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穿孔修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轮胎穿孔修补装置.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77755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2.16CN101977755A*CN101977755A*(21)申请号 200980109756.7(22)申请日 2009.03.112008-078464 2008.03.25 JP2008-078465 2008.03.25 JP2008-144770 2008.06.02 JPB29C 73/02(2006.01)B29C 73/24(2006.01)(71)申请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地址日本兵库县(72)发明人儿岛义秀(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代理人魏金霞 田军锋(5。
2、4) 发明名称轮胎穿孔修补装置(57) 摘要一种轮胎穿孔修补装置,利用转接开关选择性地执行穿孔轮胎的修补或者仅以压缩空气对待填充空气的物体进行填充,由此改善总体的多功能性。在容置壳体(2)中容置有:压缩机(3);密封剂容器(6),其中盖元件(5)附连到容纳密封剂的容器本体(4)的口部(4A);以及转接开关(8),其置于压缩机(3)与设置在盖元件(5)上的进气口部(7)之间。转接开关(8)包括允许来自压缩机(3)的压缩空气流入的流入口(P0)以及选择性地转接以便连接至流入口(P0)的第一流出口(P1)和第二流出口(P2),并且通过连接软管(75)将第一流出口(P1)与进气口(7)连接。仅用于穿孔。
3、修补的软管(77)与设置在盖元件(5)中的密封剂/压缩空气喷射口部(41)连接。仅用于填充压缩空气的软管(23)连接到第二流出口(P2)。(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0.09.19(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JP2009/054660 2009.03.11(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09/119317 JA 2009.10.01(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14 页CN 101977760 A 1/1页21.一种轮胎穿孔修补装置,包括容置壳体,在该容置壳体中存储。
4、: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产生压缩空气;密封剂容器,所述密封剂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盖元件,用于密封穿孔轮胎的密封剂存储在所述容器本体中,所述盖元件附连到所述容器本体的口部,所述盖元件设有进气口部和密封剂/压缩空气喷射口部,所述进气口部用于将来自所述压缩机的压缩空气送到所述容器本体,所述密封剂/压缩空气喷射口部用于通过所送的压缩空气从所述容器本体相继地喷射穿孔密封剂和压缩空气;以及转接开关,所述转接开关置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进气口部之间,其中,所述转接开关具有流入口和第一流出口及第二流出口,来自所述压缩机的压缩空气流入所述流入口中,所述第一流出口及第二流出口被选择性地转接以便与所述流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流出。
