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强按气流铺置法制造的非织造织物的方法与设备.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84039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803853.0

申请日:

2001.01.16

公开号:

CN1395636A

公开日:

2003.02.0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D04H 13/00公开日:20030205|||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4H13/00; D04H1/46

主分类号:

D04H13/00; D04H1/46

申请人:

弗莱斯纳机器制造厂股份两合公司;

发明人:

格罗尔德·弗莱斯纳

地址:

德国埃格尔斯巴赫

优先权:

2000.01.18 DE 10001957.9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孙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已知一种非织造织物由多层按照气流铺置法制造并且在应用粘合纤维时必须进行热加强。这种方法对包括一中间的浆粕层的复合非织造织物也是适用的。这种加强方式不能防止以后的起球磨损并且几乎不能影响复合物的各层的内部的结合。按照本发明,覆盖层优选由双组分纤维制造并且为了加强进行液力针刺,从而不仅加强了外表面,还将各个层相互连结在一起。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加强按气流铺置法制造的非织造织物的方法,该织物 包括两外层和一中间层,该两外层为切断的可热活化的纤维,中间层 为纤维素纤维如超吸收的浆粕,并通过首先底层,然后铺置浆粕层和 最后上层来连续地构成,其特征在于,可热活化的短纤维只由熔融粘 合纤维如特别是双组分纤维或和其他的纤维如均聚纤维组成并且为了 加强和从而为了各个层的内部的连结,对该三层非织造织物进行液力 针刺。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除了借助于液力针 刺加强外,复合非织造织物还经过热加强处理。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热加强方面,非 织造织物的处理可理解为任何一种方式的热处理,亦即例如热空气, 特别是通气、红外线、轧光机。
4: 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复合非织造 织物在水针刺以前和/或以后经过热处理以便加强。
5: 按照权利要求2-4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针刺 以后,热加强与非织造织物的干燥一起进行。
6: 按照权利要求2-5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强的 最后复合非织造织物还经过精轧。
7: 按照权利要求1-6之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复合非 织造织物的两面进行液力处理。
8: 一种用于实施按照权利要求1-7之一项所述方法的设备,其包 括接连成一排设置的 a)至少三个成型头,其中一个用于由可热活化的纤维组成的第一 层,一个用于浆粕和一个用于上面的覆盖层,其又用于可热活化的纤 维;以及 b)一非织造织物加强装置; 其特征在于, d)该非织造织物加强装置由一液力针刺(6、7)用的装置和一干 燥器(8)组成。
9: 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液力针刺装置的 前面 c)设有一热加强用的装置(5)。
10: 按照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液力针刺装 置的后面 e)设有一热加强用的装置(8)。
11: 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液力针刺的后 面设备热加强用的装置(8),该装置首先用于非织造织物的干燥。
12: 按照权利要求8-11之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一 精轧装置(9)作为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最终处理装置。

说明书


用于加强按气流铺置法制造的 非织造织物的方法与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强按气流铺置法制造的非织造织物的方法与设备。背景技术

    由WO97/30223已知一种气流铺置法用以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接连地设有多个按照EP0032772的型式的气流铺置成型头并且由粘合纤维、然后纤维素纤维和再加粘合纤维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与梳理非织造织物相比,这种制造方式的优点是可达到较高的速度。为了加强还连接一轧光机和一通气装置,其必须通过加热将各粘合纤维连结在一起。

    这种方式的加强不能形成满足实际条件要求的非织造织物。各层之间没有结合,各非织造织物组分分层、裂开。此外,该非织造织物外表面易于磨损。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寻求一种方法,该方法将纤维制成一种用于气流铺置法的非织造织物以及随后应该如何加强这种织物以便防止其上下分层。

    从用于只提供一次热处理来加强按气流铺置法制造的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出发,该织物包括两外层和一中间层,该两外层为切断的可热活化的纤维,中间层为纤维素纤维如超吸收的浆粕,并通过首先底层,然后铺置浆粕层和最后上层来连续地构成,按照本发明设定,可热活化的短纤维选择只由熔融粘合纤维如特别是双组分纤维或和其他的纤维如均聚纤维组成并且为了加强和从而为了各个层的内部的连结对该三层非织造织物进行液力针刺。

