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及其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6334 上传时间:2018-01-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00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23999.8

申请日:

2014.10.08

公开号:

CN104294959A

公开日:

2015.01.2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2/00申请日:20141008|||公开

IPC分类号:

E04B2/00; E04B1/682; E04B1/61

主分类号:

E04B2/00

申请人:

绍兴宝业西伟德混凝土预制件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力; 金星; 章梦杰; 王荣标; 庞宝根; 顾家宁

地址: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华舍街道小赭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代理人:

蒋卫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由两相互连接的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组成的叠合板式剪力墙,所述的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之间通过预制墙板接缝连接,所述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节点处,布置有双排纵向插筋,该双排纵向插筋与箍筋绑扎连接形成似构造柱;叠合板式剪力墙非预制层与似构造柱处为现浇混凝土,所述预制墙板接缝内为微膨胀水泥砂浆。本发明具有可使剪力墙在墙角处连接为整体、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发展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由两相互连接的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1)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2)组成的叠合板式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1)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2)之间通过预制墙板接缝(3)连接,所述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节点处,布置有双排纵向插筋(4),该双排纵向插筋(4)与箍筋(5)绑扎连接形成似构造柱;叠合板式剪力墙非预制层与似构造柱处为现浇混凝土(6),所述预制墙板接缝内为微膨胀水泥砂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1)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2)墙厚应一致,且墙厚大于350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排纵向插筋(4)为  ¢12三级钢,长度为叠合板式剪力墙高度,间距为400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5)钢筋类型和尺寸同叠合板式剪力墙水平筋,伸入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未预制区域尺寸均为400mm,垂直间距为200mm,叠合板式剪力墙通高布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接缝(3)的宽度为20mm。

6.
  一种“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的施工方法为:
1)、平整、清理安装施工场地,在预制剪力墙和似构造柱位置进行施工放线定位;
2)、将箍筋放在似构造柱位置,若与楼层插筋有碰撞,将楼层插筋稍弯曲,箍筋框套在楼层插筋外;
3)、在双排纵向插筋与箍筋沿似构造柱柱高方向绑扎时,若纵向插筋与楼层插筋有碰撞,两者协调绑扎在一起;
4)、将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分别吊装就位,在叠合板式剪力墙非预制层与似构造柱处浇筑混凝土成为现浇砼;
5)、在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之间的预制墙板接缝内用微膨胀水泥砂浆封缝。

