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涂料生产的干式微尘处理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涂料生产的干式微尘处理箱.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020037782.7 (22)申请日 2020.01.07 (73)专利权人 山东中胜涂料有限公司 地址 253100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经济开 发区化工园北一环路南 (72)发明人 纪刚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589 代理人 徐家升 (51)Int.Cl. B01D 46/10(2006.01) B01D 46/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用于涂料生产的干式微尘处理箱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生产技。
2、术领域, 公开了 用于涂料生产的干式微尘处理箱, 包括处理箱, 处理箱侧面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进气管, 处理箱的 顶部固定连通有排气管, 处理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有滤网, 处理箱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尘管, 进气 管上连接有清灰机构, 清灰机构与滤网连接, 滤 网的侧面与导灰机构连接, 导灰机构连接在处理 箱上, 清灰机构包括转动杆、 风动扇叶、 偏心轮、 挤压板、 第一活动杆、 第二活动杆、 毛刷和弹簧。 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气管内部的风流带动风动扇 叶转动, 使转动杆使偏心轮转动, 对挤压板进行 挤压, 对滤网进行清刷, 对滤网上的粉尘进行处 理, 防止滤网上粉尘较多影响滤网的过滤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3、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1885881 U 2020.11.10 CN 211885881 U 1.用于涂料生产的干式微尘处理箱, 包括处理箱(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箱(1)侧面 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进气管(3), 所述处理箱(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排气管(2), 所述处理箱 (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滤网(5), 所述处理箱(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尘管(4); 所述进气管(3)上连接有清灰机构(6), 所述清灰机构(6)与滤网(5)连接, 所述滤网(5) 的侧面与导灰机构(7)连接, 所述导灰机构(7)连接在处理箱(1)上; 所述清灰机构(6)包括转动杆(601)、 风动扇叶(602。
4、)、 偏心轮(603)、 挤压板(604)、 第一 活动杆(605)、 第二活动杆(606)、 毛刷(608)和弹簧(609); 所述转动杆(601)的底部贯穿进气管(3)的顶部并通过轴承与进气管(3)活动连接, 所 述风动扇叶(602)固定连接在转动杆(601)位于进气管(3)内腔一端的外表面, 所述转动杆 (601)的顶部与偏心轮(603)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偏心轮(603)的外表面与挤压板(604)一 侧活动连接, 所述挤压板(604)另一侧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杆(605)和第 二活动杆(606), 所述第一活动杆(605)和第二活动杆(606)远离挤压板(604)的一端。
5、均贯穿 处理箱(1)的侧面并与处理箱(1)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活动杆(605)和第二活动杆(606)位于 处理箱(1)内腔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毛刷(608), 所述毛刷(608)与滤网(5)贴合, 所述挤压 板(604)远离偏心轮(603)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弹簧(609), 所述弹簧(609)的另一端与处 理箱(1)的侧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涂料生产的干式微尘处理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箱 (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导灰板(610), 所述导灰板(610)位于滤网(5)上表面的左侧, 且与 滤网(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涂料生产的干式微尘处理箱。
6、,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压板 (604)靠近偏心轮(603)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导通槽, 偏心轮(603)通过导通槽与挤压板(604) 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涂料生产的干式微尘处理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灰机构 (7)包括定位框(701)和密封板(702); 所述定位框(701)的一侧与滤网(5)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框(701)的另一侧与处 理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框(701)的中部开设有空腔, 所述密封板(702)的一侧依 次贯穿处理箱(1)的右侧和定位框(701)的侧面并与处理箱(1)和定位框(701)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涂料生产的干式。
