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钢木组合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钢木组合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95088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1CN104295088A21申请号201410513934522申请日20140929E04G11/08200601E04G17/06520060171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地址200135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68号27层72发明人何震华曾宏强李德海彭金宝梁志峰覃继料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29代理人曾耀先54发明名称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钢木组合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钢木组合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施工变形缝第一侧的剪力墙;绑扎第二侧剪力。
2、墙钢筋结构;于钢筋结构内侧安装第一模板,第一模板外侧固定有多个螺帽,对应螺帽在第一模板上开设第一对拉螺杆孔;于钢筋结构外侧安装第二模板,在第二模板上开设第二对拉螺杆孔;在第一、第二对拉螺杆孔内穿设紧固螺杆,第一端与螺帽相螺合;第二端与第二模板紧固,使第一、第二模板紧固于钢筋结构的两侧;浇筑混凝土;拆模。通过采用单向紧固螺杆配合螺帽在变形缝处的剪力墙内侧构成单向紧固模板结构,克服了变形缝墙内侧模板无法支拆模板的问题。提高了模板刚度,大大提高了变形缝墙面垂直度、墙体厚薄均匀度。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
3、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95088ACN104295088A1/2页21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施工变形缝第一侧的剪力墙;绑扎所述变形缝第二侧的剪力墙钢筋结构;于所述剪力墙钢筋结构靠近所述变形缝的第一侧安装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的外侧固定有多个螺帽,对应所述螺帽在所述第一模板上开设第一对拉螺杆孔;于所述剪力墙钢筋结构远离所述变形缝的第二侧安装第二模板,对应所述第一对拉螺杆孔在所述第二模板上开设第二对拉螺杆孔;在所述第一对拉螺杆孔和所述第二对拉螺杆孔内穿设紧固螺杆,所述紧固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螺帽相螺合;将所述紧固螺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模板进行紧固,。
4、使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紧固于所述变形缝第二侧的剪力墙钢筋结构的两侧;于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成型所述变形缝第二侧的剪力墙;拆除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施工所述变形缝第一侧的剪力墙绑扎所述变形缝第一侧的剪力墙钢筋结构;于所述变形缝第一侧的剪力墙钢筋结构靠近所述变形缝的第一侧安装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的外侧固定有多个螺帽,对应所述螺帽在所述第一模板上开设第一对拉螺杆孔;于所述变形缝第一侧的剪力墙钢筋结构远离所述变形缝的第二侧安装第二模板,对应所述第一对拉螺杆孔在所述第二模板上开设第二对拉螺杆孔;在所述第一对拉螺杆孔和。
5、所述第二对拉螺杆孔内穿设紧固螺杆,所述紧固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螺帽相螺合;将所述紧固螺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模板进行紧固,使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紧固于所述变形缝第一侧的剪力墙钢筋结构的两侧;于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成型所述变形缝第一侧的剪力墙;拆除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所述变形缝两侧的剪力墙时,分别于两侧的所述剪力墙的顶部预留安装孔,并于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支撑杆,用于在所述支撑杆上安装上层剪力墙的第一模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上层剪力墙的第一模板之间铺设承托木方,并提供楔形木方将所述承托。
6、木方挤紧固定于所述变形缝两侧的剪力墙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绑扎所述剪力墙钢筋结构时,在所述剪力墙钢筋结构上绑扎撑块,并使所述撑块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的内侧。6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钢木组合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结构包括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安装于所述剪力墙的钢筋结构的靠近所述变形缝的第一侧,所述第一模板的外侧设有多个螺帽,对应所述螺帽在所述第一模板上开设有第一对拉螺杆孔;权利要求书CN104295088A2/2页3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安装于所述剪力墙的钢筋结构的远离所述变形缝的第二侧,对应所述第一对拉螺杆孔在所述第二模板上开设第二对拉螺杆孔。