说明书

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剪力墙是建筑物的分隔墙和围护墙,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这种墙体既承担水平构件传来的竖向荷载,同时承担风力或地震作用传来的水平荷载,抗震规范中也将剪力墙称为抗震墙。剪力墙结构体系有很好的承载能力,而且有很好的整体性和空间性,比框架结构有更好的抗侧力能力,适用于建造50-120米高度的建筑物。在剪力墙与剪力墙连接处,需要可靠的节点使剪力墙与剪力墙连接为一整体,在地震力等外力作用下,能够传递竖向反力和水平剪力,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同时地下室的剪力墙外墙还承受周围的土或其他填充物的侧压力,起挡土防水作用。 
目前,剪力墙一字型连接节点有很多种,专利号200910028249.2的发明公开了一种一字型剪力墙垂直连接节点,包括第一预制剪力墙、第二预制剪力墙、剪力墙之间的凹槽和接缝。剪力墙内及凹槽内设置有“L”型附加筋,同时剪力墙在凹槽一侧的墙体水平钢筋在凹槽处向前延伸至靠近凹槽内部的另一侧,并向内弯折。附加筋的直径与墙体水平钢筋相同,凹槽沿墙体方向的长度为200mm,保证附加筋的长度满足锚固要求。采用该发明,在保证结构基本受力性能的前提下减少钢筋用量,但预制剪力墙和现浇混凝土之间接触面积少,整体性能不高,节点处出现裂缝后难以控制其发展。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提供一种“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及其施工方法,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剪力墙在墙角处连接为整体、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发展的一种“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具体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由两相互连接的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组成的叠合板式剪力墙,所述的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之间通过预制墙板接缝连接,所述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节点处,布置有双排纵向插筋,该双排纵向插筋与箍筋绑扎连接形成似构造柱;叠合板式剪力墙非预制层与似构造柱处为现浇混凝土,所述预制墙板接缝内为微膨胀水泥砂浆。 
进一步,所述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墙厚应一致,且墙厚大于350mm。 
进一步,所述双排纵向插筋为  ¢12三级钢,长度为叠合板式剪力墙高度,间距为400mm。 
进一步,所述箍筋钢筋类型和尺寸同叠合板式剪力墙水平筋,伸入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未预制区域尺寸均为400mm,垂直间距为200mm,剪力墙通高布置。 
进一步,所述预制墙板接缝的宽度为20mm。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节点处通过设置纵向插筋和箍筋形成的似构造柱具有“模箍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迟裂缝的出现和限制裂缝的扩展,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叠合板式剪力墙与似构造柱通过现浇砼牢固连接,且现浇砼与预制板之间接触面较大,节点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够有效的承受和传递竖直及水平方向的外力,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立体轴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揭示的是一种“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由两相互连接的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1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2组成的叠合板式剪力墙12,所述的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1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2之间通过预制墙板接缝3连接,所述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1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2节点处,布置有双排纵向插筋4,该双排纵向插筋4与箍筋5绑扎连接形成似构造柱;叠合板式剪力墙12非预制层与似构造柱处为现浇混凝土6,所述预制墙板接缝3内为微膨胀水泥砂浆。 
进一步,所述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1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2墙厚应一致,且墙厚大于350mm;所述双排纵向插筋4为  ¢12三级钢,长度为叠合板式剪力墙12高度,间距为400mm;所述箍筋5钢筋类型和尺寸同叠合板式剪力墙12水平筋,伸入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1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2未预制区域尺寸均为400mm,垂直间距为200mm,叠合板式剪力墙12通高布置;所述预制墙板接缝3的宽度为20mm。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的施工方法为: 
1)、平整、清理安装施工场地,在预制剪力墙和似构造柱位置进行施工放线定位;
2)、将箍筋5放在似构造柱位置,若与楼层插筋有碰撞,将楼层插筋稍弯曲,箍筋5框套在楼层插筋外;
3)、在双排纵向插筋4与箍筋5沿似构造柱柱高方向绑扎时,若纵向插筋4与楼层插筋有碰撞,两者协调绑扎在一起;
4)、将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1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2分别吊装就位,在叠合板式剪力墙非预制层与似构造柱处浇筑混凝土成为现浇混凝土6;
5)、在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1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2之间的预制墙板接缝3内用微膨胀水泥砂浆封缝。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及其施工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94959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1CN104294959A21申请号201410523999822申请日20141008E04B2/00200601E04B1/682200601E04B1/6120060171申请人绍兴宝业西伟德混凝土预制件有限公司地址312000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华舍街道小赭村72发明人陈力金星章梦杰王荣标庞宝根顾家宁74专利代理机构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33220代理人蒋卫东54发明名称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及其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由两相互连接的。

2、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组成的叠合板式剪力墙,所述的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之间通过预制墙板接缝连接,所述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节点处,布置有双排纵向插筋,该双排纵向插筋与箍筋绑扎连接形成似构造柱;叠合板式剪力墙非预制层与似构造柱处为现浇混凝土,所述预制墙板接缝内为微膨胀水泥砂浆。本发明具有可使剪力墙在墙角处连接为整体、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发展等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94959ACN104294。

3、959A1/1页21一种“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由两相互连接的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1)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2)组成的叠合板式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1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2之间通过预制墙板接缝3连接,所述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节点处,布置有双排纵向插筋4,该双排纵向插筋4与箍筋5绑扎连接形成似构造柱;叠合板式剪力墙非预制层与似构造柱处为现浇混凝土6,所述预制墙板接缝内为微膨胀水泥砂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1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2墙。

4、厚应一致,且墙厚大于3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排纵向插筋(4)为12三级钢,长度为叠合板式剪力墙高度,间距为4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5)钢筋类型和尺寸同叠合板式剪力墙水平筋,伸入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未预制区域尺寸均为400MM,垂直间距为200MM,叠合板式剪力墙通高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接缝(3)的宽度为20MM。6一种“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的施工方法为1)、平整、清。

5、理安装施工场地,在预制剪力墙和似构造柱位置进行施工放线定位;2)、将箍筋放在似构造柱位置,若与楼层插筋有碰撞,将楼层插筋稍弯曲,箍筋框套在楼层插筋外;3)、在双排纵向插筋与箍筋沿似构造柱柱高方向绑扎时,若纵向插筋与楼层插筋有碰撞,两者协调绑扎在一起;4)、将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分别吊装就位,在叠合板式剪力墙非预制层与似构造柱处浇筑混凝土成为现浇砼;5)、在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之间的预制墙板接缝内用微膨胀水泥砂浆封缝。权利要求书CN104294959A1/3页3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及其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6、,具体涉及一种“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及其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剪力墙是建筑物的分隔墙和围护墙,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这种墙体既承担水平构件传来的竖向荷载,同时承担风力或地震作用传来的水平荷载,抗震规范中也将剪力墙称为抗震墙。剪力墙结构体系有很好的承载能力,而且有很好的整体性和空间性,比框架结构有更好的抗侧力能力,适用于建造50120米高度的建筑物。在剪力墙与剪力墙连接处,需要可靠的节点使剪力墙与剪力墙连接为一整体,在地震力等外力作用下,能够传递竖向反力和水平剪力,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同时地下室的剪力墙外墙还承受周围的土或其他填充物的侧压力,起挡土防水作用。0003目前,剪力墙。

