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的连接系统 本发明涉及板块的连接系统,特别涉及用于形成建筑物的屋面或金属外面板的金属板块的连接系统。
在建筑物上,特别是在屋面上广泛采用板状覆盖层。较窄的板块按照与屋顶坡面平行的方式设置于提供支承的木制板上。之后将这些板块连接以便形成屋面板。必须使屋顶空间,以及屋面板底侧与大气连通以避免产生冷凝现象。
但是,由于采用上述形式的屋面结构,人们意识到需要保存能量。为此,目前屋面结构设置有隔绝层,以便在屋顶空间中消除不需要的空气运动。这种减小建筑物自然通风的方式会伴随出现冷凝程度增加的效果,通过下述方式可避免该冷凝水分的蒸发,该方式为:必须使构成板状覆盖层的材料具有防止蒸汽透过的性能。
另外,虽然在多数气候条件下,板状覆盖层是足够的,但是在强烈风暴中其性能是不可预知的。比如,当遭受负风荷载时,沿板状覆盖层厚度方向的压力差会使其向上翘曲。
因此,对其性能和使用期限造成限制的板状覆盖层的两个主要问题是冷凝和负压风负载。本发明是通过下述装置来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该装置可使屋面底侧通风,同时可避免屋面板块向上翘曲。
本发明地第1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叠置于支承结构上的第1板块和第2板块的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可与上述支承结构固定的固定部件,该部件包括第1部分,该第1部分用于固定上述第1板块的侧壁,第2部分,该第2部分用于固定第2板块的侧壁;盖,该盖按照可基本将上述固定部件盖住的方式形成。上述板块可为金属板块。
最好上述盖用于使空气循环至上述板块下面的区域以便实现通风。上述的空气循环可使板块下面的区域的压力与大气压力相等。
最好上述盖基本呈倒U形。
最好上述盖通过与固定部件配合而固定,上述盖的形状可使其与固定部件实现“搭扣配合”。上述盖具有相对其竖直侧壁伸出的凸部,该凸部可变形而与固定部件相接触,从而可实现上述的“搭扣配合”。
最好上述凸部开设有孔。
最好上述固定部件由基本呈M形的扣件形成。上述扣件可由厚度为3mm的不锈钢板形成。
上述扣件的外部支腿长度小于其所固定的板块的侧壁的长度,从而在支腿底端和板块的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最好上述间隙用于使屋顶空间通风。
当盖中的孔被阻塞时,最好该扣件能紧固该金属板。
本发明的第2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金属板块,该金属板块具有相互保持平行的上弯侧壁:支承结构;固定部件,该部件可与上述支承结构固定,并且用于接纳相邻板块的侧壁;盖,该盖按照可基本将上述固定部件盖住的方式形成。
最好上述金属板块与上述支承结构相垂直从而形成交叉网。
本发明的第3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屋面或金属外面层接缝用的盖,其特征在于该盖基本呈U形。
最好上述盖具有相对其竖直侧壁伸出的凸部,该凸部开设有孔。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屋面或金属外面层的金属板用的扣件,其特征在于该扣件基本呈M形,上述扣件按照固定金属板的相邻侧壁的方式形成。
本发明的还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屋面系统中的板块装置,它包括插入板块中的金属杆。在该板块中上述金属杆位于用于固定其板块的外缘之间。
下面参照附图以举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金属板块的连接系统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金属板块的连接系统的透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金属板块的连接系统的侧面图;
图4为表示套筒形连接件的金属板块的连接系统的侧面图;
图5为表示连接件的盖的剖面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金属杆的板块边缘的剖面图;
图7为表示金属杆的板块边缘的透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关闭件的透视图。
参照附图,屋面板1是由金属带形成的,该金属带沿每个侧边的纵向向上弯曲,从而形成屋面板块2、3。为了形成屋面板1,板块2、3相互并排设置于支承层4上,在该支承层4下面形成有空气间隙,再下面为位于蒸汽阻挡层的顶面的隔绝层。在板块2,3中的相邻上弯部6、7之间形成有槽5。借助相互配合的扣件8和盖9构成的系统可将相邻板块2、3连接在一起。
M形扣件8由厚度为3mm的不锈钢板形成,它以规定间距挂于相邻上弯部6、7的外缘上,并且在板块2、3之间的槽5中固定于支承层4上。这些扣件8用作板块2、3之间的间隔件。扣件8中的支腿10、11的长度小于板块2、3的上弯部6、7的长度。于是,扣件8和板块的上弯部6,7之间不会因毛细作用而吸入水分。
倒U形盖9跨过槽5。这些盖9具有相对竖直支腿16、17伸出的凸部14、15,该凸部以卡扣方式固定于扣件8的支腿10、11下面,从而可实现“搭扣配合”。扣件8具有精确的尺寸,从而可使盖9和板块2、3之间保持恒定的空间间隙。在盖的凸部14、15与板块2、3的表面12、13之间形成有1-2mm的间隙18以便实现通风。
这些盖9中的凸部14、15中可开设孔19。该孔19构成空气循环而实现通风用的另一种机构。
在整个屋面板1范围布置有多个接逢,这样无论屋面板1的宽度或长度如何,均可确保屋面板的所有区域实现均匀和可预计的通风。由于在最大间距为600mm的接逢处实现通风,这样可确保不出现不通风的区域。
扣件8由不锈钢形成,以便其可与任何的其它金属连用。
支承层4由矩形板20构成,该矩形板20之间形成间隙21。金属板块2、3按照下述方式设置,该方式为:它们与支承层4中的矩形板20相垂直,以便在矩形板20之间形成通风交叉网。这就是说,屋顶空间中的间隙21是不重要的,这样可采用较温暖的屋面结构。
作为替换方式,支承层4可由胶合板或其类似产品形成。在此场合,在设置盖9之前,在支承层4中钻孔以便使空气循环。
盖9中的凸部14、15与板块2、3的表面12、13之间的间隙18或盖19中的孔19,还可确保在屋面板1下面保持大气压力,这样无论在什么样的风载条件下,均可避免每个板块2,3向上翘曲。上述结构还具有下述的优点,即由于板块2,3不受到周期性应力的作用,这样不会产生金属疲劳的现象。
如果这些间隙18或孔19堵住,当板块2、3受到风抽吸力的作用时,扣件8中的整个支腿10、11会使板2、3的支点从上弯部6、7的顶端下移至底部,这样板块2,3会在不与扣件8相脱离的情况下,沿其整个宽度向上翘曲。
盖连接件22是通过将套23沿槽5插入而形成的。套23的外部尺寸与盖的内部尺寸相对应,但其未开设有凸部。盖9和套23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硅酮密封剂,从而可避免因毛细作用水进入屋面。作为替换方式,套23可焊接于盖9的一端或两端,以便形成金属与金属的连接。
在受热或遇冷时,屋面板块2、3可膨胀或者收缩。按照一般方式,该屋面板块通过钩于屋面的外缘25上,或通过焊接于与外缘25固定的连续的连接板条上的方式固定,这就是说,在不会脱开的情况下,板块2、3的长度受到可能产生的伸缩量的限制。因此,为了不使板块2,3的长度受到限制,在预制的板块的边缘24中插入有杆26。该杆26位于上弯部6、7之间,它对边缘24起加强作用以便抵抗风的掀起作用,并且无需将板块2,3钩于或焊接于屋面的外缘25上。这样可允许有不受限制的伸长量27和收缩量28。
盖9的另一特征是其可设置于屋檐外。可设置带孔密封件29以便促进通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