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门锁空转把手.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6200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3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50775.1

申请日:

2015.04.01

公开号:

CN104746967A

公开日:

2015.07.01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E05B63/04; E05B47/00; E05B47/06; E05B17/22

主分类号:

E05B63/04

申请人:

张克军

发明人:

张克军

地址:

250214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枣园街道办事处大义田村振兴大街2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用门锁空转把手,其内部有与把手轴即中心轴3一体的主动轮2和套在中心轴3上的从动轮9,以及球体5、上下活动滑块6、电机7、锁舌8等其他附件组成,结构简单。上锁时通过电子锁发出开锁信号或钥匙插入锁孔带动凸轮20,用电机7的转动带动上下活动滑块6或凸轮20推动球体5,用球体5连接主动轮2和从动轮9,把手4转动带动锁舌8实现开锁,上锁时球体5脱离主动轮2和从动轮9,把手4无连接形成空转。由于结构简单,可以安装在门内并且能与多数电子锁和机械锁配套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通用门锁空转把手是有门外把手4和外壳1以及其内的零件组成,上锁后把手4空转,开锁时把手4可以带动锁舌8伸缩,其特征是中心轴3一端连接门外把手4,另一端连接外壳1内的主动轮2,主动轮2是一个圆周带齿的齿轮,并且能够随中心轴3同轴心的转动,在主动轮2的一侧有一个套在中心轴3上的从动轮9,从动轮9只能在中心轴3上转动,但不能轴向活动,从动轮9为筒状,主动轮2在其筒内位置,主动轮2与从动轮9的传动连接是利用一个球体5实现的,在球体5的下方是一个可以上下活动的上下活动滑块6,上下活动滑块6到达活动范围的最上端时,球体5的一部分在主动轮2的齿内,另一部分在从动轮9下方的开口处,上下活动滑块6到达活动范围的最下端时,球体5脱离主动轮2和从动轮9,机械锁控制上下活动滑块6活动的是钥匙19带动转动机构,电子锁控制上下活动滑块6的是电子锁开锁信号控制的电机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门锁空转把手,其特征是主动轮2是外齿轮,齿轮齿形的大小能够放入球体5的一部分,能够随中心轴3转动,是指与中心轴3为一个整体以及采用方孔、键槽的方式套在中心轴3上,但不能轴向活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门锁空转把手,其特征是从动轮9下方开口处大小应大于一个球体5的直径,并且从动轮9筒状部分的厚度是球体5直径的一部分。

4.
  根据权利要求1、2和3所述的通用门锁空转把手,其特征是主动轮2所放入球体5的一部分和从动轮9筒状部分的厚度以及主动轮2与从动轮9之间的间隙三者相加是一个球体5的大小。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门锁空转把手,其特征是从动轮9与锁舌8之间的传动是利用锁舌8上的带齿部分13与从动轮9上的带齿部分14啮合实现的,从动轮9上的带齿部分是从动轮9圆周上只有一部分带齿。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门锁空转把手,其特征是在从动轮9的下方有一个半圆形的半圆凹板15,其内径与从动轮9的外径相等,并且在从动轮9下方开口处位置的下方,半圆凹板15有一个大于球体5直径的开口,在此开口的下方是上下活动滑块6的活动空间。

7.
  根据权利要求1和6所述的通用门锁空转把手,其特征是上下活动滑块6在活动范围内到达最上端时,上下活动滑块6的上平面与半圆凹板15开口处的上平面齐平,当到达最下端时,球体5落入其空间内,球体5的上平面与半圆凹板15开口处的上平面齐平。

8.
  根据权利要求1和7所述的通用门锁空转把手,其特征是电子锁内推动上下活动滑块6上下活动的是电机7,电机7轴上的外螺纹与上下活动滑块6上的内螺纹配合使用。

9.
  根据权利要求1和7所述的通用门锁空转把手,其特征是机械锁内推动上下活动滑块6上下活动的是钥匙19带动凸轮20转动实现的,凸轮20转到最高点时,上下活动滑块6到达活动范围的最高点,凸轮20转到最低点时,上下活动滑块6到达活动范围的最低点。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门锁空转把手,其特征是球体5在实际使用时,必须在中心轴3的下方才能使用。