7、微尘处理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板 (702)位于处理箱(1)外部的一端与固定板(703)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板(703)的侧面通过螺 栓(704)与处理箱(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涂料生产的干式微尘处理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箱 (1)与第一活动杆(605)和第二活动杆(606)的连接处均开设有导通孔, 且导通孔的内壁固 定连接有密封垫(607), 所述密封垫(607)活动套接在第一活动杆(605)和第二活动杆(606) 的外表面。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885881 U 2 用于涂料生产的干式微尘处理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生。
8、产技术领域, 具体为用于涂料生产的干式微尘处理箱。 背景技术 0002 在涂料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干式微尘处理箱对粉尘进行处理, 大多采用滤网 对粉尘进行过滤, 但是滤网长时间对粉尘进行过滤会造成滤网上粉尘较多影响过滤的效 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涂料生产的干式微尘处理箱, 该用于涂料生产的干式微尘 处理箱, 解决了现有的涂料生产用粉尘过滤的滤网长时间过滤导致滤网上粉尘较多影响过 滤效果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以上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用于涂料生产的干式 微尘处理箱, 包括处理箱, 所述处理箱侧面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进气管, 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固。
9、 定连通有排气管, 所述处理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滤网, 所述处理箱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尘 管; 0005 所述进气管上连接有清灰机构, 所述清灰机构与滤网连接, 所述滤网的侧面与导 灰机构连接, 所述导灰机构连接在处理箱上; 0006 所述清灰机构包括转动杆、 风动扇叶、 偏心轮、 挤压板、 第一活动杆、 第二活动杆、 毛刷和弹簧; 0007 所述转动杆的底部贯穿进气管的顶部并通过轴承与进气管活动连接, 所述风动扇 叶固定连接在转动杆位于进气管内腔一端的外表面, 所述转动杆的顶部与偏心轮的底部固 定连接, 所述偏心轮的外表面与挤压板一侧活动连接, 所述挤压板另一侧的底部和顶部分 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活。
10、动杆和第二活动杆, 所述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远离挤压板的一端 均贯穿处理箱的侧面并与处理箱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位于处理箱内腔 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毛刷, 所述毛刷与滤网贴合, 所述挤压板远离偏心轮一侧的中部固定 连接有弹簧, 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处理箱的侧面固定连接。 0008 优选的, 所述处理箱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导灰板, 所述导灰板位于滤网上表面的 左侧, 且与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09 优选的, 所述挤压板靠近偏心轮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导通槽, 偏心轮通过导通槽与 挤压板活动连接。 0010 优选的, 所述导灰机构包括定位框和密封板; 0011 所述定位框的一侧与滤网的。
11、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框的另一侧与处理箱的内壁 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框的中部开设有空腔, 所述密封板的一侧依次贯穿处理箱的右侧和定 位框的侧面并与处理箱和定位框活动连接。 0012 优选的, 所述密封板位于处理箱外部的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板的侧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885881 U 3 面通过螺栓与处理箱固定连接。 0013 优选的, 所述处理箱与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的连接处均开设有导通孔, 且导 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垫, 所述密封垫活动套接在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的外表 面。 0014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涂料生产的干式微尘处理箱。 至。
12、少具 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 (1)该用于涂料生产的干式微尘处理箱, 通过进气管内部的风流带动风动扇叶转 动, 使转动杆使偏心轮转动, 对挤压板进行挤压, 并在弹簧的作用下使毛刷往复运动, 对滤 网进行清刷, 对滤网上的粉尘进行处理, 防止滤网上粉尘较多影响滤网的过滤效果, 因其的 动力源由进气管内部的风带动, 在进气的过程中即可对滤网进行处理, 操作较为方便且节 能减排。 0016 (2)该用于涂料生产的干式微尘处理箱, 通过调节螺栓使固定板与处理箱分离, 拉 动固定板使密封板与定位框分离, 即可将滤网上被毛刷推到空腔内部的粉尘导入处理箱内 腔的底部, 防止滤网上表面粉尘较多影响清刷效果。
