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四弧形边薄壁箱体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现浇空腹楼房楼盖中带弧形边薄壁箱体 的制造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浇楼房楼盖中都放置有空心的薄壁箱体, 形成楼盖的空心层, 薄壁箱体一 般为六个面, 目前的薄壁箱体在制作上, 都是先浇注出薄壁箱体的各个面, 然后再用粘接剂 或砂浆将各部件粘在一起组成完整的薄壁箱体, 各个面板在组合到一起时, 各处的受力强 度不均匀, 且由于拼装工艺的限制, 还会导致薄壁箱体出现外形不一致, 密封不严等问题, 而影响楼盖的布局, 且单个板面在搬运、 组装过程中还易造成破损。
在申请人 200810132770.6 的专利中公开一种制造中间带通道的薄壁箱体的模板 结构, 利用构件将一个薄壁箱体的所有单个面板模具连接在一起, 待内部的混凝土初凝后, 将排成一串的面板模具合在一起固定, 再密封左右两边的面板, 同时进行中间孔洞的制造, 此模板完成的薄壁箱体, 外形标准、 板面与板面之间接缝整齐, 整个模具制造的薄壁箱体即 利于单独粘接又便于整个楼盖的布局设计, 但是采用单独模具再用构件连接的方式, 生产 出来的薄壁箱体主框架还是由几个面板粘合构成的, 面板与面板之间的混凝土还是没有混 为一体, 主框架并不能同时成型, 使用中, 还会存在因板面与粘合处凝固时间的不同及接合 点的存在, 使整个薄壁箱体受力不均匀, 导致接合处出现裂缝, 使水泥砂浆和增强性材料进 入薄壁箱体内, 影响楼盖的保温、 隔音效果, 还会增加楼盖的重量, 且制造出来的薄壁箱体 都是直角边, 顶面的受力大, 易破损, 与整个楼盖的结合也不紧密。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制作薄壁箱体的模板结构不合理, 导致薄壁箱体整体受力不均 匀, 易出现裂缝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弧形边且受力均匀的整体式模具, 具体方案如 下: 一种制造四弧形边薄壁箱体的模具, 包括主体模具和侧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模 具包括基板、 固定在基板上的前框架、 顶框架、 后框架和底框架, 所述顶框架分为上半框架 和下半框架, 上半框架和下半框架分别位于基板的两端, 所述基板为弹性材料制成的长方 形板, 基板上各框架之间不接触, 所述侧模具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及分别固定在上面的加 强件。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式 : 所述各框架的固定采用铆钉或螺栓方式。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式 : 所述基板采用整张铁皮制成或由多块碎铁皮利用铆钉连 接制成。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式 : 所述基板上的框架采用方钢、 角钢或扁钢固定连接而成。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式 : 基板上固定的框架中间有固定杆。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式 : 所述加强件安装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长轴方向。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式 : 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有四个对应的弧形角。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式 : 利用锁扣将所述基板两端对应的上半框架和下半框架边上固定。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式 : 所述基板上前框架和后框架对应的中心部位或左侧板和 右侧板的中心部位有用于安装连通管道的连通孔 (7)。
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式 : 所述基板上顶框架和底框架对应的中间部位开有连接贯 穿通道模具的孔。
本发明采用整个基板制作薄壁箱体的四面板材, 使薄壁箱体的主体框架一体成 型, 减少使用粘接剂的地方, 制造的薄壁箱体结构紧密, 抗压强, 各个板面利用基板背面的 框架来定型, 保证了薄壁箱体的基本面, 利用框架与框架之间的距离, 使基板弯曲形成薄壁 箱体两个板面之间的弧形边, 基板的两端利用锁扣固定在一起, 以保持薄壁箱体的主体形 状, 利用左侧板、 右侧板来对基板围成的框架进行支撑、 调型, 保证薄壁箱体的形状整齐。 通 过调整框架与框架之间的距离来改变薄壁箱体弧形边角度的大小, 从而改变薄壁箱体承受 压力的大小, 采用方钢制作的框架重量轻, 易操作。基板可以采用整张铁皮制成, 也可以由 多个碎铁皮铆接在一起组成, 节省成本。
