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62867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0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94635.4

申请日:

2014.08.13

公开号:

CN104189736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61K 36/9066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付丽娜变更后:付丽娜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鑫苑国际城市花园变更后:334000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钟灵路115号林清小区|||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6申请日:20140813|||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6; A61K9/00; A61P1/00; A61P7/04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申请人:

付丽娜

发明人:

付丽娜

地址: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鑫苑国际城市花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公开了一种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每100ml紫珠草灌肠剂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6-12g,补骨脂水提物6-15g,郁金水提物5-10g,山豆根水提物4-9g,鲜大蒜提取物3-9g,白茅根水提物5-12g。该紫珠草灌肠剂对治疗下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具有益气养血,收敛止血、活血化瘀、益气健脾、清热利湿的功效。对吐血、便血、沉血等下消化道出血可快速止血,对下消化道出血有很好的疗效。

权利要求书

1.  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其特征是,每100ml紫珠草灌肠剂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6-12g,补骨脂水提物6-15g,郁金水提物5-10g,山豆根水提物4-9g,鲜大蒜提取物3-9g,白茅根水提物5-12g。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珠草灌肠剂,其特征是,每100ml紫珠草灌肠剂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8-10g,补骨脂水提物9-12g,郁金水提物6-9g,山豆根水提物5-8g,鲜大蒜提取物5-7g,白茅根水提物7-10g。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珠草灌肠剂,其特征是,每100ml紫珠草灌肠剂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9g,补骨脂水提物11g,郁金水提物8g,山豆根水提物7g,鲜大蒜提取物6g,白茅根水提物8g。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将蒜瓣粉碎,置于贮存槽中,加水浸泡,浸泡后的蒜浆打入蒸馏锅中进行水蒸气蒸馏,馏出液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得大蒜提取物;
(2)分别将郁金、山豆根和白茅根浸泡1-2天,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每次煮沸1-2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烘干,分别得郁金水提物、山豆根水提物、白茅根水提物;
(3)将补骨脂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2小时,第二次煮沸0.5-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得补骨脂水提物;
(4)将紫珠草制成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得紫珠草水提物干粉;
(5)将步骤(1)-(4)所得物置于玻璃容器中,加蒸馏水,混合均匀,灭菌消毒,分装制得紫珠草灌肠剂。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用水量为大蒜重量的1.5-2.5倍(优选,用水量为大蒜重量的2.0倍)。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在50℃-60℃下浸泡(优选,在55℃下浸泡)。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以100kg/h-140kg/h的蒸汽量进行水蒸气蒸馏(优选,以120kg/h的蒸汽量进行水蒸气蒸馏)。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4的稠膏(优选,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的稠膏)。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加入4-6倍紫珠草粗粉质量的乙醇(优选,加入4-6倍紫珠草粗粉质量的乙醇)。

