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通信机房.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62011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1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20067591.6

申请日:

2004.06.15

公开号:

CN2701984Y

公开日:

2005.05.2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E04H 1/12申请日:20040615授权公告日:20050525期满终止日期:20140615|||授权

IPC分类号:

E04H1/12; E04B1/78; E04B1/92

主分类号:

E04H1/12; E04B1/78; E04B1/92

申请人:

王英明;

发明人:

王英明

地址:

100011北京市东城区黄寺大街甲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学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它包括底壁、侧壁和顶壁,所述底壁、侧壁和顶壁均包括金属外壳、金属内壳,其中至少在底壁、侧壁和顶壁三者中其中一个壁的金属外壳与金属内壳之间具有恒温层;所述底壁、侧壁和顶壁三者中至少有一个包括位于金属外壳与金属内壳之间的抗电磁层。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其通过在底壁、侧壁和顶壁三者中的一个壁的金属外壳与金属内壳之间设置有抗电磁层,增强了可移动的通信机房的抗电磁能力。另外,在金属外壳与金属内壳之间还存在一层空气幕,它与恒温层共同作用,加强了可移动的通信机房的恒温能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包括底壁、侧壁和顶壁,所述底壁、侧壁和 顶壁均包括金属外壳,其中至少在底壁、侧壁和顶壁三者中其中一个壁的金属 外壳内侧涂有恒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侧壁和顶壁三者中至少有一个 壁包括抗电磁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侧壁 和顶壁均还包括金属内壳,所述金属内壳位于金属外壳的内侧。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和顶壁 二者中至少有一个壁包括位于金属外壳与金属内壳之间的空气幕,所述抗电磁 层位于空气幕与金属外壳之间或空气幕与金属内壳之间。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电磁层为 铝箔材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电磁层为 两层,分别位于空气幕的两侧。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层位于 空气幕与金属外壳之间和/或空气幕与金属内壳之间。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内壳内 侧涂有恒温层。
8: 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层 为聚酯材质层。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层为两 层,分别位于空气幕与金属外壳之间和空气幕与金属内壳之间。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 内侧涂有防水隔离层,所述防水隔离层由双面防水材料组成。
11: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 与金属内壳之间包括防水隔离层,所述防水隔离层由双面防水材料组成,位于 空气幕与金属外壳之间。
12: 如权利要求1、10和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其特征在 于:所述金属外壳覆盖有防锈涂层和防水隔层。
1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内壳 的内侧涂有红外线吸能层。
1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的 金属外壳由具有龙骨结构的承重钢板构成,所述的侧壁和顶壁的金属外壳由梯 形冲压钢板焊接构成。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内壳 由具有龙骨结构的钢板构成,所述金属内壳的龙骨结构与底壁的龙骨结构通过 焊接方式连接。
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壁上 开设有出入口和紧密配合该出入口的双层门。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层门 包括外层金属门和内层保温隔热门。
18: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上开 设有出风口,顶壁上开设有空调安置口和空调线孔,在侧壁上和底壁上还开设 有出天馈线孔、光电缆孔、接地线孔。
19: 如权利要求1、2、10和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其特征 在于:所述底壁上还设有静电传导层。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传导 层为铜片。

说明书


一种可移动的通信机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中小型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的机房,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固定电话网络模块局设备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

    背景技术

    通信工程建设中,基站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是新建或租赁旧房装修,无论是选址新建或租赁旧房,对经营者都是一个较棘手的问题,往往是在选好的基站位置无法建房或无房可租或租金过高,新建机房也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一种现有的通信用可移动机房如中国国家专利局于2000年8月23日公告的、专利号为99249650、发明名称为《一种可移动的通信机房》的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该专利所揭示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包括底座、四壁和房顶,底座最下部是承重钢架,采用型钢用螺栓连接成网状,其上为一层薄铁板,薄铁板上是金属地板架,在金属地板架上搁置着抗静电地板,四壁和房顶均由金属龙骨架和活动板拼装而成,所述活动拼板的周边是金属薄板,夹层为轻质保温耐火材料。该专利所揭示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虽可解决上述现有地固定机房由于新建或租赁旧房装修而造成的成本高的问题,但是,由于该专利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的四壁和房顶由两块金属薄板及夹在其之间的轻质耐火材质构成,其防水、防电磁干扰、保温能力弱;另外,该专利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它的底座、四壁和房顶与外界接触均是金属板材,受外界水气等作用,移动的通信机房的外部的金属板质容易发生氧化、生锈,从而不能很好的保护安装在它内部的通信设备。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快捷、防水、防电磁干扰、保温能力强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抗电磁干扰能力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便捷、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的可移动通信机房防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恒温能力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便捷、恒温能力强的可移动通信机房。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包括底壁、侧壁和顶壁,所述底壁、侧壁和顶壁均包括金属外壳,其中至少在底壁、侧壁和顶壁三者中其中一个壁的金属外壳的内侧涂有恒温层;所述底壁、侧壁和顶壁三者中至少有一个壁包括抗电磁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底壁、侧壁和顶壁均还包括金属内壳,所述金属内壳位于金属外壳的内侧,并且至少在侧壁和顶壁二者中的一个壁的金属外壳与金属内壳之间包括一层空气幕,所述抗电磁层位于空气幕与金属内壳之间和/或空气幕与金属外壳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所述金属外壳的外侧覆盖有防锈涂层和防水隔层。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其通过在底壁、侧壁和顶壁中的一个壁的金属外壳与金属内壳之间设置有抗电磁层,增强了可移动的通信机房的抗电磁能力。另外,在金属外壳与金属内壳之间还存在一层空气幕,它与恒温层共同作用,加强了可移动的通信机房的恒温能力。再者,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的通信机房的金属外壳均覆盖有防锈涂层和防水隔层,增强了可移动的通信机房的抗氧化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起到很好的保护安装在它内部的通信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可移动的通信机房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的通信机房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的通信机房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的通信机房为一方形箱体,包括底壁10、侧壁20和顶壁30构成一密闭空间,所述底壁10、侧壁20和顶壁30均包括金属外壳50、恒温层13、金属内壳15,恒温层13位于金属外壳50与金属内壳15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外壳50为金属标准外壳。