7、;紧固螺杆,所述紧固螺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对拉螺杆孔和所述第二对拉螺杆孔内,所述紧固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螺帽相螺合,所述紧固螺杆的第二端紧固于所述第二模板上,从而使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紧固于所述剪力墙的钢筋结构的两侧。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包括胶合木模板及固定于所述胶合木模板外侧的型钢龙骨,所述螺帽通过钢板焊接于所述型钢龙骨上,所述第二模板包括胶合木模板及固定于所述胶合木模板外侧的加固木方。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杆上套设有PVC套管。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的钢筋结构上绑扎有撑块,所述撑块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第一。
8、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的内侧。权利要求书CN104295088A1/5页4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钢木组合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剪力墙的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钢木组合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为防止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在差异处设置贯通的垂直缝隙,将建筑物划分若干个可以自由沉降的独立单元,因此建筑物中我们会看到各种变形缝。然而变形缝宽度一般仅100150MM宽,在空间狭窄处变形缝中一侧的模板如何支、拆就成了一个难题,按常规支模方法,将无法支拆,只好丢弃在缝中。这样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影响变形缝的作用效果。为不影响变形缝的作用,一般用泡沫塑料板做模板。
9、,这种材料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只能一次性使用,造成很大浪费。0003目前常规的做法是,如图1所示,采用在变形缝21内填充与变形缝21净宽同厚的泡沫材料及组合板材,然后利用螺杆22穿过泡沫材料及组合板材,利用已施工的一侧剪力墙23的螺杆孔对拉加固待浇筑一侧剪力墙24的模板25,最后在泡沫材料及组合板材和模板25之间浇筑混凝土,成型变形缝21两侧的剪力墙。0004这种方法由于变形缝21内填充的是泡沫材料及组合板材等,刚度不够,砼浇筑及振捣过程中,侧压力很大,从而导致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墙面垂直度偏差过大,墙体厚薄不均,拆模后观感很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钢木组合模板结构作为在变形缝墙柱侧。
10、模的施工。从而提高了两侧模板的稳定性、可靠性,同时也便于拆除。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可靠性好,改善变形缝两侧剪力墙墙面垂直度、墙体厚薄均匀度的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钢木组合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07施工变形缝第一侧的剪力墙;0008绑扎所述变形缝第二侧的剪力墙钢筋结构;0009于所述剪力墙钢筋结构靠近所述变形缝的第一侧安装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的外侧固定有多个螺帽,对应所述螺帽在所述第一模板上开设第一对拉螺杆孔;0010于所述剪力墙钢筋结构远离所述变形缝的第二侧安。
11、装第二模板,对应所述第一对拉螺杆孔在所述第二模板上开设第二对拉螺杆孔;0011在所述第一对拉螺杆孔和所述第二对拉螺杆孔内穿设紧固螺杆,所述紧固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螺帽相螺合;0012将所述紧固螺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模板进行紧固,使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紧固于所述变形缝第二侧的剪力墙钢筋结构的两侧;0013于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成型所述变形缝第二侧的剪力说明书CN104295088A2/5页5墙;0014拆除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0015所述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通过以下步骤施工所述变形缝第一侧的剪力墙0016绑扎所述变形缝第一侧的剪力墙钢筋结构;0017于所述。
12、变形缝第一侧的剪力墙钢筋结构靠近所述变形缝的第一侧安装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的外侧固定有多个螺帽,对应所述螺帽在所述第一模板上开设第一对拉螺杆孔;0018于所述变形缝第一侧的剪力墙钢筋结构远离所述变形缝的第二侧安装第二模板,对应所述第一对拉螺杆孔在所述第二模板上开设第二对拉螺杆孔;0019在所述第一对拉螺杆孔和所述第二对拉螺杆孔内穿设紧固螺杆,所述紧固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螺帽相螺合;0020将所述紧固螺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模板进行紧固,使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紧固于所述变形缝第一侧的剪力墙钢筋结构的两侧;0021于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成型所述变形缝第一侧的剪力墙;002。
