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水膨胀防洪袋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水膨胀防洪袋。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属于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特别是随着全球气候异常,
局部洪涝灾害更为严重。其中,由于决堤引起的洪水灾害,破坏力和破坏面
积都十分巨大;堤坝上由于动植物或者是人为因素出现一些裂缝,而裂缝在
水流的冲刷或者是水压作用下,会越来越大,最终易导致整个堤坝崩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快速的吸
水膨胀防洪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水膨胀防洪袋,包括外层袋、外层袋中内置有内层袋,其中,外
层袋为天然麻织物袋、内层袋为无纺布袋,所述外层袋与内层袋之间固定连
接有多个隔网,多个隔网均匀分布,且隔网之间的腔室均填充有吸水膨胀剂;
所述外层袋外表面的两侧构成卡合连接的配合。
优选的,所述内层袋的腔室中设有气囊,所述外层袋上固定有止回阀、
放气阀,所述止回阀、放气阀均通过气管与气囊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外层袋外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构成卡合连接配合的
凹形连接扣、凸形连接扣。
优选的,所述隔网采用金属隔网。
优选的,所述外层袋上固定连接有挂绳。
优选的,所述吸水膨胀剂为吸水凝胶。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袋呈矩形状,外层袋的四角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挂
绳;相应的,内层袋处在外层袋的中间位置也呈矩形状;所述内层袋的四角
与外层袋的四角对应位置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隔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洪袋的外层袋和内层袋之间设
置有吸水膨胀剂,而且采用隔网将吸水膨胀剂均匀的分成若干份,能够使水
分与吸水膨胀剂能够更充分的接触,加快吸水速度。
2)、本实用新型防洪袋在还没有吸水之前,重量极轻,方便运输,通过
止回阀向气囊充气,将防洪袋放置在漏水处,能够快速的吸收水分,并且膨
胀,堵住漏水的缝隙;当不使用时,通过放气阀排去空气,可以方便取下防
洪袋;可以筑建临时堤坝,也可堵漏管涌。
3)、本实用新型外层袋外表面的两侧设为构成可卡合连接的配合关系,
具体的通过设置凹形连接扣和凸形连接扣(也可设置为其它卡合结构),方
便固定连接相邻的袋体,固定性好,能提高抗洪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示图。
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
1-外层袋 10-止回阀 11-放气阀 12-气管
13-凹形连接扣 14-凸形连接扣 2-内层袋 20-气囊
3-隔网 4-吸水膨胀剂 5-挂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
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为一种吸水膨胀防洪袋,包括外层袋1、外层袋1中内置
有内层袋2,其中,外层袋1为天然麻织物袋、内层袋2为无纺布袋,外层
袋1与内层袋2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隔网3,多个隔网3均匀分布,且隔网
3之间的腔室均填充有吸水膨胀剂4。
其中,隔网3采用铁丝网。吸水膨胀剂4为吸水凝胶。外层袋1上固定
连接有便于搬运的挂绳5。
此外,内层袋2的腔室中设有气囊20,外层袋1上固定有止回阀10、
放气阀11,止回阀10、放气阀11均通过气管12与气囊20相连通;止回阀
10为单向阀。
并且,外层袋1外表面的两侧构成卡合连接的配合,具体的,外层袋1
外表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构成卡合连接配合的凹形连接扣13、凸形连接
扣14。应当说明的是,外层袋1外表面的两侧也可设为其它卡合结构,以方
便相邻防洪袋之间的固定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作出如下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外层袋1呈矩形状,外层袋1的四角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
挂绳5;相应的,内层袋2处在外层袋1的中间位置也呈矩形状;内层袋5
的四角与外层袋1的四角对应位置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隔网3。防洪袋的外
层袋1和内层袋2之间设置有吸水膨胀剂4,而且采用隔网3将吸水膨胀剂
4均匀的分成4份(图中只画出了3份),使水分与吸水膨胀剂4能够更充分
的接触,加快吸水速度。
防洪袋在还没有吸水之前,重量极轻,便于运输,通过止回阀10向气
囊20充气,将防洪袋放置在漏水处,外层袋1和内层袋2之间均匀分成4
份的吸水膨胀剂4能够快速的吸收水分,并且膨胀,堵住漏水的缝隙;当不
使用时,通过放气阀11排去空气,可以方便的取下防洪袋,进行晾晒,从
而重复利用。
并且,外层袋1外表面的两侧设为构成可卡合连接的配合关系,具体的
通过设置凹形连接扣13和凸形连接扣14(也可设置为其它卡合结构),方便
固定连接/拆卸相邻的袋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
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