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矩形收边单元体幕墙板块的挂接结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外围护结构,特别是一种非矩形收边单元体幕墙板块的
挂接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建筑师追求自然过渡的建筑效果,往往会在建筑的整体上加入弧形铝板
装饰带,或者在斜屋面与立面幕墙的交线上做铝板装饰带。这样就把竖直面幕墙靠近交线
部分分隔成不规则的三角形或者梯形板块单元。常规单元体板块为矩形,是靠立柱上端的
挂耳与主体结构连接。而异形单元体往往没有两条竖直的边,导致常规挂接方法无法应用。
传统做法是单元体板块通过挂耳、钢转接件与主体结构连接,最终为单元体板块
提供一个与常规单元体板块相同的挂接平台。在上述传统做法中,工序繁琐,工作量大,增
加了测量定位难度,施工偏差较大,施工困难。另外,在逐层外伸的建筑造型中,上下相邻单
元体板块不再插接,传统做法是单元体板块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挂耳A和挂耳B,挂耳B通过
钢结构转接件与主体结构连接,挂耳A通过埋件与主体结构连接。传统做法中,上部钢结构
转接件需承担自重荷载和水平荷载,对其受力不利;并且每个单元体需设置四个挂耳,增加
了单元体板块加工量和材料用量,增加了施工难度,降低了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矩形收边单元体幕墙板块的挂接结构,其加工和
安装简单,材料成本低,结构受力合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矩形收边单元体幕墙板块的挂接结构,它包括主体结构及单元体板块;该
主体结构固定设有L型连接板,该连接板与一个转接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该转接件截面呈
U型;该单元体板块包括龙骨及与龙骨连接的幕墙板,该龙骨侧面设有两个平行的插板,两
个插板插入该转接件的内部。
所述插板设于竖向的龙骨侧面,且其中的一个插板与所述转接件的侧壁通过螺栓
固定连接。
所述主体结构呈阶梯状向外延伸,所述单元体板块的竖向龙骨底部设有挂耳,位
于下方的主体结构顶面设有挂钩,该挂耳挂接在该挂钩上;所述插板位于所述单元体板块
顶部横向的龙骨侧面,所述连接板固定在竖向的方管底部侧面,该方管的顶部固定在位于
上方的主体结构底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优化了挂耳数量,简化了加工工序,提高了
加工效率;对受力最不利的转接件进行了优化,结构设计合理;简化了安装时测量定位工
作,施工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横剖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纵剖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与附
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矩形收边单元体幕墙板块的挂接结构,它
包括主体结构1及单元体板块2。该主体结构1固定设有L型连接板3,该连接板3与一个转接
件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该转接件4截面呈U型。该单元体板块2包括龙骨21及与龙骨21连接
的幕墙板22,该龙骨21侧面设有两个平行的插板23,两个插板23插入该转接件4的内部。
如图1、图2所示,该插板23设于竖向的龙骨21侧面,且其中的一个插板23与该转接
件4的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转接件4承担单元体板块2自重荷载和水平荷载。此种结构设
计合理,施工方便快捷。
如图3、图4所示,当该主体结构1呈阶梯状向外延伸时,该单元体板块2的竖向龙骨
底部设有挂耳24,位于下方的主体结构1顶面设有挂钩5,该挂耳24挂接在该挂钩5上。该插
板23位于该单元体板块顶部横向的龙骨21侧面,该连接板3固定在竖向的方管6底部侧面,
该方管6的顶部固定在位于上方的主体结构1底面。本发明较传统做法,转接件4仅承担水平
荷载,底部挂耳24承担单元体板块2自重荷载和水平荷载。此种结构设计合理,简化了单元
体加工工序和繁琐的施工工序,提高了生产和安装效率。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优化了挂耳数量,简化了加工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落地式连接,可对受力最不利的转接件进行优化,结构设计合
理;
3、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安装时测量定位工作,施工方便快捷,通过提高施工效率可
缩短工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
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
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