10.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中所述的紫珠草优选裸花紫珠、尖萼紫珠或大叶紫珠。

说明书

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屈氏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包括空、回肠,结肠与直肠)称下消化道。上述部位的病变引起的出血称便血,即下消化道出血,表现为血液由肛门排出,或者血液与粪便一同排出,血色多呈鲜红或暗红。如病变在空、回肠或右半结肠,加之出血的量较少,出血速率较慢,则可排出黑便(柏油样便),此种情况易与上消化道病变所致的出血相混淆。此外,当上消化道病变出血时,如出血量大,速度快,血液在肠腔停留时间短时,也可表现为肛门排出暗红、甚至鲜红色血便,此种情况也易与下消化道病变出血相混淆。下消化道少量出血(少于500ml)时,可很快被机体代偿而不引起明显症状;当出血量超过800-1000ml以上时,尤其是在较短期内丢失者,均可有头昏、乏力、心悸、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皮肤苍白等表现,更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的表现,有上述表现时均提示为大出血。大出血患者,当其头昏、冷汗、心悸、皮肤苍白等症状消失,脉搏及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则提示出血已经停止。下消化道出血大多数是消化道疾病本身所致,少数病例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出血现象,故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仍是必要的诊断步骤。一般来说,出血部位越高,则便血的颜色越暗;出血部位越低,则便血的颜色越鲜红,或表现为鲜血。这当然还取决于出血的速度和数量,如出血速度快和出血数量大,血液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短,即使出血部位较高,便血也可能呈鲜红色。仔细收集病史和阳性体征,对判断出血的原因很有帮助,如鲜血在排便后滴下,且与粪便不相混杂者多见于内痔、肛裂或直肠息肉;中等量以上便血多见于肠系膜及门静脉血栓形成、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回肠结肠憩室和缺血性结肠炎,甚至上消化道病变出血也可表现为大量便血,在诊断时加以区别。血与粪便相混杂,伴有粘液者,应考虑结肠癌、结肠息肉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粪便呈脓血样或血便伴有粘液和脓液,应考虑菌痢、结肠血吸虫病、慢性结肠炎、结肠结核等;便血伴有剧烈腹痛,甚至出现休克现象,应考虑肠系膜血管栓塞、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缺血性结肠炎、肠套叠等;便血伴有腹部肿块者,应考虑结肠癌、肠套叠等。便血伴有皮肤或其他器官出血征象者,要注意血液系统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重症肝病、尿毒症、维生素C缺乏症等情况。
国外资料显示,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约占年均总住院人数的0.02%,病死率约为3.6%。下消化道出血多见于老年患者,80岁老人下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是20岁青年人的200倍以上。导致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下消化道肠道的憩室炎占20%-55%;血管发育异常占3%-40%;肿瘤占8%-26%;炎症占6%-22%;良性的肛门直肠疾病占9%-10%。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失血量与速度,与患者的年龄、心肾功能等全身情况也有关系。急性大量出血多数表现为呕血;慢性小量出血则以粪便潜血阳性表现;出血部位在空肠曲氏韧带以上时,临床表现为呕血,如出血后血液在胃内潴留时间较久,因经胃酸作用变成酸性血红蛋白而呈咖啡色。如出血速度快而出血量又多。呕血的颜色是鲜红色。黑粪或柏油样粪便表示出血部位在上胃肠道。在出血周围循环衰竭发展过程中,临床上可出现头昏、心悸、恶心、口渴、黑朦或晕厥;皮肤由于血管收缩和血液灌注不足而呈灰白、湿冷;按压甲床后呈现苍白,且经久不见恢复。静脉充盈差,体表静脉往往瘪陷。病人感到疲乏无力,进一步可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甚至反应迟钝、意识模糊。老年人器官储备功能低下,加之老年人常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等老年基础病,虽出血量不大,也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增加了死亡危险因素。
虽然便血非常常见,但是却不能忽视。除了要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外,我们还应知道便血可能预示着哪些疾病,以便出现便血后,我们可以进行初步诊断。痔疮:便血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和,出血量可大可小。肛裂:引起的便血在临床上也是较常见的,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血,便后有肛门剧烈痛疼。直肠恶变:此类疾病引起的便血与痔疮较为相似,便血呈鲜红色,成滴状附于大便表面。晚期伴有肛门直肠下坠和全身消瘦,大便次数增加,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直肠、结肠息肉: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一些患者在大便的表面带沟槽。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引起便血,多半混有粘液或呈脓血便,并伴有下腹痛、发热、便频及里急后重等症。消化道疾病:一般来说如果大便呈柏油状或呈黑红色,出血部位多在于上消化道;如果血色红,则多是下消化道疾病出血。
目前,治疗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有很多,但基本上都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102258690A(申请号201010188517.X)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用于治疗十二指肠出血、消化道出血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配比范围的中药制成的药剂:白芨20-40份、黄芪10-35份、当归10-20份、海螵蛸10-30份、牡蛎(煅)5-20份、百草霜3-10份。公开号101401856(申请号200810218995.3)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该中成药为由烧存性的乌梅粉与食用白醋和成的丸。公开号103432463A(申请号201310403696.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乌药叶3-10份、鹿衔草25-50份、枸骨叶15-25份、石香葇10-20份、灵芝草5-10份、凤尾蕉花25-50份、羊角草25-50份、朱砂草15-25份、雪见草根15-35份、黑沙蒿根5-10份、白茅花15-25份、大人血七5-10份、白术8-15份、附子5-15份。可以看出,在治疗下消化道出血方面还非常欠缺,这方面的药物也非常少,而且仅有的几个治疗消化道出血药物的疗效也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采用地方上较为多见的中药材作为原料,成本低廉。具有治疗效果好,无副作用,治疗成本低的优点。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每100ml紫珠草灌肠剂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6-12g,补骨脂水提物6-15g,郁金水提物5-10g,山豆根水提物4-9g,鲜大蒜提取物3-9g,白茅根水提物5-12g(优选的,白茅根水提物7-10g;更加优选的,白茅根水提物8g)。
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优选的方案为,每100ml紫珠草灌肠剂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8-10g,补骨脂水提物9-12g,郁金水提物6-9g,山豆根水提物5-8g,鲜大蒜提取物5-7g,白茅根水提物7-10g。
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更加优选的方案为,每100ml紫珠草灌肠剂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9g,补骨脂水提物11g,郁金水提物8g,山豆根水提物7g,鲜大蒜提取物6g,白茅根水提物8g。
上述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蒜瓣粉碎,置于贮存槽中,加水浸泡,浸泡后的蒜浆打入蒸馏锅中进行水蒸气蒸馏,馏出液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得大蒜提取物;
(2)分别将郁金、山豆根和白茅根浸泡1-2天,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每次煮沸1-2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烘干,分别得郁金水提物、山豆根水提物、白茅根水提物;
(3)将补骨脂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2小时,第二次煮沸0.5-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得补骨脂水提物;
(4)将紫珠草制成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得紫珠草水提物干粉。
(5)将步骤(1)-步骤(4)所得物置于玻璃容器中,加蒸馏水,混合均匀,灭菌消毒,分装制得紫珠草灌肠剂。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用水量为大蒜重量的1.5-2.5倍(优选,用水量为大蒜重量的2.0倍)。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在50℃-60℃下浸泡(优选,在55℃下浸泡)。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以100kg/h-140kg/h的蒸汽量进行水蒸气蒸馏(优选,以120kg/h的蒸汽量进行水蒸气蒸馏)。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3)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4的稠膏(优选,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的稠膏)。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4)加入4-6倍紫珠草粗粉质量的乙醇(优选,加入4-6倍紫珠草粗粉质量的乙醇)。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所述的紫珠草优选裸花紫珠、尖萼紫珠或大叶紫珠。
使用方法:灌肠前尽量排空大小便,将肛管插入15cm-20cm进行保留灌肠。每隔6小时灌肠1次,每次100ml,保持药液38-41℃的恒温,注射速度放慢,以10min为宜。灌肠结束后迅速将肛管轻轻拔出,并将臀部肌肉向肛门处捏紧,尽量保持药液在体内滞留1小时以上,5天为一个疗程。