5、口和所述进气口部通过连接软管彼此连接,所述密封剂/压缩空气喷射口部耦联到穿孔修补专用软管的一个端部,所述穿孔修补专用软管在其另一端部处设有能够连接到穿孔轮胎的连接口部,并且所述第二流出口耦联到压缩空气充气专用软管的一个端部,所述压缩空气充气专用软管在其另一端部处设有能够连接到除了穿孔轮胎以外的充气目标物体的连接口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穿孔修补装置,其中,手动操作所述转接开关以执行转接操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穿孔修补装置,其中,所述转接开关包括:管状的阀壳体,所述阀壳体具有:位于中心孔内的锥状的第一阀座部及第二阀座部、在所述第一阀座部与所述第二阀座部之间开口的所述流入口、以及分别。
6、在所述第一阀座部和第二阀座部的外侧上开口的所述第一流出口及第二流出口;阀轴,所述阀轴包括阀轴部,所述阀轴部在所述中心孔内能够在一个轴芯线侧与另一侧之间滑动运动,所述阀轴部设有第一阀元件和第二阀元件,通过朝向所述一侧的滑动运动使所述第一阀元件紧靠在所述第一阀座部上而由此关闭该阀座部,通过朝向所述另一侧的滑动运动使所述第二阀元件紧靠在所述第二阀座部上而由此关闭该阀座部;弹簧装置,所述弹簧装置朝向所述一侧偏置所述阀轴以使所述阀轴关闭所述第一阀座部;以及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具有推进轴部和止动装置,所述推进轴部被手动推入以便朝向所述另一侧推进和移动所述阀轴而由此关闭所述第二阀座部,通过在推入位置处使所述操。
7、作杆绕轴芯旋转90,所述止动装置能够使所述推进轴部在所述推入位置处止动。权 利 要 求 书CN 101977755 ACN 101977760 A 1/9页3轮胎穿孔修补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穿孔修补装置,其使得可以利用转接开关选择性地执行轮胎穿孔修补以及仅以压缩空气对充气目标物体进行充气。背景技术0002 如图13A示例性示出,提出了一种以临时代用的方式修补轮胎穿孔的穿孔修补装置,其中,利用软管d将轮胎T和压缩机c连接到密封剂容器a。该装置将压缩空气从压缩机c送到密封剂容器a,从而将密封剂容器a中的穿孔密封剂气动地送入轮胎T中,并且允许接连而至的压缩空气自动对轮胎T进行打气。
8、。然而,当在现场执行穿孔修补时这种装置需要很多工作步骤,例如组装装置和/或附连软管(配管)。因此,它们带来了可操作性差的问题。0003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图13B所示,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一体式穿孔修补装置,其中,密封剂容器a、压缩机c和软管d在之前就已基本上彼此连接,并且在这种状态下容置在壳体中。0004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1-2128830005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06 然而,关于这种装置,需要打开门元件e来取出容置在壳体中的密封剂容器本体a1,将容器本体a1倒立地竖直以将其附连到固定于门元件e上的盖元件a2。因此,就操作性而言,仍存在改善的空间。0007 同时。
9、,据说近来轮胎穿孔的发生频率为大约每70,000km一次,或者大约每六到七年一次,这意味着穿孔修补装置的实际使用频率非常低。因此,近些年来期望提供一种穿孔修补装置,其具有仅以压缩空气对物体进行充气的功能,从而使其能够用于将并未穿孔但是其气压降低的轮胎的压力增大到标准内压,并且例如用于对橡皮艇或可充气的游泳圈进行充气。发明内容0008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穿孔修补装置,其在壳体内容置预先处于彼此完全连接的状态的密封剂存储容器、压缩机和软管,以便进一步提高上述一体式穿孔修补装置的便利性,并且使得可以利用转接开关选择性地仅以压缩空气对充气目标物体进行充气,以便实现更强的多功能性。0009。
