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羟基丙酸高产菌重组质粒的构建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40383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7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88882.3

申请日:

2015.04.20

公开号:

CN104805112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2N 15/74申请日:20150420|||公开

IPC分类号:

C12N15/74; C12N1/21; C12P7/42; C12R1/22(2006.01)N

主分类号:

C12N15/74

申请人:

北京化工大学

发明人:

田平芳; 陈柳霓; 李映

地址:

100029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代理人:

刘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3-羟基丙酸高产菌重组质粒的构建方法属于生物化工生产领域。鉴于现有产3-羟基丙酸工程菌产量大都较低,发现了适用于肺炎克雷伯氏杆菌的高效tac启动子以及能转化3-羟基丙醛为3-羟基丙酸的puuc醛脱氢酶,并以此构建重组工程菌。将该酶编码基因的序列进行分析后,对该基因进行了化学合成。测序验证后将该启动子和酶在肺炎克雷伯氏杆菌中超表达,获得了重组肺炎克雷伯氏杆菌pET(ptac-puuc),测定其体内及体外对3-羟基丙醛的催化能力。在体外,该酶对3-羟基丙醛的酶活达到26.31U/mg,是原代肺炎克雷伯氏杆菌(3.82U/mg)的6.9倍。在5L发酵罐中培养改造后的工程菌,经培养基成分、IPTG浓度条件优化后,其48h后3-羟基丙酸产量高达73g/L。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生产3-羟基丙酸菌株的重组质粒,其特征在于:导入了tac启动子和puuC醛脱氢酶基因。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质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质粒被导入于肺炎克雷伯氏菌。

3.
  一种构建权利要求2所述重组质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启动子tac和醛脱氢酶基因puuC插入载体质粒中,构建重组质粒pET(ptac-puuC);
2)用所构建的重组质粒转化到肺炎克雷伯氏菌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重组质粒包括:
1)含有puuC基因的DNA片段的PCR扩增;
2)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载体质粒和基因puuC、ptac;
3)将puuC基因和启动子ptac插入所述载体质粒中。

5.
  一种生产3-羟基丙酸的方法,是对导入了含有tac启动子和醛脱氢酶基因puuC的pET-28a重组质粒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进行发酵培养,并自发酵液中获得3-HP。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液为:K2HPO4·3H2O 4-6g/L、KH2PO4 1.5-2.4g/L、(NH4)2SO4 6.4-9.6g/L、MgSO4·7H2O 0.1-0.2g/L、酵母粉3.2-4.8g/L、IPTG浓度为0.015-0.025mM、以及甘油含量维持到30g/L以上。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为流加培养方式,使pH恒定于6.5-7.5之间,通气量保持在1.5vvm,搅拌转速为400rpm。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质粒,具有如NO.1的ptac-puuC基因序列。