该紫珠草灌肠剂对治疗下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本品内含有丰富的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组分相互配伍,能够增强自身免疫力,具有消肿止痛、生肌止血、活血化瘀、益气健脾、凉血止血、清热利湿的功效。
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分别为:
紫珠草:别名为大风叶、赶风紫、假大艾。味辛、苦,性平。归肝、脾、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树叶含有一种称之为黄酮类缩合鞣质的止血成分,具有止血、散瘀、消炎的功效。用紫珠草提取物配制而成的注射液,可用于治疗胃肠道出血、外科手术时切口出血及手术后出血。叶主要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外用治疗外伤出血。根主要用于跌打肿痛,风湿骨痛。既能收敛止血,又能凉血止血,适用于各种内外伤出血。
补骨脂:味辛、苦,性温。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归肾、脾经。具有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的功效。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
郁金:味辛、苦,性寒。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归肝、心、肺经。具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
山豆根:味苦,性寒。归肺、胃经。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咽喉牙龈肿痛、肺热咳嗽烦渴、黄疸、热结便秘。
鲜大蒜:味辛辣,性温。入脾、胃、肺,暖脾胃,消症积,解毒、杀虫的功效。主要有大蒜油、大蒜素,硫化亚磺酸脂类,S-烷(烯)-L-半胱氨酸衍生物。γ-L-谷氨酸多肽,苷类,多糖,脂类及多种酶等。大蒜提取物就是大蒜素,主要成分是二烯丙基硫醚。大蒜素可抑制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繁殖,对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有明显的抑制灭杀作用。临床上口服大蒜素可治疗动物肠炎、下痢、食欲不振等。
白茅根:味甘,性寒。归肺、胃、膀胱经。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含芦竹素、薏苡素、羊齿烯醇、西米杜鹃醇、异山柑子萜醇、白头翁素,还含甾醇类: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糖类,多量蔗糖,葡萄糖及少量果糖,木糖,简单酸类:枸橼酸、草酸及苹果酸。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小便不利,胃热呕哕,咳嗽。
本发明是从传统医药学理论出发,经过多年不断的临床研究,筛选从中精选出的一些药物并组方,进行了药理学,药效学以及临床应用等研究,首创研制出由紫珠草、补骨脂水、郁金、山豆根、鲜大蒜和白茅根组成,具有益气养血,收敛止血、活血化瘀、益气健脾、凉血止血、清热利湿的功效。用于治疗便血,大便紫黯,甚则黑色如柏油状、脘腹隐痛、面色少华,或少气懒言,舌质淡,脉细数。对吐血、便血、沉血等下消化道出血可快速止血,对下消化道出血有很好的疗效。
本发明的技术优势还体现在:
1、所选材料皆为传统中药材料,无副作用;
2、本发明的中药原料经辨证配伍,在作用上相铺相成,从而有效的发挥其功效,对治疗下消化道出血有显著的疗效。
3、药源易得,药材成本低廉,能够减轻患者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实施例5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后便血症状缓解人数。
图2是使用实施例5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后黑便症状缓解人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实施例1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蒜瓣粉碎,置于贮存槽中,加水浸泡,浸泡后的蒜浆打入蒸馏锅中进行水蒸气蒸馏,馏出液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得大蒜提取物;
(2)分别将郁金、山豆根和白茅根浸泡1天,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烘干,分别得郁金水提物、山豆根水提物、白茅根水提物;
(3)将补骨脂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小时,第二次煮沸0.5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得补骨脂水提物;
(4)将紫珠草制成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4倍量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得紫珠草水提物干粉。
(5)将步骤(1)-步骤(4)所得物置于玻璃容器中,加蒸馏水,控制所得的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每100ml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6g,补骨脂水提物6g,郁金水提物5g,山豆根水提物4g,鲜大蒜提取物3g,白茅根水提物5g,混合均匀,灭菌消毒,分装制得紫珠草灌肠剂。
服用方法:灌肠前尽量排空大小便,将肛管插入15cm-20cm进行保留灌肠。每隔6个小时灌肠1次,每次100ml,保持药液38-41℃的恒温,注射速度放慢,以10min为宜。灌肠结束后迅速将肛管轻轻拔出,并将臀部肌肉向肛门处捏紧,尽量保持药液在体内滞留1小时以上,5天为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一:王XX,女,55岁,湖北省荆门市人。因反复黑便10年,再发病20多天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史5年,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十余年。入院体检除贫血貌、肠鸣音6-7次/分钟外,未及其他异常。外院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降部糜烂伴出血。血常规:白细胞5.14×109/L.中性粒细胞0.54,血红蛋白50 g/L。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入院诊断:下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可能。单气囊小肠镜检查:距门齿95 cm空肠上段见黏膜多处糜烂及出血斑,并见一处1.0 cm×0.8 cm黏膜隆起,表面不平,见活动性鲜红色渗血,取活检2块,活检后予金属止血夹钳夹止血。并局部注射鱼肝油酸钠止血。小肠病理检查:小肠黏膜慢性炎伴糜烂、渗出,表面见数团淀粉样物质沉积,刚果红染色阳性。经小肠镜下止血及输液对症治疗后患者黑便和呕血停止。
在使用实施例1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2个疗程后,黑便的症状得到缓解,见此效果,王女士决定继续使用该实施例1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又使用2个疗程后,黑便的现象基本没有了,也很少再出现便血的现象,王女士又坚持使用实施例1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2个疗程来巩固。随访至今未再便血,大便潜血试验阴性。
实施例2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蒜瓣粉碎,置于贮存槽中,加水浸泡,浸泡后的蒜浆打入蒸馏锅中进行水蒸气蒸馏,馏出液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得大蒜提取物;
(2)分别将郁金、山豆根和白茅根浸泡2天,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烘干,分别得郁金水提物、山豆根水提物、白茅根水提物;
(3)将补骨脂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2小时,第二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得补骨脂水提物;
(4)将紫珠草制成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6倍量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得紫珠草水提物干粉。
(5)将步骤(1)-步骤(4)所得物置于玻璃容器中,加蒸馏水,控制所得的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每100ml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2g,补骨脂水提物15g,郁金水提物10g,山豆根水提物9g,鲜大蒜提取物9g,白茅根水提物12g,混合均匀,灭菌消毒,分装制得紫珠草灌肠剂。
服用方法:灌肠前尽量排空大小便,将肛管插入15cm-20cm进行保留灌肠。每隔6个小时灌肠1次,每次100ml,保持药液38-41℃的恒温,注射速度放慢,以10min为宜。灌肠结束后迅速将肛管轻轻拔出,并将臀部肌肉向肛门处捏紧,尽量保持药液在体内滞留1小时以上,5天为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二:薛XX,男,62岁,江西赣州人。因反复黑便乏力3个月人院。入院体检除贫血貌、剑突下轻压痛、肠鸣音7-9次/min外,未及其他异常。血常规示血红蛋白87g/L。入院后查血总蛋白51.3g/L,白蛋白32.0g/L.免疫球蛋白水平较正常值明显下降,IgG4.400g/L,IgA0.351g/L,IgM0.098g/L。粪常规示隐血。血甲状腺功能及肿瘤指标未见明显异常。小肠CT示横结肠肠壁增厚、水肿,肠系膜及后腹膜多发淋巴结肿大,乙状结肠壁钙化,肝脏多发囊肿。结肠镜检查示升结肠多处浅溃疡,距肛门55至60cm和距肛门48至50cm处结肠黏膜呈铺路石样改变,中央可见凝血块及渗血。局部肠腔狭窄。病理检查示肠黏膜慢性炎性反应,间质内见片状刚果红染色阳性物质。
在使用实施例2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2个疗程后,大便趋于正常,出血现象也得到缓解。又使用实施例2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2个疗程后,很少见到出血现象,于是去医院做ECT检查,显示小肠出血现象已得到很好的控制,薛先生非常高兴。考虑到想彻底治愈病症,又坚持使用实施例2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2个疗程来巩固。在后期的随访中,没再复发。
实施例3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蒜瓣粉碎,置于贮存槽中,加水浸泡,浸泡后的蒜浆打入蒸馏锅中进行水蒸气蒸馏,馏出液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得大蒜提取物;
(2)分别将郁金、山豆根和白茅根浸泡1天,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烘干,分别得郁金水提物、山豆根水提物、白茅根水提物;
(3)将补骨脂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2小时,第二次煮沸0.6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得补骨脂水提物;
