单个点的可达性,还可计算整个面域的可达性,所得的结果全面 准确,已有研究还没有计算可达性的这种提法,从而为计算区域可达性提供 一个可靠的思路与想法。
优选的是,所述的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中,
所述最短空间距离sij是指两个研究节点i、j之间最短的高铁路线路径长 度,根据ArcGIS网络分析中的最短路径分析方法,并结合Excel中数据统计 功能,生成最短线路距离矩阵;
当所述每两个研究节点i、j之间未开通高铁路线时,最短空间距离sij为 ∞。
优选的是,所述的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中,获取全球定位数 据后,解析所述全球定位数据获得待研究区域任一研究节点的定位数据,所 述全球定位数据的解析过程为:
1)解析所述全球定位数据生成全球定位数据代码;
2)从所述全球定位数据代码中读取定位数据。
用于提供利用C语言或VB进行编程,设计出适用于高铁数据解析的程序 语言,将GPS数据导入到高铁数据解析程序,利用高铁数据解析程序快速读 取GPS数据代码,最后直接输出本研究所需的高铁定位数据结果,从而节省 大量时间,其创新性体现在高铁数据解析程序的设计,通过对程序的调控以 及对数据的自动化解析过程,无需人工的计算与操作过程,直接自动输出研 究所需要的高铁数据。
所述定位数据包括待研究区域中任一所述研究节点的经度值、纬度值和 大地水准面高度值,所述研究节点的定位数据提供研究节点的空间位置,所 述定位数据用于计算任意两个研究节点的最短空间距离,此外,定位数据还 用于对研究节点城市进行精细定位。
优选的是,所述的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中,获取所述遥感图 像后,还包括对所述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
所述预处理包括对所述遥感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处理,光谱校正处理,影 像增强处理,图像变换处理和影像分类处理。
由于时间、太阳光强及大气状态的变化,以及遥感器图像本身具有不稳 定性,致使获取遥感图像上的对比度及亮度值存在差异,这些误差降低了遥 感数据的质量,从而影响了图像分析的精度。对所述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纠 正原始图像中的几何与辐射变形,即通过对图像获取过程中产生的变形、扭 曲等的纠正,以得到一个尽可能在几何和辐射上真实的图像,使得遥感数据 最终达到影像分辨率高、反应的信息量大,能在图像上清晰地辨别出研究区 域范围内高铁穿越的城市节点、高铁线路本身、高铁线路形成的网络,从遥 感影像中获取的数据精度高等一系列条件。
优选的是,所述的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中,步骤一中获取待 研究区域各研究年份的交通地图信息后,还包括:
统一各研究年份的所述交通地图信息的空间数据模型、空间坐标参数、 地图投影和要素编码,使得各研究年份的所述交通地图信息具有同一的矢量 特征。
所述交通地图信息是指中国交通地图、中国铁路交通地图、城乡交通地 图等;对多源矢量交通地图信息进行数据预处理,实现空间数据模型、空间 坐标系统、地图投影、分类分级和要素属性编码的统一。
优选的是,所述的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所 述地理信息并行处理模式为:
1)将具有同一的矢量特征、同一年份的所述交通地图信息按照行政区域 分成不同的处理单元,并将所有所述处理单元按照所述行政区域分类存储;
2)对同一行政区域分类中的所述处理单元进行边缘切割处理,使得所述 处理单元与所述行政区域完全吻合;
3)对同一行政区域中所有所述处理单元并行处理融合,获得包含任一所 述处理单元图像信息的融合单元;
4)依据全球定位数据,将所述待研究区域的遥感图像与所述融合单元进 行融合获得待研究区域任一年份的交通地理地图。
每幅所述交通地图信息都有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为综合这些信息并融合 到一张图上作为底图生成各年份的交通地理地图,所述交通地理地图涵盖待 研究区域的多方面的信息,全方位地体现待研究区域的交通情况。
优选的是,所述的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中,步骤四中生成每 个行政等级的可达性等值线时,当所述高铁站点的数量不能形成具有确定方 向的可达性等值线时,运用数据点插补技术的三角网内插加密法进行空间数 据内插增补高铁站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所述的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中,通过两个研究节点的高铁 路径的最短空间距离计算两个研究节点的可达性值和任一研究节点的可达性 值,简化所述可达性值的计算方法。
2、所述的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中,研究待研究区域不同行政 区域内部及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综合可达性值,综合、全面地分析待研究区域 的可达性值。
3、所述的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是融合待研究区域不同年份 的可达性值面层,分析待研究区域不同年份可达性值的变化趋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 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 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待研究区域的遥感图像(RS图像)、全球定位数据(GPS 数据)和待研究区域各研究年份的交通地图信息,并利用地理信息并行处理 模式将所述遥感图像、所述全球定位数据和各研究年份的所述交通地图信息 融合生成待研究区域各年份的交通地理地图;
步骤二、将待研究区域中各级行政区域分别作为研究对象图层,并将所 述研究对象图层中行政单元城市作为研究节点;确定所述研究对象图层中每 两个研究节点i、j之间的最短空间距离sij,并将所述最短空间距离sij的倒数 1/sij作为两个研究节点之间的可达性值Sij
步骤三、将所述研究对象图层中研究节点i与所述研究对象图层中的其 他研究节点之间的可达性值求和得到本研究节点i的可达性值Si,并对本研 究节点的可达性值进行线性归一处理得到本研究节点i的最终可达性值Mi
获取所述研究对象图层中n个研究节点的最终可达性值,计算所有研究 节点最终可达性值的权重,将所有研究节点的权重相乘并开n次方获得所述 研究对象图层可达性值AC;
将各个研究对象图层可达性值按照下述公式进行计算得到待研究区域综 合可达性值:
i与j表示研究节点;n表示所述研究对象图层中有n个研究节点;sij表 示i到j的最短空间距离;Sij表示两个所述研究节点间可达性值;Mi表示所 述研究节点i的最终可达性值;AC表示所述研究对象图层可达性值;AC综合表 示待研究区域综合可达性值;
步骤四、将所述研究区域的所有研究对象图层导入ArcGIS平台中,并将 所有研究节点的最终可达性值添加到对应年份的所述研究对象图层上;在所 述ArcGIS平台上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按照最终可达性值的大小生成各个 研究对象图层的可达性等值线,并将各个研究年份的所述可达性等值线进行 叠加生成待研究区域各个年份的高铁可达性等值线图;
为待研究各个年份分配色谱中不同的色系,对任一年份的高铁可达性等 值线图的底色分配该年份所对应的色系中的一个颜色,同时,将所述高铁可 达性等值线图中每条可达性等值线分配该色系中的其他颜色,得到该年份的 可达性等值面,将各个年份的可达性等值面进行叠加生成待研究区域待研究 各年份的可达性对比等值面。
所述的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中,还包括:
调取待研究区域的可达性对比等值面图,根据所述可达性值对不同年份 的可达性等值面深度线索提取并进行深度赋值,构建待研究区域的可达性3D 模拟图。
所述的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中,
计算研究节点i和j间可达性值,计算公式为:
计算研究节点i的可达性值,计算公式为:
对所述研究节点i进行线性归一处理,计算公式为:
M i = S i - S i ( min ) S i ( max ) - S i ( min ) * 100 - - - ( 4 ) ]]>
包含所述研究节点i的所述研究对象图层综合可达性值AC,计算公式为:
当研究县级研究对象图层时,则所述研究节点为县级市,则该县级研究 对象图层可达性值AC,计算公式为:

当研究市级研究对象图层时,则所述研究节点为地级市,,则该市级研 究对象图层可达性值AC,计算公式为:

当研究省级研究对象图层时,则所述研究节点为省会城市,则该省级研 究对象图层可达性值AC,计算公式为:

计算任一所述研究区域的综合可达性值,计算公式为:

i与j表示研究节点;n表示所述研究对象图层中有n个研究节点;sij表 示i到j的最短空间距离;Sij表示两个所述研究节点间可达性值;Mi表示所 述研究节点i的最终可达性值;AC表示省级研究对象图层可达性值,AC表 示市级研究对象图层可达性值,AC表示县级研究对象图层可达性值;AC表 示所述研究对象图层综合可达性值。
所述的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中,
所述最短空间距离sjj是指两个研究节点i、j之间最短的高铁路线路径长 度,根据ArcGIS网络分析中的最短路径分析方法,并结合Excel中数据统计 功能,生成最短线路距离矩阵;
当所述每两个研究节点i、j之间未开通高铁路线时,最短空间距离sij为 ∞。
所述的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中,获取全球定位数据后,解析 所述全球定位数据获得待研究区域任一研究节点的定位数据,所述全球定位 数据的解析过程为:
1)解析所述全球定位数据生成全球定位数据代码;
2)从所述全球定位数据代码中读取定位数据。
所述的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中,获取所述遥感图像后,还包 括对所述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
所述预处理包括对所述遥感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处理,光谱校正处理,影 像增强处理,图像变换处理和影像分类处理。
所述的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中,步骤一中获取待研究区域各 研究年份的交通地图信息后,还包括:
统一各研究年份的所述交通地图信息的空间数据模型、空间坐标参数、 地图投影和要素编码,使得各研究年份的所述交通地图信息具有同一的矢量 特征。
所述的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地理信息 处理模式为:
1)将具有同一的矢量特征、同一年份的所述交通地图信息按照行政区域 分成不同的处理单元,并将所有所述处理单元按照所述行政区域分类存储;
2)对同一行政区域分类中的所述处理单元进行边缘切割处理,使得所述 处理单元与所述行政区域完全吻合;
3)对同一行政区域中所有所述处理单元并行处理融合,获得包含任一所 述处理单元图像信息的融合单元;
4)依据全球定位数据,将所述待研究区域的遥感图像与所述融合单元进 行融合获得待研究区域任一年份的交通地理地图。
所述的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中,步骤四中生成每个行政等级 的可达性等值线时,当所述高铁站点的数量不能形成具有确定方向的可达性 等值线时,运用数据点插补技术的三角网内插加密进行空间数据内插增补高 铁站点。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例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 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 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 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一种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区域高铁可达性测算与模拟方法,其包括,步骤一、根据所述待研究区域的遥感图像、全球定位数据和各研究年份的交通地图信息融合生成待研究区域各年份的交通地理地图;步骤二、将待研究区域中各级行政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图层,确定研究对象图层为省级图层、市级图层、还是县级图层,确定所述研究对象图层中每两个研究节点之间的可达性值;步骤三、计算任一研究对象图层可达性值和待研究区域的综合可达性值;步骤四、在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