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的工作装置.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964002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20071673.8

申请日:

2004.07.16

公开号:

CN2712865Y

公开日:

2005.07.2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5.7.27|||授权

IPC分类号:

B65G65/04; E02F3/28; B66F9/02

主分类号:

B65G65/04; E02F3/28; B66F9/02

申请人:

广东省第二农机厂;

发明人:

王良玉; 陈德明

地址:

512200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南塔路6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周胜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载机的工作装置,包括铲斗、转斗油缸、由联动臂头和联动臂构成的摇臂、连杆、动臂和动臂油缸,联动臂的两端分别与连杆及联动臂支承杆相连接,联动臂支承杆的两端分别与两动臂的中部固接;联动臂头的两端分别与转斗油缸及联动臂相连接,转斗油缸的另一端与支承组件相连接,支承组件的两端与两动臂的上部固接;动臂油缸的一端与前车架相连接,另一端与支承杆组件相连接。连接都采用销轴形式的铰接。转斗油缸与摇臂、连杆采用反转式布置,使工作装置在铲装物料时能获得较大的铲取力,同时动臂为曲线形动臂,使铲斗在装载和运输时可紧贴装载机前轮,缩短了整车的长度,提高了满载运输时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装载机的工作装置,包括铲斗、转斗油缸、摇臂、连杆、与前车架 相连的动臂和动臂油缸,其特征是:所述摇臂包括联动臂头(13)和联动臂(4), 联动臂(4)的一端与连杆(3)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由联动臂支承杆组件(12)支 承,联动臂支承杆组件(12)的两端分别与两动臂(2)的中部固接;所述联动臂头 (13)的一端与转斗油缸(15)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联动臂(4)的一端相连接, 转斗油缸(15)的另一端与支承组件(10)相连接,所述支承组件(10)的两端与两 动臂(2)的上部固接;所述动臂油缸(9)的一端与前车架(5)相连接,另一端与支 承杆组件(11)相连接,支承杆组件(11)与两动臂(2)固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杆(3)由两件钢板 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联动臂头由两件弧形 钢板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各连接都采用销轴形 式的铰接。

说明书


装载机的工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常用工程机械中装载机的工作装置。

    背景技术

    装载机工作装置是完成装卸作业并带油缸的多杆机构,是组成装载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其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作装置性能的好坏,进而影响整机的工作效率与经济指标。目前工程中最常用的装载机工作装置主要由铲斗、动臂、连杆、摇臂、转斗油缸、动臂油缸、前车架和液压系统等组成。为了满足装载机的平移性、卸载性、不干涉性、动力性和掘起力、机构效率等诸多要求,需要将它们有机地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连杆机构,一般的连接方式是:动臂机构的铲斗直接通过主动臂连接机架,动臂油缸两端分别与前车架和动臂连接,连杆与摇臂和铲斗连接,摇臂铰接在动臂上,转斗油缸也直接与机架连接,此种结构的工作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1)转斗油缸和摇臂的布置方式使铲斗获得的铲取力小,当装载机在铲掘砂石、矿石等重物时,需要利用发动机提供地动力反复对物料进行冲击,才能使铲斗完全插入料堆。反复冲击使机身受到强大的反作用力,对装载机的结构强度及构件的疲劳强度产生了很大的负作用,直接影响到装载机的使用寿命。

    (2)动臂机构在作业过程中仅作为起支撑作用的钢体,而且动臂的形状使铲斗在装载和运输时离前轮较远,满载运输时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铲取力大、满载运输时稳定性好、能延长装载机使用寿命的工作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载机的工作装置,包括铲斗、转斗油缸、摇臂、连杆、与前车架相连的动臂和动臂油缸,所述摇臂包括联动臂头和联动臂,联动臂的一端与连杆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由联动臂支承杆组件支承,所述联动臂支承杆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动臂的中部固接;所述联动臂头的一端与转斗油缸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联动臂的一端相连接,转斗油缸的另一端与支承组件相连接,所述支承组件的两端与两动臂的上部固接;所述动臂油缸的一端与前车架相连接,另一端与支承杆组件相连接,支承杆组件与两动臂固接。

    所述连杆由两件钢板构成;所述联动臂头由两件弧形钢板构成;各连接都采用销轴形式的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摇臂由联动臂头和联动臂构成,转斗油缸与摇臂、连杆采用反转式布置,转斗油缸不与机架相连,而是与动臂上的支承杆组件相连接,使工作装置在铲装物料时能获得较大的铲取力,在铲掘重物时可减少机身受到的反作用力冲击,减轻对装载机的结构强度及构件的疲劳强度所产生了的负作用,有利于延长装载机的使用寿命;同时动臂为曲线形动臂,使铲斗在装载和运输位置时可紧贴装载机前轮,缩短了整个装载的长度,满载运输时的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工作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工作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工作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铲斗,2-动臂,3-连杆,4-联动臂,5-前车架,9-动臂油缸,10-支承组件,11-支承杆组件,12-联动臂支承杆组件,13-联动臂头,15-转斗油缸,16-铲斗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装载机的工作装置包括铲斗1、转斗油缸15、由两件弧形纲板构成的联动臂头13和联动臂4组成的摇臂、由两件钢板组成的连杆3、与机架相连的动臂2和动臂油缸9,联动臂4的一端与连杆3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联动臂头13相连接,中间由联动臂支承杆组件12支承,联动臂支承杆组件12的两端分别与两动臂2的中部固定连接;联动臂头13的一端与转斗油缸15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联动臂4的一端相连接,转斗油缸15的另一端与支承组件10相连接,支承组件10的两端与两动臂2的上部固定连接;动臂油缸9的一端与前车架5相连接,另一端与支承杆组件11相连接,支承杆组件11与两动臂固接,各连接均采用销轴形式的铰接。

    工作时,动臂油缸9下腔回油,动臂2下降,带动铲斗1下降,并使铲斗1斗底水平接地,铲斗1插入料堆,随后向后转动并升举铲斗1使之装满,动臂油缸9下腔进油,动臂2提升,带动铲斗1提升,使满载的铲斗1处于运输位置,将物料运至卸载点,再将动臂提升到需要的高度,转斗油缸15下腔进油,摇臂向前推动连杆3,连杆3倾翻铲斗1,使物料卸出。

装载机的工作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装载机的工作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装载机的工作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载机的工作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载机的工作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载机的工作装置,包括铲斗、转斗油缸、由联动臂头和联动臂构成的摇臂、连杆、动臂和动臂油缸,联动臂的两端分别与连杆及联动臂支承杆相连接,联动臂支承杆的两端分别与两动臂的中部固接;联动臂头的两端分别与转斗油缸及联动臂相连接,转斗油缸的另一端与支承组件相连接,支承组件的两端与两动臂的上部固接;动臂油缸的一端与前车架相连接,另一端与支承杆组件相连接。连接都采用销轴形式的铰接。转斗油缸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