10、 解决问题的手段0010 本发明的轮胎穿孔修补装置包括0011 容置壳体,在该容置壳体中存储:0012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产生压缩空气;0013 密封剂容器,所述密封剂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盖元件,用于密封穿孔轮胎的密封剂存储在所述容器本体中,所述盖元件附连到容器本体的口部,所述盖元件设有进气口部说 明 书CN 101977755 ACN 101977760 A 2/9页4和密封剂/压缩空气喷射口部,所述进气口部用于将来自所述压缩机的压缩空气送到所述容器本体,所述密封剂/压缩空气喷射口部用于通过所送的压缩空气从所述容器本体相继地喷射穿孔密封剂和压缩空气;以及0014 转接开关,所述转接开关置于所述。
11、压缩机与所述进气口部之间,其中,0015 所述转接开关具有流入口和第一流出口及第二流出口,来自压缩机的压缩空气流入所述流入口中,所述第一流出口及第二流出口选择性地转接以便与所述流入口连通,0016 所述第一流出口和所述进气口部通过连接软管彼此连接,0017 所述密封剂/压缩空气喷射口部耦联到穿孔修补专用软管的一个端部,所述穿孔修补专用软管在其另一端部处设有能够连接到穿孔轮胎的连接口部,并且0018 所述第二流出口耦联到压缩空气充气专用软管的一个端部,所述压缩空气充气专用软管在其另一端部处设有能够连接到除了穿孔轮胎以外的充气目标物体的连接口部。0019 发明的效果0020 由于以上述方式构造本发。
12、明的装置,因此通过将穿孔修补专用软管的连接口部连接到穿孔轮胎并驱动压缩机,能够将穿孔密封剂和压缩空气连续地送入穿孔轮胎中,从而以便利的方式执行穿孔修补。此外,通过将压缩空气充气专用软管的连接口部连接到例如并未穿孔但是其气压降低的轮胎、或者诸如橡胶艇和可充气的泳圈的任何充气目标物体,然后将转接开关进行转接并驱动压缩机,能够仅以压缩空气对充气目标物体进行充气。如此,能够容易地执行充气目标物体的升压和充气。0021 此外,与穿孔修补相关的密封剂及压缩空气的流道通路(passage flow channel)和仅与充气目标物体的升压及充气相关的压缩空气的流道通路从转接开关分支,并且因此它们是独立形成的。
13、。因此,当执行穿孔修补时,转接开关和压缩空气充气专用软管不会被密封剂弄脏和损坏,这样进而使得可以防止由密封剂导致的转接开关的故障,并且以清洁的方式执行以压缩空气对目标物体的充气。此外,由于穿孔修补而可能被弄脏和损坏的部件限于密封剂容器和穿孔修补专用软管,而不包括昂贵的转接开关。因此,只要更换密封剂容器和穿孔修补专用软管就可重复执行穿孔修补,这样进而带来了成本的降低。附图说明0022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轮胎穿孔修补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0023 图2是示出拆下前壳体部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0024 图3是示出拆下前壳体部的状态的前视图;0025 图4是示出拆下前壳体部的状态的立体图;00。
14、26 图5是示出密封剂容器的横截面图;0027 图6A和6B是示出转接开关的横截面图;0028 图7A是沿图6A中的线A-A的横截面端视图;0029 图7B是沿图6B中的线B-B的横截面端视图;0030 图8是示出穿孔修补装置的配管状态的示意图;0031 图9是示出轮胎阀的横截面图;0032 图10是示出连接口部的横截面图;0033 图11是示出设置在封闭盖处的芯部推进突出部的作用的横截面图;说 明 书CN 101977755 ACN 101977760 A 3/9页50034 图12是示出连接口部和轮胎阀的附连状态的横截面图;以及0035 图13A和13B是用于说明传统的穿孔修补装置的立体图。
