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梨有机种植工艺.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7193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93100.5

申请日:

2015.04.22

公开号:

CN104770265A

公开日:

2015.07.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7/00申请日:20150422|||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7/00; A01C21/00

主分类号:

A01G17/00

申请人:

吴迪

发明人:

吴迪

地址:

471000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江左镇石张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1

代理人:

王滨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梨有机种植工艺,步骤为:草生栽培、土壤处理、栽植、施肥、疏果、修剪、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包装,采用有机肥作为主要肥料,利用物理、诱杀的方式杀虫,从而种植出无农药残留的生态梨;可有效利用土地,且无农药残留,果实质量高,果肉细嫩酥脆、汁多味浓、较耐贮运;具有无农药残留量,且个头大,果皮光滑。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梨有机种植工艺,其特征在于:
草生栽培:在梨园树盘外的行间种植牧草,每年刈割6-10次,将刈割的牧草覆盖于株间;选苗:梨苗木的高度为80-100cm,嫁接口以上枝干的直径至少为0.7cm;定植的密度:株行距3m×4m,60-80株/500m;行向为南北向;定植的时间:梨苗落叶至次年2月前;
土壤处理:定植前1-2个月,按照行向开厢,先开深度为60-90cm的定植沟,且在定植沟内施秸秆和农家肥,再回填土壤,回填后厢面与地表之间的距离至少为30cm;
栽植:将梨苗置于厢内,加土壤至根颈以上,再加土壤踏实,露出嫁接口,浇定根水,用塑料薄膜覆盖定植后的厢面,塑料薄膜四周用泥土压紧;
施肥:果实采收后在梨树行间沿树冠滴水线开沟,沟的深度和宽度为40-60cm,且每500m2施基肥1000-1300kg;萌芽肥:春季梨树萌芽前10-15天,在梨树株间开沟,沟的深度15-25cm,每500m2施基肥1000-1300kg;停梢肥:待梨树叶片量形成、新梢生长、果实膨大前,以树冠滴水线为界多点挖深度为20-30cm的沟穴,每500m2施腐熟鸡粪和腐熟油枯100-150kg;叶面肥:生长期三次叶面喷施微生物肥,三次时间分别为,萌芽后至开花前、新梢生长至花芽分化前、果实采收前30天;
疏果:第一次疏果在谢花后一周,确认座果后,疏掉所有花序多余的果,留单果,在2-3天内完成;第二次疏果在谢花后3周,按果间距25-35cm疏去多余的果;果实袋套:谢花后10-15天开始套袋,10-13天完成;保叶防“秋花”:果实采后10-13天第一次喷有机肥,20天后第二次喷有机肥;
修剪:主枝分别伸向东南和西北方向,与行向呈45°夹角,呈斜式倒人字形,每个主枝上配置中、小型结果枝组10-15个,枝组长度30-50cm,向四周伸展,插空排列,小主枝与中心干分枝角度70-80°,小主枝上不留侧枝,直接着生结果枝组;
病虫害防治:使用矿物源农药(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植物源农药(苦参碱、楝树制
剂等)、微生物源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
果实采收、包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梨有机种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肥的组配重量百分比为:枯枝落叶与杂草30-40%、农家猪粪及鸡粪30-40%、花生麸5-8%,土20-25%,以上的各组份按重量配比之和为100%。

说明书

一种梨有机种植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艺、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梨有机种植工艺。