13、2拆除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0023所述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施工所述变形缝两侧的剪力墙时,分别于两侧的所述剪力墙的顶部预留安装孔,并于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支撑杆,使所述支撑杆撑设于所述变形缝两侧的剪力墙之间,用于在所述支撑杆上安装上层剪力墙的第一模板。0024所述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杆上铺设有一层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变形缝第一侧的剪力墙之间紧固有木方,上层剪力墙的第一模板的底部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0025所述施工方法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绑扎所述剪力墙钢筋结构时,在所述剪力墙钢筋结构上绑扎撑块,并使所述撑块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的内侧。在紧固螺杆紧固。
14、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时,对第一、二模板提供与紧固螺杆的紧固力相反的向外支撑力,从而配合紧固螺杆紧固所述第一、二模板,以固定两侧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间距,控制剪力墙的厚度,同时进一步加强模板结构。0026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钢木组合模板结构,所述模板结构包括0027第一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安装于所述剪力墙的钢筋结构的靠近所述变形缝的第一侧,所述第一模板的外侧设有多个螺帽,对应所述螺帽在所述第一模板上开设有第一对拉螺杆孔;0028第二模板,所述第二模板安装于所述剪力墙的钢筋结构的远离所述变形缝的第二侧,对应所述第一对拉螺杆孔在所述第二模板上开设第二对拉螺杆孔;0029紧固螺杆,所述紧固。
15、螺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对拉螺杆孔和所述第二对拉螺杆孔内,所述紧固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螺帽相螺合,所述紧固螺杆的第二端紧固于所述第二模板上,从而使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紧固于所述剪力墙的钢筋结构的两侧。0030所述模板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模板包括胶合木模板及固定于所述胶说明书CN104295088A3/5页6合木模板外侧的型钢龙骨,所述螺帽通过钢板焊接于所述型钢龙骨上,所述第二模板包括胶合木模板及固定于所述胶合木模板外侧的加固木方。0031所述模板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紧固螺杆上套设有PVC套管。便于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后于墙体中拆除紧固螺杆。0032所述模板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剪。
16、力墙的钢筋结构上绑扎有撑块,所述撑块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的内侧。以固定两侧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间距,控制剪力墙的厚度,同时进一步加强模板结构。0033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341、通过采用紧固螺杆配合螺帽在变形缝一侧的剪力墙钢筋结构靠近变形缝的第一侧安装固定第一模板,在剪力墙钢筋结构远离变形缝的第二侧安装紧固第二模板,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紧固于变形缝一侧的剪力墙的钢筋结构上,紧固螺杆实现于第二模板上的单向紧固,克服了变形缝一侧剪力墙无法支模的弊端。00352、在剪力墙浇筑完成后,通过解除紧固螺杆与第二模板的紧固,可以轻松简便地拆除第一模板和第。
17、二模板,解决了拆模导致模板无法取出,一直留在变形缝的问题。00363、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采用钢木组合模板结构,刚度大,解决了模板材料刚度不够的弊端。大大提高了变形缝墙面垂直度、墙体厚薄均匀度。附图说明0037图1是目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施工模板结构示意图。0038图2是本发明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钢木组合模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0039图3是本发明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施工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40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41首先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钢木组合模板结构主要用于施工变形缝13两侧后施工一侧的剪力墙,由于变形缝13空间狭窄。