15、。0036 附图标记列表0037 1穿孔修补装置0038 2容置壳体0039 3压缩机0040 4容器本体0041 4A 口部0042 5盖元件0043 6密封剂容器0044 7进气口部0045 8转接开关0046 23压缩空气充气专用软管0047 40止动装置0048 41密封剂/压缩空气喷射口部0049 51阀壳体0050 52中心孔0051 53阀轴0052 54第一阀座部0053 55第二阀座部0054 58阀轴部0055 60第一阀元件0056 61第二阀元件0057 63弹簧装置0058 64操作杆0059 65推进轴部0060 75连接软管0061 76连接口部0062 77穿孔。
16、修补专用软管0063 79连接口部0064 P0流入口0065 P1流出口0066 P2流出口0067 Q推入位置0068 T轮胎0069 U充气目标物体具体实施方式0070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轮胎穿说 明 书CN 101977755 ACN 101977760 A 4/9页6孔修补装置1形成为用以在容置壳体2中容置装置组成构件,该装置组成构件至少包括:压缩机3,其产生压缩空气;密封剂容器6,其中盖元件5附连到存储密封剂的容器本体4的口部4A;以及转接开关8,其置于压缩机3与密封剂容器6的进气口部7之间。0071 容置壳体2构造成具有竖直的扁平矩。
17、形箱的形状,其中,由相对的侧板部2c、前板部2d和后板部2e构成的环绕框架具有由顶板部2a和底板部2b关闭的顶侧和底侧。具有大约1mm的高度并设置在各横向侧上的脚部2b1布置在容置壳体2的底面处,以便实现稳定的安装。在本实施方式中,容置壳体2形成有主壳体10和底罩12,主壳体10在底部处具有在一个横向侧(图中在右侧)上开口的开口部10A,底罩12可拆卸地附连到主壳体10以便关闭开口部10A。在主壳体10内,设置了向上及向下延伸的隔离壁元件14。因此,将主壳体10的内部分隔成位于一个横向侧上且与开口部10A连通的第一容置空间15A以及位于另一横向侧上的第二容置空间15B。0072 此外,可将主壳。
18、体10分成包括前板部2d的前壳体部10F和包括后板部2e的后壳体部10R。前壳体部10F和后壳体部10R通过钩部16(图2所示)以接合的方式止动,该钩部16例如以两件或三件的数量设置在位于第一容置空间15A侧的侧面处并且例如通过数量为四到六件的螺纹配件从后板部2e侧进行固定。底罩12通过诸如槽或导轨的引导件(未示出)以能够在宽度方向上滑动的方式进行引导。在关闭状态下,底罩12通过钩部17(图4所示)固定到主壳体10上,同时允许其被容易地拆卸。0073 接下来,关于压缩机3,可采用如通过车辆电池提供动力而被驱动的各种市售小型压缩机中的一种。由于压缩机3的重量很重,当将其附连到第二容置空间15B中。
19、的较下部以便降低重心时,可以以更加稳定的方式来安装穿孔修补装置1。在压缩机3的上方,测量由压缩机3产生的压缩空气的压力的压力计18和压缩机3的电源开关19并排布置,从而可以从前侧对它们进行目视观察和操作。在第二容置空间15B内以及在压力计18与压缩机3之间,如图3所示,进一步形成了较宽的容置空间21,其由分隔板20分隔并且通过设置在主壳体10的侧面上的切除窗口22打开。这种布置有利于在容置壳体2的前面建立用于显示操作说明的较宽的显示部J(图1和2所示)。容置空间21以能够将电源线和压缩空气充气专用软管23取出的方式来容置从电源开关19延伸并可连接到车辆的点烟器插座的电源线(未示出)以及压缩空气。
20、充气专用软管23,后面将对其进行说明。0074 接下来,密封剂容器6由容器本体4和盖元件5构成,盖元件5附连到容器本体4的口部4A。密封剂容器6倒立地容置在第一容置空间15A中,其盖元件5向下指向。可通过开口部10A将密封剂容器6竖直地放入第一容置空间15A中或从第一容置空间15A取出。在垂直于放入/取出方向的宽度方向上滑动地引导底罩12,这样起到防止底罩12脱离的作用,否则这种脱离将导致密封剂容器6从开口部10A中掉出。这里,为了使密封剂容器6不在第一容置空间15A中卡嗒卡嗒地摇动,将由海绵材料制成并且紧靠在容器本体4的底面(倒立时为顶面)上的缓冲垫24(如图2所示)粘接到顶板部2a的在第一。