(4)将紫珠草制成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4倍量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得紫珠草水提物干粉。
(5)将步骤(1)-步骤(4)所得物置于玻璃容器中,加蒸馏水,控制所得的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每100ml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8g,补骨脂水提物9g,郁金水提物6g,山豆根水提物5g,鲜大蒜提取物5g,白茅根水提物7g,混合均匀,灭菌消毒,分装制得紫珠草灌肠剂。
服用方法:灌肠前尽量排空大小便,将肛管插入15cm-20cm进行保留灌肠。每隔6个小时灌肠1次,每次100ml,保持药液38-41℃的恒温,注射速度放慢,以10min为宜。灌肠结束后迅速将肛管轻轻拔出,并将臀部肌肉向肛门处捏紧,尽量保持药液在体内滞留1小时以上,5天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4抑制胃肠道出血的紫珠草口服液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蒜瓣粉碎,置于贮存槽中,加水浸泡,浸泡后的蒜浆打入蒸馏锅中进行水蒸气蒸馏,馏出液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得大蒜提取物;
(2)分别将郁金、山豆根和白茅根浸泡2天,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烘干,分别得郁金水提物、山豆根水提物、白茅根水提物;
(3)将补骨脂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8小时,第二次煮沸0.8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得补骨脂水提物;
(4)将紫珠草制成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6倍量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得紫珠草水提物干粉。
(5)将步骤(1)-步骤(4)所得物置于玻璃容器中,加蒸馏水,控制所得的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每100ml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0g,补骨脂水提物12g,郁金水提物9g,山豆根水提物8g,鲜大蒜提取物7g,白茅根水提物10g,混合均匀,灭菌消毒,分装制得紫珠草灌肠剂。
服用方法:灌肠前尽量排空大小便,将肛管插入15cm-20cm进行保留灌肠。每隔6个小时灌肠1次,每次100ml,保持药液38-41℃的恒温,注射速度放慢,以10min为宜。灌肠结束后迅速将肛管轻轻拔出,并将臀部肌肉向肛门处捏紧,尽量保持药液在体内滞留1小时以上,5天为一个疗程。
典型病例三: 高XX,男,58岁,四川省广元市人。以前身体状况良好,在某天下午吃了一个水煮鸡蛋,大约1小时候后开始腹痛,之后就上厕所拉出的是大便。以为是吃坏肚子,喝了一碗午时茶,有好一些。当晚吃的是稀饭,晚上7点去诊所开了一点药,吃了之后,10点左右开始拉出来的都是血了,没有大便。到第二天早上6点前一共去了4次。早上7点去当地医院急诊检查验血,结果都是好的,转到了肛肠科,医生检查说不是内痔出血,有可能是肠出血,需要做肠镜检查,空腹三天后去做肠镜,结果显示是肠出血,于是在医院接受治疗,症状得到缓解,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直断断续续出现便血。
2011年4月,无意中听朋友介绍了本发明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当时高先生也想试试看。没想到的是,在使用实施例4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1个疗程后,便血的症状就明显好转。又继续使用实施例4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2个疗程,便血症状明显消失,面色也变得比较红润。继续使用实施例4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1个疗程来巩固病情。在后期的随访中,得知高先生至今3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复发。
实施例5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步骤如下:
(1)将蒜瓣粉碎,置于贮存槽中,加水浸泡,浸泡后的蒜浆打入蒸馏锅中进行水蒸气蒸馏,馏出液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得大蒜提取物;
(2)分别将郁金、山豆根和白茅根浸泡2天,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烘干,分别得郁金水提物、山豆根水提物、白茅根水提物;
(3)将补骨脂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5小时,第二次煮沸0.7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得补骨脂水提物;
(4)将紫珠草制成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5倍量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得紫珠草水提物干粉。
(5)将步骤(1)-步骤(4)所得物置于玻璃容器中,加蒸馏水,控制所得的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每100ml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9g,补骨脂水提物11g,郁金水提物8g,山豆根水提物7g,鲜大蒜提取物6g,白茅根水提物8g,混合均匀,灭菌消毒,分装制得紫珠草灌肠剂。
服用方法:灌肠前尽量排空大小便,将肛管插入15cm-20cm进行保留灌肠。每隔6个小时灌肠1次,每次100ml,保持药液38-41℃的恒温,注射速度放慢,以10min为宜。灌肠结束后迅速将肛管轻轻拔出,并将臀部肌肉向肛门处捏紧,尽量保持药液在体内滞留1小时以上,5天为一个疗程。
试验例:为了验证实施例5所得的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我们进行了对比试验。实验选病人200人,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小组人数相同,各为100人。试验之前1周,对该人群进行连续观察,记录症状及变化。我们每天同等时间,同等情况下用药,并同时观察、记录每小组病人的身体状况。对照组:采用其他治疗方案,比如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等;实验组:实用实施例5所得的紫珠草灌肠剂进行保留灌肠,每隔6小时灌肠一次,每次100 ml,保持药液38-41℃的恒温,5天为一个疗程。疗效情况判定标准:治愈:便血及黑便等症状完全消失。显效:便血及黑便等症状减轻或部分消失。无效:便血及黑便等症状无变化以及症状复发,其中有效包括治愈和显效。
观察期限为4个疗程,观察内容如下:
1、每隔2天观察一次,记录下便血病症明显缓解的人数,统计每个疗程便血症状缓解的人数,结果如附图1:
      分析:从附图1中可以看出,实施例5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对缓解便血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远比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的疗效好。
2、每隔2天观察一次,记录下黑便病症明显缓解的人数,统计每个疗程黑便症状缓解的人数,结果如附图2:
分析:从附图2中可以看出,实施例5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对缓解便血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远比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的疗效好。
 3、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的对照组和使用实施例5所得的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实验组的疗效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疗效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使用实施例5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只有2人无效,而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的有13人无效,并且使用实施例5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的治愈率高达81%,总有效率达到了98%,而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的治愈率只达到38%。实验表明使用实施例5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与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相比,其疗效大幅度提高,且治愈率显著提升,并且无效率低。
从附图1-2可以明显看出,实施例5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实验组的各症状的缓解人数远多于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的对照组。服用实施例5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2个疗程后有高达56%的患者各症状得到缓解,当服用到4个疗程时,92%的患者个症状得到很好的缓解。综上,可以看出,本发明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对治疗下消化道出血有很好的疗效,采用简单易得的中药药材作为原材料,见效快,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具有益气养血,收敛止血、活血化瘀、益气健脾、凉血止血、清热利湿的功效。,对吐血、便血、沉血等下消化道出血可快速止血,对下消化道出血有很好的疗效,能够达到迅速缓解病人痛苦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最优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及其制备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736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89736A21申请号201410394635422申请日20140813A61K36/9066200601A61K9/00200601A61P1/00200601A61P7/0420060171申请人付丽娜地址250101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鑫苑国际城市花园72发明人付丽娜54发明名称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是公开了一种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每100ML紫珠草灌肠剂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612G,补骨脂水提物615G,郁金水提物510G,山豆根水提物49G,鲜大蒜提取物39。