说明书

通用门锁空转把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锁把手的发明,尤其是一种通用门锁空转把手的发明。
背景技术
现有门锁把手作用一般用来开关门和转动锁舌,当门锁上锁后,把手与锁舌便成为一个整体,如果用力转动把手则可能损坏把手和锁舌。已有技术和产品将把手在上锁后形成空转状态,用来保护把手和锁舌,但是结构比较复杂,又不能通用,所以无法在市场上推广,急需一种结构简单,既能在上锁后空转,又能够在各种锁具上通用的门锁把手投放市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利用把手门内的轴上,有一个同轴心齿轮作为主动轮,并在此轴上套有一个受主动轮带动的从动轮,两轮之间的传动是用一个合适的球体实现的,当球体的一部分接触到主动轮,另一部分接触到从动轮,转动把手带动主动轮和从动轮一起转动,并用从动轮的转动带动锁舌纵向活动实现开锁的目的。上锁时球体脱离主动轮和从动轮,两轮之间无连接,把手空转。
根据以上描述,球体起到两轮之间的连接作用,控制球体是电子锁内的电机或电磁机构,以及机械锁内用钥匙带动的传动机构实现的。开锁前球体不在两轮之间,把手只能空转,无法带动锁舌,需要开锁时,电子锁发出的开锁信号,电机或电磁机构动作,推动球体介于两轮之间起到连接作用,用于机械锁时,用开锁钥匙的转动带动传动机构,推动球体介于两轮之间起到连接作用。
由于球体的作用,上锁后把手轴上的主动轮无法带动锁舌,形成空转起到保护把手和锁舌的作用,球体脱离两轮是靠电机或电磁机构以及钥匙带动的传动机构动作后,依靠自身的重力自然下落形成的,所以控制球体的动作机构必须在球体的下方,才能使球体顺利的呈自然下落状态脱离两轮之间,这样在实际应用中注意安装方向,不能水平方向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对其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电机与上下活动滑块的结构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锁舌部分的结构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与钥匙开锁组合使用的结构原理图。
附图零件清单
外壳1、主动轮2、中心轴3、把手4、球体5、上下活动滑块6、电机7、锁舌8、从动轮9、摩擦簧片10、簧片11、门内开锁把手12、锁舌带齿部分13、从动轮带齿部分14、半圆凹板15、第一弹簧16、第二弹簧17、控制杆18、钥匙19、凸轮20。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外壳1内有与中心轴3一体的主动轮2,所述的一体是固定在一起成为整体,或者主动轮2用方孔以及键槽的方式连接套在中心轴上,随中心轴3转动即可。主动轮2一侧但是套在中心轴3上的从动轮9,外壳1外部有与中心轴3一体的把手4,在中心轴3的适当位置有起摩擦作用的摩擦簧片10,它的作用是使用者根据个人的要求,将把手4在上锁后停留在不同的位置,不影响把手4的 空转功能,如果无此要求则可以省去此摩擦簧片10。主动轮2圆周带齿,其齿形应符合球体5能够放入一部分的要求,主动轮2的厚度应大于一个球体5的直径,在主动轮2圆周外有从动轮9,从动轮9是一个筒状的中心孔套在中心轴3上的受控轮,不能轴向活动,但在受控的情况下可以转动一定角度,它的转动可以带动锁舌8作直线运动,即锁舌8可以伸出和缩进外壳1内,起到上锁和开锁的作用。从动轮9带动锁舌8是利用锁舌8上的带齿部分13与从动轮9圆周外的带齿部分14啮合实现的,由于锁舌8的伸缩的距离较短,所以从动轮9圆周上的带齿部分14只需要一部分即能够实现以上要求。从动轮9与主动轮2的间隙应保证两轮各自转动的前提下,做到最小。并且在上锁状态下,所处位置的下方开口,其口的大小应适当大于球体5的直径,保证球体5在自由状态下自由下落,由于是自由下落,所以在此处不能有粘性物质,影响球体5下落。在从动轮9的下方有一个半圆形的凹板15,半圆凹板15的内径与从动轮9的外径相等,与中心轴3同轴心,与外壳1为一个整体,与从动轮9的间隙应保证从动轮9自由转动前提下,间隙做到最小。其下方是球体5的下落空间,球体5下落的空间内有受电机7控制的上下活动滑块6,两者之间是螺杆和螺母结构,电机7轴的转动可以使其上下活动,其活动到活动范围的最上端时,上下活动滑块6的上平面与半圆凹板15的开口齐平。球体5的一部分到达主动轮2的齿内,另一部分则在从动轮9的开口处,此时球体5与上下活动滑块6接触处在半圆凹板15的开口上面,不影响从动轮9的转动。当上下活动滑块6到达活动范围的最下端时,球体5脱离主动轮2的控制,在从动轮9的开口处落入其空间内,球体5的上端与凹板15的开口上面齐平,即低于从动轮9,在门内用门内开锁把手12可以直接拉动锁舌8,不受门外把手4的控制,与门外上锁和开锁无关。球体5在从动轮9开口处的一部分和在主动轮2齿内的另一部分以及两轮之间的间隙三者相加是一个球体的大小。