21、容置空间15A中的内表面上。为了同样的目的,将第一容置空间15A的内侧面形成为具有与容器本体4的外侧面相符合的弧形弯曲表面。缓冲垫24能够吸收与安装在车辆上相关的振动,并且还能够显示防止密封剂中含有的橡胶成分由于振动导致的凝聚而劣化的效果。此外,在主壳体10的侧面上,为了使得可以目视检查密封剂容器6是否已容置而设置了切除窗口25。0075 此外,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穿孔修补装置1还具有仅以压缩空气对物体进行充气说 明 书CN 101977755 ACN 101977760 A 5/9页7的功能。因此,例如,可使用穿孔修补装置1作为用于任意的充气目标物体U的压缩空气充气机,例如用于将并未穿孔但是其。
22、气压降低的轮胎的压力增大到标准内压,以及用于对橡皮艇或可充气的游泳圈进行充气。这里,应当指出,由于压缩机3的起动所产生的热量可能传递到所存储的密封剂,从而导致密封剂的热降解。然而,本实施方式的穿孔修补装置1通过隔离壁元件14隔开了其中容置密封剂容器6的第一容置空间15A和其中容置压缩机3的第二容置空间15B。因此,隔离壁元件14起到隔热板的作用,从而遮蔽从压缩机3产生的热量,以防止密封剂的热降解。0076 如图5所示,容器本体4为瓶状耐压容器,其优选地可承受等于或大于300kPa的压力。在容器本体4的颈部4B的末端部处,开口有口部4A。0077 盖元件5包括例如圆柱形的主干部32以及与主干部3。
23、2一体形成的安装用凹部33,并且容器本体4的颈部4B插入凹部33中以便进行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主干部32为阶梯式圆柱的形状,其一个端部侧(在图5中为顶端侧)具有较大的直径。在较大直径侧的端面(在图5中为顶端面)处,以凹入的方式设置安装用凹部33。安装用凹部33在其内壁面上具有内螺纹,由此将容器本体4的颈部4B旋入适当的位置。密封构件34置于安装用凹部33的底面与颈部4B之间,从而以气密方式关闭口部4A。0078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安装用凹部33中,例如从安装用凹部33的底面升高并到达容器本体4的口部4A内部的圆柱形的凸起部35凸出。中间盖30(通过交替的长及短虚线示出)弹性地装配至凸起。
24、部35的外周面,以防止容器本体4中的穿孔密封剂在例如存储期间的状态下流出。中间盖30通过来自压缩机3的压缩空气的压力从凸起部35上自动脱离。0079 主干部32分别以凸出的方式设有奶嘴状的进气口部7以及奶嘴状的密封剂/压缩空气喷射口部41,进气口部7将来自压缩机3的压缩空气送入容器本体4中,密封剂/压缩空气喷射口部41通过所送的压缩空气将穿孔密封剂和压缩空气从容器本体4相继地送出。进气口部7和密封剂/压缩空气喷射口部41分别经由通过主干部32的第一流动通路42及第二流动通路43与容器本体4的内部连通。0080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流动通路42由下述部分形成:水平流动通路部42A,其从进气口部7。
25、水平且线性延伸,并且在其末端处设有能够通过拆卸和附连开/关盖44而打开和关闭的开/关口45;以及竖直流动通路部42B,其在连通口46处与水平流动通路部42A相交,并且从连通口46向上线性延伸。0081 水平流动通路部42A形成为线性文丘里流动通路,其在直径(流动通路直径)窄小的文丘里部42A1的相反端部上分别具有到达进气口部7的上游主流动通路部42A2和到达开/关口45的下游主流动通路部42A3。竖直流动通路部42B从连通口46开始通过主干部32并向上延伸。竖直流动通路部42B的顶端在凸起部35顶端的口部47处开口。应当指出,虽然连通口46可形成在文丘里部42A1处,但是本实施方式示出了示例性。
