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用升降式停车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摩托车用升降式停车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2220486784.3(22)申请日 2022.03.08(73)专利权人 青岛富邦通达机械有限公司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景安路16号18号楼1单元302(72)发明人 刘振平贾振学(74)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恒昇众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332专利代理师 张俊珍(51)Int.Cl.E04H 6/00(2006.01)E04H 6/42(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摩托车用升降式停车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摩。
2、托车用升降式停车装置,包括立柱、沿竖直方向安装于立柱后侧的升降伸缩缸以及沿竖直方向滑动卡接于立柱前部的升降滑座,升降滑座正面两侧固定连接的连接板内侧固定连接有水平槽体,水平槽体内腔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卡槽,升降伸缩缸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耳座,升降耳座内转动安装有升降导轮,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罩壳,罩壳内腔的两侧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固定导轮,顶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绳索,绳索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升降导轮的底端和固定导轮的顶端后与升降滑座固定连接,顶板对应于绳索的位置分别设有贯穿孔;解决了停车区域难以满足摩托车停放的问题。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CN 219012108 。
3、U2023.05.12CN 219012108 U1.摩托车用升降式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沿竖直方向安装于所述立柱(1)后侧的升降伸缩缸(3)以及沿竖直方向滑动卡接于所述立柱(1)前部的升降滑座(2),所述升降滑座(2)正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水平槽体(22),所述水平槽体(22)内腔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卡槽(23),所述升降伸缩缸(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耳座(31),所述升降耳座(31)内转动安装有升降导轮(32),所述立柱(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14),所述顶板(14)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罩壳(15),所述罩壳(15)内腔。
4、的两侧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固定导轮(16),所述顶板(14)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绳索(4),所述绳索(4)的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升降导轮(32)的底端和所述固定导轮(16)的顶端后与所述升降滑座(2)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4)对应于所述绳索(4)的位置分别设有贯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升降式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两侧面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侧槽(12),所述升降滑座(2)内腔两侧壁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转动安装有上滚轮(26)和下滚轮(27),所述上滚轮(26)的前端与所述侧槽(12)的前壁滚动接触,所述下滚轮(27)的后端与所述侧槽(12)的后壁滚动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5、摩托车用升降式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滑座(2)正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绳索(4)端头的连接座(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升降式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槽体(22)前端的两侧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向外倾斜的导板(2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升降式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顶面后端两侧与所述立柱(1)的背面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底卡板(13),所述升降伸缩缸(3)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卡板(13)之间的所述底板(11)顶面上。权利要求书1/1 页2CN 219012108 U2摩托车用升降式停车装置技。
6、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摩托车用升降式停车装置。背景技术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汽车的保有量不断增长,也使得城市道路变得拥挤,堵车现象普遍。在这种情况下,摩托车,尤其是电动摩托车的使用量开始增加。大量摩托车的使用,使得摩托车的停放问题凸显。0003目前,摩托车一般停放在划定区域的地面上,这样的区域显然无法满足摩托车的停放。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停车区域难以满足摩托车停放的问题,设计了摩托车用升降式停车装置。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摩托车用升降式停车装置,包括立柱、沿竖直方向安装于所述立柱后侧的升降伸缩缸。
7、以及沿竖直方向滑动卡接于所述立柱前部的升降滑座,所述升降滑座正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水平槽体,所述水平槽体内腔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卡槽,所述升降伸缩缸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耳座,所述升降耳座内转动安装有升降导轮,所述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罩壳,所述罩壳内腔的两侧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固定导轮,所述顶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绳索,所述绳索的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升降导轮的底端和所述固定导轮的顶端后与所述升降滑座固定连接,所述顶板对应于所述绳索的位置分别设有贯穿孔。0006优选的,所述立柱的两侧面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侧槽,所述升降滑座内腔两侧壁的顶端和底。
8、端分别转动安装有上滚轮和下滚轮,所述上滚轮的前端与所述侧槽的前壁滚动接触,所述下滚轮的后端与所述侧槽的后壁滚动接触。0007优选的,所述升降滑座正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绳索端头的连接座。0008优选的,所述水平槽体前端的两侧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向外倾斜的导板。0009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面后端两侧与所述立柱的背面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底卡板,所述升降伸缩缸的底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卡板之间的所述底板顶面上。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摩托车用升降式停车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且便于扩展摩托车的停放空间。附图说明0012。
9、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说明书1/3 页3CN 219012108 U3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0015图中:1立柱;11底板;12侧槽;13底卡板;14顶板;15罩壳;16固定导轮;00162升降滑座;21连接板;22水平槽体;23弧形卡槽;24连接座;25导板;26上滚轮;27下滚轮;00173升降伸缩缸;31升降耳座;32升降导轮;00184绳索。具体实施方式00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
10、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摩托车用升降式停车装置,包括立柱1、沿竖直方向安装于立柱1后侧的升降伸缩缸3以及沿竖直方向滑动卡接于立柱1前部的升降滑座2,升降滑座2正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1,连接板2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水平槽体22,水平槽体22内腔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卡槽23,升降伸缩缸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耳座31,升降耳座31内转动安装有升降导轮32,立柱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14,顶板14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罩壳15,罩。
11、壳15内腔的两侧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固定导轮16,顶板14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绳索4,绳索4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升降导轮32的底端和固定导轮16的顶端后与升降滑座2固定连接,顶板14对应于绳索4的位置分别设有贯穿孔,其中绳索4优选钢丝绳,升降伸缩缸3优选为油缸。0021本实施例中,立柱1的两侧面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侧槽12,升降滑座2内腔两侧壁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转动安装有上滚轮26和下滚轮27,上滚轮26的前端与侧槽12的前壁滚动接触,下滚轮27的后端与侧槽12的后壁滚动接触。0022本实施例中,升降滑座2正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绳索4端头的连接座24。0023本实施例中,水平槽体22前端的两侧和底部分。
12、别固定连接有向外倾斜的导板25。0024本实施例中,立柱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11,底板11顶面后端两侧与立柱1的背面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底卡板13,升降伸缩缸3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底卡板13之间的底板11顶面上。0025工作原理:使用时,利用地脚螺栓将底板11固定在地面上,即可完成装置整体的安设;先将升降伸缩缸3伸长,使得升降滑座2连同水平槽体22下降至地面上;通过导板25的导向作用,便于将摩托车的前轮和后轮依次驶入水平槽体22内,将前轮卡入弧形卡槽23内,便于将摩托车整体固定在水平槽体22上;再对升降伸缩缸3进行收缩,从而使得升降耳座31和升降导轮32下降,从而对绳索4向下牵拉,绳索4通过固定导。
13、轮16的改向后通过连接座24向上牵拉升降滑座2,从而使得承载有摩托车的水平槽体22升高,以完成摩托车的存放。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说明书2/3 页4CN 219012108 U4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00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说明书3/3 页5CN 219012108 U5图1说明书附图1/3 页6CN 219012108 U6图2说明书附图2/3 页7CN 219012108 U7图3说明书附图3/3 页8CN 219012108 U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