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墙地砖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陶瓷墙地砖。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陶瓷墙地砖多以长石、风化长石、高温砂、低温砂、页岩、白泥、黑泥等为主要原料生产白坯砖或红坯砖,这种作法,对环境、植被破坏严重,又如白泥、白土的大量消耗,使其资源日益枯竭,所以国家有关政策倡导尽量少用白粘土。硅砂是一种大量存在于江河和沙漠里的原料,江河里淤积的大量硅砂,有阻塞河道,致使洪水泛滥之害,沙漠里的硅砂,是产生砂尘暴灾害之源,若能取而用之,代替泥土,则可变废为宝,保护植被,但陶瓷行业的传统观念存在一个误区:认为陶瓷墙地砖的坯体原料只能采用化合态的SiO2,不能引入游离态SiO2(硅砂属游离态SiO2),否则在辊道窑里快烧时,SiO2转晶时会导致产品开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利用硅砂为主要原料,降低成本、且能保证其产品质量的陶瓷墙地砖。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坯体主要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硅砂15~25份,
粘土45~60份,
石灰石8~12份,
具有低温快烧特性的陶瓷原料:叶腊石和/或硅灰石和/或透辉石和/或透闪石15~20份,
所述的粘土为红粘土和/或白粘土。
所述的硅砂可以是黄砂和/或河砂和/或江砂和/或海滩砂和/或沙漠砂;
上述各种原料重量配比的优选方案是:
硅砂20~22份,
红粘土33~35份,
白粘土23~25份,
石灰石8~10份,
叶腊石18~20份。
本发明陶瓷墙地砖的一般制作方法是:
1、将上述原料地粒径控制在φ5mm以下,超过5mm的,要经轮辗、过筛达到要求;
2、加工工艺过程是:按前述重量配比的组分配料...球磨...检测...放浆...过筛...搅拌...喷雾干燥...陈腐...压砖...干燥...素烧...检选...喷水...施底釉...施面釉...印花...釉烧...检选...包装;
3、上述加工工艺过程中,素烧温度控制在1160~1180℃;釉烧温度控制在1080~1120℃。
本发明在陶瓷墙地砖的坯料中引入了游离态的SiO2-硅砂,从而使江河砂、海滩砂、沙漠砂等能够得到利用,不仅可节省资源,保护环境,变废为宝,而且由于其它原料配比得当,所以生产出的产品无开裂现象,内在质量优良,其性能可达:产品收缩率为0.5~0.8%,产品吸水率为15~16%,产品抗折强度为23~25Mpa,而且可降低成本20%以上。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列出本发明的几个优选实施例(坯料的单位为重量份):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坯料硅砂红粘土白粘土石灰石叶腊石 22 35 19 8 16 21 34 18 9 18 20 35 15 10 20 20 33 17 10 20 22 34 18 8 18 21 35 19 9 16素烧温度釉烧温度 1160℃ 1115℃ 1160℃ 1115℃ 1160℃ 1115℃ 1170℃ 1120℃ 1170℃ 1120℃ 1170℃ 1120℃
产品收缩率产品吸水率抗折强度抗热震性0.7%<16%23Mpa合格0.6%<16%23Mpa合格0.5%<16%24Mpa合格 0.6% <15% 24Mpa 合格 0.8% <15% 25Mpa 合格 0.7% <15 25Mpa 合格
本发明所述的各种原料化学组成范围如下表所述,因一般这些原料化学组成值均在该表所述范围内,故不需作特殊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