26、情况,其中连通口46形成在下游侧的主流动通路部42A3的靠近文丘里部42A1的位置处。具体地,从文丘里部42A1到连通口46中心的距离等于或小于3.0mm。当开/关口45关闭时,第一流动通路42将来自压缩机3的压缩空气送入容器本体4中。当开/关口45打开时,来自压缩机3的压缩空气从开/关口45排出。这里,由于文丘里效应,可在竖直流动通路部42B中生成负压。因此,本发明的装置可用在收集工作中,例如通过从穿孔修补专用软管77抽说 明 书CN 101977755 ACN 101977760 A 6/9页8吸轮胎中的穿孔密封剂并使其返回到容器本体4中,可以在诸如车辆修补车间的修补轮胎的任意场所抽取并且。
27、收集轮胎中的穿孔密封剂。0082 第二流动通路43从密封剂/压缩空气喷射口部41向上线性延伸。第二流动通路43的顶端在位于凸起部35顶端上方的口部48处开口。本实施方式示出示例性情况,其中口部48形成为位于沿凸起部35的中心轴线升高的套管部35A的末端处的中心口。0083 接下来,转接开关8置于压缩机3与进气口部7之间。如图6A和6B示意性示出,转接开关8构造成包括管状阀壳体51和阀轴53,阀轴53同心地布置在管状阀壳体51的中心孔52内。0084 阀壳体51包括位于中心孔52的内表面处的锥状的第一阀座部54及第二阀座部55。在阀壳体51的周向壁上,分别以凸出的方式设置奶嘴状的流入口P0以及奶。
28、嘴状的第一流出口P1及第二流出口P2,流入口P0在第一阀座部54与第二阀座部55之间开口,第一流出口P1及第二流出口P2在第一阀座部54和第二阀座部55的外侧上开口。阀壳体51的前端由前壁部51A封闭。在阀壳体51的后端侧上,以其间具有阶梯部的方式连续设置第一大径部56和第二大径部57。0085 阀轴53包括阀轴部58,阀轴部58设置成在中心孔52内能够在一个轴芯线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后侧)与另一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前侧)之间滑动运动。阀轴部58设有第一阀元件60和第二阀元件61,通过朝向一侧的滑动运动使第一阀元件60紧靠在第一阀座部54上而由此关闭阀座部54,通过朝向另一侧的滑动运动使第二阀元件。
29、61紧靠在第二阀座部55上而由此关闭阀座部55。阀元件60和61由橡胶弹性体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阀轴部58形成为具有十字形的横截面形状,从而在阀轴部58与中心孔52的内表面之间产生了压缩空气能够通过的更宽的空间。在阀轴部58的后端部处,设置环形密封件62用以防止压缩空气从后端侧泄漏。0086 在阀轴53的前端部与前壁部51A之间,设置弹簧装置63用以朝向一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后侧)偏置阀轴53而由此关闭第一阀座部54,弹簧装置63例如为卷簧状。0087 在阀轴53的后端侧上并且以与阀轴53对齐的方式设置用于手动操作转接开关8的操作杆64。操作杆64包括推进轴部65和止动装置40,推进轴部65用。
30、以被手动推入以便朝向另一侧(本实施方式中为前侧)推进和移动阀轴53而由此关闭第二阀座部55,通过在推入位置Q处使操作杆64绕轴芯旋转90,止动装置40能够使推进轴部65在推入位置Q处止动。0088 具体地,推进轴部65由线性基轴部65A和以扩大的方式设置在线性基轴部65A后端处的盘状按钮部65B构成。应当指出,在阀壳体51的第一大径部56的后端侧上形成壁板56A,壁板56A具有与中心孔52同中心的孔部56A1。通过将基轴部65A可移动地插入阀壳体51的中心孔52和孔部56A1中,推进轴部65能够与阀轴53同中心并且能够绕其轴中心以旋转的方式保持。0089 如图7A和7B其分别为沿图6A和6B的。