说明书

一种3-羟基丙酸高产菌重组质粒的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生产领域,涉及一种高产3-羟基丙酸基因工程菌重组质粒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3-羟基丙酸(3-HP)在工业应用上有很高的商业价值,但其化学合成方法较为复杂。近年来,随着合成生物学成为生物化工的研究热点,微生物合成法产3-羟基丙酸亟待突破。肺炎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具有较强的甘油代谢能力,从生物量积累的角度来看很适合作表达宿主。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利用甘油生成中间产物3-羟基丙醛,然后3-羟基丙醛被醛脱氢酶催化生成3-羟基丙酸。
在以肺炎克雷伯氏杆菌为宿主菌生产3-羟基丙酸的方法中,工程菌所用的启动子多为来自于dhaB基因自身的pk启动子。该启动子具有启动能力弱,从而使蛋白表达量小等缺点,影响了3-羟基丙酸的产量。因此,寻找出一种适合于肺炎克雷伯氏杆菌的强效启动子和产3-羟基丙酸的醛脱氢酶来构建工程菌成为了高产3-羟基丙酸的突破口。
经过大量筛选,发现tac启动子启动能力强,且适用于肺炎克雷伯氏杆菌。于是,创立了一种构建3-羟基丙酸高产工程菌的方法,在tac启动子后面连接上醛脱氢酶基因puuC,测定了醛脱氢酶puuC的蛋白表达量和体内外酶活性。结果显示,醛脱氢酶在tac启动子的作用下得到了超表达。在此基础上,测定了3-羟基丙酸产量,得到了高产3-羟基丙酸工程菌。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产3-羟基丙酸工程菌产量大都较低,本发明旨在创立一种3-羟基丙酸高产工程菌的方法,并确定了该工程菌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生产3-羟基丙酸菌株的重组质粒,其特征在于:导入了tac启动子和 puuC醛脱氢酶基因。
进一步,所述重组质粒被导入于肺炎克雷伯氏菌。
一种构建所述重组质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启动子tac和醛脱氢酶基因puuC插入载体质粒中,构建重组质粒pET(ptac-puuC);
2)用所构建的重组质粒转化到肺炎克雷伯氏菌中。
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重组质粒包括:
1)含有puuC基因的DNA片段的PCR扩增;
2)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载体质粒和基因puuC、ptac;
3)将puuC基因和启动子ptac插入所述载体质粒中。
一种生产3-羟基丙酸的方法,是对导入了含有tac启动子和醛脱氢酶基因puuC的pET-28a重组质粒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进行发酵培养,并自发酵液中获得3-HP。
进一步,所述发酵液为:K2HPO4·3H2O 4-6g/L、KH2PO41.5-2.4g/L、(NH4)2SO46.4-9.6g/L、MgSO4·7H2O 0.1-0.2g/L、酵母粉3.2-4.8g/L、IPTG浓度为0.015-0.025mM、以及甘油含量维持到30g/L以上。
进一步,所述发酵培养为流加培养方式,使pH恒定于6.5-7.5之间,通气量保持在1.5vvm,搅拌转速为400rpm。
ptac-puuC基因序列具有如NO.1的基因序列。
经过大量筛选,发现了适用于肺炎克雷伯氏杆菌的高效tac启动子以及能转化3-羟基丙醛为3-羟基丙酸的puuc醛脱氢酶,并以此构建重组工程菌。将该酶编码基因的序列进行分析后,对该基因进行了化学合成。测序验证后将该启动子和酶在肺炎克雷伯氏杆菌中超表达,获得了重组肺炎克雷伯氏杆菌pET(ptac-puuc),测定其体内及体外对3-羟基丙醛的催化能力。在体外,该酶对3-羟基丙醛的酶活达到26.31U/mg,是原代肺炎克雷伯氏杆菌(3.82U/mg)的6.9倍。在5L发酵罐中培养改造后的工程菌,经培养基成分、IPTG浓度条件优化后,其48h后3-羟基丙酸产量高达73g/L。
附图说明
图1重组肺炎克雷伯氏杆菌pET(ptac-puuC)的SDS-PAGE分析图.
M-marker;1-K.pneumoniae(ptac);2-K.pneumoniae(ptac-puuC)
图2不同浓度培养基成分对3-羟基丙酸和生物量的影响.
A:K2HPO4·3H2O;B:KH2PO4;C:(NH4)2SO4;D:MgSO4·7H2O;E:Yeast extract(酵母粉).Biomass:生物量;3-HP:3-羟基丙酸;Lactic acid:乳酸;Acetic acid:乙酸
图3不同浓度的IPTG对重组菌的影响
Biomass:生物量;3-HP:3-羟基丙酸;Lactic acid:乳酸;Acetic acid:乙酸
图4重组菌K.pneumoniae(ptac-puuC)的上罐发酵图
3-HP:3-羟基丙酸;Lactic acid:乳酸;Acetic acid:乙酸;
1,3-PD:1,3-丙二醇;1,3-PD:2,3-丁二醇;Biomass:生物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具体方法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1.肺炎克雷伯氏杆菌中tac启动子和醛脱氢酶puuc的克隆
菌株及质粒:大肠杆菌(E.coli)top10购自北京博迈德公司,肺炎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DSM2026从德国DSM购买,表达载体pET-28a从诺维信公司购买。
培养基:LB培养基(g/L)蛋白胨10,酵母粉5,NaCl 10,固体培养基中加入1.5%(100ml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5g琼脂)的琼脂。抗性培养基需加入50μL/mL硫酸卡那霉素。
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发酵培养基(g/L):K2HPO4·3H2O,3.4;KH2PO4,1.3;(NH4)2SO4,4;MgSO4·7H2O,0.5;CaCO3,0.1;酵母粉,3;甘油,40;微量元素,1.25mL/L(1L培养基中加入1.25mL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溶液(g/L)FeSO4·7H2O,1;ZnCl2,0.07;CuCl2·2H2O,0.02;MnCl2·4H2O,0.1;NiCl2·6H2O,0.025;H3BO3,0.06;Na2MO4·2H2O,0.035;CoCl2·2H2O,0.2;饱和HCl,4mL。
分子克隆及表达:将筛选得到的基因序列进行化学合成,连接至载体pET-28a中,得到重组质粒pET(ptac-puuC),转入大肠杆菌top10中进行测序验证。之后将提取的质粒电穿孔转化至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并进行验证。验证结果显示tac启动子和醛脱氢酶基因puuC连接正确。
2.醛脱氢酶的表达
在发酵培养基中培养重组菌,在第12h取出发酵液,12000rpm离心10min,去上清。将收集到的菌体用50mM的PBS缓冲液(KH2PO4,0.27g/L;Na2HPO4,1.42g/L;NaCl,8g/L;KCl,0.2g/L)重悬。随后将菌体置于冰上,超声破碎细胞,功率为100W,工作3s,停止2s,共50次。破碎后将适量破碎液加入到酶活反应体系(50mM PBS缓冲液,0.2mM 3-羟基丙醛,0.4mM氨基安替比林,7mM苯酚,7U过氧化氢酶)中,37℃进行反应5min后在500nm下测定吸光度。一个活力单位定义为在该条件下,1min催化生成1μmol过氧化氢所需要的酶量。
测定puuC醛脱氢酶的SDS-PAGE蛋白电泳。
实验结果表明,醛氧化酶在体外对3-羟基丙醛的活性达到了26.31U/mg,为对照组的5.9倍。
3.最佳培养条件的确定
根据摇瓶发酵确定重组菌产3-羟基丙酸的最佳培养条件。
在250ml摇瓶中装入100ml发酵培养基,置于摇床中,37℃且150rpm条件下进行摇瓶发酵。每隔3h取出一次发酵液进行3-羟基丙酸产量的测定。分 析方法如下:发酵液中的产物质量浓度采用岛津高效液相色谱SPD-20A测定,色谱柱为C18柱,柱温30℃,流动相为0.05%磷酸,工作流速为0.8mL/min,检测器采用紫外检测器。取1mL发酵液12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样品分析前经0.22μm微滤膜过滤。甘油的测定方法使用的是高碘酸钠氧化法。
培养基成分的确定:
根据摇瓶发酵条件图2示,得到最佳培养基成分配制范围:
表1最佳培养基成分