参照图3,电机7是直线推进电机,其输出轴中间部分是螺纹结构,上端和下端部分是普通的电机轴,其直径与中间螺纹部分的小径相同,当电机7转动使上下活动滑块6到达最上端或最下端时,可以形成电机7轴转动,上下活动滑块6不动的状态,起到保护电机7的作用。簧片11则起到上下活动滑块6始终受电机7轴的控制。
根据以上描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把手4在上锁状态下,由于球体5在其下落的空间内,无法使主动轮2与从动轮连接,把手4可以自由的转动,即形成空转状态。当需要开锁时,开锁信号控制电机7轴开始转动,其转向必须使上下活动滑块6向上活动,当球体5上升到一部分在主动轮2的齿内,另一部分在从动轮9下方的开口处,转动把手4即通过主动轮2带动从动轮9转动,利用从动轮9上的带齿部分14与锁舌8上的带齿部分13啮合,锁舌8可以做直线运动形成开锁,如果没有上锁信号到来前,始终保持以上状态。当有上锁信号到来时,电机7轴转动,转向与开锁时的转向相反,上下活动滑块6向下活动,球体5脱离主动轮2,落入半圆凹板15为其设置的空间内,把手4形成空转。
参照图4,锁舌8放置在外壳1为其提供的可以纵向活动的空间内,此空间左右对称,根据实际需要,将锁舌8改变放置方向就能适应左开门和右开门,K1和K2是两个微动开关,不触发时呈断开状态,在电路中并联使用。第一弹簧16的作用可以将把手4拨进的锁舌8靠自身的弹力弹出,此时第二弹簧17不起作用,控制杆18不触发K1。当需要上锁时,把手4在正常关门后,再向上锁的方向稍加用力,控制杆18触发K1使其由断开变为闭合状态,电机7通电转动,上下活动滑块6下降,球体5脱离主动轮2,把手4释放呈空转状态,第二弹簧17的作用是控制杆18脱离K1,同样K2的工作原理与上述相同。
参照图5,根据以上描述,控制球体5的是电机7带动的上下活动滑块6,这样的结构只能适应电子锁。如果用于机械锁,可以采用钥匙19带动凸轮20的结构,开锁时插入钥匙19转动,凸轮20转动将球体5顶起,上锁时用钥匙19转动凸轮20,球体5下降脱离主动轮2即上锁。
根据以上描述,球体5除了采用球形以外,还可以采用圆柱形代替。球体5如果采用磁性的金属材料制作,有可能被门外人为的用强磁铁吸附导致开锁,上下活动滑块6改为磁性材料制作即能够预防以上被开锁,球体5采用非磁性的金属材料或者非金属材料制作,同样能够预防以上被开锁。
根据以上描述,如果主动轮2的齿顶部分恰巧在从动轮9的开口处,此时球体5上升被阻挡,电机7过载容易被损坏,所以必须在其控制电路中加保护电路。如果主动轮2只保留一个齿口拨动球体5,其余齿顶部分全部去掉,球体5可以在去掉齿顶的位置任意活动,把手4只能在一个位置才能开锁。
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适应电子锁和机械锁,开发的类似产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通用门锁空转把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通用门锁空转把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通用门锁空转把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门锁空转把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门锁空转把手.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用门锁空转把手,其内部有与把手轴即中心轴3一体的主动轮2和套在中心轴3上的从动轮9,以及球体5、上下活动滑块6、电机7、锁舌8等其他附件组成,结构简单。上锁时通过电子锁发出开锁信号或钥匙插入锁孔带动凸轮20,用电机7的转动带动上下活动滑块6或凸轮20推动球体5,用球体5连接主动轮2和从动轮9,把手4转动带动锁舌8实现开锁,上锁时球体5脱离主动轮2和从动轮9,把手4无连接形成空转。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