背景技术
 梨为蔷薇科梨属植物,多年生落叶乔木果树,叶子卵形,花多白色,一般梨的颜色为外皮呈现出金黄色或暖黄色,里面果肉则为通亮白色,鲜嫩多汁,口味甘甜,核味微酸。种类有鸭梨、雪花梨、香梨、苹果梨、丰水梨等多种。
   梨的生物学特性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比苹果强;耐寒、耐旱、耐涝、耐盐碱;冬季最低温度在-25度以上的地区,多数品种可安全越冬。根系发达,喜光喜温,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缓坡山地种植,尤以砂质壤土山地为理想;根系发达,垂直根深可达2-3m以上,水平根分布较广,约为冠幅2倍左右;干性强,层性较明显;结果早,结果期长,部分品种2-3年即开始结果,盛果期可维持50年以上;多数品种先开花后展叶。
   梨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和葡萄糖、果糖、苹果酸、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味甘微酸、性凉,入肺、胃经;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解酒的作用;用于热病伤阴或阴虚所致的干咳、口渴、便秘等症,也可用于内热所致的烦渴、咳喘、痰黄等症。
  现有的梨树栽植方法与其他的植物栽种方式相似,通常包括栽植、施肥、排水灌溉、疏花、疏果、修剪、病虫害防治、冬季清园、果实采收和包装步骤,但是,果园中植株之间通常并无套种其他植物,有些为了避免浪费,种植牧草,但是,利用率仍然较低,另外,疏花、疏果大多是根据花、果的稠稀适当调节,并无科学的间距要求,不利于果实成长,影响果实质量,其三,在病虫害防治时,通常采用农药防治,而农药污染果实,农药残留造成过时的质量较低。
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梨有机种植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梨有机种植工艺,采用有机肥作为主要肥料,利用物理、诱杀的方式杀虫,从而种植出无农药残留的生态梨;可有效利用土地,且无农药残留,果实质量高,果肉细嫩酥脆、汁多味浓、较耐贮运;具有无农药残留量,且个头大,果皮光滑。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梨有机种植工艺,
草生栽培:在梨园树盘外的行间种植牧草,每年刈割6-10次,将刈割的牧草覆盖于株间;选苗:梨苗木的高度为80-100cm,嫁接口以上枝干的直径至少为0.7cm;定植的密度:株行距3m×4m,60-80株/500m;行向为南北向;定植的时间:梨苗落叶至次年2月前;
土壤处理:定植前1-2个月,按照行向开厢,先开深度为60-90cm的定植沟,且在定植沟内施秸秆和农家肥,再回填土壤,回填后厢面与地表之间的距离至少为30cm;
栽植:将梨苗置于厢内,加土壤至根颈以上,再加土壤踏实,露出嫁接口,浇定根水,用塑料薄膜覆盖定植后的厢面,塑料薄膜四周用泥土压紧;
施肥:果实采收后在梨树行间沿树冠滴水线开沟,沟的深度和宽度为40-60cm,且每500m2施基肥1000-1300kg;萌芽肥:春季梨树萌芽前10-15天,在梨树株间开沟,沟的深度15-25cm,每500m2施基肥1000-1300kg;停梢肥:待梨树叶片量形成、新梢生长、果实膨大前,以树冠滴水线为界多点挖深度为20-30cm的沟穴,每500m2施腐熟鸡粪和腐熟油枯100-150kg;叶面肥:生长期三次叶面喷施微生物肥,三次时间分别为,萌芽后至开花前、新梢生长至花芽分化前、果实采收前30天;
疏果:第一次疏果在谢花后一周,确认座果后,疏掉所有花序多余的果,留单果,在2-3天内完成;第二次疏果在谢花后3周,按果间距25-35cm疏去多余的果;果实袋套:谢花后10-15天开始套袋,10-13天完成;保叶防“秋花”:果实采后10-13天第一次喷有机肥,20天后第二次喷有机肥;
修剪:主枝分别伸向东南和西北方向,与行向呈45°夹角,呈斜式倒人字形,每个主枝上配置中、小型结果枝组10-15个,枝组长度30-50cm,向四周伸展,插空排列,小主枝与中心干分枝角度70-80°,小主枝上不留侧枝,直接着生结果枝组;
病虫害防治:使用矿物源农药(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植物源农药(苦参碱、楝树制
剂等)、微生物源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
果实采收、包装。
所述基肥的组配重量百分比为:枯枝落叶与杂草30-40%、农家猪粪及鸡粪30-40%、花生麸5-8%,土20-25%,以上的各组份按重量配比之和为1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要解决了现有的梨树种植方法其土地利用率低且农药残留量大,果实的质量低的缺陷,本发明采用的步骤为:草生栽培、土壤处理、栽植、施肥、疏果、修剪、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包装,采用有机肥作为主要肥料,利用物理、诱杀的方式杀虫,从而种植出无农药残留的生态梨;本发明可有效利用土地,且无农药残留,果实质量高,果实扁园形或近圆形、果皮绿色、黄白色或黄褐色、果点稀小、果心小、石细胞极少、果肉细嫩酥脆、汁多味浓、较耐贮运;具有无农药残留量,且个头大,果皮光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草生栽培:在梨园树盘外的行间种植牧草,每年刈割6-10次,将刈割的牧草覆盖于株间;选苗:梨苗木的高度为80-100cm,嫁接口以上枝干的直径至少为0.7cm;定植的密度:株行距3m×4m,60-80株/500m;行向为南北向;定植的时间:梨苗落叶至次年2月前;
土壤处理:定植前1-2个月,按照行向开厢,先开深度为60-90cm的定植沟,且在定植沟内施秸秆和农家肥,再回填土壤,回填后厢面与地表之间的距离至少为30cm;
栽植:将梨苗置于厢内,加土壤至根颈以上,再加土壤踏实,露出嫁接口,浇定根水,用塑料薄膜覆盖定植后的厢面,塑料薄膜四周用泥土压紧;
施肥:果实采收后在梨树行间沿树冠滴水线开沟,沟的深度和宽度为40-60cm,且每500m2施基肥1000-1300kg;萌芽肥:春季梨树萌芽前10-15天,在梨树株间开沟,沟的深度15-25cm,每500m2施基肥1000-1300kg;停梢肥:待梨树叶片量形成、新梢生长、果实膨大前,以树冠滴水线为界多点挖深度为20-30cm的沟穴,每500m2施腐熟鸡粪和腐熟油枯100-150kg;叶面肥:生长期三次叶面喷施微生物肥,三次时间分别为,萌芽后至开花前、新梢生长至花芽分化前、果实采收前30天;
疏果:第一次疏果在谢花后一周,确认座果后,疏掉所有花序多余的果,留单果,在2-3天内完成;第二次疏果在谢花后3周,按果间距25-35cm疏去多余的果;果实袋套:谢花后10-15天开始套袋,10-13天完成;保叶防“秋花”:果实采后10-13天第一次喷有机肥,20天后第二次喷有机肥;
修剪:主枝分别伸向东南和西北方向,与行向呈45°夹角,呈斜式倒人字形,每个主枝上配置中、小型结果枝组10-15个,枝组长度30-50cm,向四周伸展,插空排列,小主枝与中心干分枝角度70-80°,小主枝上不留侧枝,直接着生结果枝组;
病虫害防治:使用矿物源农药(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植物源农药(苦参碱、楝树制
剂等)、微生物源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
果实采收、包装。
实施例2
所述基肥的组配重量百分比为:枯枝落叶与杂草30-40%、农家猪粪及鸡粪30-40%、花生麸5-8%,土20-25%,以上的各组份按重量配比之和为100%。

一种梨有机种植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梨有机种植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梨有机种植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梨有机种植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梨有机种植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梨有机种植工艺,步骤为:草生栽培、土壤处理、栽植、施肥、疏果、修剪、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包装,采用有机肥作为主要肥料,利用物理、诱杀的方式杀虫,从而种植出无农药残留的生态梨;可有效利用土地,且无农药残留,果实质量高,果肉细嫩酥脆、汁多味浓、较耐贮运;具有无农药残留量,且个头大,果皮光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