本方案的模具生产出来的薄壁箱体, 使前面、 顶面、 后面和底面一次成型, 且相连 的各边在模具的作用下变成四个弧形边, 大大增强了抗压能力, 弧形边在楼盖浇注水泥砂 浆和增强性材料时, 还可减少阻力, 使水泥砂浆和增强性材料浇注的更快速, 带弧形边的薄 壁箱体在受力时, 可以分担顶面的压力, 弧形边还减少了边角处的用料, 减轻了薄壁箱体的 重量, 更有利于运输和施工, 弧形边的薄壁箱体安装在楼盖内时, 弧形边可以使浇注在肋梁 内的水泥砂浆和增强性材料进入薄壁箱体底部, 水泥砂浆和增强性材料凝固后会从下面托 住薄壁箱体, 当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 保持薄壁箱体不与楼盖脱离, 增加楼房的抗震效 果, 薄壁箱体侧面上的开孔可以安装连通管, 使整个楼盖内的薄壁箱体都连接在一起, 从而
使所有薄壁箱体内部空间连成一体, 为薄壁箱体的尽一步利用提供基础, 薄壁箱体侧面上 开孔方式可以有多种, 以适应不同的连接方式。薄壁箱体顶面与底面之间的密封管道中可 以浇注水泥砂浆和增强性材料, 从而起到支撑作用, 并减少薄壁箱体受到的压力, 薄壁箱体 底部的弧形凸起, 使薄壁箱体与楼盖模板之间形成空隙, 可以方便水泥砂浆和增强性材料 流入, 进一步保证薄壁箱体与水泥砂浆和增强性材料的充分接触。 附图说明
图 1 本发明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 2 本发明模具中前面板和后面板带连通孔示意图
图 3 本发明模具的四个侧面带连通孔示意图
图 4 本发明基板拼接示意图
图 5 本发明中基板卷起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 3 所示, 本发明的模具包括主体模具和侧模具, 主体模具由基板 1、 和上面 固定的框架组成, 基板 1 为长方形, 框架包括前框架、 顶框架 4、 后框架 3 和底框架 2, 在各 框架的框内安装有加强框架强度的固定杆 11, 固定杆 11 的数量和是否安装由框架的尺寸决定, 可以安多根也可以不安装。前框架、 顶框架 4、 后框架 3 和底框架 2 依次固定在基板 1 上, 固定方式采用铆钉 13 或螺栓等方式, 各框架之间并不接触, 间隔的大小视需求的薄壁 箱体的边角弧度决定, 一般在 50mm-150mm 之间, 其中前框架由上半框架 5 和下半框架 17 两 部份组成, 上半框架 5 和下半框架 17 分别位于基板 1 的两端, 且靠近基板两端的边上安装 有锁扣 10, 基板卷起后, 基板两端的上半框架和下半框架通过锁扣固定在一起, 形成完整的 薄壁箱体前框架。基板 1 上安装底框架 2 和顶框架 4 处的中间部位有对应的孔 14, 用于安 装薄壁箱体顶板和底板之间的贯穿通道模具。
侧模具也由铁皮制成, 分为左侧板 8 和右侧板 9, 左侧板 8、 右侧板 9 上以铆接或焊 接的方式分别固定有加强件 6, 加强件主要加强左侧板和右侧板长轴方向上的强度, 使左侧 板和右侧板在移动和安装时不会变形, 加强件的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 左侧板 8 与右侧板 9 的形状与基板卷起后的侧边形状一致, 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四个角为弧形角 15, 且大小相互 对应, 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大小稍微小于基板围成的侧面。
如图 2、 3 所示, 基板 1 上安装前框架 5 和后框架 3 的中心位置处开有连通孔 7, 左 侧板 8 和右侧板 9 的中心位置上也可以开有连通孔 7, 也可以在上述位置同时开孔, 在安装 时上述连通孔中插接连通管道, 以将各薄壁箱体连接在一起, 可以加强各薄壁箱体的稳定, 还可以将各薄壁箱体内部进行连通, 从而实现空气的流通。
如图 4 所示, 基板 1 可以采用整张铁皮制成, 也可以采用多块碎铁皮 12 通过铆接 或螺栓固定制成, 只要保证足够的基板面积即可, 基板还可以采用一些带有弹性的板材制 作, 框架和加强件可以采用方钢、 角钢或扁铁等制成。
如图 5 所示, 本方案的模具在使用时, 将基板带框架的一面朝下放置在工作台或 地上, 基板平整的一面朝上, 然后在基板表面涂抹浇注水泥砂浆和增强性材料, 然后将顶框 架和底框架以后框架 3 为支撑面抬起, 把基板两端的上半框架 5 和下半框架 17 对接, 然后 利用两个框架边上的锁扣 10 进行搭接固定, 锁扣可以采用任何能够使两者固定的部件, 基 板固定后围成一个封闭四面体, 基板内的水泥砂浆和增强性材料以背面的各个框架为依 托, 形成薄壁箱体的四个面, 四个框架之间的铁皮由于没有支撑, 当基板卷起时, 形成四个 弧形边 16, 使得内部薄壁箱体的四个边也凝固成弧形边。 基板固定好后, 待基板两端的上半 框架 5 和下半框架 17 结合部位的水泥砂浆复合时, 同时制作贯穿通道。再将左侧板 8 和右 侧板 9 挤入基板侧面, 使左侧板和右侧板上的水泥砂浆与基板框架两侧面四边的水泥砂浆 复合, 左侧板和右侧板同时起到内支撑作用, 挤入时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四个弧形角分别与 基板围成的四个弧形边对应, 待模具内的所有的水泥砂浆和增强性材料固化后, 再依次拆 除贯穿通道模具、 左侧板和右侧板、 基板, 得到最终的薄壁箱体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