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烧结轻骨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40385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92735.3

申请日:

2015.04.22

公开号:

CN104803622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04B 14/02申请公布日:201507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4B 14/02申请日:20150422|||公开

IPC分类号:

C04B14/02; C04B28/00

主分类号:

C04B14/02

申请人:

江苏名和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耿长圣; 臧军

地址:

212000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润州工业园区(五州山茶场内)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1

代理人:

王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免烧结轻骨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按照免烧结轻骨料的原料配方将材料混合均匀,然后在成球盘中成型得到料球,接下来将所述料球置于50~60℃的水蒸汽气氛中养护使所述料球发生膨胀;所述原料配方包含50~60%的水泥、10~20%的玻璃微珠、0.1~0.5%的偶氮二甲酰胺和4.5~29.9%的水;第二步:当料球体积稳定并硬化后,用模数为2~2.5的水玻璃溶液浸渍,晾干后即得免烧结轻骨料。本发明制得的免烧结轻骨料的筒压强度为4~6MPa,吸水率为3~5%,整个制备过程不使用任何热工设备,且没有明显的粉尘排放。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免烧结轻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烧结轻骨料的原料配方包含下列质量百分含量的材料:
水泥              50~60%;
玻璃微珠          10~20%;
偶氮二甲酰胺      0.1~0.5%;
水                4.5~29.9%。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烧结轻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选用等级为5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3.
  一种免烧结轻骨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按照免烧结轻骨料的原料配方将材料混合均匀,然后在成球盘中成型得到料球,接下来将所述料球置于50~60℃的水蒸汽气氛中养护使所述料球发生膨胀;所述原料配方包含下列质量百分含量的材料:
水泥              50~60%;
玻璃微珠          10~20%;
偶氮二甲酰胺      0.1~0.5%;
水                4.5~29.9%;
第二步:当料球体积稳定并硬化后,用模数为2~2.5的水玻璃溶液浸渍,晾干后即得免烧结轻骨料。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选用等级为5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说明书

一种免烧结轻骨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烧结轻骨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轻质高强混凝土(HSLC)是目前世界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具有轻质高强、耐久性好、无碱骨料反应、体积稳定性好、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等优点。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将HSLC广泛应用于海工构筑物、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和城市立交桥等工程中。
作为制备轻质高强混凝土最重要的原材料轻骨料目前主要有烧结粘土陶粒、烧结粉煤灰陶粒、烧结页岩陶粒等等,这些轻骨料都是由粉体经过烧结而成,制备设备大多选用热效率低下、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小型旋窑,这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战略背道而驰。同光伏产品一样,产品是节能环保的,但是制备过程却是高耗能,高污染的。
为了解决现有轻骨料制备的过程污染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不使用窑炉的制备方法,设备投资低,能耗低,整个制备过程几乎不会环境产生任何负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免烧结轻骨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免烧结轻骨料,所述免烧结轻骨料的原料配方包含下列质量百分含量的材料:
水泥              50~60%;
玻璃微珠          10~20%;
偶氮二甲酰胺      0.1~0.5%;
水                4.5~29.9%。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水泥选用等级为5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免烧结轻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按照免烧结轻骨料的原料配方将材料混合均匀,然后在成球盘中成型得到料球,接下来将所述料球置于50~60℃的水蒸汽气氛中养护使所述料球发生膨胀;所述原料配方包含下列质量百分含量的材料:
水泥              50~60%;
玻璃微珠          10~20%;
偶氮二甲酰胺      0.1~0.5%;
水                4.5~29.9%;
第二步:当料球体积稳定并硬化后,用模数为2~2.5的水玻璃溶液浸渍,晾干后即得免烧结轻骨料。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水泥选用等级为5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制得的免烧结轻骨料的筒压强度为4~6MPa,吸水率为3~5%,整个制备过程不使用任何热工设备,且没有明显的粉尘排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免烧结轻骨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免烧结轻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按照免烧结轻骨料的原料配方将材料混合均匀,然后在成球盘中成型得到料球,接下来将所述料球置于50~60℃的水蒸汽气氛中养护使所述料球发生膨胀;所述原料配方包含下列质量百分含量的材料:
水泥              55%;
玻璃微珠          15%;
偶氮二甲酰胺      0.1;
水                29.9%;
第二步:当料球体积稳定并硬化后,用模数为2~2.5的水玻璃溶液浸渍,晾干后即得免烧结轻骨料。
实施例二:一种免烧结轻骨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免烧结轻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按照免烧结轻骨料的原料配方将材料混合均匀,然后在成球盘中成型得到料球,接下来将所述料球置于50~60℃的水蒸汽气氛中养护使所述料球发生膨胀;所述原料配方包含下列质量百分含量的材料:
水泥              50%;
玻璃微珠          20%;
偶氮二甲酰胺      0.5%;
水                29.5%;
第二步:当料球体积稳定并硬化后,用模数为2~2.5的水玻璃溶液浸渍,晾干后即得免烧结轻骨料。
所述水泥选用等级为5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P.O.52.5水泥)。
实施例三:一种免烧结轻骨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免烧结轻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按照免烧结轻骨料的原料配方将材料混合均匀,然后在成球盘中成型得到料球,接下来将所述料球置于50~60℃的水蒸汽气氛中养护使所述料球发生膨胀;所述原料配方包含下列质量百分含量的材料:
水泥              60%;
玻璃微珠          20%;
偶氮二甲酰胺      0.3%;
水                19.7%;
第二步:当料球体积稳定并硬化后,用模数为2~2.5的水玻璃溶液浸渍,晾干后即得免烧结轻骨料。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水泥选用等级为5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实施例四:一种免烧结轻骨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免烧结轻骨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按照免烧结轻骨料的原料配方将材料混合均匀,然后在成球盘中成型得到料球,接下来将所述料球置于50~60℃的水蒸汽气氛中养护使所述料球发生膨胀;所述原料配方包含下列质量百分含量的材料:
水泥              59%;
玻璃微珠          18%;
偶氮二甲酰胺      0.2%;
水                22.8%;
第二步:当料球体积稳定并硬化后,用模数为2~2.5的水玻璃溶液浸渍,晾干后即得免烧结轻骨料。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水泥选用等级为5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免烧结轻骨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免烧结轻骨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免烧结轻骨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免烧结轻骨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免烧结轻骨料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免烧结轻骨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按照免烧结轻骨料的原料配方将材料混合均匀,然后在成球盘中成型得到料球,接下来将所述料球置于5060的水蒸汽气氛中养护使所述料球发生膨胀;所述原料配方包含5060%的水泥、1020%的玻璃微珠、0.10.5%的偶氮二甲酰胺和4.529.9%的水;第二步:当料球体积稳定并硬化后,用模数为22.5的水玻璃溶液浸渍,晾干后即得免烧结轻骨料。本发明制得的免烧结轻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