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气成套开关设备中的开关柜中,柜门与柜体之间的采用铰链连接,实现柜门与柜体之间的转动,而传统的铰链是暴露在外部容易被意外撞击发生磨损。
在申请号为201320561418.0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用于环控配电柜的暗装式铰链,包括用于安装在配电柜柜体上的铰链基座、用于安装在配电柜门板背面的铰链柱以及插销,所述铰链基座上具有两个间隔设置并向同侧垂直延伸的铰链臂,且两个铰链臂上分别设有同心的第一插销孔,所述铰链柱上设有第二插销孔,且该铰链柱通过所述插销转动的固定于所述两个铰链臂之间。此种铰链能实现柜门与柜体之间的快速拆装,且能有效的隐藏铰链,但此种铰链的安装方式是通过推动设置在铰链臂内的插销进入到铰链柱的插销孔内,实现铰链柱与铰链基座的转动连接,但由于铰链一般为垂直安装,特别是处于下方的插销的底部没有任何支撑,且受到自身重力影响而具备向下运动的趋势,特别是柜体受到晃动或者意外撞击时导致插销脱离铰链柱的插销孔使得柜门与柜体之间连接不牢靠,甚至当两根插销均与铰链柱的插销孔脱离插接时柜门就会与柜体分离,导致柜体内的元器件暴露在外面,而发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牢靠、拆装方便的铰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铰链,包括铰链基座、安装在柜门上的铰链柱以及插销,所述铰链基座上具有两个间隔且并行设置的铰链臂,在铰链臂上开设有第一插销孔,所述铰链柱设置有第二插销孔,所述插销包括第一插销与第二插销,所述第一插销与第二插销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铰链臂上的两个第一插销孔,所述铰链柱通过第一插销与第二插销转动连接于铰链基座,其中第一插销与第二插销互相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铰链基座隐藏在柜体内或者框架型材内,铰链柱固定在柜门上,定位好后两者配合分别推动第一插销与第二插销进入到铰链柱的第二插销孔内,并且第一插销与第二插销在第二插销孔内两端固定,避免了由于晃动或者意外撞击时的两根插销脱离与第二插销孔的插接,提高了铰链柱与铰链基座之间的连接牢靠性。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插销的一端面垂直延伸设置有卡接柱,所述第二插销开设有供卡接柱卡接的卡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插销与第二插销的两端卡接方式固定两根插销,固定方式简单,拆装容易。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插销的一端面垂直延伸设置有圆锥销,所述第二插销开设有供圆锥销卡接的锥销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锥销与锥销槽利用锥形面提高两根插销的固定牢靠性。
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插销与第二插销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插销利用螺纹连接固定最为牢靠,同样拆装也方便。
作为优选地,所述铰链基座的端面开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铰链基座隐藏在柜体内或者框架型材内,并且通过螺钉固定铰接基座到柜体或者框架型材上实现对铰链基座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在柜体或者框架型材上的垂直调节来配合固定在柜门上的铰链柱位置,提高安装的灵活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铰链基座与铰链柱的连接牢靠性高,铰链基座安装灵活性强,降低定位了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铰链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第一插销与第二插销固定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第一插销与第二插销固定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三的第一插销与第二插销固定方式的示意图。
图中:1、铰链基座;11、螺纹孔;2、铰链臂;21、长条槽;22、第一插销孔;3、铰链柱;4、第一插销;41、卡接柱;42、圆锥销;43、外螺纹;5、第二插销;51、卡接槽;52、锥销槽;53、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1与图2,一种铰链包括铰链基座1、配合使用的铰链柱3、第一插销4以及第二插销5,铰链基座1上具有两个间隔且并向设置的铰链臂2,两个铰链臂2均处于铰链基座1的同侧,在两铰链臂2上均开设有第一插销孔22,铰链臂2上开设有长条槽21,长条槽21与第一插销孔22连通。长条槽21的设置避免了第一插销孔22热胀冷缩导致改变孔径的情况出现,在铰链基座1的端面上开设有螺纹孔11,在本实施例中该螺纹孔11开设有三个。
参见图3,第一插销4与第二插销5分别设置在两个对应的第一插销孔22内。在第一插销4的一端垂直延伸设置有卡接柱41,对应的在第二插销5的一端开设有卡接槽51,当铰链柱3与铰链基座1固定后第一插销4的卡接柱41与第二插销5的卡接槽51相卡接固定。
结合图1至图3,本铰链的固定方式为:铰链基座1通过螺钉连接于柜体或者框架型材连接,铰链柱3通过焊接与柜门固定,在铰链柱3上开设有第二插销孔,铰链柱3置于两铰链臂2之间,当铰链基座1与铰链柱3定位好后,通过第一插销4以及第二查下5分别穿设到铰链柱3的第二插销孔内,并且通过卡接柱41与卡接槽51相卡接使得第一插销4与第二插销5相固定,实现铰链柱3与铰链基座1的铰接,完成柜门与柜体之间的连接。拆卸时实现使得第一插销4与第二插销5分离,并脱离与第二插销孔完成铰链柱3与铰链基座1的分离。铰链基座1通过螺钉连接实现与柜体或者框架型材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定位和拆卸。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插销4的一端面垂直延伸设置有圆锥销42,对应的在第二插销5的一端面上开设有锥销槽52,通过圆锥销42与锥销槽52互相卡接实现第一插销4与第二插销5的固定,利用锥形面互相挤压提高两根插销的固定牢靠性。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第一插销4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43,对应的在第二插销5的一端开设有内螺纹53,外螺纹43与内螺纹53螺纹连接使得第一插销4与第二插销5互相固定,此种固定时最为牢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