7、一字型连接节点有很多种,专利号2009100282492的发明公开了一种一字型剪力墙垂直连接节点,包括第一预制剪力墙、第二预制剪力墙、剪力墙之间的凹槽和接缝。剪力墙内及凹槽内设置有“L”型附加筋,同时剪力墙在凹槽一侧的墙体水平钢筋在凹槽处向前延伸至靠近凹槽内部的另一侧,并向内弯折。附加筋的直径与墙体水平钢筋相同,凹槽沿墙体方向的长度为200MM,保证附加筋的长度满足锚固要求。采用该发明,在保证结构基本受力性能的前提下减少钢筋用量,但预制剪力墙和现浇混凝土之间接触面积少,整体性能不高,节点处出现裂缝后难以控制其发展。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人提供一种“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8、,本案由此产生。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剪力墙在墙角处连接为整体、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发展的一种“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及其施工方法。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具体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由两相互连接的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组成的叠合板式剪力墙,所述的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之间通过预制墙板接缝连接,所述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节点处,布置有双排纵向插筋,该双排纵向插筋与箍筋绑扎连接形成似构造柱;叠合板式剪力墙非预制层与似构造柱处为现浇混凝土,所述预。

9、制墙板接缝内为微膨胀水泥砂浆。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墙厚应一致,且墙厚大于350MM。0008进一步,所述双排纵向插筋为12三级钢,长度为叠合板式剪力墙高度,间距为400MM。0009进一步,所述箍筋钢筋类型和尺寸同叠合板式剪力墙水平筋,伸入第一预制叠合说明书CN104294959A2/3页4板式剪力墙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未预制区域尺寸均为400MM,垂直间距为200MM,剪力墙通高布置。0010进一步,所述预制墙板接缝的宽度为20MM。0011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节点处通过设置纵向插筋和箍筋形成的似构造柱具有“模箍作用”,能在一定程度。

10、上推迟裂缝的出现和限制裂缝的扩展,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叠合板式剪力墙与似构造柱通过现浇砼牢固连接,且现浇砼与预制板之间接触面较大,节点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够有效的承受和传递竖直及水平方向的外力,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附图说明0012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立体轴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揭示的是一种“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由两相互连接的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1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2组成的叠合板式剪力墙12,所述的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1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2之间通过预制墙板接缝3连接,所述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1和第二预制叠合。

11、板式剪力墙2节点处,布置有双排纵向插筋4,该双排纵向插筋4与箍筋5绑扎连接形成似构造柱;叠合板式剪力墙12非预制层与似构造柱处为现浇混凝土6,所述预制墙板接缝3内为微膨胀水泥砂浆。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1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2墙厚应一致,且墙厚大于350MM;所述双排纵向插筋4为12三级钢,长度为叠合板式剪力墙12高度,间距为400MM;所述箍筋5钢筋类型和尺寸同叠合板式剪力墙12水平筋,伸入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1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2未预制区域尺寸均为400MM,垂直间距为200MM,叠合板式剪力墙12通高布置;所述预制墙板接缝3的宽度为20MM。0015本发明。

12、还公开一种“一”字型地下室剪力墙竖向拼缝节点的施工方法为1)、平整、清理安装施工场地,在预制剪力墙和似构造柱位置进行施工放线定位;2)、将箍筋5放在似构造柱位置,若与楼层插筋有碰撞,将楼层插筋稍弯曲,箍筋5框套在楼层插筋外;3)、在双排纵向插筋4与箍筋5沿似构造柱柱高方向绑扎时,若纵向插筋4与楼层插筋有碰撞,两者协调绑扎在一起;4)、将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1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2分别吊装就位,在叠合板式剪力墙非预制层与似构造柱处浇筑混凝土成为现浇混凝土6;5)、在第一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1和第二预制叠合板式剪力墙2之间的预制墙板接缝3内用微膨胀水泥砂浆封缝。0016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说明书CN104294959A3/3页5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294959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294959A2/2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429495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