13、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 1处理箱、 2排气管、 3进气管、 4排尘管、 5滤网、 6清灰机构、 601 转动杆、 602风 动扇叶、 603偏心轮、 604挤压板、 605第一活动杆、 606第二活动杆、 607密封垫、 608毛刷、 609 弹簧、 610导灰板、 7导灰机构、 701定位框、 702密封板、 703固定板、 704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4、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0023 请参阅图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4 用于涂料生产的干式微尘处理箱, 包括处理箱1, 处理箱1侧面的底部固定连通有 进气管3, 处理箱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排气管2, 处理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滤网5, 处理箱1的 底部固定连通有排尘管4; 0025 进气管3上连接有清灰机构6, 清灰机构6与滤网5连接, 滤网5的侧面与导灰机构7 连接, 导灰机构7连接在处理箱1上; 0026 清灰机构。
15、6包括转动杆601、 风动扇叶602、 偏心轮603、 挤压板604、 第一活动杆605、 第二活动杆606、 毛刷608和弹簧609; 0027 转动杆601的底部贯穿进气管3的顶部并通过轴承与进气管3活动连接, 风动扇叶 602固定连接在转动杆601位于进气管3内腔一端的外表面, 转动杆 601的顶部与偏心轮603 的底部固定连接, 偏心轮603的外表面与挤压板604一侧活动连接, 挤压板604靠近偏心轮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885881 U 4 603一侧的中部开设有导通槽, 偏心轮603 通过导通槽与挤压板604活动连接, 挤压板604另 一侧的底部和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
16、第一活动杆605和第二活动杆606, 第一活动杆605和第 二活动杆606远离挤压板604的一端均贯穿处理箱1的侧面并与处理箱1活动连接, 处理箱1 与第一活动杆605和第二活动杆606的连接处均开设有导通孔, 且导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 密封垫607, 密封垫607活动套接在第一活动杆605和第二活动杆 606的外表面, 增加了第一 活动杆605和第二活动杆606移动时的密封性, 第一活动杆605和第二活动杆606位于处理箱 1内腔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毛刷608, 毛刷608与滤网5贴合, 挤压板604远离偏心轮603一侧 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弹簧609, 弹簧609的另一端与处理箱1的侧面固定连接。
17、, 处理箱1的内壁 上固定连接有导灰板610, 导灰板610位于滤网5上表面的左侧, 且与滤网5的上表面固定连 接。 0028 通过进气管3内部的风流带动风动扇叶602转动, 使转动杆601使偏心轮 603转动, 对挤压板604进行挤压, 并在弹簧609的作用下使毛刷608往复运动, 对滤网5进行清刷, 对滤 网5上的粉尘进行处理, 防止滤网5上粉尘较多影响滤网5的过滤效果, 因其的动力源由进气 管3内部的风带动, 在进气的过程中即可对滤网5进行处理, 操作较为方便且节能减排。 0029 导灰机构7包括定位框701和密封板702; 0030 定位框701的一侧与滤网5的侧面固定连接, 定位框7。
18、01的另一侧与处理箱1的内壁 固定连接, 定位框701的中部开设有空腔, 密封板702的一侧依次贯穿处理箱1的右侧和定位 框701的侧面并与处理箱1和定位框701活动连接, 密封板702位于处理箱1外部的一端与固 定板703固定连接, 固定板703的侧面通过螺栓704与处理箱1固定连接, 增加了对密封板702 与定位框701的密封性。 0031 通过调节螺栓704使固定板703与处理箱1分离, 拉动固定板703使密封板702与定 位框701分离, 即可将滤网5上被毛刷608推到空腔内部的粉尘导入处理箱1内腔的底部, 防 止滤网5上表面粉尘较多影响清刷效果的问题。 0032 在使用时, 经进气管。
19、3将废气导入处理箱1, 进气管3内部的风流带动风动扇叶602 转动, 使转动杆601使偏心轮603转动, 对挤压板604进行挤压, 带动第一活动杆605和第二活 动杆606向右移动, 使毛刷608对滤网5进行清刷, 在弹簧609的作用下使毛刷608往复运动, 当毛刷608移动到导灰板610时, 刷毛依旧在导灰板610上移动, 而导灰板610对粉尘进行阻 挡, 使左侧的粉尘移动到毛刷608的右侧, 毛刷608向右侧移动时带动粉尘向右侧移动, 使粉 尘移动到定位框701内部的空腔内, 调节螺栓704使固定板703与处理箱1分离, 拉动固定板 703使密封板702与定位框701分离, 即可将滤网5上。
20、被毛刷608 推到空腔内部的粉尘导入处 理箱1内腔的底部, 经过排尘管4将粉尘排出。 0033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涂料生产的干式微尘处理箱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 实用新型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 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 饰, 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885881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6 CN 211885881 U 6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7 CN 211885881 U 7 图3 说明书附图 3/3 页 8 CN 211885881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