31、A-A横截面线和B-B横截面线的横截面图所示,止动装置40包括接合止动部70和切除部71,接合止动部70从基轴部65A的侧面凸出,切除部71形成在孔部56A1处并且接合止动部70可穿过该切除部71。在接合止动部70与切除部71对齐的状态Y1中,可朝向另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前侧)推进操作杆64直到到达接合止动部70穿过切除部71的推入位置Q处。然后,通过在推入位置Q说 明 书CN 101977755 ACN 101977760 A 7/9页9处将操作杆64旋转90(状态Y2),接合止动部70与壁板56A彼此紧靠。这样,推进轴部65能够在推入位置Q处止动。应当指出,为了在状态Y1中防止推进轴部6。
32、5从孔部56A1脱离,基轴部65A以凸出的方式设有在状态Y1中紧靠在壁板56A上的保持部72(图6所示)。通过切割并提升基轴部65A的一部分而形成保持部72。因此,当组装转接开关8时,保持部72可容易地穿过孔部56A1。0090 接下来,如图4和6所示,转接开关8的流入口P0和压缩机3通过流入软管74彼此连接,第一流出口P1和进气口部7通过连接软管75彼此连接。这里,至少在连接软管75和进气口部7之间的连接必须使用可拆卸的耦联部26来实现。关于耦联部26,可采用无需任何工具的螺纹耦联型、单步式耦联配件等各种耦联配件中的一个。特别地,考虑到可使用性,可适当地采用单步式耦联配件。由于连接软管75延。
33、伸并穿过隔离壁单元14,因此耦联部26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15A中,并且可通过开口部10A由手动操作来方便地拆卸或附连耦联部26。0091 转接开关8附连到第二容置空间15B内,其中其按钮部65B暴露在容置壳体2的顶板部2a上。0092 穿孔修补专用软管77的一个端部耦联到密封剂/压缩空气喷射口部41,其另一端部设有能够连接到穿孔轮胎T的连接口部76(图3所示)。穿孔修补专用软管77通过开口部10A或设置在底罩12上的切除部(未示出)延伸到壳体的外侧。这种延伸部77A沿周向缠绕在设置于容置壳体2周向壁上的周向槽状的容置凹部80中,从而能够在其中容置并保持。在本实施方式中,容置凹部80还形成为部分。
34、地占用底罩12。这种结构能够防止在容置穿孔修补专用软管77的缠绕状态中底罩12脱开。0093 压缩空气充气专用软管23的一个端部耦联到第二流出口P2,其另一端部设有能够连接到除了穿孔轮胎以外的任何充气目标物体U的连接口部79。如上所述,压缩空气充气专用软管23连同电源线以能够从容置空间21取出的方式容置在容置空间21中。0094 这样,仅通过展开绕容置壳体2缠绕在容置凹部80中的穿孔修补专用软管77,就可以执行装置1的组装和配管工作。而且,当穿孔修补完成时,仅通过沿容置凹部80缠绕穿孔修补专用软管77就可以将其进行存放。这样,就可以以清洁且简单的方式来执行该装置的准备或存放工作。此外,仅通过利。
35、用底罩12打开开口部10A并且从该处手动拆下通过耦联部26耦联的密封剂容器6和连接软管75,就可以将密封剂容器6和其上耦联的穿孔修补专用软管77一体地取出。因此,还可以以清洁且简单的方式进行用过的密封剂容器的更换工作。应当指出,通过类似的操作,还可以以清洁且简单的方式进行未用过、但是已过期的密封剂容器的更换工作。0095 接下来,由于穿孔修补装置1包括两个软管,即,穿孔修补专用软管77和压缩空气充气专用软管23,因此,当修补穿孔时,可能会将压缩空气充气专用软管23错误地连接到轮胎阀V,从而导致密封剂从未连接的穿孔修补专用软管77流出并污染环境。另一种可能的情况可能是,在将穿孔修补专用软管77连。
36、接到轮胎阀V之前错误地起动压缩机3,这同样会由于流出的密封剂而引起环境的污染。再一种可能性在于,当完成穿孔修补并且将穿孔修补专用软管77的连接口部76从轮胎阀V拆下时,粘附在软管中的密封剂易于从连接口部76与轮胎阀V之间的间隙飞溅,从而附到使用者的手上或者衣服上。0096 为了预防这些可能的情况,穿孔修补专用软管77的连接口部76的构造如下。具说 明 书CN 101977755 ACN 101977760 A 8/9页10体地,如图10和12所示,连接口部76包括:连接装配体96,连接装配体96在其前端部处设有连接螺纹部95,连接螺纹部95能够在轮胎阀V的阀杆87处旋至适当的位置;封闭盖97,。