2、G,白茅根水提物512G。该紫珠草灌肠剂对治疗下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具有益气养血,收敛止血、活血化瘀、益气健脾、清热利湿的功效。对吐血、便血、沉血等下消化道出血可快速止血,对下消化道出血有很好的疗效。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9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9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9736ACN104189736A1/1页21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其特征是,每100ML紫珠草灌肠剂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612G,补骨脂水提物615G,郁金水提物510G,山豆根水提物49G,鲜大蒜提取物39G,白茅根水提物512G。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珠草灌肠剂,其特征是,每100ML紫珠草灌肠剂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810G,补骨脂水提物912G,郁金水提物69G,山豆根水提物58G,鲜大蒜提取物57G,白茅根水提物710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珠草灌肠剂,其特征是,每100ML紫珠草灌肠剂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9G,补骨脂水提物11G,郁金水提物8G,山豆根水提物7G,鲜大蒜提取物6G,白茅根水提物8G。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1)将蒜瓣粉碎,置于贮存槽中,加水浸泡,浸泡后的蒜浆打入蒸馏锅中进行水蒸气蒸馏,馏出液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得大蒜提取物;(2)分别将郁金、。

4、山豆根和白茅根浸泡12天,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每次煮沸12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烘干,分别得郁金水提物、山豆根水提物、白茅根水提物;(3)将补骨脂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2小时,第二次煮沸05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得补骨脂水提物;(4)将紫珠草制成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得紫珠草水提物干粉;(5)将步骤(1)(4)所得物置于玻璃容器中,加蒸馏水,混合均匀,灭菌消毒,分装制得紫珠草灌肠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

5、征是,步骤(1)用水量为大蒜重量的1525倍(优选,用水量为大蒜重量的20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在5060下浸泡(优选,在55下浸泡)。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以100KG/H140KG/H的蒸汽量进行水蒸气蒸馏(优选,以120KG/H的蒸汽量进行水蒸气蒸馏)。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4的稠膏(优选,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的稠膏)。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加入46倍紫珠草粗粉质量的乙醇(优选,加入46倍紫珠。

6、草粗粉质量的乙醇)。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中所述的紫珠草优选裸花紫珠、尖萼紫珠或大叶紫珠。权利要求书CN104189736A1/9页3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屈氏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包括空、回肠,结肠与直肠称下消化道。上述部位的病变引起的出血称便血,即下消化道出血,表现为血液由肛门排出,或者血液与粪便一同排出,血色多呈鲜红或暗红。如病变在空、回肠或右半结肠,加之出血的量较少,出血速率较慢,则可排出黑便柏油样便,此种情况易与上。

7、消化道病变所致的出血相混淆。此外,当上消化道病变出血时,如出血量大,速度快,血液在肠腔停留时间短时,也可表现为肛门排出暗红、甚至鲜红色血便,此种情况也易与下消化道病变出血相混淆。下消化道少量出血少于500ML时,可很快被机体代偿而不引起明显症状;当出血量超过8001000ML以上时,尤其是在较短期内丢失者,均可有头昏、乏力、心悸、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皮肤苍白等表现,更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的表现,有上述表现时均提示为大出血。大出血患者,当其头昏、冷汗、心悸、皮肤苍白等症状消失,脉搏及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则提示出血已经停止。下消化道出血大多数是消化道疾病本身所致,少数病例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出血现象,。

8、故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仍是必要的诊断步骤。一般来说,出血部位越高,则便血的颜色越暗;出血部位越低,则便血的颜色越鲜红,或表现为鲜血。这当然还取决于出血的速度和数量,如出血速度快和出血数量大,血液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短,即使出血部位较高,便血也可能呈鲜红色。仔细收集病史和阳性体征,对判断出血的原因很有帮助,如鲜血在排便后滴下,且与粪便不相混杂者多见于内痔、肛裂或直肠息肉;中等量以上便血多见于肠系膜及门静脉血栓形成、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回肠结肠憩室和缺血性结肠炎,甚至上消化道病变出血也可表现为大量便血,在诊断时加以区别。血与粪便相混杂,伴有粘液者,应考虑结肠癌、结肠息肉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粪便呈。

9、脓血样或血便伴有粘液和脓液,应考虑菌痢、结肠血吸虫病、慢性结肠炎、结肠结核等;便血伴有剧烈腹痛,甚至出现休克现象,应考虑肠系膜血管栓塞、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缺血性结肠炎、肠套叠等;便血伴有腹部肿块者,应考虑结肠癌、肠套叠等。便血伴有皮肤或其他器官出血征象者,要注意血液系统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重症肝病、尿毒症、维生素C缺乏症等情况。0003国外资料显示,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约占年均总住院人数的002,病死率约为36。下消化道出血多见于老年患者,80岁老人下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是20岁青年人的200倍以上。导致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下消化道肠道的憩室炎占2055;血管发育异常占340;肿瘤占826;。

10、炎症占622;良性的肛门直肠疾病占910。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失血量与速度,与患者的年龄、心肾功能等全身情况也有关系。急性大量出血多数表现为呕血;慢性小量出血则以粪便潜血阳性表现;出血部位在空肠曲氏韧带以上时,临床表现为呕血,如出血后血液在胃内潴留时间较久,因经胃酸作用变成酸性血红蛋白而呈咖啡色。如出血速度快而出血量又多。呕血的颜色是鲜说明书CN104189736A2/9页4红色。黑粪或柏油样粪便表示出血部位在上胃肠道。在出血周围循环衰竭发展过程中,临床上可出现头昏、心悸、恶心、口渴、黑朦或晕厥;皮肤由于血管收缩和血液灌注不足而呈灰白、湿冷;按压甲床后呈现苍白,且经。

11、久不见恢复。静脉充盈差,体表静脉往往瘪陷。病人感到疲乏无力,进一步可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甚至反应迟钝、意识模糊。老年人器官储备功能低下,加之老年人常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等老年基础病,虽出血量不大,也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增加了死亡危险因素。0004虽然便血非常常见,但是却不能忽视。除了要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外,我们还应知道便血可能预示着哪些疾病,以便出现便血后,我们可以进行初步诊断。痔疮便血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和,出血量可大可小。肛裂引起的便血在临床上也是较常见的,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血,便后有肛门剧烈痛疼。直肠恶变此类疾病引起的便血与痔疮较为相。