    这种覆盖层的非织造织物构成方式保证不起球和不起毛的外表面,不过该外表面是透液地并且还可以覆盖一较厚的吸湿的浆粕层。这种型式的非织造织物的两外层通过水针刺被大大加强并且还与浆粕层相连结,这在加强以后防止了担心的纤维位置的分层。为了充分地加强覆盖层,优选两层经过水针刺处理,亦即将复合非织造织物在其两面进行针刺。

    熔融粘合纤维为了进一步相互紧密连结,应该借助于热处理。此外,加热还会影响所要求的非织造织物的表面特征。在这方面双组分纤维具有特别的优点,因为在热处理时其作为原来的纤维保持不变,而其余的熔融粘合纤维可以熔融和收缩,这对于构成抗疲劳的表面是一个缺点。热处理可以按很不同的方式来进行。重要的是纤维良好地粘合到表面上并且横向通过覆盖非织造织物。附图说明

    按照本发明型式的设备示例性示于附图中。借助于该实例还要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细节。其中:

    图1为用于制造和加强按气流铺置法铺置的干燥非织造织物的连续设备的侧视图;以及

    图2示出一类似于图1按照该铺置方法而无热粘合的设备。

    首先,非织造织物由短纤维和浆粕构成。短纤维必须切短成使其可以按照气流铺置法利用按照例如EP-A-0032772的装置铺置,亦即其长度为4-8mm,最长10mm。然后将成型头1装满短纤维用于非织造织物的底层。短纤维是这样的,其可以在热作用下,进行粘合。其中有利的特别是双组分纤维,其优点是其在热作用下不收缩而仍保持为纤维。然后利用成型头2在由成型头1构成的非织造织物底层上层叠加一个浆粕层,在必要时还可利用其他的未示出的成型头层叠加一较厚的浆粕层,并然后再叠加上上面的短纤维覆盖层。然后这种复合非织造织物4必须给予加强,其至今只借助于热粘合来实现。

    按照图1的设备,非织造织物4首先借助于装置5中的热给予预加强。这可以借助于热空气(通气),但也可以利用红外线辐射作用或轧光整理来实现。这种预加强措施的优点是较好的覆盖层的表面闭合,这在随后的针刺过程中可以防止较大的浆粕损失。在按照图2的设置中放弃了在热作用下的这种预加强。因此按照纤维和其他的条件也可以放弃预加强。

    随后对复合非织造织物4进行液力针刺。由于其中涉及具有两面的覆盖层的非织造织物,合乎目的的是,利用从两面的水射流来进行加强。因此在各图中示出包括两个滚筒6和7的针刺装置,这只应表示,为了从两面施加水射流应该将非织造织物成曲折形绕滚筒输送。这种水射流加强不仅影响复合非织造织物的外表面,还使各层较深地结合,从而不再出现以后的各个非织造织物层的分层。

    在借助于水射流加强复合非织造织物以及各个层的相互连结以后,必须使非织造织物干燥。为此有利的是通气干燥器8,如多孔转鼓烘干器是有利的。最后还可以借助于装置9对非织造织物加以精轧,如其只在图2的设备中所示的。

    这种复合非织造织物的制造方式的成本是很低的,因为可以以较高的速度,例如400-500m/min来生产。其可以制造非常能吸湿的40-100g/m2的产品,因为可以铺置厚的浆粕层。此时各覆盖层应该薄于浆粕层,例如为10g/m2,而浆粕层可以是较重的,为60g/m2。通过热粘合和水针刺的组合不仅表面基本上不起毛和不起球,而且还完全加强了非织造织物,这使非织造织物的各个层难以分裂。

用于加强按气流铺置法制造的非织造织物的方法与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用于加强按气流铺置法制造的非织造织物的方法与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用于加强按气流铺置法制造的非织造织物的方法与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加强按气流铺置法制造的非织造织物的方法与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加强按气流铺置法制造的非织造织物的方法与设备.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已知一种非织造织物由多层按照气流铺置法制造并且在应用粘合纤维时必须进行热加强。这种方法对包括一中间的浆粕层的复合非织造织物也是适用的。这种加强方式不能防止以后的起球磨损并且几乎不能影响复合物的各层的内部的结合。按照本发明,覆盖层优选由双组分纤维制造并且为了加强进行液力针刺,从而不仅加强了外表面,还将各个层相互连结在一起。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编织;花边制作;针织;饰带;非织造布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