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斯稀释器.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964998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2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219567.5

申请日:

2010.06.09

公开号:

CN201705385U

公开日:

2011.01.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全部无效IPC(主分类):E21F 7/00授权公告日:20110112无效宣告决定日:20141121无效宣告决定号:24182|||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F 7/00申请日:20100609授权公告日:20110112终止日期:20140609|||授权

IPC分类号:

E21F7/00; E21F5/00

主分类号:

E21F7/00

申请人:

沈阳邦科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震宇; 张灵样; 张灵学

地址:

113122 辽宁省抚顺市抚顺经济开发区顺大街11号(二号标准厂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2

代理人:

许翔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瓦斯稀释器,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粗、细端分别为空气进、出口的喇叭管,沿喇叭管细端的外侧设有环形气室,该环形气室经环形缝隙及压缩气体入口分别与喇叭管的内腔及外部压缩气源相通。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进、出口分别与外界及井下的高瓦斯区域相通,在不用电的情况下,就可以向高瓦斯区域吹入空气,以达到稀释的目的,避免了用电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消除了安全引患。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引射效率可达到18倍以上,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瓦斯稀释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是:在壳体(1)内设有粗、细端分别为空气进、出口(6)、(7)的喇叭管(2),沿喇叭管(2)细端的外侧设有环形气室(4),该环形气室(4)经环形缝隙(14)及压缩气体入口(5)分别与喇叭管(2)的内腔及外部压缩气源相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瓦斯稀释器,其特征是:在外壳(1)下部、对应喇叭管(2)细端的一侧设有清理口(1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瓦斯稀释器,其特征是:在壳体(1)下部设有伸入壳体(1)与喇叭管(2)连接的接地螺丝(12)。

说明书

一种瓦斯稀释器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瓦斯稀释器。
二、背景技术
通常,防治瓦斯爆炸的方法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把井下局部的高瓦斯浓度稀释到不爆炸的安全范围内,另一种是不提供瓦斯爆炸的火源。目前,井下稀释主要采用空气吹散方式,即利用电风机或电风扇向高瓦斯区域内吹入空气,以达到稀释的目的。但该种方式中采用的电风机或电风扇均需带电工作,容易产生电火花,极易引发瓦斯爆炸,造成重大的煤矿安全事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有效地避免因用电所带来的安全引患的瓦斯稀释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稀释器包括壳体,其特点是:在壳体内设有粗、细端分别为空气进、出口的喇叭管,沿喇叭管细端的外侧设有环形气室,该环形气室经环形缝隙及压缩气体入口分别与喇叭管的内腔及外部压缩气源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是“孔达效应”,即从外部压缩气源送入的压缩空气先进入环形气室,在该气室内膨胀并使流速提高后,再经环形缝隙向喇叭管的内腔高速射入,在喇叭管的内腔内形成负压,从而将空气从空气进口吸入,与压缩空气混合后,沿渐粗的喇叭管内腔增压扩散,最后从空气出口高速喷射而出。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进、出口分别与外界及井下的高瓦斯区域相通,在不用电的情况下,就可以向高瓦斯区域吹入空气,以达到稀释的目的,避免了用电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消除了安全引患。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引射效率可达到18倍以上,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四、附图说明
图1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K区放大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不锈钢壳体1,该壳体1内设有粗、细端分别为空气进、出口6、7的喇叭管2。沿喇叭管2细端的外侧设有环形气室4,该环形气室4经环形缝隙14及压缩气体入口5分别与喇叭管2的内腔及外部压缩气源相通。所述的环形气室4及环形缝隙14是由压盖10与喇叭管2细端通过螺栓9固定后围成。为了降低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以满足煤矿工作环境噪音不得超高70分贝的要求,在喇叭管2的空气进、出口6、7外侧分别通过螺栓8安装有消声管3。在壳体1的上部设有伸入壳体1与喇叭管2连接的用于安装的吊环11。在外壳1下部、对应喇叭管2细端的一侧设有用于清洁的清理口13。在壳体1下部还设有伸入壳体1与喇叭管2连接的接地螺丝12,该接地螺丝12经金属导线与大地连接后,即可消除工作时产生的闲杂电流,确保工作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一种瓦斯稀释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瓦斯稀释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瓦斯稀释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瓦斯稀释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瓦斯稀释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CN201705385U45授权公告日20110112CN201705385UCN201705385U21申请号201020219567522申请日20100609E21F7/00200601E21F5/0020060173专利权人沈阳邦科实业有限公司地址113122辽宁省抚顺市抚顺经济开发区顺大街11号二号标准厂房72发明人王震宇张灵样张灵学74专利代理机构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102代理人许翔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瓦斯稀释器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瓦斯稀释器,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粗、细端分别为空气进、出口的喇叭管,沿喇叭管细端的外侧设有环形气室,该环形气室经环形。