12、似,便血呈鲜红色,成滴状附于大便表面。晚期伴有肛门直肠下坠和全身消瘦,大便次数增加,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直肠、结肠息肉引起的便血,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一些患者在大便的表面带沟槽。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引起便血,多半混有粘液或呈脓血便,并伴有下腹痛、发热、便频及里急后重等症。消化道疾病一般来说如果大便呈柏油状或呈黑红色,出血部位多在于上消化道;如果血色红,则多是下消化道疾病出血。0005目前,治疗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有很多,但基本上都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102258690A申请号201010188517X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用于治疗十二指肠出血、消化道出血的中。

13、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配比范围的中药制成的药剂白芨2040份、黄芪1035份、当归1020份、海螵蛸1030份、牡蛎煅520份、百草霜310份。公开号101401856申请号2008102189953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该中成药为由烧存性的乌梅粉与食用白醋和成的丸。公开号103432463A(申请号201310403696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乌药叶310份、鹿衔草2550份、枸骨叶1525份、石香葇1020份、灵芝草510份、凤尾蕉花2550份、羊角草2550份、朱砂草1525份、雪见草根15。

14、35份、黑沙蒿根510份、白茅花1525份、大人血七510份、白术815份、附子515份。可以看出,在治疗下消化道出血方面还非常欠缺,这方面的药物也非常少,而且仅有的几个治疗消化道出血药物的疗效也不理想。发明内容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采用地方上较为多见的中药材作为原料,成本低廉。具有治疗效果好,无副作用,治疗成本低的优点。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方法。0007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每100ML紫珠草灌肠剂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612G,补骨脂水提物615G,郁。

15、金水提物510G,山豆根水提物49G,鲜大蒜提取物39G,白茅根水提物512G(优选的,白茅根水提物710G;更加优选的,白茅根水提物8G)。0008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优选的方案为,每100ML紫珠草灌肠剂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810G,补骨脂水提物912G,郁金水提物69G,山豆根水提物58G,说明书CN104189736A3/9页5鲜大蒜提取物57G,白茅根水提物710G。0009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更加优选的方案为,每100ML紫珠草灌肠剂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9G,补骨脂水提物11G,郁金水提物8G,山豆根水提物7G,鲜大蒜提取物6G,白茅根水提物8G。001。

16、0上述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蒜瓣粉碎,置于贮存槽中,加水浸泡,浸泡后的蒜浆打入蒸馏锅中进行水蒸气蒸馏,馏出液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得大蒜提取物;(2)分别将郁金、山豆根和白茅根浸泡12天,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每次煮沸12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烘干,分别得郁金水提物、山豆根水提物、白茅根水提物;(3)将补骨脂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2小时,第二次煮沸05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得补骨脂水提物;(4)将紫珠草制成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

17、下干燥,得紫珠草水提物干粉。0011(5)将步骤(1)步骤(4)所得物置于玻璃容器中,加蒸馏水,混合均匀,灭菌消毒,分装制得紫珠草灌肠剂。0012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用水量为大蒜重量的1525倍(优选,用水量为大蒜重量的20倍)。0013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在5060下浸泡(优选,在55下浸泡)。0014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1)以100KG/H140KG/H的蒸汽量进行水蒸气蒸馏(优选,以120KG/H的蒸汽量进行水蒸气蒸馏)。0015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3)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4的稠膏(优选,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的稠膏)。0016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

18、法步骤(4)加入46倍紫珠草粗粉质量的乙醇(优选,加入46倍紫珠草粗粉质量的乙醇)。0017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所述的紫珠草优选裸花紫珠、尖萼紫珠或大叶紫珠。0018使用方法灌肠前尽量排空大小便,将肛管插入15CM20CM进行保留灌肠。每隔6小时灌肠1次,每次100ML,保持药液3841的恒温,注射速度放慢,以10MIN为宜。灌肠结束后迅速将肛管轻轻拔出,并将臀部肌肉向肛门处捏紧,尽量保持药液在体内滞留1小时以上,5天为一个疗程。0019该紫珠草灌肠剂对治疗下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本品内含有丰富的植物生物活性成分,组分相互配伍,能够增强自身免疫力,具有消肿止痛、生肌止血、活血化瘀、。

19、益气健脾、凉血止血、清热利湿的功效。0020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分别为紫珠草别名为大风叶、赶风紫、假大艾。味辛、苦,性平。归肝、脾、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树叶含有一种称之为黄酮类缩合鞣质的止血成分,具有止血、散瘀、消炎的功效。用紫珠草提取物配制而成的注射液,可用于治疗胃肠道出血、外科手术时切口出血及手术后出血。叶主要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外用治疗外伤出血。根主要用于跌打说明书CN104189736A4/9页6肿痛,风湿骨痛。既能收敛止血,又能凉血止血,适用于各种内外伤出血。0021补骨脂味辛、苦,性温。为豆科植物补骨脂的干燥成熟果实。归肾、脾经。具有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的功效。

20、。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0022郁金味辛、苦,性寒。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归肝、心、肺经。具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0023山豆根味苦,性寒。归肺、胃经。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咽喉牙龈肿痛、肺热咳嗽烦渴、黄疸、热结便秘。0024鲜大蒜味辛辣,性温。入脾、胃、肺,暖脾胃,消症积,解毒、杀虫的功效。主要有大蒜油、大蒜素,硫化亚磺酸脂类,S烷(烯)L半胱氨酸衍生物。L谷氨酸。

21、多肽,苷类,多糖,脂类及多种酶等。大蒜提取物就是大蒜素,主要成分是二烯丙基硫醚。大蒜素可抑制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繁殖,对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有明显的抑制灭杀作用。临床上口服大蒜素可治疗动物肠炎、下痢、食欲不振等。0025白茅根味甘,性寒。归肺、胃、膀胱经。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含芦竹素、薏苡素、羊齿烯醇、西米杜鹃醇、异山柑子萜醇、白头翁素,还含甾醇类豆甾醇、谷甾醇、菜油甾醇,糖类,多量蔗糖,葡萄糖及少量果糖,木糖,简单酸类枸橼酸、草酸及苹果酸。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小便不利,胃热呕哕,咳嗽。0026本发明是从传。

22、统医药学理论出发,经过多年不断的临床研究,筛选从中精选出的一些药物并组方,进行了药理学,药效学以及临床应用等研究,首创研制出由紫珠草、补骨脂水、郁金、山豆根、鲜大蒜和白茅根组成,具有益气养血,收敛止血、活血化瘀、益气健脾、凉血止血、清热利湿的功效。用于治疗便血,大便紫黯,甚则黑色如柏油状、脘腹隐痛、面色少华,或少气懒言,舌质淡,脉细数。对吐血、便血、沉血等下消化道出血可快速止血,对下消化道出血有很好的疗效。0027本发明的技术优势还体现在1、所选材料皆为传统中药材料,无副作用;2、本发明的中药原料经辨证配伍,在作用上相铺相成,从而有效的发挥其功效,对治疗下消化道出血有显著的疗效。00283、药。

