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获取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的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570905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0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81667.5

申请日:

2009.07.27

公开号:

CN101684781A

公开日:

2010.03.3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03G 3/00申请公布日:2010033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3G 3/00申请日:20090727|||公开

IPC分类号:

F03G3/00; F03D9/00; F03D1/00

主分类号:

F03G3/00

申请人:

张念东

发明人:

张念东

地址:

210002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游府新村4栋15号4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高效获取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的方法,利用《重力风力交互作用的发电装置》(申请号200910025712.8,2009-8-5公开)的专利技术的延伸,依据圆周运动的经典力学理论,利用圆周运动里的向心力和离心力作用,受力点的角度补偿与重力球的中心偏移,可靠方便的使重力高效连续产生转矩能发电,解决利用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海浪能发电、温差发电等人类现有科技难以为继的种种弊端。使大幅度的降低发电成本,完美的环保、相对于“节能减排”,做到“产能不排”,仅利用常规科技技术,就成为现实。

权利要求书

1.  高效获取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的方法,主要结构有:皮带轮、转盘筒、偏心组轮、盘筒盖、重力球、大定轴、小定轴、辐射杆、连芯块、底座、重力球筒,其特征是:高效获取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的方法利用《重力风力交互作用的发电装置》(申请号200910025712.8,2009-8-5公开)的专利技术的延伸,依据圆周运动的经典力学理论,利用圆周运动里的向心力和离心力作用,受力点的角度补偿与重力球的中心偏移,可使重力高效连续产生转矩能发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获取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的方法,转盘筒上均布的凸缘按等分度均布的辐射线排列,其均布凸缘的中心轴线和原均布的辐射线没有重合,其特征是,设计均有一个相等的补偿角,和辐射杆整体圆周运动方向相反倾斜,即也是辐射杆的中心轴线。

