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箱的高安全型门把手装置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海运集装箱及大型陆运拖挂车货运箱门体上的附件,具体为货运箱的门把手装置。
(二)技术背景:申请号为200420025474.3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与本实用新型相接近的货运箱的安全型门把手装置。其结构见图1、图2(其中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其有把手杆4,把手杆4的一端与焊接于门锁杆18的把手座15通过铆钉16连接,在把手杆4的内侧安装有内扣板1,见图2,内扣板1的中部开有孔19,内扣板1的下部固定连接下扣板10,内扣板1的上部借助连接钉活动连接外扣板2的上端,把手杆4的下凸沿与下扣板10相扣,外扣板2的下端扣住把手杆4地水平外凸部5,并与把手杆4的上凸沿相扣,该端的开孔6与把手杆4的水平外凸部上的开孔7以及下扣板10上的开孔9相对准。见图2,横跨内扣板1中部的开孔19上焊接有连接板13,把手杆4的背侧焊接有内扣攀20,内扣攀20插入连接板内侧的孔19之中,与连接板13相扣合。如此使得把手杆4与内扣板1之间通过内扣攀20以及下扣板10双重扣合。见图1,把手杆4的一端为方形头,其借助铆钉孔16与把手座15活动连接。把手座15中的下部焊接有挡块17,当铆钉16被人撬除,把手杆4的方形端头下落时,会被挡块17阻挡,方形端头不会脱出把手座15。
上述门把手装置具有较强的扣合牢固度,但连接板13及内扣攀20都属于焊接部件,货运集装箱常常经受日晒雨淋及海水侵蚀等环境,焊接部件的可靠性仍然令客户不能十分满意。
(三)发明内容:针对上缺点,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货运箱的高安全型门把手装置,其把手扣避免使用焊接件,而且扣合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其有把手杆,把手杆带有方形端头的一端与把手座相连接,在该端的下方于把手座的下部连接挡块;在把手杆的内侧安装内扣板,内扣板上有开孔,内扣板的下部有带有伸展端的下扣板,把手杆的下凸沿与所述下扣板相扣合,内扣板的上部活动连接外扣板的上端,外扣板的下端扣住把手杆的水平外凸部,并与把手杆的上凸沿相扣,外扣板上的开孔与把手杆水平外凸部的开孔以及下扣板伸展端的开孔相对准;内扣板上侧有限位挡块;在把手杆的背侧有与之一体的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嵌入内扣板上的开孔中;把手杆背侧限位凸块的厚度与把手杆下凸沿的厚度之和大于或等于内扣板开孔孔壁厚度与下扣板伸展槽的宽度之和;外扣板的下端盖没所述把手杆的水平外凸部以及所述下扣板的伸展端。
本实用新型的扣合件避免使用焊接件,把手杆的背侧有与之一体的限位凸块嵌入内扣板的开孔中,使把手杆在水平方向牢固扣合;把手杆的正侧被外扣板及下扣板扣合,使把手杆在垂直方向牢固扣合;外扣板的下端加长,将把手杆的水平外凸部及下扣板的伸展端盖没,防止被人撬坏下扣板及松动把手杆,进一步加强牢固度。由于上述结构特征,本实用新型具有高安全性。
(四)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货运箱的门把手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中关封带12及封夹11不在结构之内);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B-B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把手杆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把手杆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的C-C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内扣板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8的D-D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把手座的主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把手座的左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状态图。
为更清楚表达局部结构,上述各图的比例不尽一致。
(五)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3、图4,本实用新型有把手杆4,把手杆4的一端与焊接于门锁杆18的把手座15通过铆钉16连接,在把手杆4的内侧安装有内扣板1,见图4、图8,内扣板1的中部开有孔19,见图4、图9,内扣板1的下部有带有伸展平台端9的下扣板10,下扣板10与内扣板1为一体。图8中23为连接钉安装孔。见图12,借助螺钉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集装箱的箱壁面20,21为衬垫板。见图3、图4,内扣板1的上部借助连接钉活动连接外扣板2的上端,把手杆4的下凸沿与下扣板10相扣,外扣板2的下端盖住把手杆4的水平外凸部5,并与把手杆4的上凸沿相扣,该端的开孔6与把手杆4的水平外凸部上的开孔7以及下扣板伸展端9的开孔8相对准,以便安装关封带。见图6、图7,把于杆4的背侧有与之一体的限位凸块13,采用铸造工艺铸造为一体。见图4,限位凸块13嵌入内扣板1的开孔19之中。
见图3、图5,把手杆4的一端为方形头,其上开有铆钉孔22,见图3、图10、图11,把手座15上开有铆钉孔24,其下部焊接有挡块17。见图3,当铆钉16被人撬除,把手杆4的方形端头下落时,会被挡块17阻挡,方形端头不会脱出把手座15。图3与图5中把手杆端头的凹部14能使把手杆4开启后,避开挡块17的阻碍,而处于悬垂位置。见图3、图8、图9,在内扣板1的上侧固定焊接有限位挡块3,限制外扣板不会向右移动,如此防止把手杆4向右移位。见图12,图中12为关封带,11为关封带夹。关封带12穿过三个对准孔,关封作用及把手杆的定位进一步加固。
图4中的限位凸块可以有不同形状。见图12,作为最佳实施例,限位凸块13的厚度C与把手杆4下凸沿的厚度之和a应大于或等于内扣板开孔19的孔壁厚度与下扣板伸展槽的宽度之和b,如此使把手杆在水平方向牢固扣合。所述下扣板板伸展槽宽度是指下扣板10的垂直壁面与下扣板垂直壁面之间的宽度。见图3,限位凸块13的宽度与内扣板开孔19的宽度接近,以减小松动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