2、缝隙及压缩气体入口分别与喇叭管的内腔及外部压缩气源相通。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进、出口分别与外界及井下的高瓦斯区域相通,在不用电的情况下,就可以向高瓦斯区域吹入空气,以达到稀释的目的,避免了用电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消除了安全引患。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引射效率可达到18倍以上,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CN201705391U1/1页21一种瓦斯稀释器,包括壳体1,其特征是在壳体1内设有粗、细端分别为空气进、出口6、7的喇叭管2,沿喇叭管2细端的外侧设有环形气。

3、室4,该环形气室4经环形缝隙14及压缩气体入口5分别与喇叭管2的内腔及外部压缩气源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瓦斯稀释器,其特征是在外壳1下部、对应喇叭管2细端的一侧设有清理口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瓦斯稀释器,其特征是在壳体1下部设有伸入壳体1与喇叭管2连接的接地螺丝12。权利要求书CN201705385UCN201705391U1/2页3一种瓦斯稀释器一、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瓦斯稀释器。二、背景技术0002通常,防治瓦斯爆炸的方法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把井下局部的高瓦斯浓度稀释到不爆炸的安全范围内,另一种是不提供瓦斯爆炸的火源。目前,井下稀。

4、释主要采用空气吹散方式,即利用电风机或电风扇向高瓦斯区域内吹入空气,以达到稀释的目的。但该种方式中采用的电风机或电风扇均需带电工作,容易产生电火花,极易引发瓦斯爆炸,造成重大的煤矿安全事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三、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有效地避免因用电所带来的安全引患的瓦斯稀释器。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稀释器包括壳体,其特点是在壳体内设有粗、细端分别为空气进、出口的喇叭管,沿喇叭管细端的外侧设有环形气室,该环形气室经环形缝隙及压缩气体入口分别与喇叭管的内腔及外部压缩气源相通。0005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是“孔达效应”,即从。

5、外部压缩气源送入的压缩空气先进入环形气室,在该气室内膨胀并使流速提高后,再经环形缝隙向喇叭管的内腔高速射入,在喇叭管的内腔内形成负压,从而将空气从空气进口吸入,与压缩空气混合后,沿渐粗的喇叭管内腔增压扩散,最后从空气出口高速喷射而出。0006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进、出口分别与外界及井下的高瓦斯区域相通,在不用电的情况下,就可以向高瓦斯区域吹入空气,以达到稀释的目的,避免了用电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消除了安全引患。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引射效率可达到18倍以上,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四、附图说明0007图1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08图2为图1的K区放大图。五、具体实施方式000。

6、9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不锈钢壳体1,该壳体1内设有粗、细端分别为空气进、出口6、7的喇叭管2。沿喇叭管2细端的外侧设有环形气室4,该环形气室4经环形缝隙14及压缩气体入口5分别与喇叭管2的内腔及外部压缩气源相通。所述的环形气室4及环形缝隙14是由压盖10与喇叭管2细端通过螺栓9固定后围成。为了降低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以满足煤矿工作环境噪音不得超高70分贝的要求,在喇叭管2的空气进、出口6、7外侧分别通过螺栓8安装有消声管3。在壳体1的上部设有伸入壳体1与喇叭管2连说明书CN201705385UCN201705391U2/2页4接的用于安装的吊环11。在外壳1下部、对应喇叭管2细端的一侧设有用于清洁的清理口13。在壳体1下部还设有伸入壳体1与喇叭管2连接的接地螺丝12,该接地螺丝12经金属导线与大地连接后,即可消除工作时产生的闲杂电流,确保工作过程更加安全可靠。说明书CN201705385UCN201705391U1/2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201705385UCN201705391U2/2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201705385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