说明书

高效获取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高效获取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的方法》,涉及的是解决目前全球性的不可再生能源缺乏危机和近代滥采滥用不可再生能源造成我们的地球大自然无法调节守恒其散发的“热污染”,使地球趋暖形态恶性循环问题。本发明《高效获取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的方法》的出现,发明人认为,在人类延续、健康发展的进程中,在如何运用自然界里的可再生能源,在怎样才能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在使人类具有可持续性的科学发展观问题上,将起着一个划时代明晰的里程碑起点作用。
背景技术
利用地球重力发电是人类梦寐以求的,奠基人类科学大厦的完美古典物理学,对这自然环境里的的重力,并没有视之可以连续输出的能量,本发明《高效获取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的方法》利用《重力风力交互作用的发电装置》(申请号200910025712.8,2009-8-5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为背景技术
发明内容
本《高效获取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的方法》的专利申请,利用《重力风力交互作用的发电装置》(申请号200910025712.8,2009-8-5公开)的专利技术的延伸,为高效获取重力连续转矩能,依据圆周运动的经典力学理论,利用圆周运动里的向心力的反作用力和离心力作用,受力点的角度补偿与重力球的中心偏移,可使本装置有两个相对的圆周运动,中心距为D,向心力的反作用力作为营造杠杆原理转矩效应的源力产生转矩增量,离心力作用,本装置的大圆周运动的圆心垂直线(Y轴)分界,左边重力球在大圆周运动的离心力作用下,随着转速的增加,重力球就会中心向上偏移而失重,转矩增量即按线速度的平方与动态的重力球质量与辐射杆形成的力矩增量的乘积产生。可靠方便的使重力高效连续产生转矩能发电,解决利用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海浪能发电、温差发电等人类现有科技难以为继的种种弊端。使大幅度的降低发电成本,完美的环保、相对于“节能减排”,做到“产能不排”,仅利用常规科技技术,就成为现实!
《高效获取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的方法》是采取以下方案实现的:其主要结构有:皮带轮1、转盘筒2、偏心组轮3、盘筒盖4、重力球5、大定轴6、小定轴7、辐射杆8、连芯块9、底座10、重力球筒11。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高效获取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的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是《高效获取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的方法》的旋转工作时暴露内部的正面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内部剖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是该《高效获取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的方法》的旋转工作时暴露内部的正面示意图。显示在大定轴6上有个被支撑大转盘围绕旋转。大转盘的组成和同心转的有皮带轮1、转盘筒2、盘筒盖4、重力球5、辐射杆8、重力球筒11,在附图2中可以看出,在围绕小定轴7的偏心组轮3上的圆周槽里的滚轮被限制在圆周槽里作顺时针运动时,偏心组轮3和转盘筒2两圆心有一个距离D,小定轴7的偏心组轮3是通过两连芯块9联结悬接固定在大定轴6上的,转盘筒2是围绕大定轴6同心旋转,偏心组轮3围绕小定轴7自由转动,就形成了使转盘筒2是围绕大定轴6同心旋转的同时,偏心组轮3围绕小定轴7的转动。由于偏心组轮3上的圆周槽里的滚轮运动的反作用力作用,就和转盘筒2的增量转矩矢向相对旋转,有了《重力风力交互作用的发电装置》(申请号200910025712.8,2009-8-5公开)不具有的减少摩擦提升效率的方法。见附图1-2,在《高效获取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的方法》的本专利申请中,所用零件除了重力球5、大定轴6、小定轴7、连芯块9、重力球筒11及修改定轴6外,其它均和《重力风力交互作用的发电装置》(申请号200910025712.8,2009-8-5公开)相同,该两个专利申请项目的运行的相同原理就不再赘述,着重说明前一个专利申请不具有的《高效获取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的方法》,见附图1,是转动中具有一定速度后的图示,示意重力球5在转动中受离心力的影响,其重心将会克服自身被拉簧的作用力,由重力球筒11导向,沿离心力指引的方向偏移,即就是利用了线速度的增加,离心力得到了利用,使该装置的连续转矩增量按动能公式E=1/2*M*V*V的关系增加大大加强。见附图1,转盘筒2上均布的12个凸缘按30度均布的辐射线排列,其12个凸缘的中心轴线和原30度均布的辐射线没有重合,设计均有一个15度的夹角,和顺时针方向相反倾斜,也使原30度均布的辐射线按顺时针方向,即都落后于其12个凸缘的中心轴线,即也是辐射杆8的中心轴线。辐射杆8的中心轴线为何要超前原30度均布的辐射线?简单解释,本专利申请发明人将这设计均有一个15度的夹角称为补偿角,就如撑杆跳高运动员,总是将撑杆的支点在自身的前方一样,才可最大的运用自己撑跳发动的速度惯性,高效率的利用撑杆的支点为圆心、该圆心传递的向心力的反作用力,顺势达到应有的撑杆高度。在附图1可以看出,辐射杆8组成的顺时针转动的面积范围中,其辐射杆8的支点落在偏心组轮3上的圆周槽里,用圆心垂直线(Y轴)分界,辐射杆8下的滚轮落在左边的,就如撑杆跳高的支点作用一样,落在右边的,就如撑杆跳高过杆后的自由落体运动。附图1中,右边涂黑的重力球5与左边未涂黑的重力球5,表示在顺时针的圆周运动里,共同都受到地球重力、离心力的交互作用,这交互作用,可以清楚看到,左边的重力球5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会有抵消地球重力作用的动态连续趋势,右边的涂黑重力球5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会有加强地球重力作用的动态连续趋势,即本装置在地球重力场中,就是失稳状态。换句话说,本装置只要制造工艺精良,转动直径范围足够的大,重力球5足够的重,就可以仅在地球重力的作用下,进行自转圆周运动。

高效获取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效获取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效获取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效获取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获取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的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高效获取重力连续转矩能发电的方法,利用重力风力交互作用的发电装置(申请号200910025712.8,2009-8-5公开)的专利技术的延伸,依据圆周运动的经典力学理论,利用圆周运动里的向心力和离心力作用,受力点的角度补偿与重力球的中心偏移,可靠方便的使重力高效连续产生转矩能发电,解决利用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海浪能发电、温差发电等人类现有科技难以为继的种种弊端。使大幅度的降低发电成本,完美的环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力机械或液力发动机;风力、弹力或重力发动机;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产生机械动力或反推力的发动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