18、,当先施工的变形缝第一侧的剪力墙201施工完成后,无法在变形缝13一侧的变形缝13第二侧安装后施工的剪力墙的模板,而本发明就是解决如何施工变形缝13第二侧的剪力墙的方法。本发明的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钢木组合模板结构主要由一第一模板11和一第二模板12构成。第一模板11安装于变形缝13第二侧的剪力墙钢筋结构110靠近变形缝13的第一侧,第一模板11由胶合木模板111及固定于胶合木模板111外侧的型钢龙骨112构成,利用70MM长螺丝将型钢龙骨112与胶合木模板111连接成一个整体定型化模板,型钢龙骨112采用网格状排列的方钢管构成,方钢管横向间距450MM,纵向间距400MM,并且使模板拼缝在。
19、纵横向方钢管覆盖范围下压实,保证拼缝平整、严密。第一模板11的外侧设有多个螺帽14,对应螺帽14在第一模板11上开设第一对拉螺杆孔,螺帽14通过钢板15焊接在型钢龙骨112上。第二模板12安装于变形缝13第二侧的剪力墙钢筋结构110远离变形缝13的第二侧,第二模板12由胶合木模板121及多道竖向固定于胶合木模板121外侧的加固木方122构成。对应第一对拉螺杆孔在第二模板12上开设第二对拉螺杆孔,采用紧固螺杆16从可作业面第二模板12的外侧穿入至无作业面第一模板11的内侧,使单向紧固螺杆16的第一端与螺说明书CN104295088A4/5页7帽14螺合紧固,然后通过对紧固螺杆16的第二端与第二模。
20、板12进行拧紧拉结紧固,将第一模板11和第二模板12拉结紧固于变形缝13第二侧的剪力墙钢筋结构110的两侧,紧固螺杆16实现于第二模板12上的单向紧固,克服了变形缝一侧剪力墙无法支模的弊端。进一步的,紧固螺杆16上套设有PVC套管17,便于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紧固螺杆。构成了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钢木组合模板结构,提高了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浇筑模板的稳定性、可靠性,同时也便于拆除。采用本发明木组合模板结构后施工完成的剪力墙表面光洁、无蜂窝、无麻面,经综合评定感观完全达到了结构优良标准,解决了在狭窄空间,无法支模、拆模和设置支撑的问题,解决了模板材料刚度不够的弊端,大大提高了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墙。
21、面垂直度、墙体厚薄均匀度。0042进一步的,在施工变形缝两侧的剪力墙时,于两侧剪力墙的顶部分别预留一排安装孔,并于安装孔内安装支撑杆18,使支撑杆18撑设于变形缝两侧的剪力墙之间,在支撑杆18与上层剪力墙的第一模板之间铺设承托木方19,并提供楔形木方190将承托木方19挤紧固定于变形缝两侧的剪力墙之间。0043本发明的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施工方法的工艺流程如下00441、于下层变形缝两侧剪力墙的预留安装孔内安装支撑杆18,在支撑杆18与上层剪力墙的第一模板之间铺设承托木方19,并提供楔形木方190将承托木方19挤紧固定于变形缝两侧的剪力墙之间。00452、施工变形缝13第一侧的剪力墙2010。
22、046直接采用本发明的钢木组合模板结构施工变形缝13第一侧的剪力墙201,无需另外配置模板。具体施工如下0047绑扎变形缝第一侧的剪力墙钢筋结构,在钢筋结构上绑扎细石砼撑块,并使细石砼撑块的两端分别抵靠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内侧,以固定两侧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间距,控制剪力墙的厚度,同时进一步加强模板结构;0048于变形缝第一侧的剪力墙钢筋结构靠近变形缝的第一侧安装第一模板11,第一模板11的底部设于承托木方19上,第一模板11的外侧固定多个螺帽,对应螺帽在第一模板上开设第一对拉螺杆孔;0049于变形缝第一侧的剪力墙钢筋结构远离变形缝的第二侧安装第二模板,对应第一对拉螺杆孔在所述第二模板上开设第。
23、二对拉螺杆孔;0050在第一对拉螺杆孔和第二对拉螺杆孔内穿设紧固螺杆,紧固螺杆的第一端与螺帽相螺合;0051对单向紧固螺杆的第二端与第二模板进行紧固,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紧固于变形缝第一侧的剪力墙钢筋结构的两侧;0052于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成型变形缝第一侧的剪力墙;0053拆除变形缝第一侧的剪力墙的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00543、施工变形缝第二侧的剪力墙0055绑扎变形缝第二侧的剪力墙钢筋结构110,在钢筋结构110上绑扎细石砼撑块1101,并使撑块1101的两端分别抵靠第一模板11和第二模板12的内侧。在紧固螺杆16紧固第一模板、第二模板时,对第一模板、第二模板提供与紧固。
24、螺杆16的紧固力相反的向外支撑力,从而配合紧固螺杆16紧固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确保第一模板11和第二模板12说明书CN104295088A5/5页8的间距,控制剪力墙的厚度,同时进一步加强模板结构;0056于变形缝13第二侧的剪力墙钢筋结构110靠近变形缝的第一侧安装第一模板11,第一模板11的外侧固定有多个螺帽14,对应螺帽在第一模板上开设第一对拉螺杆孔;0057于变形缝第二侧的剪力墙钢筋结构的远离变形缝的第二侧安装第二模板,对应第一对拉螺杆孔在第二模板上开设第二对拉螺杆孔;0058在第一对拉螺杆孔和第二对拉螺杆孔内穿设紧固螺杆16,紧固螺杆的第一端与螺帽相螺合;0059对单向紧固螺杆的第二。
25、端与第二模板进行紧固,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紧固于变形缝第二侧的剪力墙钢筋结构的两侧;0060于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成型变形缝第二侧的剪力墙202,如图3所示;0061拆除变形缝13第二侧的剪力墙202的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完成施工。0062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295088A1/3页9图1说明书附图CN104295088A2/3页10图2说明书附图CN104295088A103/3页11图3说明书附图CN104295088A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