37、封闭盖97可拆卸地设置在连接螺纹部95处,拆卸封闭盖97允许连接螺纹部95在阀杆87处旋至适当的位置;以及圆筒形的外套筒98,外套筒98固定到连接装配体96的外周。外套筒98具有伸出部98A,伸出部98A比连接装配体96的前端更向前伸出。0097 这里,轮胎阀85是满足诸如JISD4207(日本工业标准D 4207)的某种标准的车辆轮胎阀。图9示例性示出普遍的卡扣式轮胎阀。轮胎阀85具有已知的结构,即,其包括固定到轮辋86的阀杆87以及附连到阀杆87的内孔90H的阀芯88。在本实施方式中,阀杆87包括附连到轮辋86的橡胶座89以及一体地固定到橡胶座89的管状阀杆体90。在阀杆体90的末端部处,。
38、在外周侧上形成用于旋拧阀盖91的外螺纹部90AA,并在内周侧上形成用于旋拧阀芯88的内螺纹部90B。0098 以如下的部件构造阀芯88,例如轴A1、头部A2、主干密封部A3、主干部A4、阀密封部A5、阀密封部接收部A6、弹簧A7和弹簧接收部A8。头部A2、主干密封部A3和主干部A4形成为一体耦联的单元92,并且通过内螺纹部90B固定。轴A1、阀密封部A5和阀密封部接收部A6为一体,并且由单元92保持,从而可向上和向下滑动。阀芯88具有其阀部K,处于主干部A4下端处的阀座部与阀密封部A5之间的阀部K由于通过弹簧A7其置于阀密封部接收部A6与弹簧接收部A8之间的按压而通常关闭,从而保持胎腔的气密。。
39、当利用空气对胎腔进行充气时,通过充气空气的压力而使主干部A4下端处的阀座部和阀密封部A5彼此分开,由此形成通过其来提供充气空气的间隙。0099 接下来,如图10所示,连接口部76包括:圆筒形的连接装配体96,连接装配体96在其前端部处设置连接螺纹部95,连接螺纹部95能够在阀杆体90的外螺纹部90A处旋至适当的位置;封闭盖97,封闭盖97可拆卸地设置在连接螺钉部95处;以及圆筒形的外套筒98,外套筒98固定到连接装配体96的外周。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装配体96为阶梯套筒状形状,其中,在大径部96C的前面和后面分别设置小径部96A和96B。在其内孔96H中,以内螺纹形式形成连接螺纹部95。010。
40、0 封闭盖97包括:抓捏部97a,抓捏部97a用于使封闭盖97抓捏于手指之间以使其旋转;和螺纹部97b,螺纹部97b以外螺纹形式形成,在抓捏部97a的后端处阶梯状凸出,并且利用连接螺纹部95旋至适当的位置。抓捏部97a在直径上小于外套筒98的内孔98H,并且比外套筒98的末端98e更向前延伸至少5mm的长度L1。利用这种伸出部97a1,可在手指之间抓捏并旋拧封闭盖97,并将其从连接装配体96上拆下。应当指出,为了使这种旋拧更易于操作,在抓捏部97a的外周面上设置滚花部97S,滚花部97S由沿轴芯延伸的多个槽构成。0101 封闭盖97在抓捏部97a前端处包括芯部推进突出部97c,芯部推进突出部97c能够推进用以移动轮胎阀85的阀芯88的末端。如图11所示,芯部推进突出部97c推进以移动阀芯88的末端,即,轴A1的末端,从而分开位于主干部A4下端处的阀座部与阀密封部A5之间的阀部K,由此导致轮胎中的空气从轮胎阀85排出。这里,当穿孔修补装置1为多用途类型时,可利用压缩空气充气专用软管23将其内压降低的轮胎T充气至例如标准内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内压过度增大,则可利用芯部推进突出部97c来降低轮胎压力。芯部推进突出部97c在直径上小于阀杆体90的内孔90H,并且距抓捏部97a的前端的突出高度H优说 明 书CN 10197775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