    底壁10的金属外壳50由龙骨11和承重钢板12组成,龙骨11之间通过焊接或铆钉等固定方式连接构成网格状,承重钢板12固定于龙骨11之间。

    侧壁20和顶壁30的金属外壳50由梯形冲压钢板焊接组成。

    所述金属内壳15由具有龙骨结构的高强度钢板组成,金属内壳15的龙骨通过焊接或铆钉等固定方式连接成网格状,所述高强度钢板位于龙骨之间。内壁龙骨与底壁10的龙骨11通过焊接或铆钉的方式连接。

    所述整个可移动的通信机房的金属外壳50的外侧均镀上一层防锈涂层19和高效防水涂层(图未示)。在所述金属外壳50的内侧均紧贴有一层防水隔层18,该防水隔层18为双面防水材料如聚酯材料组成,用于防止外部雨水或水分进入机房内,而影响机房内的通信设备。

    所述的金属内壳15与金属外壳50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以在二者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幕16,由于空气不易传导热能,从而该空气幕16有效的阻隔外部热能进入机房内部。在与空气幕16相邻的两侧均覆盖有电磁屏蔽层17,本实施例中为覆盖有铝箔,该两层电磁屏蔽层17与金属外壳50共同组成三层电磁屏蔽结构,增强阻隔电磁干扰的效果。为了增强整个机房的结构稳定性以及考虑到吸能表面的问题,空气幕16可只在机房的顶壁30和侧壁20设置。

    恒温层13与空气幕16相邻,它可以位于空气幕16与金属内壳15之间,也可位于空气幕16与金属外壳5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恒温层13为聚酯材质,它与空气幕16一起阻隔机房内部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同时恒温层13还起到保持机房内部温度恒定和隔音功效。

    可以理解地,金属内壳15的内侧也可设置有恒温层。

    由于机房内部基本上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同时在其内部运行的电信设备均为发热源,为避免出现“微波炉效应”而造成的设备损坏,本实用新型在金属内壳15的内侧覆盖红外线吸能涂层14,用于吸收红外线。

    所述底壁10内还设有静电传导层(图未示),所述静电传导层为铜片,它可完全覆盖底壁10,也可只部分覆盖。所述静电传导层与安装在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内的通信设备相接触,以传输通信设备上产生的静电到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外部。

    在可移动的通信机房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出入口(未标号)和紧密配合该出入口的门21,用以供工作人员、维修人员出入,所述门21为双层结构,外层为金属板质,本实施例中,采用与金属外壳一致的材质,该门21的金属层的厚度要比金属外壳的厚度大,以增强其抗冲性;门21的内层为保温隔热层。

    可以理解地,所述的门21可以为双层门,外层门为加厚的金属门,内层门为保温隔热门。

    另外,在可移动的通信机房的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口22,在顶壁上设有空调安置口31和空调线孔(图未示)等,在侧壁上和底壁上还开设有出天馈线孔(图未示)、光电缆孔(图未示)、接地线孔(图未示)等。

    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还包括箱体固定架40,所述箱体固定架40位于可移动的通信机房的底壁10,本实施例中,固定架40位于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底壁10的四个端角处,用以支撑可移动的通信机房。

    可以理解地,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可以为其他形状的箱体,如圆形;所述顶壁可为人字形,或一面斜坡形。

    可以理解地,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由于是由具龙骨结构的承重钢板和钢板等强硬的金属板构成组成,它可在任何选定地点方便组装,从而使得它可根据各通信设备厂商的标准型号不同来确定可移动的通信机房的外壁尺寸及和各功能层的厚度,提高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的通信机房由于其外壳均为金属,同时金属外壳上均涂上高效防水层和防锈涂层,使得该机房的外壳不仅具有抗冲击、防火、防水、防锈和防盗功能,同时具有防电磁干扰的作用,同时防止老鼠、虫的侵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可移动的通信机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可移动的通信机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可移动的通信机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可移动的通信机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移动的通信机房.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它包括底壁、侧壁和顶壁,所述底壁、侧壁和顶壁均包括金属外壳、金属内壳,其中至少在底壁、侧壁和顶壁三者中其中一个壁的金属外壳与金属内壳之间具有恒温层;所述底壁、侧壁和顶壁三者中至少有一个包括位于金属外壳与金属内壳之间的抗电磁层。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的通信机房,其通过在底壁、侧壁和顶壁三者中的一个壁的金属外壳与金属内壳之间设置有抗电磁层,增强了可移动的通信机房的抗电磁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