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方便之锁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结构简单、牢固,使用方便的锁具。
背景技术:
为确保人身财产的安全,人们在门、窗等设施上都安装有锁具。但是目前的锁具由于本身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容易给犯罪份子留下可乘之机,将锁撬开。例如目前的许多锁具当中,为了便于使用者将锁具扣合,锁具的锁舌与锁扣接触的端面一般都加工成一倾斜的圆弧面或斜面。这样锁具在锁合时,只要稍加施力,锁舌就比较容易沿其圆弧面或斜面被锁扣压入其内部,待门关闭后,锁舌在弹簧作用下自动伸出实现锁合。这种结构虽然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方便,便于其将锁具锁合,但同时这种结构也给了犯罪份子以可乘之机,使其可以利用锁具结合端面之间存在的间隙,通过较薄的片状作案工具,同样沿锁舌的圆弧端面将锁舌推压至锁具内,从而将锁具打开,实施盗窃或其他违法犯罪目的。为了克服这种情况,目前普遍采用的锁具通常具有两种锁舌,一种就是前面所提到地斜锁舌,这种锁舌一般直接与把手连接,其仅仅起到将门关闭的作用,并不起到真正的防盗锁。另一种是一方锁舌,方锁舌就可杜绝上述出现的不安全情况,使用者可在出门时通过这种方锁舌将门锁合,实现防盗目的。但是这种锁具带来另一些不足之处就是使锁具内部结构变得复杂,操作也变得繁琐,使用者在锁门时需要通过钥匙才能将门锁住,给使用者带来许多不便,而无法象以往的斜锁舌锁具直接碰合即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之锁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锁具包括锁盒、固定在锁盒侧面的面板、与把手连动的斜锁舌组件和通过锁芯驱动的方锁舌,其中斜锁舌组件和方锁舌均安装在锁盒内,且面板上对应斜锁舌及方锁舌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锁孔,一用于拨动斜锁舌的转片活动安装在锁盒内;把手的转轴穿设转片上的通孔;一驱动件位于转片下方,并且该驱动件活动安装在锁盒内,驱动件下端铰接于方锁舌上;于转片下部凸设有一凸块,该凸块转动的轨迹与驱动件上端的凸起部相交。
斜锁舌组件包括:斜锁舌、与斜锁舌固接的连杆以及套设在连杆上的弹簧,在连杆的一端固定有一导向板,于锁盒上对应导向板位置开设有导向槽。
所述的转片上凸设有一拨舌,该拨舌上端位于连杆上导向板的旁侧。
所述的方锁舌一侧设置有一延伸板,该延伸板上形成有水平滑槽,锁盒与驱动件的铰接的销轴穿设于该滑槽中,驱动件的下端与方锁舌的延伸板铰接。
锁芯插接在锁孔内,并通过螺钉固定在锁盒上,锁芯内的锁芯轴上固定有一凸轮,于驱动件上对应凸轮形成有卡槽。
簧片一端固定在方锁舌的延伸板上,且簧片上形成有一凸起部。
于驱动件旁侧设置有一弹性定位板,该弹性定位板的一端与锁盒连接,其另一端位于驱动件上的一卡槽内。
所述的锁盒由底板和盖板构成。
于锁盒的底板上开设有一与斜锁舌对应的缺空,于该缺空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拨片。
采用这种上述结构后,斜锁舌由于直接与把手连接,故而,其可通过把手直接驱动,而方锁舌通过锁芯驱动,其起到将门锁合的作用。斜锁舌与方锁舌之间通过驱动件连动,当反向转动把手时,可通过转片带动驱动件以使方锁舌伸出,从而将方锁舌处于锁合状态,而不需要通过钥匙驱动锁芯来驱动方锁舌,使用十分方便、可靠。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牢固,制造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锁芯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锁盒1、面板2、斜锁舌组件3、方锁舌4、转片5、把手6、驱动件7、锁芯8、弹性定位板9以及限位拨片10。其中斜锁舌组件3和方锁舌4均安装在锁盒1内。
锁盒1由底板11和盖板12构成,面板2位于锁盒1开口的一侧。斜锁舌组件3和方锁舌4均安装在锁盒1内,且面板2上对应斜锁舌31及方锁舌4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锁孔21、22。使得斜锁舌31和方锁舌4可分别由锁孔21、22伸出,达到将门锁合的作用。