23、源易得,药材成本低廉,能够减轻患者负担。附图说明0029图1是使用实施例5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后便血症状缓解人数。0030图2是使用实施例5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后黑便症状缓解人数。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CN104189736A5/9页70031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0032实施例1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步骤如下(1)将蒜瓣粉碎,置于贮存槽中,加水浸泡,浸泡后的蒜浆打入蒸馏锅中进行水蒸气蒸馏,馏出液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得大蒜提取物;(2)分别将郁金、山豆根和白茅根浸泡1天,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

24、,两次滤液合并,浓缩,烘干,分别得郁金水提物、山豆根水提物、白茅根水提物;(3)将补骨脂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小时,第二次煮沸05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得补骨脂水提物;(4)将紫珠草制成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4倍量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得紫珠草水提物干粉。0033(5)将步骤(1)步骤(4)所得物置于玻璃容器中,加蒸馏水,控制所得的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每100ML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6G,补骨脂水提物6G,郁金水提物5G,山豆根水提物4G,鲜大蒜提取物3。

25、G,白茅根水提物5G,混合均匀,灭菌消毒,分装制得紫珠草灌肠剂。0034服用方法灌肠前尽量排空大小便,将肛管插入15CM20CM进行保留灌肠。每隔6个小时灌肠1次,每次100ML,保持药液3841的恒温,注射速度放慢,以10MIN为宜。灌肠结束后迅速将肛管轻轻拔出,并将臀部肌肉向肛门处捏紧,尽量保持药液在体内滞留1小时以上,5天为一个疗程。0035典型病例一王XX,女,55岁,湖北省荆门市人。因反复黑便10年,再发病20多天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史5年,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十余年。入院体检除贫血貌、肠鸣音67次/分钟外,未及其他异常。外院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降部糜烂伴出血。血常规白。

26、细胞514109/L中性粒细胞054,血红蛋白50G/L。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入院诊断下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可能。单气囊小肠镜检查距门齿95CM空肠上段见黏膜多处糜烂及出血斑,并见一处10CM08CM黏膜隆起,表面不平,见活动性鲜红色渗血,取活检2块,活检后予金属止血夹钳夹止血。并局部注射鱼肝油酸钠止血。小肠病理检查小肠黏膜慢性炎伴糜烂、渗出,表面见数团淀粉样物质沉积,刚果红染色阳性。经小肠镜下止血及输液对症治疗后患者黑便和呕血停止。0036在使用实施例1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2个疗程后,黑便的症状得到缓解,见此效果,王女士决定继续使用该实施例1所得治疗下消。

27、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又使用2个疗程后,黑便的现象基本没有了,也很少再出现便血的现象,王女士又坚持使用实施例1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2个疗程来巩固。随访至今未再便血,大便潜血试验阴性。实施例2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步骤如下(1)将蒜瓣粉碎,置于贮存槽中,加水浸泡,浸泡后的蒜浆打入蒸馏锅中进行水蒸气蒸馏,馏出液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得大蒜提取物;(2)分别将郁金、山豆根和白茅根浸泡2天,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烘干,分别得郁金水提物、山豆根水提物、白茅根水提物;(3)将补骨脂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2小时,第二次煮沸1小时。

28、,两次说明书CN104189736A6/9页8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得补骨脂水提物;(4)将紫珠草制成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6倍量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得紫珠草水提物干粉。0037(5)将步骤(1)步骤(4)所得物置于玻璃容器中,加蒸馏水,控制所得的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每100ML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2G,补骨脂水提物15G,郁金水提物10G,山豆根水提物9G,鲜大蒜提取物9G,白茅根水提物12G,混合均匀,灭菌消毒,分装制得紫珠草灌肠剂。0038服用方法灌肠前尽量排空大小便,。

29、将肛管插入15CM20CM进行保留灌肠。每隔6个小时灌肠1次,每次100ML,保持药液3841的恒温,注射速度放慢,以10MIN为宜。灌肠结束后迅速将肛管轻轻拔出,并将臀部肌肉向肛门处捏紧,尽量保持药液在体内滞留1小时以上,5天为一个疗程。0039典型病例二薛XX,男,62岁,江西赣州人。因反复黑便乏力3个月人院。入院体检除贫血貌、剑突下轻压痛、肠鸣音79次/MIN外,未及其他异常。血常规示血红蛋白87G/L。入院后查血总蛋白513G/L,白蛋白320G/L免疫球蛋白水平较正常值明显下降,IGG4400G/L,IGA0351G/L,IGM0098G/L。粪常规示隐血。血甲状腺功能及肿瘤指标未见。

30、明显异常。小肠CT示横结肠肠壁增厚、水肿,肠系膜及后腹膜多发淋巴结肿大,乙状结肠壁钙化,肝脏多发囊肿。结肠镜检查示升结肠多处浅溃疡,距肛门55至60CM和距肛门48至50CM处结肠黏膜呈铺路石样改变,中央可见凝血块及渗血。局部肠腔狭窄。病理检查示肠黏膜慢性炎性反应,间质内见片状刚果红染色阳性物质。0040在使用实施例2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2个疗程后,大便趋于正常,出血现象也得到缓解。又使用实施例2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2个疗程后,很少见到出血现象,于是去医院做ECT检查,显示小肠出血现象已得到很好的控制,薛先生非常高兴。考虑到想彻底治愈病症,又坚持使用实施例2所得治疗。

31、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2个疗程来巩固。在后期的随访中,没再复发。0041实施例3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步骤如下(1)将蒜瓣粉碎,置于贮存槽中,加水浸泡,浸泡后的蒜浆打入蒸馏锅中进行水蒸气蒸馏,馏出液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得大蒜提取物;(2)分别将郁金、山豆根和白茅根浸泡1天,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烘干,分别得郁金水提物、山豆根水提物、白茅根水提物;(3)将补骨脂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2小时,第二次煮沸06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得补骨脂水提物;(4)将紫珠草制成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

32、缩至稠膏状,加入4倍量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得紫珠草水提物干粉。0042(5)将步骤(1)步骤(4)所得物置于玻璃容器中,加蒸馏水,控制所得的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每100ML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8G,补骨脂水提物9G,郁金水提物6G,山豆根水提物5G,鲜大蒜提取物5G,白茅根水提物7G,混合均匀,灭菌消毒,分装制得紫珠草灌肠剂。说明书CN104189736A7/9页90043服用方法灌肠前尽量排空大小便,将肛管插入15CM20CM进行保留灌肠。每隔6个小时灌肠1次,每次100ML,保持药液3841的恒温,注射速度放慢,以10MI。

