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折叠电动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瞬间折叠电动车.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030064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4.27CN102030064A*CN102030064A*(21)申请号 200910179625.8(22)申请日 2009.10.07B62K 15/00(2006.01)B62K 11/00(2006.01)(71)申请人徐光地址 1505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新华街新华小区5号楼4单元601室(72)发明人徐光(54) 发明名称瞬间折叠电动车(57) 摘要瞬间折叠电动车,是将前脸管与电池架焊接,再与连杆、主梁铰接,连杆与底梁铰接,底梁与主梁交叉铰接,主梁与减震器铰接,减震器与定位杆铰接,定位杆与底梁。
2、铰接形成前后两个四边形。展开时在重力作用下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使车架非常坚固,折叠时搬动车座三角形转化为四边形使车架瞬间折叠,而且折叠后仍然可以推着走。(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CN 102030066 A 1/1页21.瞬间折叠电动车,前脸管、电池架、连杆、底梁、主梁、减震器、定位杆、儿童座、支杆、平台机械连接,其特征是:前脸管与电池架前端焊接,电池架后上端与连杆前端绞接,连杆后端与底梁前端绞接,底梁与主梁交叉绞接,主梁前端与电池架后下端绞接形成前四边形,主梁后下部与减震器上端绞接,减震器下端与。
3、定位杆后端绞接,定位杆前端与底梁绞接形成后四边形,平台焊接在底梁上;儿童座前端与电池架后上端绞接,儿童座下部与枝杆上端绞接,支杆下端与主梁和底梁的绞接轴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间折叠电动车,其特征是:定位杆前端与主梁下部绞接,定位杆后端与减震器上端绞接,减震器下端与底梁绞接形成后四边形,平台焊接在主梁后下部。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030064 ACN 102030066 A 1/2页3瞬间折叠电动车所属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尤其是可折叠电动车。背景技术0002 目前困扰折叠电动车有两大难题,一是车体重量大折叠后搬运不动失去了折叠的意义,二是折叠繁琐,需要先打开。
4、把立上的折叠盒折倒车把,再打开主梁上折叠盒才能折叠,费时、费力很不方便。发明内容0003 为了克服现有电动车重量大折叠后搬运不动,操作繁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瞬间折叠电动车,该车只需搬动车座就可瞬间完成折展,而且折叠后仍可以推着走不需要搬运。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前脸管、电池架、主梁、连杆、底梁、定位杆、减震器、平台、儿童座和支杆机械连接,所述前脸管与电池架前端焊接,电池架后上端与连杆前端绞接,连干后端与底梁前端绞接,底梁与主梁交叉绞接,主梁前端与电池架后下端绞接形成前四边形,主梁后下部与减震器上端绞接,减震器下端与定位杆后端绞接,定位杆前端与底梁绞接形成后四边形。
5、,平台焊接在底梁上,或者减震器下端与底梁后上部绞接,减震器上端与定位杆后端绞接,定位杆前端与主梁下部交接形成后四边形,平台焊接在主梁后下部,这样连接的后四边形与前者连接的四边形效果是相同。本折叠电动车只需向后一推车座即可展开,此时在重力作用下减震器受定位杆控制准确压在平台上,减震器锁定主梁与底梁的相对位置,后四边形就转化为后三角形,通过主梁与底梁的交叉联动作用前四边形也转化为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展开后的车体在两个三角形支撑下非常坚固,折叠只需向上搬动车座就可完成,此时减震器一端离开平台受定位杆控制按预定轨迹折叠,前后两个三角形也同时转化为两个四边形,四边形具有活动性,两个四边形组成的电动。
6、车架就可以按设定好的形状折叠,折叠的电动车虽然两个车轮拉近了,但是折叠后的车架仍位于车轮上方,电动车还可以推着走;所述儿童座前端与电池架后上端绞接,儿童座下部与支杆上端绞接,支杆下端与主梁和底梁的绞接轴绞接,当主体车架折展时儿童座就随着折展。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让电动车折展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只需搬动车座就可以瞬间完成折展,折叠后仍然可以推着走无需搬运。附图说明000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07 图1是本发明展开的结构图。0008 图2是本发明折叠后的结构图。0009 图3是本发明定位杆与主梁绞接方案的结构图。说 明 书CN 102030064 ACN 10。
7、2030066 A 2/2页40010 图1、图2所示:1、前脸管,2、电池架,3、主梁,4、连杆,5、底梁,6、减震器,7、定位杆,8、平台,9、儿童座,10、枝杆,11、车把,12、车座。0011 图3所示:1、主梁,2、定位杆,3、减震器,4、底梁,5平台。具体实施方式0012 在图1、图2中,前脸管(1)与电池架(2)前端焊接,电池架(2)后上端与连杆(4)前端绞接,连杆(4)后端与底梁(5)前端绞接,底梁(5)与主梁(3)交叉绞接,主梁(3)前端与电池架(2)后下端绞接形成前四边形,主梁(3)后下部与减震器(6)上端绞接,减震器(6)下端与定位杆(7)后端绞接,定位杆(7)前端与底梁。
8、(5)绞接形成后四边形,平台(8)焊接于底梁(5)上;儿童座(9)前端与电池架(2)后上端绞接,儿童座(9)下部与支杆(10)上端绞接,枝杆(10)下端与主梁(3)和底梁(5)的绞接轴绞接。当车体展开,人坐在车座(12)上,在重力的作用下减震器(6)下端压在平台(8)上支起主梁(3),后四边形就转化为三角形,由于主梁(3)与底梁(5)交叉作用,前四边形也同时转化为三角形,折叠时向上搬动车座(12),减震器(6)离开平台(8),前后三角形又转化为四边形,具有活动性的电动车架就能顺利折叠,同时儿童座(9)也随主体车架折叠而折叠。0013 在图3中定位杆(2)前端与主梁(1)下部绞接,定位杆(2)后端与减震器(3)上端绞接,减震器(3)下端与底梁(4)绞接形成后四边形。本方案与图1连接方案会收到相同的效果。说 明 书CN 102030064 ACN 102030066 A 1/2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030064 ACN 102030066 A 2/2页6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03006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