斜锁舌组件3包括:斜锁舌31、与斜锁舌31固接的连杆32以及套设在连杆32上的弹簧33。弹簧33两端分别抵压在斜锁舌31和一挡板上,该挡板固定在锁盒1上,连杆32穿设于该挡板,斜锁舌31在此弹簧33弹力作用下沿锁孔21伸出。在连杆32远离斜锁舌31的一端固定有一导向板34,于锁盒1上对应导向板34位置开设有导向槽13。当斜锁舌31及连杆32水平移动时,导向板34随之沿导向槽13滑动,从而保证斜锁舌31的水平移动。于锁盒1的底板11上开设有一与斜锁舌31对应的缺空110,该缺空110方便斜锁舌31换向。于该缺空110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拨片10。该限位拨片10可防止由于斜锁舌31缩回太深而卡在锁盒1内,无法弹回原位。
把手6通过转片5驱动斜锁舌组件3中的斜锁舌31。该转片5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卡嵌于锁盒1内,以使转片5可转动。把手6的转轴61穿设转片5上的方形通孔51,当转动把手6时就能驱动转片5随之转动。转片5上凸设有一拨舌53,该拨舌53上端位于连杆32导向板34的旁侧,即当向下转动把手6时,把手6将通过转片5推动连杆32上的导向板34向右运动,从而使斜锁舌31缩回锁盒1内。
转片5下方设置有一驱动件7,该驱动件7采用孔轴配合方式可转动的安装在锁盒1内,并且其下端铰接于方锁舌4上;于转片5下部凸设有一凸块52,该凸块52转动的轨迹与驱动件7的凸起部71相交,即当转片5顺时针转动时,该凸块52将推动驱动件7的凸起部71,使驱动件7绕其与锁盒1连接的转轴部转动。
为了保持把手6在通常情况下可处于水平状态,在转片5的凸块52处连接有一复位弹簧521,该复位弹簧521可使转片5保持在某一位置,这样通过转片5使把手6在常态下处于水平的位置处。
方锁舌4一侧设置有一延伸板41,该延伸板41上开设有水平滑槽42,锁盒1与驱动件7连接的销轴穿设于该滑槽42中。方锁舌4沿滑槽42水平滑动。驱动件7的下端与方锁舌4的延伸板41铰接。
锁孔14位于在方锁舌4延伸板41的下方,锁芯8插接在锁孔14内,并通过螺钉固定在锁盒1上,锁芯8内的锁芯轴上固接有一凸轮81,于驱动件7上对应凸轮81形成有卡槽72。即通过凸轮81与卡槽72的配合拨动驱动件7,驱动件7带动销轴43在方锁舌4斜滑槽46运动,由于方锁舌4在锁孔22和水平滑槽42的限制,从而实现方锁舌4在面板2上的锁孔22的伸出和缩回,实现锁具的开合。
一簧片82一端固定在延伸板41上,且簧片82上形成有一凸起部821。当方锁舌4处于缩回锁盒1的状态时,簧片82的凸起部821正好位于驱动件7上的卡槽72位置处。通过簧片82使得锁芯8上的凸舌81无法处于卡槽72内,以避免由于凸舌81卡于卡槽72内,使得无法通过把手6驱动驱动件7。
为了保持方锁舌4稳固定位,本实用新型中于驱动件7旁侧设置有一弹性定位板9,该弹性定位板9的一端与锁盒1连接,其另一端位于驱动件7上的一卡槽73内。驱动件7在弹性定位板9的作用下,绕其转轴作圆周运动,铰接于驱动件7上的销轴43在方锁舌的斜滑槽46运动,整个运动是一个复合的联合运动,从而使驱动件7始终处于两个不同状态的位置上。弹性定位板9可使驱动件7稳定的处于两个不同状态的位置处,即使方锁舌4不论处于缩回状态还是伸出状态都会稳定保持在这一状态,直至人为打破这种稳定状态。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确定门的安装方向,使斜锁舌31有斜度的一侧面应对应门闭合方向,使斜锁舌31可以在锁扣板16的压力下内缩回锁盒1内。如果发现斜锁舌31的方向不对,可将限位拨片10向上拨动,然后将斜锁舌31向内压入锁盒1内,当斜锁舌31压到缺空110时,将斜锁舌31绕连杆32转动180度,从而改变它的方向,然后将其复位,将限位拨片10拨下来,以防止斜锁舌31完全退回锁盒1内。
在关闭门的过程中,锁扣板16沿斜锁舌31的斜面将斜锁舌31逐步压至锁盒1内,只至门完全闭合,这时在弹簧片33弹力作用下斜锁舌31被推入上锁扣盒17内,于是斜锁舌31就处于被锁合状态。当需打开时,逆时针旋转把手6,把手6将带动转片5一同旋转,这样拨舌53将推动导向板34移动。沿导向槽13,斜锁舌31被拉至锁盒1内。斜锁舌31就处于开启状态了。
当逆时针旋转锁芯8,锁芯8将带动凸轮81转动,当凸轮81转至卡槽72位置处时,其将把簧片82压入,落入卡槽72内,通过卡槽72拨动驱动件7,使驱动件7产生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延伸板41向外运动,将方锁舌4由锁孔22推出。由于方锁舌4的斜滑槽46设有一平槽,此时方锁舌4处于自锁状态,方锁舌4伸出部施加外不能缩回,起到防撬的作用。反之就可将方锁舌4拨回,使方锁舌4处于开启状态。
当我们在锁门时,方锁舌4可能通过钥匙驱动锁芯8达到锁合目的,其也可通过把手6驱动,实现自动锁合。当我们锁门时,首先斜锁舌31在门的扣合作用力下可以实现自动锁合,然后向上转动把手6,这时转片5下端的凸块52将推动驱动件7上端的凸起部71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方锁舌4伸出,从而将方锁舌4处于锁合状态,而不需要通过钥匙驱动锁芯8来驱动方锁舌4,使用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