IPTG浓度的确定:
根据图3中IPTG浓度梯度发酵生物质产量得出结论,确定发酵是重组菌的最佳IPTG浓度为0.015-0.025mM。
4.重组菌K.pneumoniae(ptac-puuc)的上罐发酵
上罐发酵在5L发酵罐(上海保兴)中完成,装液量为3L,在37℃下进行,pH自动维持在6.5-7.5,通气量1.5vvm,搅拌转速为400rpm,每3h取样测定,使甘油的含量维持在30g/L以上。分析方法同摇瓶发酵。
实验结果表明,在上罐发酵实验中,48h时3-羟基丙酸产量达到73g/L(图4)。摇瓶发酵和上罐发酵的结果表明,tac启动子确保了醛脱氢酶puuC在肺炎克雷伯菌体内的高效表达,提高了3-羟基丙酸的产量,成功构建了一株3-羟基丙酸的高产菌K.pneumoniae(ptac-puuC)。

一种3羟基丙酸高产菌重组质粒的构建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3羟基丙酸高产菌重组质粒的构建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3羟基丙酸高产菌重组质粒的构建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3羟基丙酸高产菌重组质粒的构建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3羟基丙酸高产菌重组质粒的构建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3-羟基丙酸高产菌重组质粒的构建方法属于生物化工生产领域。鉴于现有产3-羟基丙酸工程菌产量大都较低,发现了适用于肺炎克雷伯氏杆菌的高效tac启动子以及能转化3-羟基丙醛为3-羟基丙酸的puuc醛脱氢酶,并以此构建重组工程菌。将该酶编码基因的序列进行分析后,对该基因进行了化学合成。测序验证后将该启动子和酶在肺炎克雷伯氏杆菌中超表达,获得了重组肺炎克雷伯氏杆菌pET(ptac-puuc),测定其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