33、N为宜。灌肠结束后迅速将肛管轻轻拔出,并将臀部肌肉向肛门处捏紧,尽量保持药液在体内滞留1小时以上,5天为一个疗程。0044实施例4抑制胃肠道出血的紫珠草口服液的制备步骤如下(1)将蒜瓣粉碎,置于贮存槽中,加水浸泡,浸泡后的蒜浆打入蒸馏锅中进行水蒸气蒸馏,馏出液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得大蒜提取物;(2)分别将郁金、山豆根和白茅根浸泡2天,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烘干,分别得郁金水提物、山豆根水提物、白茅根水提物;(3)将补骨脂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8小时,第二次煮沸08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得补骨脂水提物;(4)将紫珠草制成粗粉。

34、,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6倍量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得紫珠草水提物干粉。0045(5)将步骤(1)步骤(4)所得物置于玻璃容器中,加蒸馏水,控制所得的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每100ML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10G,补骨脂水提物12G,郁金水提物9G,山豆根水提物8G,鲜大蒜提取物7G,白茅根水提物10G,混合均匀,灭菌消毒,分装制得紫珠草灌肠剂。0046服用方法灌肠前尽量排空大小便,将肛管插入15CM20CM进行保留灌肠。每隔6个小时灌肠1次,每次100ML,保持药液3841的恒温,注射速度放慢,。

35、以10MIN为宜。灌肠结束后迅速将肛管轻轻拔出,并将臀部肌肉向肛门处捏紧,尽量保持药液在体内滞留1小时以上,5天为一个疗程。0047典型病例三高XX,男,58岁,四川省广元市人。以前身体状况良好,在某天下午吃了一个水煮鸡蛋,大约1小时候后开始腹痛,之后就上厕所拉出的是大便。以为是吃坏肚子,喝了一碗午时茶,有好一些。当晚吃的是稀饭,晚上7点去诊所开了一点药,吃了之后,10点左右开始拉出来的都是血了,没有大便。到第二天早上6点前一共去了4次。早上7点去当地医院急诊检查验血,结果都是好的,转到了肛肠科,医生检查说不是内痔出血,有可能是肠出血,需要做肠镜检查,空腹三天后去做肠镜,结果显示是肠出血,于是。

36、在医院接受治疗,症状得到缓解,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直断断续续出现便血。00482011年4月,无意中听朋友介绍了本发明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当时高先生也想试试看。没想到的是,在使用实施例4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1个疗程后,便血的症状就明显好转。又继续使用实施例4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2个疗程,便血症状明显消失,面色也变得比较红润。继续使用实施例4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1个疗程来巩固病情。在后期的随访中,得知高先生至今3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复发。0049实施例5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制备步骤如下(1)将蒜瓣粉碎,置于贮存槽中,加水浸泡,浸泡后的。

37、蒜浆打入蒸馏锅中进行水蒸气蒸馏,馏出液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得大蒜提取物;(2)分别将郁金、山豆根和白茅根浸泡2天,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每次煮沸1小说明书CN104189736A8/9页10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烘干,分别得郁金水提物、山豆根水提物、白茅根水提物;(3)将补骨脂置于砂锅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5小时,第二次煮沸07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烘干,得补骨脂水提物;(4)将紫珠草制成粗粉,水提两次,每次煮沸1小时,两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5倍量乙醇,充分搅拌,洗涤,置布式漏斗上分离,弃去乙醇母液,沉淀,在60以下干燥,得紫珠草水提物干粉。0050(5)将步。

38、骤(1)步骤(4)所得物置于玻璃容器中,加蒸馏水,控制所得的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每100ML的主要成分紫珠草水提物9G,补骨脂水提物11G,郁金水提物8G,山豆根水提物7G,鲜大蒜提取物6G,白茅根水提物8G,混合均匀,灭菌消毒,分装制得紫珠草灌肠剂。0051服用方法灌肠前尽量排空大小便,将肛管插入15CM20CM进行保留灌肠。每隔6个小时灌肠1次,每次100ML,保持药液3841的恒温,注射速度放慢,以10MIN为宜。灌肠结束后迅速将肛管轻轻拔出,并将臀部肌肉向肛门处捏紧,尽量保持药液在体内滞留1小时以上,5天为一个疗程。0052试验例为了验证实施例5所得的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

39、灌肠剂,我们进行了对比试验。实验选病人200人,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小组人数相同,各为100人。试验之前1周,对该人群进行连续观察,记录症状及变化。我们每天同等时间,同等情况下用药,并同时观察、记录每小组病人的身体状况。对照组采用其他治疗方案,比如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等;实验组实用实施例5所得的紫珠草灌肠剂进行保留灌肠,每隔6小时灌肠一次,每次100ML,保持药液3841的恒温,5天为一个疗程。疗效情况判定标准治愈便血及黑便等症状完全消失。显效便血及黑便等症状减轻或部分消失。无效便血及黑便等症状无变化以及症状复发,其中有效包括治愈和显效。0053观察期限为4个疗程,观察内容如下1、每隔2。

40、天观察一次,记录下便血病症明显缓解的人数,统计每个疗程便血症状缓解的人数,结果如附图1分析从附图1中可以看出,实施例5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对缓解便血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远比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的疗效好。00542、每隔2天观察一次,记录下黑便病症明显缓解的人数,统计每个疗程黑便症状缓解的人数,结果如附图2分析从附图2中可以看出,实施例5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对缓解便血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远比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的疗效好。00553、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的对照组和使用实施例5所得的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实验组的疗效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表1说明书CN10418973。

41、6A109/9页11疗效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使用实施例5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只有2人无效,而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的有13人无效,并且使用实施例5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的治愈率高达81,总有效率达到了98,而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的治愈率只达到38。实验表明使用实施例5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与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相比,其疗效大幅度提高,且治愈率显著提升,并且无效率低。0056从附图12可以明显看出,实施例5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的实验组的各症状的缓解人数远多于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的对照组。服用实施例5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2个疗程后有高达56的患者各。

42、症状得到缓解,当服用到4个疗程时,92的患者个症状得到很好的缓解。综上,可以看出,本发明所得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紫珠草灌肠剂对治疗下消化道出血有很好的疗效,采用简单易得的中药药材作为原材料,见效快,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具有益气养血,收敛止血、活血化瘀、益气健脾、凉血止血、清热利湿的功效。,对吐血、便血、沉血等下消化道出血可快速止血,对下消化道出血有很好的疗效,能够达到迅速缓解病人痛苦的目的。0057最后应说明的是,实施例只是本发明最优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189736A111/1页12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89736A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